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贵州省安顺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25+3)【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贵州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8 浏览数:28

一、单选题

1.

在距今一万年前后,稻和粟分别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相对独立地起源。迄今为止,在山东、河南、陕西和山西等地,考古发现龙山文化时期的稻作遗存有30多处。这表明龙山文化时期(  )

A.多元一体格局的出现B.精耕细作技术的初显C.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D.区域间存在物种交流

2.

商鞅主张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韩非子也提出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他们的共同追求是(  )

A.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B.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重视先王的治理经验D.厉行改革推动社会发展

3.

据《史记》记载,缇萦是西汉著名医学家淳于意的女儿,为了救被人诬陷的父亲上书汉文帝,愿充官婢,代父受刑。此举感动了汉文帝,不但救了自己的父亲,还促使汉文帝最终废除了肉刑。班固称赞她: 百男何惯惯,不如一缇萦。 这说明(  )

A.汉行尊崇儒术思想B.儒学影响统治政策C.妇女地位得到提高D.社会思想多元并存

4.

永嘉之乱 后,北方流民避难荆、扬二州,当时的地方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宽农政策使得土地得到开垦,水利得以兴修,鄞、句章、余姚的许多荒地都变成了肥田,会稽郡更是有 晋之关中 的美誉。这反映出当时(  )

A.北方经济衰退加剧B.农业精耕细作改进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5.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隋唐时,收集了以下资料。据此判断,该小组的学习主题是(  )

内容

中央官制

三省体制

三省六部制

选官制度

创立科举制

武则天发展完善科举制

宰相议事

与三省长官、副长官参掌朝政

知政事官与政事堂制度

A.制度的传承B.隋唐的盛世C.官吏的选拔D.权力的运行

6.

南宋学者叶适认为: 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 这表明叶适主张(  )

A.扩大地方权力B.注重民生问题C.崇尚重文轻武D.加强边疆治理

7.

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宋明理学的思维导图,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格物致知属于唯物思想B.理学与心学本质不同C.的实质是儒家伦理D.心学只关注个人内心

8.

明朝中期以后,杭嘉湖一带流行着 上半年靠蚕,下半年靠田 蚕好用一年,田好吃一年 等农谚。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有盂兰盆会、水陆道场、翻经会,当地人认为此类活动 利于蚕花 ,一些因蚕而起,因蚕而庆的传统习俗一直保留至今。据此可知当地(  )

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B.多种经营日益兴盛C.传统经济结构瓦解D.新的生产关系出现

9.

下图为明朝前中期朝贡次数统计情况,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列强的入侵B.商品经济的发展C.宗藩体系的瓦解D.国家政策的调整

10.

下表为清代中叶的人口和耕地面积统计表。可见此时期(  )

年份

人口数量亿

耕地面积万顷

人均耕地面积

1753

1.84

735.22

4.00

1766

2.08

780.73

3.75

1784

2.86

760.57

2.66

1812

3.34

788.93

2.36

1822

3.73

756.21

2.03

A.土地兼并严重B.农民生活贫困C.人地矛盾突出D.政治腐败加剧

11.

清政府曾规定,千文制钱合银1两,故银1两兑换钱超过1000钱即被称为 银贵钱贱 ,反之则为 银贱钱贵 。据此判断,图中1790年之后银钱比价走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应是(  )

白银1两合制钱数(资料来源: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A.康乾时期推行的赋税变革B.鸦片输入引发的白银外流C.闭关锁国导致的贸易逆差D.中外条约规定的战争赔款

12.

图6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商口岸开辟的变化,反映出这一阶段(  ) 

A.列强侵略集中于南方B.被动开放走向主动开埠C.列强势力深入中国腹地D.中国融入世界步伐加快

13.

1861年,在曾国藩邀请下,精通几何算学的华蘅芳与修理器具技艺高超的徐寿来到安庆,成为曾国藩的技术幕僚,此后又有兵工技术专家龚之棠、李兴锐协助安庆内军械所各项装备的购置、铸造,这表明(  )

A.知识分子推动了社会革新B.洋务运动培养了技术人才C.民族工业提升现代化水平D.洋务新政增强了国防力量

14.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部分下层人士谈到孙文博士是新皇帝,他们不了解总统这个专门名词,各地发给孙中山的贺电中或称 大总统陛下 或书 恭请圣安 。这反映了(  )

A.西学在中国广泛传播B.政治民主化任重而道远C.孙中山深受国民敬重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5.

从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曲折过程,这主要体现近代中国(  )

A.社会经济结构变动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民族危机逐步加深D.传统文化影响式微

16.

陈独秀早期推崇英雄主义观念,对华盛顿、拿破仑、蔡松坡、曾国藩……一概加以敬佩。1920年,他则认为 今日的世界,不是资本家创造出来的,乃是数千年来劳动者创造出来的 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 。这一变化表明(  )

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社会主义成为主流思想C.国人民族意识逐渐增强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17.

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红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焕然一新。这里的 是(  )

A.新的革命任务B.新的革命前途C.新的革命对象D.新的群众基础

18.

1935年,平津学联组织了 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 沿平汉铁路南下,走向农村,每到一地就深入到农民中访贫问苦,宣传抗日救国。这(  )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B.成为扭转抗战时局的关键C.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战路线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

1949年5月解放军占领上海,胜利之师在雨夜露宿街头。土木工程专家,时任上海工务局副局长的徐以枋后来追忆道“……解放军这样军纪,对人民民如此秋毫无犯,历史上哪有这样的好军队! 。这反映出(  )

A.全中国的解放已经基本完成B.党领导的军队赢得了民心C.国民党在大陆统治宣告结束D.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

20.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彭德怀曾无限感慨地说道: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这表明,抗美援朝战争(  )

A.彰显了我国抵御侵略的意志决心B.促进了新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C.打破了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孤立D.推动了中朝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

21.

1952年至1957年我国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如图所示,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B.一五计划初步改变社会面貌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效显著D.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提上日程

22.

下图为1954年我国的一幅宣传画《我们为参加国家工业化建设而自豪》。该宣传画反映出(  )

A.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B.人民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C.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确立D.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兴起

23.

如图是1955年至1957年中国科学院与外国交换书籍、期刊数量统计(单位:册/件/篇),可以用来说明(  )

时间

收到

寄出

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1955

84690

2819

14445

1468

1956

24327

3049

15041

1696

1957

24637

7277

24480

3210

A.一边倒 方针的提出B.和平共处原则的影响C.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D.科教兴国战略的形成

24.

如图为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生产发展的三个阶段,其中1979—1984年间 粮食增长最快 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进D.对外开放不断拓宽国际市场

25.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制作了如下知识卡片,据此分析他们研究的理论成果是(  )

解决问题: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精髓: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

历史意义:是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五代时期是我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承上启下、趋向完备的时期。隋唐统治者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的旧制,革弊创新,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制度,极大地加强国家的控制能力,从而也使皇权进一步加强,这是隋唐国力鼎盛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因为如此,隋唐的制度对赵宋以后的制度有深远影响。

——摘编自曹大为、赵世瑜等主编《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下)

材料二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损益,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制度创新在中枢机构设置上的体现,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沿革的特点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民主政治所进行的斗争和探索。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农业进口了许多经济作物,如花生等,并且产生了专门种植经济作物的地区,实现了农业领域的地区分工。明朝中叶以后,在中国江南地区的一些手工工场中出现了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的现象。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持续繁荣。一些商业化市镇开始兴起。这些市镇与城市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从客观上推动了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商人群体结成了地区性的商业联盟,称之为 商帮

——摘编自王志朋《西方商业革命潮流下中国封建王朝发展探析》

材料二
明代中叶以后的商品经济浪潮已经突破了大中城市的局限,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市民阶层人士变得庞大复杂起来,它包括了商人、店员、贩夫、手工业者、游民、士卒,下级官吏、下层文人等各色人物。工商业者已日益成为一支不可缺少的社会力量,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

———摘编自王言锋《社会心理变迁与文学走向》

材料三
明中后期,江南表面看似活跃的商业活动及手工业生产实则后继无力,仅以维持个体家庭基本温饱为目的、重复简单再生产而已。凡此,导致明代失去 社会变迁 的物质基础与制度创新及技术革新重要基地。

——摘编自赵玉田《环境与民生:明代灾区社会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中后期工商业经济发展 后继无力 的原因。

三、开放性试题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出路的探索

代表人物

救国探索方案

林则徐、魏源等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洪秀全、洪仁玕等

地上天国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

师夷长技以自强

康有为、梁启超等

维新变法

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

民主共和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

社会主义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历程。从表中任选两个救国探索方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个救国探索方案的发展,并说明其原因。(要求:明确列出两个救国探索方案,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