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366

一、单选题

1.

图1所示为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日用陶器。这些陶器可用来说明二里头文化(  )

图1

A.具备早期国家形态B.汇聚了多元文化要素C.对外辐射能力加强D.形成了多元发展格局

2.

班固在《汉书·儒林传》中记载: 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汉朝重用文法吏,对官员进行惩罚也是以利益为基础的。这体现了汉代(  )

A.推崇儒家提高了治学意境B.统治者奉行实用主义的理念C.推行利益标准考核官员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3.

北魏时期,曾有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南士流亡北方,如柳远 时有文咏,为肃宗挽郎 ,其堂弟柳谐亦 颇有文学 。这些南士的创作逐步被北魏王公贵族所欣赏、学习,如南士袁跃 言辞甚美 ,清河王“(元)怿之文表多出于跃 。据此可知,南北朝时期(  )

A.南方地区文化水平普遍较高B.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进程加快C.北方社会经济秩序得到恢复D.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交往认同

4.

唐玄宗时,润州刺史韦铣虽为高门却不同意让 门第贵盛,声名籍甚者 为婿,坚持嫁女于进士裴宽。尚书李翱的女儿看中文士卢储,李翱遂招其为婿。后来卢储中了状元,一时传为佳话。这反映出唐代(  )

A.科举取士成为选官主要途径B.封建门第观念已经消除C.科举制推动了社会观念变迁D.社会阶层流动日益加强

5.

表1所示为文献中对中国古代南方部分地区经济信息的记载。这些记载最有可能出现在(  )

表1

地区

记载

吴越十二州今浙江大部及闽北

以境内田亩荒芜者,纵民耕之,公不加赋

杭州

周三十里,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盛概也

成都

岁市布织缣数千万以给秦、陇军用

江西、浙江、福建及四川的丘陵地区

垦山垅为田,层起如阶梯,每远引溪谷水以灌溉

A.公元3—6世纪B.公元10——13世纪C.公元14—16世纪D.公元17—19世纪

6.

表2所示为明代中后期部分地区冶铁业的发展概况。据此可知,明代中后期(  )

表2

广东惠州

每山起炉,少则五六座,多则一二十座,每炉聚二三百人。在山掘矿,煸铁取利

山西潞州

有苗氏者,富于铁冶,业之数世矣,多致四方之贾,椎、凿、鼓、淀、挽、所薪食者,常百余人

福建尤溪

坊长大户,招集四方无籍之徒,每一炉多至五七百人

A.经济社会呈现多元发展B.朝廷放松社会控制C.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D.社会经济活力增强

7.

清末司法改革之前,不少官员形成了较为明确的 中外通行 修律思想。1902年,清政府启动修订律法程序,明确宣布推行 中外通行 方针,并提出: 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 这折射出这一时期(  )

A.清廷彻底沦为了洋人的朝廷B.清朝统治危机不断加深C.地方势力威胁清朝中央集权D.中枢决策机制体制异化

8.

1919年12月,陈独秀提出: 我们现在要实行民治主义……是要注意政治经济两方面,是应该在民治的坚实基础上做功夫,是应当由人民自己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创造这基础。这基础是什么?就是人民直接的实际的自治与联合。 这反映了陈独秀(  )

A.对民主政治的思考与探索B.主张学习苏俄革命模式C.主张实行直接民主制D.积极推动国共两党合作

9.

1944年,中国共产党西北局号召各工业管理部门加强领导工业生产,有计划地发展合作社或民营纺织、造纸、煤矿、瓷器等工业,还提出要提高产品质量,注重技术革新。这一号召旨在(  )

A.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B.争取民族战争胜利C.促进党的工作重心转移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10.

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针对全国25个省(区、市)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领导进行的成分调查表明,在支委、社管委、生产队长和社会计四种领导职务中,均是贫农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到42.8%、43.3%、43.7%、35.1%;其次是贫下中农,均占20%以上。这一调查说明当时(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业已完成B.国民经济的恢复颇见成效C.国家强化政权的合法性基础D.农民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

11.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若法官审理案件作出正式判决后又变更其判决,则应被处以擅改判决之罪,并处罚其相当于原案中之起诉金额的12倍罚金,该法官之席位亦应从人民会议中撤销,其不得再出席审判。由此可知,古巴比伦(  )

A.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B.已形成了分权与制衡制度C.司法深受原始民主制的影响D.注重维护司法权威与尊严

12.

1327年,当英格兰贵族罢黜国王爱德华二世并将其子推上王位时,引用了 人民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 这句格言。两个世纪以后,意大利一位著名的教皇党人曾表达了如下观点: 废黜不信守义务的国王并非叛乱,因为国王本人即是一个人民有权推翻的叛乱者。 这反映出14—16世纪的西欧(  )

A.有限王权观念得到了承认B.王权与教权的矛盾激化C.资产阶级代议制日渐完善D.人民主权原则深入人心

13.

15世纪,意大利很多城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摒弃了对《圣经》的研读,新开设了读写、算术、逻辑学、哲学以及体育等课程。另外,为了适应城市商业的兴起和发展,有些地方还开设了商科等课程。这表明当时意大利(  )

A.思想解放促进教育变革B.教育开始呈现世俗化的趋势C.教育已摆脱宗教的束缚D.资产阶级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14.

图2为1874年到1900年英、美、法、德四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据图可得到的结论是,这一时期(  )
202404120952288927

图2

A.英国工业经济日益衰退B.德国成为欧洲头号强国C.西方工业化得到了发展D.西方工业化发展较均衡

15.

1917年4月16日,列宁在彼得格勒演说中说,要 立刻有系统地、逐步地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立刻把全国所有银行合并成一个全国性的银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进行监督 建立在公有基础上的农场 。这些言论表明列宁(  )

A.准确研判当时俄国国情B.放弃了革命和平过渡的设想C.主张开展社会主义革命D.主张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6.

20世纪80年代,在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中,美国里根政府拒签《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同时还推出一系列破坏公约的政策,但均未能阻止国际社会签署该公约。这反映出(  )

A.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走向破产B.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日益巩固C.海洋开始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D.霸权主义行为被国际社会抵制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成了拥有多种风格的文化艺术形式,这一时期的壁画也发生了地域性的变化,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区艺术传统的多样性。许多壁画创作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与北方少数民族、江南等地区的艺术中常见的各种手法相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民族的交融促进了中国独特壁画风格的发展,也对中国的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摘编自王芷冉《民族融合视域下魏晋南北朝壁画创作研究》

材料二
早期的北方游牧民族墓葬壁画主要是对北方游牧民族生活场景的反映,随着契丹民族的崛起和进入中国北方地区,辽代中后期墓葬壁画逐渐显露出同中原文化趋同的特点。

——摘编自石惠杰等《北方游牧民族古代壁画及其发展现状》

材料三
五代十国时期壁画图像主题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展现了极大的自由性和区域性特点。宋代墓室壁画风格有别于唐代墓室壁画中森严的礼制规范,在题材上丰富多样,且更加生活化,宋代成为继汉唐以后壁画艺术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高峰期。

——摘编自金凡茜《宋代墓室壁画中世俗之美演变的成因分析》

(1)解释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壁画 成了拥有多种风格的文化艺术形式 的原因。(4分)
(2)指出古代壁画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并谈谈古代壁画的价值。(10分)

18.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明末清初,在儒生明确意识到理学和心学的缺陷时,吸收外部思想资源就成为必要,格致之学由此勃兴,成为广泛引进西方科技知识的载体。而明末清初西方科技被译作 格致 ,正可作为其标志。从1902年起,中国出现了一股放弃 格致 而改用 科学 的潮流。图3所示为1894年至1915年报刊言论中 格致 (包括格物与致知)和 科学 的使用次数。

图3

——摘编自金观涛《观念史研究》

材料二
中国人对 科学 所作的最早的权威性界说,见之于任鸿隽的文章。1915年,他在《科学》杂志的第一篇文章中说: 科学者,智识而有统系之大命。就广义言之,凡智识之分别部居,以类相从,井然独绎一事物者,皆得谓之科学。自狭义言之,则智识之关于某一现象,其推理重实验,其察物有条贯,而又能分别关联抽举其大例者,谓之科学。 至此,科学在中国,终于被确定为一种研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变化规律的系统学问;而科学的地位,也得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普遍认同,被安放在神圣的学术殿堂里了。

——摘编自李双璧《从格致科学:中国近代科技观的演变轨迹》

材料三
1926年1月创刊的《自然界》的《发刊旨趣》中提出实现 科学中国化(本土化)必须从三个方面努力:第一,科学上的理论和事实,须用本国的文学语言为适切的说明;第二,科学上的理论和事实须用我国民所习见的现象和固有的经验来说明;第三,还须回转来用科学的理论和事实,来说明我国民所习见的现象和固有经验 。在介绍欧美科学之时,科学家首先遇到的是翻译西方科学名词的艰难。由此,科学中国化的首要工作是开展科学国语化运动。科学名词审查委员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为我国名词的编译和标准化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国立编译馆,此后科学工作由中央教育部直接办理。1924年,中基会成立后建立了编译委员会,着手编译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书籍和教材。

——摘编自吴志娟《科学本土化:民国时期科学发展必由之路——以〈科学〉杂志为中心的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报刊言论中 科学 相对于 格致 (包括格物与致知)使用次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变化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国人科学观演进的影响。(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3 西方现代法治文明的发源与形成

阶段

阶段特征

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民主法治思想及古罗马法律制度

1516世纪

批判神法至上、君权神授等观念;复兴罗马法

启蒙运动及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规划法治具体的蓝图与方案

——摘编自翟存柱《西方法治—不可模制的法治模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西方现代法治文明的发源与形成 ,自拟论题,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是指20世纪30年代运用国家干预的手段使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的举措。美国建国以来,一直提倡 自由放任发展 的传统思想,但经济危机下的罗斯福新政则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政府在救济失业和生活无保障人员、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复兴美国工农业和商业发展等方面的职能不断扩大,并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渗透美国的经济和日常生活中,奠定了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摘编自倪昕《罗斯福新政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材料二
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施以统购统销政策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所需,如1962年在全国发放火柴、暖壶等日用工业品消费券。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1992年中共十四大又明确了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3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中规定取消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统购统销政策画上了句号。

——摘编自高倩《中国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某学者认为,时代环境的不同是中美经济模式调整方向不同的主要原因。概括中美现代史上经济模式调整的不同方向,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并阐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