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山东省菏泽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0+4)【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4 浏览数:42

一、单选题

1.

考古发现: 字,在二里头遗址的象形符号作“ ”形,在郑州商城遗址的陶符上作“﹏”形,甲骨文中作“﹏”形,展现出极为相似的字形与造字理念。材料旨在强调(  )

A.二里头符号批量出现B.商城陶符有明显的形态差异C.三种符号有承续关系D.甲骨文是一种较成熟的文字

2.

下表是先秦诸子关于国家安危问题的讨论(部分)。材料认为,国家 安危 的关键是(  )

材料

出处

治乱安危,存亡荣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

《慎子》

安危荣辱之本在于主,主之本在于宗庙,宗庙之本在于民。

《吕氏春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

A.国君B.民众C.道义D.宗庙

3.

有学者指出: 在4世纪的时候,中国南方还是一个没有军队的王朝,而中国北方却只有军队,没有王朝 。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

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B.混乱不堪的政治格局C.南北社会发展迥异D.南北方民族交融加快

4.

逐渐构想出一个宏伟的二元帝国,将传统的 天子 称号体现出的中国统治与对突厥的支配相结合,标志就是 天可汗 的新头衔 。作出这一贡献的是(  )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5.

与唐朝不同,宋朝将外商贸易纳入系统的市舶管理体制之下,实行抽解和博买,外贸税收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这说明宋代海洋政策的新变化是(  )

A.营造四夷怀服B.开展朝贡贸易C.鼓励对外交往D.获取贸易利益

6.

宋元时期,科技和思想文化有了重要发展,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发展表现在(  )

A.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B.《授时历》代表了元朝天文学的成就C.绘画成就以人物画最为突出D.思想界出现提倡个性和反对专制倾向

7.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个朝代的中央机构示意图。据此判断,这一朝代是(  )

A.北宋B.元朝C.明朝D.清朝

8.

下表是1600—1887年间清朝的农业生产率统计表。这反映出,清朝(  )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千斤

粮食种植面积

千亩

每亩粮食产量

农夫总数

千人

每个农夫的粮食产量

供养人口

1600

171601741

669946

256

26359

6510

8.3

1766

289074380

932498

310

41081

7037

8.9

1784

286151985

908419

315

60251

4749

6.0

1812

301298820

944695

319

70293

4286

5.4

1887

290835468

1013364

287

81138

3584

4.6

A.农业生产效率提高B.人地矛盾日益突出C.政治腐败日益严重D.商品经济走向繁荣

9.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安全遇到了严重危机。其中新疆地区的主要外部威胁,除了俄国之外,还有(  )

A.英国B.法国C.日本D.德国

10.

19世纪末,中国先进分子以君主比附 华盛顿 ,宣传 英雄华盛顿 形象和 华盛顿建国 ;20世纪初,宣传的则是 国民华盛顿 形象和 国民建国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的影响B.民族危机的加深C.群众觉悟的提高D.民主革命的发展

11.

20世纪的前20年,当社会精英既想融入现代世界,又被似乎代表了 现代 西方世界 所拒绝的时候,中国很快对于另一个 西方 产生好感。对 另一个西方 产生好感的表现是(  )

A.三民主义思想的传播B.实业救国思潮兴起C.《青年杂志》的创刊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2.

民国的景象,还是在分裂之中,到处都有战事 。从1912年到1922年的短短10年间,就发生过179次兵变,仅1922年一年就多达45次。这突出反映了该时期(  )

A.政治纷争,军阀混战B.土地抛荒,农民破产C.内忧外患,危机加重D.工厂倒闭,经济萧条

13.

下列两幅图片是在福建某地发现的革命标语: 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 工农群众起来建立工农兵的苏维埃政权 。这一标语最有可能出现于(  )

A.北伐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4.

194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要求国会废除《排华法》时强调: 这将进一步证明,我们不仅把中国当成共同作战的伙伴,还将把她当成和平时期的伙伴 。这一做法主要基于(  )

A.对中国长期坚持抗战的认可B.中国国际地位的大幅度提高C.华工为美国建设做出的贡献D.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15.

下表是一名高一学生学习《人民解放战争》时对某战役信息的部分记录。该战役是(  )

起止时间:194811月—19491

参战部队: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三兵团联合

主要成果:歼灭并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6.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援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发展重工业可行性低的问题,但财政资源有限的问题仍有待解决。为此,政府的应对措施是(  )

A.土地改革B.抗美援朝C.稳定物价D.三大改造

17.

1972年4月16日,乘专机飞越了太平洋的中国大熊猫 玲玲 兴兴 顺利到达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1972年也被美国民众称为 大熊猫年 。这反映出(  )

A.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B.中国综合国力的空前提高C.中美民间外交的开启D.中国安全环境的极大改善

18.

下表列举了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阶段性变化。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说明(  )

阶段时期

农村土地政策

城乡关系背景

19781984

集体土地承包到户;经营性集体土地较少

原先严重分割的城乡关系开始松动

19842001

经营性集体土地开始增多;集体资产流失和土地问题凸出“土地剪刀差严重

城市成为发展重点,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20012012

规模化经营的发展促使土地股份合作化;经营性集体土地发展模式多样化

统筹城乡发展被作为国家战略,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展开

2012至今

经营性集体土地入市进入试点推广阶段;发达地区的乡镇政府开始深度介入集体土地的经营;非经济发达地区借助乡村振兴和农村扶贫进入盘活集体土地阶段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指引下,中国城乡关系持续好转。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A.土地所有权的变革B.经济实力不断增长C.区域差异不断拉大D.发展路径越发宽阔

19.

2021年,WTO总干事伊维拉说,在过去20年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增长了10倍,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海外投资者,成功将自己定位于许多全球价值的核心。这一时期,对外投资高速发展的直接推动力是(  )

A.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小康社会全面建成D.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0.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的需要与期待水涨船高,远远超过原先物质文化需要的层次和范畴。对此,党的某次代表大会首次提出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这次代表大会是(  )

A.党的十七大B.党的十八大C.党的十九大D.党的二十大

二、材料阅读

21.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道路网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美)陆威仪《哈佛中国史》

(1)提取上图信息,判断其所对应的朝代,并说明主要理由。
(2)概述上图道路网呈现的主要特点,分析说明其主要作用。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外销瓷在跨文化中的角色

著作简介:中国瓷器的历史,就是一部文化交流和贸易的历史。自唐朝起,中国瓷便开始风靡亚洲内部贸易市场;而在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之后,瓷器更成为连接亚洲与欧洲,乃至美洲的重要货物。随之而来的是文化、技术上的密切交流、传播与融合,促成了欧亚大家族瓷器制造的繁荣发展。虽然外销瓷往往被中国人认为在品质上不如内销瓷,但实际上,它比内销瓷更深入地渗透到世界上的贸易。

——据〔德〕吉乐《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外销瓷如何塑造全球化的世界》

(1)分析材料,结合古代及近代史知识说明中国瓷器风靡世界的主要原因。
(2)外销瓷是如何塑造全球化的世界的?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主要理由。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置备利器必先储人才》:中国自三十年来,亦尝有志自强,既在各省设立制造局,自制枪炮,又时向外洋不惜重价购置各种新式枪炮,其于置器一道,可谓尽心焉耳矣。惟有利器,而无用此利器之人,徒饰外观,毫无实际。

——《申报》社评1895年2月1日

材料二
《善后十策》:朝野上下,费尽数十年之心血,耗尽数亿万之赀财,及两国交绥,而文臣噤口而不能言,武臣束手而无所用,所恃以为长技者,惟是搜括银两,携带妻孥,远举高飞……苟非振刷精神,一洗旧习,恐再阅数十百载,亦不能收富强之效,得战守之功矣。

——《申报》社评1895年4月28日

材料三
报刊一般要求迅速、准确、广泛,堪称第一手材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有学者形象地谈到报刊的作用: 天地像一座大舞台,历史剧目波澜壮阔、绚烂多姿、复杂多变。后排的看客,由于距离的缘故,如置身云雨巫山。一些前排看客,甚至能到幕后打探的特殊看客,便充当起解说的职责。这特殊的看客就是新闻记者 。因此报刊对于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都十分重要。

——据严昌洪《中国近代史史料学》

(1)指出材料一、二中两种观点提出的背景,分析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
(2)结合材料三,说明材料一、二对研究近代中国有哪些史料价值。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开始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1949—1978年的奠基时期;1978—2012年的快速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的走向成熟时期。其中,每个大的发展阶段又可根据其阶段性特征,具体划分为若干小的发展阶段。

——据马敏《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现代化道路探索历程

活动或成果

结果

封建主义式现代化

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

失败

资本主义式现代化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失败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

创造条件

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借鉴苏联

四个现代化目标两步走战略规划

曲折探索

中国式现代化

改革开放和三步走发展战略

成就辉煌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

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杨德山《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和实践经验》

(1)概述材料一把1949年和1978年作为划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阶段节点的依据。
(2)分析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第二阶段 快速发展 的新突破。
(3)分析材料二,谈一谈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