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九年级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5 浏览数:213

一、选择题

1.

青铜面具是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让人们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绚烂多彩。这主要反映的是(  )

A.山顶洞人的集体生活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C.东周时期的诸侯争霸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2.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规定要在每年的每个季度对耕牛进行评比,那些把耕牛养得很壮实、很健康的,还能得到奖励:反之,如果耕牛养的不好、瘦了,当地负责管理耕牛的官,要跟着受到处罚。通过此则材料可以了解当时(  )

A.保护动物观念B.百家争鸣局面C.诸侯纷争状况D.重视农业生产

3.

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 秦代重在 ,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汉代重在 ,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 这里 的共同目的是(  )

A.统一思想,加强皇权B.以法治国,巩固统治C.顺应自然,保障民生D.选贤任能,反对攻伐

4.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 宾阳中洞 是北魏宣武帝元恪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建的。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饰一改云冈石窟佛像那种偏祖右肩式装,而是身着宽袍大袖袈裟。这一崖壁上的艺术最能证明北魏时期(  )

A.统治者的地位高B.鲜卑贵族的南迁C.石窟艺术的高超D.民族文化的交融

5.

如图是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秦半两钱


唐开元通宝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交子

A.铸铁技术的进步B.国家统一的需要C.商品经济的发展D.审美观念的提高

6.

历史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下面一幅PPT,请你选出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

宋元时期科技与中外交通

材料  元朝时期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传入阿拉伯和欧洲,推进了这些地区文明的进程。阿拉伯的医学、天文学、农业技术,欧洲的数学、金属工艺,南亚的雕塑艺术等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元代中西文化交流信息量之大,传播范围之广对当时及未来历史影响之大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

问题  找出材料中元朝时期科技高度繁荣的原因。

A.四大发明的对外传播B.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C.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D.开放平等的统治政策

7.

有同学在搜集史料中发现,元朝统一后,许多南方士人前往北方旅行考察,从河川到山岳,从城邑到宫阙,他们走访孔子故里曲阜,汉唐故都长安、洛阳,北宋故都开封等地。这段史料可以用于佐证(  )

A.南方缺少历史文化资源B.元朝统一加强南北联系C.国内民族矛盾基本消除D.南方士人社会地位提高

8.

闭关锁国 是一项极端错误的政策。清朝统治者出于心底的自卑,强行将中国与世界隔绝,这个政权先天的不足造成的一系列的恶果,却要全体中国人民来承受。形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的综合国力远在世界大国之上B.封建专制制度和自然经济的排他性C.清廷惧怕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D.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对外延伸

9.

认识课题和时代特征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根据如图的关键词,可以确定的课题名称是(  )

秦朝焚书坑儒

汉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明朝八股取士

清朝文字狱

A.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B.中国古代的思想控制C.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D.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

10.

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列强,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使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11.

学习历史需要把握单元主题。图示内容提炼的主题是(  )

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

A.皇权强化和近代前夜的危机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12.

这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 上述材料评述的是(  )

A.百日维新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

13.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里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阳光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14.

2023年3月10日,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宪法宣誓。宪法宣誓不仅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仪式,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宪法信仰和宪法观念。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制定于(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5.

亚历山大东征期间,在北非至南亚次大陆建立起几十座城市,他用自己的名字将这些城市统一命名为亚历山大里亚,同时还让希腊、马其顿人居留下来,并修建体育馆、运动场和剧场等建筑。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传承西方城市的建设理念B.不断扩展希腊化世界C.彰显君主权力的至高无上D.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

16.

古代人们把不理解的事物视为神意,法律也披上了神的外衣,如《汉谟拉比法典》中称其条文为太阳神之意。但罗马的法律很早就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了,如《十二铜表法》就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根本未称是神意……当理论与实际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罗马法总是致力于满足后者的需要。 罗马法产生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罗马深受天主教会的影响C.重实际应用而不只专注理论D.早期东西方文明不同特色

17.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到地上?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在今天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 最早对上述问题作出科学解答的是(  )

A.牛顿B.达尔文C.瓦特D.达·芬奇

18.

何顺果在《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中强调: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的分开,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西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有着其最大的公约数。 文章中所提到的 最大的公约数 是指(  )

A.推翻封建统治,扫除发展障碍B.伸张 权利 ,争取 人权 C.推翻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D.进行殖民扩张,完成资本积累

19.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在1921年采取了一项政策……农民被允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列宁采取的这项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B.苏联模式C.成立经互会D.新经济政策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工业的地位逐渐被信息技术、金融业和服务业等所取代,这使得劳动力集中的产业中大批工人面临失业和转换工作。因此,援助他们,缓解社会矛盾的任务落在了西欧各国身上。为此,西欧各国采取的措施是(  )

A.国家全面干预经济B.接受马歇尔计划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D.成立联合国

二、材料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丝绸很早就被辗转贩运到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成为贵族青睐的珍贵商品。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对丝的生产进行了种种猜测和想象。这都反映了中国与欧洲早期间接贸易的史实。罗马在征服地中海东部地区后,当地商人也有意向东,尝试与汉朝建立直接联系。2世纪中前期,先后有三批来自罗马的商人分别从海路和陆路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
材料二


绘有身着丝绸的妇女形象的古希腊陶壶


洛阳出土的东罗马金币

(1)材料一、二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请指出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这些信息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什么特点?
(2)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请再举出一例史实并加以说明。

2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史是波澜壮阔的历史。根据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会议上提出了中共的最低纲领。纲领表明,中国人民当前的奋斗目标是:“(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摘编自陈廷湘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时期

中共的革命史实

①国民大革命时期

国共第一次合作、参加北伐战争、领导工农运动

举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③抗日战争时期

组织东北抗日游击队、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流砥柱

④解放战争时期

积极参加重庆谈判争取和平与民主,领导解放战争

材料三 毛泽建(1905—1929)是毛泽东的堂妹,她是毛泽东一家为中国革命胜利英勇献身的第一位烈士。在白色恐怖笼罩下,1928年5月初,毛泽建和丈夫陈芬双双被捕,陈芬被残忍杀害,身怀六甲的毛泽建被红军救出。为了不影响红军行军,即将临产的毛泽建选择了隐藏在一位孤苦老婆婆家中。但孩子出生的哭声惊动了正在搜查的敌人,毛泽建再次被捕。1929年8月20日,坚决不供出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毛泽建被残忍杀害。

——改编自刘小梅《衡山朱凤—毛泽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共最低纲领中指出的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2)根据材料二,请你为②时期起一个主题。并结合表格中的史实,简述中共为实现最低纲领做出的努力。
(3)阅读材料三,谈谈你的感受。面对险境,毛泽建没有屈服;面对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没有屈服。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23.

不同的时代,人民的生活状态会有不一样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剪辫浪潮席卷了全国。1912年初,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向全国下达限期剪辫令。至此,蓄辫的陋习被明令废止,全国男子基本上剪辫理发。男子剪辫具有非常积极的政治意义,是对忠君思想、盲从意识的一次大扫除,标志着人民群众获得一些自由和权利。

——摘编自张云燕等《中国社会生活史》、李喜所《辫子问题与辛亥革命》

材料二 1978年,父亲15岁,参加中考这一天早上,他想奢侈地吃顿油条和馒头。在征得父母同意后,揣着一张面额为 壹钱 的油票、半两粮票,还有一张面额为半市两的熟食品券,来到一家食品店。他用这些票证换来一根油条和一个馒头。父亲回忆说,这是他吃的印象最深、最美味的一顿早饭了。
材料三 2020年中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减贫成就。我国贫困人口80%集中在广大农村,对此,我国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开发道路。扶贫伊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构建等为农村地区减缓贫困奠定了基础。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所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全面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人口。

——摘编自孙咏梅《中国脱贫攻坚成就与反贫困展望》

(1)据材料一,指出民国时期的 剪辫浪潮 折射出怎样的时代变迁。请再举出一例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票证流行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采取的脱贫措施。

24.

马铃薯源于美洲,被尊奉为 丰收之神 ,见证了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6分)
材料一 :……西班牙人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作为回报,印第安人贡献出玉米和马铃薯等……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都曾卷入这种交换。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组别

历史现象

出处

第一组

拿破仑战争时,马铃薯成为欧洲的粮食储备,到1815年它已成为整个北欧地区的主粮作物。那时工业革命使数百万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马铃薯成为首个现代便利食品

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二组

马铃薯带来了一个帝国,通过养活迅速增加的人口,使少数欧洲国家得以在1750年至1950年间统治世界的绝大多数地方。

【美】查尔斯·C·曼恩:朱菲、王原译:《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第三组

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6651792年五次来华,船上马铃薯常流入途经沿海城市,爪哇薯之名源于此。

翟乾祥:《1619世纪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科技史料》第25卷第1

(1)材料一中的 动植物的交换 与哪一事件有关,并结合所学谈谈这一事件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种植马铃薯引发的社会变化。
(3)美国学者麦克尼尔认为 马铃薯改变了世界历史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三、小论文

25.

观察下面表格中世界现代史的大事,选择2—3个事件,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反映历史发展的趋势。(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言通顺,表述完整)

世界现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1920

国际联盟成立

1993

欧洲联盟成立

1945

联合国成立

2001

上海合作组织诞生

1955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2010

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1991

苏联解体

2013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