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34 浏览数:30

一、选择题

1.

今天我们了解原始社会历史的最重要依据是(  )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影视作品D.考古发现

2.

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如下图所示属于干栏式房屋的是(  )


A


B


C


D

3.

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 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 在这一汇集和逐步融合的过程中,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和黄帝B.仓颉和螺祖C.尧和舜D.隶首和大禹

4.

以下历史事件发生于商周时期,并被长篇小说《封神演义》用作故事创作背景的是(  )

A.武王伐纣B.黄巾起义C.安史之乱D.陈桥兵变

5.

图中所示的 古文字 是(  )

古文字

 

 

 

 

 

现代汉字

A.甲骨文B.小篆C.契丹文D.西夏文

6.

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与这些报纸名称中的 燕、赵、齐、鲁、晋、楚 来由有关的古代制度是(  )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井田制

7.

一位同学在单元复习后整理了下面的笔记。他复习的内容所属历史时期是(  )

政治方面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经济方面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文化方面

学术思想活跃

A.史前时期B.夏商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8.

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 秦国出现这一社会现象是因为商鞅变法中规定(  )

A.确立县制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D.改革户制

9.

郭沫若说 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B.诸侯争霸局面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D.商业繁荣局面

10.

两位同学在书店看到《道德经》,他们纷纷说出作者的思想主张。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统治者要体察民情B.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C.人与人之间要友爱互助D.反对侵略战争

11.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段摘录。空白框中应填的朝代是(  )

A.战国 三国B.战国 汉朝C.汉朝 三国D.汉朝 西晋

12.

小明同学要学习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他可以选取的实物史料是(  )


A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B
.司母戊鼎


C
.圆形方孔半两钱


D
汉并天下瓦当

13.

习近平强调加大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曾经指出: 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 秦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

A.丞相B.太尉C.刺史D.御史大夫

14.

如图所示,该思维导图反映出秦始皇施政措施的作用是(  )

A.加速统一进程B.巩固国家统一C.加强经济管理D.加强文化控制

15.

准确把握时间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这一年属于(  )

A.公元前1世纪初期B.公元前2世纪初期C.公元前3世纪初期D.公元前3世纪末期

16.

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

A.秦→西汉→东汉B.西汉→东汉→三国C.东汉→三国→西晋D.三国→西晋→东晋

17.

史书记载,汉文帝、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经济发展,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定,为西汉鼎盛局面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基础。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18.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 汉武帝为实现 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 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B.削减侯国数量C.推行郡县制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19.

汉代的一位郎官因其创建的事业与其坚韧不拔的精神,于今日名闻世界,被史地学者称为东方哥伦布。这位郎官是(  )

A.张骞B.甘英C.班固D.班超

20.

通过这这条路,中国的丝绸、造纸、火药、印刷术等传到西方,佛教、伊斯兰教、阿拉伯的音乐舞蹈也来到中国。 这句话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了(  )

A.经济重心的南移B.民族融合的加强C.大一统局面的形成D.中外文明的交流

21.

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2.

中药 清肺排毒汤 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方由《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经典方剂优化而成。《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

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司马迁

23.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

A.侧重史书记载B.注重史料考证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24.

如图《三国鼎立形势图》。图中①②③所对应的政权正确的是(  )

A.①—蜀、②—吴、③—魏B.①—魏、②—蜀、③—吴C.①—蜀、②—魏、③—吴D.①—吴、②—魏、③—蜀

25.

我国古代不乏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中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

A.赤壁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桂陵之战

26.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句中的 南朝 包括四个王朝,正确的是(  )

A.宋、齐、梁、陈B.宋、陈、梁、楚C.宋、程、梁、陈D.宋、晋、楚、陈

27.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这表明北魏孝文帝主张(  )

A.改穿汉服B.使用汉语C.改用汉姓D.与汉人通婚

28.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二者能够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

A.人民大力拥护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C.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D.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29.

某同学查阅了有关 三国鼎立 人口南迁 汉化政策 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了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A.中国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30.

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搭配有误的是(  )

A.王羲之—《兰亭集序》B.顾恺之—《女史箴图》C.祖冲之—《齐民要术》D.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二、材料题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时期)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南朝时期)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上述两则材料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2)小历认为: 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一制度下,所有的诸侯都是一个区域世袭的统治者兼土地主人,他们对周天子有朝觐、纳贡与出兵助征的义务……但在王室的声威逐渐降低后,诸侯们往往各自为政……所以王室的地位虽然崇高,但实力并不特别强大,周天子不过是部族联盟的盟主而已。

——李定一《中华史纲》

材料二 他宣布自己是一个新的君主政体的 第一个皇帝 ,建立由他任命的人来管理地方的制度。他扫荡了战国群雄,使他的后继者们能较容易地重建一个持久的中华帝国。后颁布敕令,全国的法律、铸币、度量衡、书写字体甚至还有车轴的长度都必须相同,以实现统一。

——【美】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三 汉武帝听从主父偃的建议,于公元前127年颁布诏令,准许诸侯王将土地平均分封给所有的儿子,这样一来,诸侯王国越分越小。当然汉武帝最值得称道的新政,便是所谓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典籍因此大为走俏,最终统一了思想。

——摘编自傅乐成主编《秦汉史》

(1)材料一中 这一制度 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该制度的局限性。
(2)材料二中的 指的是谁?他用来 管理地方的制度 是什么?
(3)材料三中汉武帝颁布的 诏令 指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分析古代统治者主要从哪些方面加强中央权力?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从他的弟子集成《论语》一书,他的言行,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常识。自从汉武表彰儒术,他的思想,成为我国二千余年来学术思想之中心。他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哲人,便在整个的人类历史上,也有其崇高的地位。

——陈致平《中国通史》

材料二 李冰设计的工程绝妙天工,不仅能自动调节水量,还可以自动分沙排沙……中国2200年前就解决了水利工程的排泥沙问题,外国工程界直到本世纪(指20世纪)30年代才总结出来呢!

——李源、向大济《历史建筑之谜》

材料三 中世纪欧洲印制一部《圣经》,至少需要三百多张羊皮。除了少数富有的人以外,没有人可以买得起书,文化信息的传播就会受到极大限制。中国的造纸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状况…… 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材料一中的 指的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 工程 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该工程的作用。
(3)材料三中 蔡侯 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能与 造纸术 相媲美的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这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贡献?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不断内迁,民族融合使中原地区的汉族增添了新鲜血液……经过四百多年,原来的民族布局在人口迁徙中完全被打破,相互间不再有地域隔绝;一些游牧民族也过着定居农耕生活,形成了共同的经济生活;汉语言文字作为 正音 被确定下来;中原先进文化成为大家接受的文化,而它又吸纳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内容有了新的发展。到北朝末年,原有的民族差异逐渐消失……

——摘编自姜越《热晋风流:一本书读懂魏晋文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并促使民族交融的著名改革是什么改革?
(2)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鲜明合理,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