2024届云南省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云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5 浏览数:380

一、单选题

1.

早期中国纪时,殷商以纪日为主,周代普遍纪月日,西周中期确立王年、月、日记载体例。春秋时期,诸侯撰写国史采用本国王位纪年。上述变化说明(  )

A.旧的政治秩序已不复存在B.政治寓意在纪年中得到体现C.史书编写风格进一步显现D.农业发展推动纪时体系调整

2.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首次东巡。期间的主要活动包括泰山封禅、巡狩六国、遍祭山川,他还特意行经彭城,希望找到传说中失落在泗水中的周鼎。其主要目的是(  )

A.构建秦王朝的合法性B.重塑皇权的至高无上C.消弭东方六国的反抗D.巩固中央的统辖地位

3.

唐朝刘禹锡曾描绘福建: 有负海之饶,其民悍而俗鬼 ,百姓居住在洞中, 与华言不通 。南宋林尚仁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山川奇秀,人物 皆瑰伟俊明 来试于京者,常半天下 。对比上述情景,可以看出(  )

A.科举制度的完善B.文化中心的南移C.社会风貌的变革D.基层治理的进步

4.

云南自明朝后期以至清末,纳入征税范围的土地大约一直稳定在约600万亩到约830万亩。清朝时期,云南财政总收入大约三分之一来自于田赋,其余则主要来自于盐课和矿课等。这时期的云南(  )

A.改土归流顺利推行B.土地问题治理不善C.农业发展相对缓慢D.政府收入陷入停滞

5.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万国 天下万国 逐渐代替 天下 成为时人认知和概指世界大局的主要用语。进入20世纪后, 世界 全球 开始逐步取代 万国 五(大)洲 ,成为国人描述全球事物的首选术语。描述外部世界词语的不同,体现出(  )

A.全球联系的出现B.华夷观念的遗存C.外交活动的频繁D.西风东渐的历程

6.

20世纪以前,中国的知识青年可以在 耕与读之两事、士与农之两种人 之间双向转换, 其间气脉浑然,相通而不隔 。此后,知识青年总体是一种向着城市往而不返的单向流动。这说明(  )

A.社会转型加大城乡疏离B.传统经济形态开始瓦解C.革命浪潮冲击知识分子D.教育兴起波及乡村社会

7.

中国近代土地集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些新兴的工业资本家也是主要的土地兼并者,他们在投资近代工业的同时,热衷于对土地的投资。该现象(  )

A.动摇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基础B.促使地方割据势力逐步形成C.说明工业利润低于地租利润D.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处境复杂

8.

据下表可知,我国 (  )
(单位:万人)

年份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

2012

78796

53641

15225

19010

15429

2016

88777

74392

18089

21889

18451

2018

94240

134452

19643

23868

20435

A.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B.庞大社会保障体系建成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基本医疗保险全面覆盖

9.

在叙利亚帕尔米拉遗址发现的一块石碑上,题词用希腊文书写,日期是公元137年4月18日,用罗马数字标注;石雕上所刻人物靠在希腊式躺椅上,手举希腊式酒杯。在遗址附近,考古学家还发现了麻、毛、棉、丝等500多件纺织品。据材料可推断,当时的帕尔米拉是(  )

A.亚历山大帝国时的希腊化城市B.欧亚民族迁徙的首要陆路通道C.沟通东西方交流的贸易集散地D.融合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代表

10.

153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禁止上诉法》。根据该法案, 关于契约、婚姻等的纠纷、诉讼 必须在国内解决,禁止向国外法庭上诉。这一法案(  )

A.强化了国王权力B.保障了司法独立C.确立了议会主权D.维护了私有制度

11.

1888年,德国宰相俾斯麦在会见一位非洲问题专家时说: 您的非洲地图的确很美,可是我的非洲地图在欧洲。这里是俄国,这里是法国,而我们在中间,这就是我的非洲地图。 这表明当时德国(  )

A.将欧洲作为殖民争夺重点B.对外活动受国际力量压制C.奉行积极扩张的世界政策D.推动欧洲国家之间的联合

12.

下图所示漫画创作于1944年7月。它反映的是(  )

A.国际金本位制度确立B.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C.战时的同盟关系解体D.强权化经济秩序初成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近代法国,巴黎古尺的长度单位被称为 国王的脚 。17世纪,从 自然 寻求新的统一尺度的新理念开始酝酿。1789年8月,革命议会宣布废除度量衡方面的封建权益。1790年3月,科学院提交给议会的信函中说: 科学院努力排除一切专断的因素 选择一个可以让所有民族接受的体系非常重要 。1793年国民公会通过的方案规定:将作为主单位基本长度单位命名为米。1795年国民公会重申,过去驳杂之极的度量衡,非 平等之友 所能忍受。19世纪中后期的社会经济变迁促使这一革命的知识产物真正走向世界。1875年国际计量局在巴黎成立,《国际米制条约》签署。

——摘编自黄艳红《法国启蒙与革命时代的自然理性及其效应》

材料二
清末,米制引入中国。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度量衡划一运动,采用 公尺三分之一为市尺,公升即一市升,公斤二分之一为一市斤 的市用制,作为推行米制的过渡。市用制因其贴合传统、换算简易而逐步得到推广,但米制未能推行全国。1954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和中国科学院强调了推行米制的重要性。195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国际公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制度。1976年中国加入国际米制公约。1985年中国加入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同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这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也具有现实意义。1990年我国完成了向法定单位制的过渡。1992年,首次由中国负责起草的 国际建议R102”声校准器供世界各国执行。

——摘编自吴慧《新编简明度量衡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米制产生发展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我国 完成了向法定单位制的过渡 的有利因素,并说明现代中国计量进步的重要意义。(1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
运用唯物史观阐释中国古代史或中国近代史中的某一 。(要求:论题自拟,观点正确,论点明确,论据准确,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指出: 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袭古方以投药饵,其术殆与矢人同科。 1941年,钱穆在一次演讲中强调: 中国医学……从人身生理学上发明演进。而西方医学,则从人体物理学上发明演进。彼此大不同,但究竟同是一科学。……我们的文化前途,要用我们自己内部的力量来补救。西方新科学固然要学,可不要妨害了我们自己原有的生机。

——摘编自《独秀文存》《钱穆全集》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评析陈独秀的认识。(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说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坚持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文化意义及重要启示。(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