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河北省邯郸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16+4)【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42

一、单选题

1.

邯郸武安磁山文化遗存,先后进行过三次发掘,陆续发现了半地穴式房屋、彩陶器、石器、骨角器、古玉石,以及大量堆积的粟灰。下列与其文化特征最相近的文化遗存是(  )

A.仰韶文化B.二里头文化C.良渚文化D.河姆渡文化

2.

《说文解字》对 的释文是: 钱,铫也。古者田器 。战国时期流行于赵魏之地的布币形状似铲(如下图所示),考古发现,当时赵魏之地铁质农具使用广泛。据此推知(  )

A.区域经济影响货币形制B.全国性的统一市场形成C.中原地区商品经济领先D.布币成为北方唯一货币

3.

汉初采取郡县与封国并行制,列侯大者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文景时期,流民回归,户口增加,列侯大者三四万户,小者翻倍,而且富裕程度同样增加。这一变化(  )

A.缘于推恩令的实行B.助推地方行政制度调整C.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D.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

4.

我国的粮食种植很早就形成了 北麦南稻 的格局。但到了东晋南朝时期,麦作在江南地区得到大量推广,这一时期麦作得到推广的主要因素是(  )

A.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C.稻麦复种制度的普及D.北方人民的大批南下

5.

唐朝时期,有位诗人的作品真实而细致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爆发前后的社会状况,描述了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许多历史细节,其作品被誉为 诗史 。这位诗人是(  )

A.李白B.杜甫C.苏轼D.柳永

6.

下图为河北宣化辽墓壁画备茶图,由五个不同年龄、不同装束的人物组成,各执一事,而又相互关联,展现了茶事的不同程序。这一时期,辽人的饮茶活动能反映出(  )

A.民族的交流交融B.澶渊之盟的签订C.边疆地区的开发D.农耕区域的拓展

7.

清朝雍正皇帝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提升了中枢机构的决策效率B.加强了对社会的文化控制C.使君主专制统治达到了顶峰D.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8.

1844年中美签订的《望厦条约》中有12年后修约的条款,1856年,美国据此要求修约。咸丰帝旨称: 如果彼坚执12年修约,亦只可择其事近情理无伤大体者,允其变通一二条,以示羁縻(笼络、怀柔)”咸丰帝的这一回复(  )

A.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B.表达了维护国家主权的愿望C.旨在维护朝贡贸易体制D.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9.

中国近代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发展的重要资金多来源于内地的关税和厘金(来源于地方贸易,收入归地方),但19世纪80年代后,这两项税收逐渐被列强控制的海关所侵吞。为应对这一变化,洋务派(  )

A.积极创办新式海军B.推动中央权力下移C.大力兴办民用企业D.加快引进西方技术

10.

1912年3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时提出: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必须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提出这一要求的目的是(  )

A.防止袁世凯独揽大权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D.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

11.

在传统文化范畴内,屈原形象与王权相联系,被界定为 忠臣 形象。20世纪初,屈原的形象逐渐被定义为 文豪 诗人 文学家 。屈原形象的转变(  )

A.是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的表现B.反映出知识分子思想文化的革新C.直接得益于白话文运动的推动D.体现了文明开化的新风俗、新风尚

12.

1928年, 济南惨案 爆发后,各地掀起了绘制国耻地图的高潮, 凡故有现存之国界及各地丧失之原因叙述极详 。国耻地图的刊印(  )

A.抨击了国民党的专制统治B.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精神C.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D.粉碎了西方列强阻挠北伐的图谋

13.

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决定各国共产党实行 反帝人民战线 ,但是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将统一战线明确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认清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C.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D.注重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

14.

1956年1月4日,以北京市工商联主委、同仁堂经理乐松生为首的全市327家药店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8日,连同药业在内的20个行业、300多家商店一道被批准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这反映了(  )

A.米棉之战 的进行B.国民经济的恢复C.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D.八字方针 的实行

15.

亚非会议后,美国中情局分析:通过在万隆的娴熟外交,与美国建立大使级接触,中共政权的形象在亚洲国家中得以提高。西方国家里面已出现强大压力,要求减少对共产党中国的贸易管制,并允许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这从侧面说明,新中国(  )

A.外交政策得到西方国家认可B.遏制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C.国际威望和影响力得到提高D.打开了对西方外交的新局面

16.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下列各项组合均属于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的是(  )

A.一五 计划、三线建设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颁布《民法典》C.包产到户、两弹一星D.实施两免一补政策、 神威 计算机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逮南北分裂,凡三百年,而用人之法多取之世族。如南之王、谢,北之崔、卢,虽朝代推移,鼎迁物改,犹昂然以门第自负,上之人亦缘其门第而用之……往往其时仕者,或从辟召,或举孝廉,虽与两汉无异,而所谓从辟召、举孝廉之人,则皆贵胄也。其起自单族匹士而显贵者,盖所罕见。

——马端临《文献通考·选举考七》

(1)材料反映了(时期)的(选官制度)。(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选官制度的选才标准。(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选官制度的影响。(4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汉武帝时,桑弘羊主张从商业领域获取财政收入,实践的方法是政府直接参与生产经营,他从政府的经济活动实践中提炼出一套独特的关于商业以及商业从业者的看法,或者说政府与市场私人商业活动之间关系的观点。

——摘编自赵德馨、唐艳艳《汉帝国何以由富国变为强国——桑弘羊经济思想研究》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所主张之富国强兵政策,与汉武帝之敛财于民、用兵于外,正相类似。司马光在陈请废除王安石新法时,亦曾举述汉昭帝即位后较诸武帝改弦更张的举措,谓 武帝作盐铁、榷酤、均输等法,天下困弊,盗贼群起,昭帝用贤良文学之议而罢之,后世称明 ,试图以此汉朝旧事作为历史依据,来说明其主张的合理性。

——辛德勇《汉武帝晚年政治取向与司马光的重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的主要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近代史上不乏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的林则徐、 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的邓世昌、舍身求法的戊戌六君子、毕生为民主事业奔走的孙中山、宁死不屈的赵一曼、以身殉国的左权将军等。正是这些历史人物百折不挠的品质和为革命无私奉献的品格铸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摘自董倩《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价: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材料所举英雄人物都有可贵的优秀品质,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另外列举两位近代人物,并进行简单评述。(要求:不可使用材料中提及的人物,符合史实,评价合理)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第一条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藉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第四条保护工商业,不得侵犯。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不得因没收封建的土地财产而侵犯工商业。
第十条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对地主亦分给同样的一份,使地主也能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

材料二
河北灵寿农民王三妮自铸 告别田赋鼎 。铜鼎铭文560字,记农业税废止事: 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

——《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 告别田赋鼎 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