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1237

一、单选题

1.

春秋初年,楚、吴均因文化落后被称为蛮夷之国,但到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及鲁定公四年(前506年)却被《春秋》改称为 楚子 吴子 ;杞君(夏之后裔)朝鲁君时用夷礼被贬称为夷,后改用周礼则又得称为 诸夏 。上述称呼变化印证了,当时(  )

A.列国纷争的现实B.华夏认同的观念C.夷夏关系的对立D.儒家思想的传播

2.

唐代,朝廷对岭南的官员输出以贬谪为主,对西域的官员输出以建功为主。在贬流文人的笔下,岭南不仅是 牢笼 ,更是 鬼门关 死亡乡 ;而岑参认定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甚或姚崇、宋璟、苏颋等人因曾就职西北边疆而官拜宰相。这一差别反映了,当时(  )

A.民族政策的重北轻南B.经济发展的区域失衡C.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D.南北诗风的源流特色

3.

自中唐以后,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少数民族一旦占据广大中原农耕区甚或入主全国,便会立刻将都城迁至北京,或将北京作为陪都。这种做法主要是基于,北京(  )

A.具有独特优越的战略价值B.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C.是南北漕运海运的集成端D.是中原农耕文明的代表地

4.

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开始出现 棉争粮田 桑争稻田 的现象,如松江府、太仓州的耕地在总体上已经形成了稻田和棉田各占一半的格局,部分县的棉田面积甚至超过了稻田面积。这可用于说明,当地(  )

A.人地矛盾的加剧B.雇佣劳动的普及C.纺织行业的发展D.小农经济的衰退

5.

洋务企业多以 立名,且这些 官局 创办之后多成为 时政中的要目 。论及此,梁启超曾说: 同治中兴之役,胡、曾、左诸公,以封疆吏任练兵筹饷之事,广设诸局,(诸事)莫不设专局以办之,下至各府州县,皆有分局,故当军兴之时,全省之脉络,系于各局。 对上述 官局 的解读,准确的是(  )

A.旨在引进西方国家机器生产B.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C.适应了内忧外患的晚清时局D.强化了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6.

自1907年7月秋瑾在绍兴就义后,上海报界就连篇累牍宣传烈士义行,并对清廷进行口诛笔伐。其中,尤以《申报》《新闻报》和革命派创办的《神州日报》等为最,连当时尚持君主立宪之说的《时报》也视其为大事,居然不避风险作详细报道,且不时流露出 热血之士,投袂奋起,殒首断颈,甘之如饴 等赞美之词。这折射出,当时(  )

A.上海成为报业中心B.民权主义基本实现C.预备立宪阴谋破产D.革命潮流不可阻挡

7.

图1所示内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向其所属部队发布的一些纪律规定(节选)。据此推断,这些纪律规定应发布于(  )

◆我军人员一律露宿街头,不住民房,不进经堂,

不撕毁藏胞门楣挂着的红布和门板贴着的佛像。

◆公买公卖、态度和蔼,爱护藏胞牲畜、庄稼。

◆这一带吃水困难,要帮助藏族老人背水。

图1

A.北伐战争期间B.井冈山会师后C.红军长征途中D.渡江战役前夕

8.

1949年7月,中共中央发布指示,明令一切劳资纠纷 均需集中到市一级机关,即市劳动局、市总工会、市工商局来统一解决,禁止区委、区街政府、下级工会组织处理任何劳资问题 ,明确规定劳动局为处理劳资争议的唯一机关,劳资纠纷的解决方式 应以订立集体合同为主 。该指示重在强调(  )

A.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B.城市工商业的恢复发展C.政府部门间的隶属关系D.正确贯彻劳资两利原则

9.

据表1,与1980年代相比,1990年代的人口迁移变化应归因于(  )

表1 1982—2000年人口迁移总量与流向比较(单位:万人)

年份

迁移总量

迁入城市

迁入城镇

19821985

3044.0

546.0

428.0

19851991

3384.0

629.0

637.0

19901995

3323.0

1027.0

311.0

19952000

14439.1

4543.4

1429.4

A.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涌现B.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C.改革开放的扩大与深化D.城市改革的全面启动

10.

法国瓦卢瓦王朝腓力六世(1328—1350年在位),在兰斯大教堂加冕或重大战役之后往往会举行进入巴黎的庆典,颇像古罗马的凯旋式。此后,从约翰二世、查理五世到查理六世,该类庆典均被视作国王与臣民 对话的场所 ,由主教和市政权威主持,教会和大学的代表到城外迎接也渐成惯例,甚至连英国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五世、六世统治法国期间,也遵循了这一传统。举行这类入城庆典,意在(  )

A.推动西欧封建城市的崛起B.强化国王的神圣权威C.唤醒臣民的民族国家意识D.弘扬古代罗马的传统

11.

18世纪,荷兰报纸上经常会列出法国债券与英国统一公债的价格、英格兰银行的股价以及英属东印度公司和南海公司的股价等,但却鲜有阿姆斯特丹证交所的债券或者股价。到了18世纪末,这些外国债券的交易也多从阿姆斯特丹转移至伦敦。导致上述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三次英荷战争的不同影响B.英国自身的制度优势C.英国机器工业的普遍建立D.荷兰创新能力的丧失

12.

1914年时,飞机多用作侦察敌情,时速仅为80~115公里,4年后却升至180~220公里。在此期间,飞行高度也从200多米提升至8000米,飞行距离从几十公里扩大到400多公里;到1918年,机枪已是战斗机标配,机重也大大增加。这主要缘于,当时(  )

A.一战进程的推进B.技术革命的进行C.军备竞赛的加剧D.飞机性能的提升

13.

1958年,赫鲁晓夫宣布凡是向西欧出口的石油产品降价22.5%,而对东欧出口石油只降价6%。到1962年,苏联再次调整石油产品出口价格,对西欧出口降价55.7%,向东欧只降价8.3%。苏联向非共产党国家出口的石油,由1958年占苏联石油出口总量的74%增长至1963年的89%。苏联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改善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关系B.贯彻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C.展现其石油工业的强大产能D.获取现代化急需的资金技术

14.

1951年,英国学者玛格丽·佩勒姆宣称: 非洲没有书面语言,因而也不存在历史 。1963年,牛津大学教授特雷沃尔·罗珀也曾断言: 可能在将来会有非洲历史可以讲授,但目前还没有,只有在非洲的欧洲人的历史,其余是一团漆黑……而黑暗不是历史的题材。 上述言论(  )

A.推动了非洲历史观的非殖民化B.客观呈现了非洲的文明轨迹C.意在维系英国在非洲殖民统治D.本质上是西方中心论的体现

15.

图2所列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或更新发布的主要文件。它们共同体现的核心理念是(  )

1972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978          《世界遗产名录》收录了首批12处世界遗产

1998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

2003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019          《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已收录33个国家的53项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36项和自然遗产17

图2

A.完善对文化遗产的认识B.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C.确保文化遗产的真实性D.有效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简牍与典籍里的社会治理

材料一 秦汉
甲:里耶秦简(编号8—183、8—290、8—530)简文:(始皇)卅四年①十月戊戌朔辛丑,迁陵守(丞)说敢言之②;上卅三年黔首息耗③八牒。敢言之。

——选自陈伟主编《里耶秦简牍校释》

【注】①(始皇)卅四年:前213年。②敢言之,指古时下属对上言事时的最新套语。③息:繁衍,滋生;耗:减损,消耗。
乙:长沙走马楼汉简简文:(长沙王)五年①九月丙辰朔壬中,都乡胜敢言之,狱移②劾③曰:复移五年计口四千二百廿七,案阅实四千二百七十四,卌九口④计后。

——选自【日】西林昭一《简牍名迹选》

【注】①(长沙王)五年:前124年,即汉武帝元朔五年。②移:移文,古时官府文书的一种。与牒相类,多用于不相统属的官署之间。③劾:审理,判决。④卌九口:实为四十七人。
丙: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选自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

材料二 唐代
丁:每一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诸造籍起正月,毕三月,所须纸笔、装潢、轴帙皆出当户内,口别一钱。

——选自《唐六典》卷3户部郎中、员外郎

戊: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诸决罚不如法者,笞三十;以故致死者,徒一年。即杖麤①细长短不依法者,罪亦如之……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②……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③……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妇人年六十及废疾,免流配。

——选自《唐律疏议译注》

【注】①麤:cū,同 。②收赎:准其以银赎罪。③上请:古代法律术语,又称 先请 ,奏请皇帝裁决。
己: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选自《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的三则引文各涉及哪些政治制度?说明你的依据。(8分)
(2)材料二中的三则引文分别体现了唐代社会治理的哪些特点?(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部主旋律史诗大剧:《觉醒年代》

2021年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回溯中国共产党从起源、孕育到诞生的整个过程,生动再现20世纪初期的历史大变局,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主旋律史诗大剧。
材料一
《觉醒年代》第一集,开篇即以旁白的形式交待该剧的历史背景, 那是在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第二年,国际国内形势非常紧张 ,并通过以下几个精心设计的视觉式的隐喻镜头来表现。
镜头一:一个大仰角拍摄的骆驼脚掌几乎覆盖了整个画面,只用这一个镜头就表现出当时中国正处于重重压迫之下,且观众的代入感很强,会产生一种被踩踏的感觉。
镜头二:骆驼进入北京城,用了大量的特写和慢镜头来表现车辙。 车辙 在剧中是一个带有高度隐喻和象征性的细节逻辑:自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用 车同轨 框定中国的车辙以来,直到剧中故事发生的时代,中国还在沿用古老的车辙。
镜头三:骆驼商队、老百姓的车、北洋士兵的马队,都要从 车辙 上踩踏过去,隐喻中国还在固守原来的老路。

——摘编自徐妮娜《浅析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中的隐喻镜头》

材料二
《觉醒年代》在创作上更加贴近受众,以书写青春破题主旋律。该剧以 南陈北李 为主人公,跟随其人生轨迹,以《新青年》杂志为主线,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思想潮流串联起来,将故事主体聚焦于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身上:不仅有和常人一样喜怒哀乐的陈独秀,还有与工人做朋友的李大钊、以笔杆为利剑的鲁迅以及紧跟先辈脚步、积极寻找救国之路的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年轻受众对这样一群有梦想、有不足、受挫折也不言弃的年轻人更能有共情体验。

——摘编自王悦《〈觉醒年代〉给主旋律影视剧的成功启示》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谈谈你对该电视剧以《觉醒年代》命名的理解。(12分)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正确,条理清晰。)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定格:《小平您好》

材料
202403151031470980
根据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以 小平您好 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3分)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折页:英国对美技术封锁

材料一
从18世纪90年代工业革命起步之初,美国便有了可供效仿的对象,具备了天然的后发优势。但在此前的殖民时代,它长期充当的是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制成品销售场所的角色。一位曾游历美洲的瑞典旅行家这样写道: 为了宗主国的贸易和富强,英国便禁止各殖民地开设那些会跟英国竞争的手工工场,除了少数规定的地方外,各殖民地不得在不列颠领土之外贸易,外国人也不得和美洲各殖民地贸易。

——摘编自李荣健《美国的拿来主义与早期工业革命》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议会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律,禁止工业机器、设计图纸或相关模具出口。一旦有人违反禁令,则要面临巨额罚款乃至入狱等刑罚。随后,政府还对民众移居美国采取大量限制措施,如限制航船所载移民数量,明确禁止工匠移民美国,尤其是纺织业主和熟练工人,后来进一步拓展到禁止钢铁业和煤炭业工人移民。从1795年起,外国船主被要求向英国提交乘客的名单及年龄、职业、国籍等相关信息。向美国移民的工匠和制造业主一经发现即予逮捕,被剥夺公民权和财产或者送进监狱。180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旅客法》,进一步阻止熟练工匠和产业工人移居美国。与此同时,英国人极少同意外国人参观本土的纺织设备,并将盗窃蒸汽纺织机器设计图纸认定为严重的犯罪行为。

——摘编自秉泽《技术暗战:英国的技术封锁是如何失败的》

材料三
1824年,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迫使政府废除了1719年和1750年关于禁止熟练技工出境的禁令;1825年又迫使政府废除了1774年、1781年、1785年禁止工具、机器图样和机器出口的一系列禁令,取消了对外国雇主招聘英国技术工人的限制,解除了对国内技术工人移居国外的禁令。这使得英国输出的机器不断增多,机器制造已成为英国重要的出口工业部门之一。到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万国工业博览会,反而向各国极力推销包括各种机器在内的英国新技术、新产品。

——据《人类经济万年史之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初英国对美实施技术封锁的显著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时代背景。(8分)
(2)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阐述你对1820年代英国取消机器等出口禁令的认识。(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