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五校联考七年级(下)4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试卷类型:月考试卷 适用省份:黑龙江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34 浏览数:82

一、选择题

1.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蒙曼博士说: 隋朝之所以兴盛有四个原因,第一,是统一;第二,是制度;第三,是工程;第四,是国际秩序。 隋朝统一的标志是(  )

A.隋炀帝被叛军杀死B.隋文帝灭掉陈朝C.杨坚夺取北周政权D.隋炀帝营建东都

2.

输送物资最方便的乃是水运,然而无论黄河、淮水,还是长江,中国主要的江河都是自西向东,没有连接南北的河流。于是,隋炀帝决定以人工之力来完成此事。 由此可知,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  )

A.加强对边疆控制B.巩固国家统一C.加强南北交通D.加强中央集权

3.

科举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它那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式的 机会均等 机制,这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材料表明科举制(  )

A.有利于形成新的价值取向B.阻止了世家子弟的入仕C.忽视了读书人品德的考察D.提升了全社会文化水平

4.

有容乃大 体现了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 有容乃大 的是 (  )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 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

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材料描述的是(  )


A


B


C


D

6.

一种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

A.重农抑商B.重文轻武C.和亲会盟D.闭关锁国

7.

下表是中国古代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数据变化对社会结构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朝代

东晋

隋朝

唐朝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A.提高了官员的整体素质B.官员录取标准不断降低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8.

武将出身的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为防止藩镇割据局面重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下列措施不属于此类的是(  )

A.派文臣任知州B.分割宰相军政财政大权C.设置通判D.设置转运使

9.

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0.

下列古钱币的形制与铸币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  )


秦半两钱


唐开元通宝


契丹货币


西夏货币

A.冶铁技术的进步B.民族交融的加强C.抑商政策的演变D.中外文化的交流

11.

郾城之战是一次著名战役,是中国历史上范围最广、持续很久的民族战争,此役岳飞所率岳家军以少胜多,给予对方沉重的打击。当时交战的双方是(  )

A.南宋、金B.辽、金C.南宋、元D.南宋、辽

12.

对1005年宋辽之间的 澶渊之盟 和公元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进行比较后,你认为它们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B.维持了相当一段时期的和平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13.

下列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唐朝(  )

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武则天指出,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唐玄宗前期,整顿吏治,精选地方官员。

A.兴盛的原因B.由盛转衰C.文化的繁荣D.对外开放

14.

武则天时期下令奖励农桑,凡是做到耕地增加的地方,官员可以得到奖励,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唐玄宗前期,任用有才能的姚崇、宋璟做宰相,这一时期人口户数比唐太宗时增加了三倍。这说明(  )

A.生产力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B.在两人统治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C.统治者合理的措施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D.任用人才能促进人口的增长

15.

唐朝时期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弈棋等活动。这体现了唐朝社会的突出特点是(  )

A.贵族追求享乐B.社会风气开放C.普遍重文轻武D.文化专制盛行

16.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唐朝在书法艺术方面建树颇丰,下列都属于唐朝著名书法家的一组是(  )

A.锺繇颜真卿B.胡昭柳公权C.王羲之欧阳询D.柳公权欧阳询

17.

唐朝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交流非常频繁,在与唐朝通商的国家中,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国家是(  )

A.日本B.新罗C.天竺D.波斯

18.

搜集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遣唐使 留学僧 的相关资料,研究的课题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中华文明的起源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19.

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 这直接导致了(  )

A.唐朝强盛B.安史之乱C.唐朝灭亡D.北宋建立

20.

小明在学习《黄巢起义与唐朝衰亡》后做了如下总结。其中③属于(  )
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人民赋役繁重  ②黄巢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③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A.原因B.过程C.影响D.特点

21.

下列对唐朝灭亡后出现的五代十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周以来诸侯割据的延续B.唐末农民起义的继续C.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D.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政权分立

22.

甲:堂堂一个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还给 岁币 ,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椎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以上辩论最早会出现在哪一场景中(  )

A.宋夏议和B.宋辽议和C.宋金议和D.辽金议和

23.

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于1005年缔结的盟约。该盟约(  )

A.使辽国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B.完全消除了宋辽之间的民族隔阂C.使宋辽出现了和平交流的局面D.促进了汉族与党项族的友好往来

24.

朱绍侯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指出,宋金两个政权边界贸易十分发达……南宋运往金朝的有茶叶、丝织品、瓷器、金属制品和书籍等,金朝运往南宋的有畜产品和药材等。这一情形可能出现在(  )

A.澶渊之盟后B.宋夏和议C.宋金和议后D.靖康之变后

25.

如果把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会盟、澶渊之盟、宋金和议等 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唐宋时期的民族关系B.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C.唐宋时期的对外交往D.唐宋时期的科技文化

26.

宋太祖在位期间,注重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他把地方财赋权收归中央的措施是(  )

A.设置通判B.设置转运使C.控制对军队的调动D.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27.

《文献通考》记载: 王安石变法后,熙宁(宋神宗)十年(1077年),国家财政收入与治平(宋英宗)时相比增长了4倍……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 。此史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  )

A.抑制土地兼并B.增加财政收入C.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D.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28.

为了完成历史老师布置的小论文,小安同学阅读了《契丹国志》《细说宋朝》《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等相关书籍,对此你认为最适合的论文主题是(  )

A.封建国家的统一时代B.军阀割据时代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9.

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南宋的契丹人,其社会习俗不断发生变化。通过族际婚姻,契丹人的姓氏名字发生变化,甚至服饰、饮食、节日等生活习俗也逐渐失去其民族特征。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重文轻武政策B.民族交融C.社会繁荣开放D.经济重心南移

30.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 送礼 …… 送礼 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族入侵十分容易。 送礼 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 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
送礼 指的是宋朝统治者缴纳的岁币  ② 送礼 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  ③宋朝皇帝向三个游牧民族 送礼 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  ④ 送礼 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致命弱点之一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二、材料题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历史上有一制度使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何时诞生的?(1分)正式诞生的标志是什么?(1分)其选官的标准是什么?(1分)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太宗对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什么贡献?(2分)
材料三 宋代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

——摘编自《宋朝科举制度》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科举制度又有什么新的举措?(1分)该措施反映了宋朝实行什么样的国策?(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影响和实质。(2分)

32.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相乐。 盛唐气象万千,表现在各个方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
【经济繁荣——底气】
材料一 自贞观以后,皇帝励精为治。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丰收),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家的外门)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杜佑《通典》卷七

(1)材料一中所叙述的社会状况被称为什么?(1分)唐朝进入鼎盛时期的皇帝是谁统治的什么时期?(2分)
材料二 唐太宗道: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

——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贞观时期为实现 民衣食有余 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2分)
【文艺多彩——才气】
材料三 中国被称为 诗的国度 ,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丰富,作者众多。唐诗与唐朝,盛衰与共,相辅相成,堪称 绝配
(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请分别写出谁被誉为 诗仙 诗圣 。(2分)

33.

通过交往,不同特色的经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图片展示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通道?(1分)请你将上图中的A和B补充完整。(2分)
(2)材料二中①是唐朝的都城______,(1分)②是唐朝高僧玄奘西游到过的地方,当时该地称为_____。(1分)玄奘回国后弟子记录成书《_______》,(1分)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此行发生在_____初年,(1分)唐朝的外交政策是_____。(1分)

34.

民族关系指的是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相互关系。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5分)(13分)
(1)材料甲中所引诗句反映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学习,相互影响。请写出唐朝实行的民族政策?(1分)正因为如此,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族的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证明该政策。(2)
甲:蕃人旧日不耕犁(少数民族原来不会耕地),相学如今种禾黍(如今也学会了种植庄稼)。

——王建《凉州行》

女为胡妇学胡妆(妇女都愿意学胡人化妆),伎进胡音务胡乐(歌女也愿意唱胡人音乐)。

——元稹《法曲》

(2)材料乙绘制的是《唐蕃关系示意图》,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2分)吐蕃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1分)
(3)材料丙中的 先皇 指的是谁?(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与吐蕃 和同(为)一家 的重要意义。(2分)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

和同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摘自《旧唐书·吐蕃传》

(4)材料丁中的 朝廷 指的是哪一政权?(1分)辽与朝廷 和好年深 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事件造成的积极影响。(2分)
丁:(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摘自苏轼:《栾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