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4 浏览数:44

一、选择题

1.

下面是原始人狩猎场景想象图,该原始人最可能是(  )

A.北京人B.河姆渡人C.半坡居民D.炎黄部落居民

2.

依据考古发现可以推断史实。下面笔记中横线处的内容应是(  )

笔记

考古发现:半坡遗址出土了用以捻线的石制、陶制纺轮;从半坡陶器底部发现的麻布印痕分析,当时最细的线纹直径0.5毫米,已和今天的线差不多。

推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半坡居民已开始定居生活B.半坡居民生活在新石器时代C.半坡遗址是北方农耕文化的代表D.半坡人已经会简单的纺织制衣

3.

《史记》记载,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材料体现的是(  )

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皇帝制

4.

夏桀 以人为骑,强迫百姓做苦役 ;商纣王 创立炮烙之刑 ;周厉王 与民争利,引起 国人暴动 ”。据此可知,上述君主的共同点是(  )

A.都是末代暴君B.都对外四处征伐C.都实行残暴统治D.都喜欢制定酷刑

5.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出兵,结果大胜。最早记载这个故事的载体可能是(  )

A.龟甲或兽骨B.竹简C.丝帛或麻布D.宣纸

6.

归纳总结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之一。观察下列图片,我们可以得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铁制农具


牛鼻穿孔铜牛尊


百家争鸣

A.早期国家的产生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C.社会大变革的时代D.民族的交融

7.

《战国策》记载: 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材料评论的是(  )

A.百家争鸣B.商鞅变法C.北击匈奴D.楚汉之争

8.

思想和教育方面,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材料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  )

A.老子B.韩非子C.孔子D.墨子

9.

在这一制度下,皇帝一人独治天下,全国的土地、资源、人民、财富均为他所有,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安定B.实现了地方服从中央C.保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D.禁锢了人民的思想

10.

陆贾向汉高祖进言: 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用暴力措施对付民众),用刑太极故也。 为此,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严刑峻法B.盐铁专卖C.休养生息D.鼓励垦荒

11.

汉武帝继位后,一改汉朝对匈奴以往忍让求和的妥协政策,放弃 和亲 ,采取强硬的攻势作战行动。这主要是因为(  )

A.汉武帝雄才大略B.汉朝国力强盛C.匈奴的势力衰落D.和亲 有损尊严

12.

下图所示说唱俑出土于四川东汉墓葬。此俑身材矮胖,表情生动活泼,幽默风趣。文物中通常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它从侧面反映了(  )

A.文景时期国家的繁荣B.东汉时期的民间生活C.东汉时期丝绸之路下的文化交流D.东汉末年农民流离失所的状况

13.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材料主要说明了古代丝绸之路(  )

A.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B.推动了科技的交互传播C.极大促进了商品的流通D.助推了不同文明的交流

14.

下表中的内容表明西汉(  )

时期

史实

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

张骞西出长安,踏上了前往西域的征程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破南越后,在西南设郡,以邛都为越嵩郡,笮都为沈黎郡,冉驌为汶山郡,白马为武都郡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

发巴蜀兵至滇,降滇王,以其地为益州郡

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

设西域都护

A.采取措施解决王国问题B.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C.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边疆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

15.

甲骨不易多得,金石笨重,缣帛昂贵,简牍所占空间很大,都不便于使用。这种局面被改变得益于(  )

A.造纸术的改进B.文字的出现C.印刷术的发明D.兴办太学

16.

中学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有《陈涉世家》,还有《鸿门宴》(节选自《项羽本纪》)等文章。 世家 本纪 这种历史记述方式的开创者是(  )

A.张仲景B.祖冲之C.司马迁D.王羲之

17.

辛弃疾所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有一名句: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指曹操)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下列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官渡之战中歼灭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B.赤壁之战中打败孙刘联军
C.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D.在洛阳称帝,建立魏国

18.

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其作品《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等果树。这些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这主要是因为(  )

A.北方民族融合B.北方人口南迁C.经济重心南移D.南方交通发达

19.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促进了我国北方经济的发展。这反映了(  )

A.少数民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而内迁B.民族交融促进经济的发展C.汉族因吸收少数民族文化而发展D.各民族在交往中隔阂渐深

20.

《齐民要术》写道: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这表明贾思勰(  )

A.具有 重农抑商 思想B.强调尊重客观规律C.使农业生产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D.是我国最早的农学家

二、材料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大部分国土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天寒冷干燥,但夏季炎热多雨,宜于植物生长,这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原始农业。但季风气候有一个缺点,即夏季来临和退却时期的或早或迟,形成雨量的或多或少,很容易形成干旱或水灾。……史不绝书的水旱灾害,使中国人民自古以来重视兴修水利,如四川人民开凿了灌溉成都地区土地的渠道,秦国挖掘了郑国渠。

——摘编自《古代文明与地理环境之关系》

材料二


东汉武梁祠画像石大禹像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有关信息。
(2)据材料一、二,指出画像石大禹像反映出的信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结合所学知识,再举一例文明成果,并说明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 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三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孔子政治主张的影响力。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三,指出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儒家思想在中国影响广泛,除了政治上的影响,它还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哪些方面?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帝国的国势已相当强大了。可是当时有三大问题存在。一是诸侯王尚有一定的政治、军事势力,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二是豪强、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三是匈奴不断入侵,两越不停制造事端,使得西汉王朝边境不宁。

——摘编自《汉书》

材料二 从安帝开始(106年),东汉皇帝多为幼主或昏庸无能者,在政治上失去了主导权和威信。皇帝被宦官、外戚、大臣等势力所牵制和操纵,不能有效地处理国家大事和民生问题,从桓灵时期(147—189年)开始,宦官利用自己掌握中央机构和军队的优势,干预朝政,排挤忠良之士,贪污腐败,擅杀忤逆者。由于战乱频仍、税收沉重、土地兼并等原因,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强盛的王朝走向了灭亡。

——摘编自《后汉书》

(1)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是如何解决当时 三大问题 的。
(2)据材料二,指出东汉走向衰亡的原因。
(3)综上所述,你从两汉的兴衰中得到什么历史启示?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皆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编自杨衡之《洛阳伽蓝记》

(1)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2)据材料二,列举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