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北京市密云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40+2)【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42 浏览数:276

一、单选题

1.

下图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202403171701479904
①遗址多在大江大河流域 ②形成南粟北稻农业格局
③文明起源具有多元特征 ④远古北方文化长期领先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

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物极必反,柔能克刚。这样的思想主张最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本书籍中(  )

A.《论语》B.《老子》C.《韩非子》D.《离骚》

3.

下图为现收藏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 铜权 ,权身有用小篆刻的 秦王政二十六年 秦二世元年 两个诏文,其中一个 文如下: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一,嫌疑者,皆明壹之。 下列对秦铜权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是研究秦朝历史的一手实物史料 ②为研究秦朝统一度量衡提供佐证
③是秦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体现 ④权身上的小篆是书法艺术的体现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4.

汉高祖刘邦继承秦朝制度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权宜政策,这些权宜政策在他和吕后统治时期,勉强起些作用;但到文帝和景帝时期,日益不合时宜,甚至起到消极作用。高祖的 权宜之策 对汉朝危害最大的是(  )

A.郡县分封并行B.颁布推恩令C.推行均输平准D.设13州刺史

5.

汉武帝顺应时代发展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下列属于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有(  )
①察举制 ②盐铁官营 ③崇尚儒术 ④修驰道、直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

下图是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 晋归义羌侯 印文。据此可见,当时(  )

A.羌族完成了内迁的历史进程B.西晋时期民族交融趋势加强C.内迁少数民族取代西晋政权D.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地区

7.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选项中最符合②所代表的时期阶段的表述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开放兼容与繁荣统一C.国家分裂与社会倒推D.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8.

下列改革中,为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的是(  )

A.商鞅变法B.王莽改制C.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

9.

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 支柱 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 大厦 ,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如图空白处是(  )

A.察举制B.世官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0.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广是无法估量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在思想、文学、艺术、语言等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佛教文化的熏陶。下列成就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是(  )
①司马迁的《史记》 ②大同的云冈石窟
③颜真卿的楷书 ④宋明时期的理学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11.

宋朝设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并增设参知政事在政事堂同议政事,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B.削弱宰相权力C.解决财政危机D.缓解边防压力

12.

辽夏金元时期,是一个政治家们充满创造活力的时期。辽朝的职官设置为南、北面官,金朝基本沿袭了唐宋制度,同时还实行猛安谋克的管理系统。这些制度的实施(  )

A.完全受中原制度影响B.巩固了国家疆域的统一C.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D.体现其因俗而治的特点

13.

宋代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成为普遍现象。这反映了(  )

A.国家控制相对松弛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C.门第观念逐渐淡化D.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14.

中国历史上曾有许多王朝修筑长城。下图所示的长城修筑的朝代是(  )

A.战国B.秦朝C.元朝D.明朝

15.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此诗阐释的观念应属于(  )

A.朱熹B.陆九渊C.王阳明D.黄宗羲

16.

下表是某同学梳理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与某一地区的关系史。据此可知,这一地区是(  )

唐朝与该地区既有和亲又有战争、会盟

明朝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军民事物

清朝,中央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

A.西藏B.台湾C.云南D.新疆

17.

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繁荣的共同原因是(  )

A.大一统局面形成B.科举考试的推动C.商品经济的发展D.对外交往的频繁

18.

《明神宗实录》记载: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纺织)面户纂组(编织)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这则史料能够说明的是(  )

A.官营手工业发展迅速B.农产品商品化日益明显C.新型的雇佣关系出现D.重农抑商观念彻底改变

19.

下图为利玛窦在中国刊印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这幅地图向中国人展现了世界的整体轮廓,但因其没有以中国为中心,一些士大夫将此图斥为 邪说惑众 ,并且攻击说: 直欺以其目之所不能见,足之所不能至,无可按听耳,真所谓画工之画鬼魅也! 。这反映出(  )

A.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B.封建专制制度已走向衰落C.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D.广大民众地理学知识有限

20.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经济进一步发展。下列史实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①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   ②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③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④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1.

如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颁发于(  )

A.在广州虎门销烟期间B.鸦片战争期间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甲午战争期间

22.

有学者指出: 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 材料中的 这场革命 指(  )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洋务运动D.义和团运动

23.

自2015年8月起,在黄海海域进行的 丹东一号 水下考古调查打捞中,100多件文物陆续出水,其中一组瓷器碎片拼合后,出现了显现出 致远 的铭文字样,成为推断 丹东一号 就是致远舰的依据。作为重要的实物史料可用于研究(  )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海战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4.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遂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后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 保护东南章程九款 。这一事件(  )

A.严重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根基B.标志湘淮官僚集团迅速崛起C.促进清朝君主专制走向终结D.推动军阀割据局面初步形成

25.

以下属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或思想的是(  )
①在东京建立同盟会 ②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
③提出三民主义思想 ④主持召开国民党一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6.

鲁迅先生曾对我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发表过这样的感触: 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 这一历史时期主要指的是(  )

A.清政府统治时期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D.国民大革命时期

27.

口号与标语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下列口号与时代对应正确的是(  )

A.扶清灭洋—太平天国运动B.自强、求富—新文化运动C.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运动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抗日战争

28.

荣宗敬、荣德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民族企业家。1912年,兄弟合资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1915年,荣氏兄弟又投资创办了中新纱厂,不久扩展为两个纱厂。经过不断扩充,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1/3左右,被称为 面粉大王 。其拥有的纱厂,也达4个。荣氏家族成为当时中国有名的民族资本家。推动荣氏企业发展壮大的有利条件有(  )
①清末新政倡导创办工商企业 ②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华侵略
③民国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9.

《建军大业》是献礼建军90周年的历史影片,讲述了从1927年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到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历史过程。以下场景应该出现在该影片中的是(  )

A.中共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B.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C.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D.遵义会议纠正 倾错误

30.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 他们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这时的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新的革命策略 指引下,中国共产党(  )

A.组织发动中心城市暴动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C.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D.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31.

下面示意图表明当时中国人民面对的形势是(  )

A.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C.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D.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

32.

聂荣臻元帅在评价一场战役时这样写道:这是一次主动的进攻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井陉煤矿被彻底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 囚笼政策 治安肃正 以战养战 等阴谋计划。这场战役是(  )

A.太原会战B.台儿庄大捷C.百团大战D.第三次长沙会战

33.

研究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地图反映的战役是(  )

A.挺进大别山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34.

新中国成立初年,国民党特务曾叫嚣: 只要控制了两白(米、棉)一黑(煤),就能置上海于死地。 为此,人民政府的举措是(  )

A.在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B.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C.制止投机资本稳定物价D.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35.

2022年9月27日,由金冲及总主编、中华书局承担编辑出版的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复兴文库》正式上架。丛书精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的重要文献。按历史进程分为五编:

第一编:18401921年,重在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

第二编:19211949年,记述中国共产党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程

第三编:19491978年,记载了实现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的重要文献

第四编:19782012年:记录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

第五编:2012年十八大以来: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下列内容最有可能被精选入第三编的是(  )

A.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论持久战》的演讲B.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倡导两个 务必
C.中共八大关于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的论述D.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6.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195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彻底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

19544月,日内瓦会议召开

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D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7.

1959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中共中央实行的方针是(  )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38.

下列为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诚家1974、1980、1985年贴出的三幅春联:
1974年: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
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
1985年: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跟党走。
这三幅春联内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行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9.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这段报告应该出自(  )

A.中共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

4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其中包括(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②成功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
③以 复兴号 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 ④ 一带一路 建设逐步推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二、材料阅读

41.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一
周朝建立后,以血脉等亲疏关系为纽带,分封了数量庞大的诸侯国,在周礼和周文化的长期浸润下,形成了以周人为核心的华夏族雏形。至春秋战国时期,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族群大迁徙、大流动、大融合的高潮。蛮、夷、戎、狄在中原诸国的争霸战争中纷纷向中原地区汇聚,与华夏族渐成杂居状态。随着族群融合的深化和文化认同的扩大,各大诸侯国均自奉为华夏正统,这就造就了诸侯领土的总和即为华夏疆域的共同认识。

——摘编自刘再营《周人、秦人与早期华夏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民族交融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材料二
辛亥革命革命使古老的中国由封建 家天下 的王朝国家,转化成为具有共和性质的现代主权国家;它使过去以汉族为中心、以 夷夏之别 来构成民族级差序列的古代民族转化为具有近代意义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而且在制度与宪法方面完成了古代国家、民族向近代国家、民族的转型。

——郭姝娅在《论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及民族观的影响》

材料三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发表《宣言书》,郑重宣告: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辛亥革命是如何 推动古代国家、民族向近代国家、民族转型的
材料四
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激发起中国人民最激烈的抗争。战争的苦难使得中国人民空前的团结,并且在抗战过程中塑造出宝贵的财富,在民族精神、政治智慧、制度创新等方面形成并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这不仅保障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并且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 三三制 的制度原则,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1941年后还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了5个回民自治乡和1个蒙民自治区陕甘宁边区。

——摘编自朱金春《抗战历史遗产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留给中华民族的丰富遗产有哪些?
材料五
中国疆域由大漠游牧、泛中原农耕、东北渔猎耕牧、雪域牧耕、海上文明这五大文明板块构成,在历史长河中,这些文明板块彼此交流、渐次统合,最终构成了中国疆域。今天,面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我们要坚持 四个共同 理念,即: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在与各民族平等相待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陈永亮《四个共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论的多维解析》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42.

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
材料一
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时期。当时与唐朝进行交流的国家主要有西域诸国、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波斯等,交流的内容涉及乐舞、文学、书法、绘画、雕塑等方面。其中,日本与唐朝的交流最为频繁,以皇室贵族为中心的日本上层知识分子,掀起了学习汉诗文的热潮。此外,大量的唐朝书法作品被日本留学生、学问僧带回日本,深受日本人的欢迎和喜爱。在向他国传播中华艺术的同时,唐朝对他国艺术也虚心接纳,在乐舞艺术方面,吸收了西域诸国、印度、波斯、大食等国的乐舞理论、乐器、乐舞作品等成就,从而使唐代的乐舞艺术出现了空前繁荣景象。

——编自赵喜惠《唐代中外艺术交流研究》

(1)依据材料概括唐朝中外艺术交流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邓广铭、漆俠《两宋政治经济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子佐证上述观点。(要求: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角度,每个角度至少两个例子)
材料三
近代以来中国人在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下,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3)从材料三的史料中任选一个,分析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材料四

以下是新中国不同时期颁发的勋(奖)章


(4)从两枚勋(奖)章中任选一枚,提取勋(奖)章信息,说明上述勋(奖)章对研究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