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安徽省皖中联盟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16+3)【选择性必修一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87

一、单选题

1.

汉代,孝被确定为立国大纲,史家称汉代 以孝治天下 。同时汉武帝时期 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 。西汉末期,在乡里的学校中,专置《孝经》师一人。东汉时, 自期门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经》章句 。东汉末年的经学家荀爽在对策中指出, 故汉制使天下皆讲《孝经》,选吏能,举孝廉,皆以孝为务也。 汉代的这些措施(  )

A.说明家国同构的治国理念确立B.有助于促进儒学思想的社会化C.保障了政府官僚队伍的廉洁性D.表明孝道开始扩展为社会伦理

2.

辽朝在官制上分南面官和北面官两种。北面官不用汉人,南面官则契丹人和汉族地主阶级的上层分子都有。北面官管宫帐、部族、属国、兵机、武铨、群牧等事情,南面官管汉人州县、租赋、汉人军马、文铨、丁口等。辽朝采取这一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

A.本民族统治机构的行政效率低下B.民族交融促使契丹的政治制度优于宋朝C.游牧民族汉化的程度在逐步加深D.因地制宜的管理方式利于缓和民族矛盾

3.

1933年8月11日,《红色中华》刊文《欢送兴国模范师全体加入红军开赴前线消灭敌人》,并在文中配上了赵品三的漫画《整师整师的加入到红军中去》。这一现象(  )

A.突出了广大民众对战略转移的支持B.表明工农武装割据已成为全党共识C.彰显了苏维埃政权较强的动员能力D.保障了红军第三次反 围剿 的胜利

4.

1951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据统计,1952年全国增产节约总值达到31.7亿元,其中增产总值达到11.6亿元,节约生产和基本建设成本13.7亿元,流动资金6.4亿元。据此可知,该运动(  )

A.反映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B.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C.确保了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现D.调整了国民经济结构失调问题

5.

政治上,中世纪欧洲王权支持教会的传教活动,影响教会内部事务;教会为国家提供统治人员,调解冲突的政治力量,为国家进行外交活动。法律上,国家法律保护教会利益;教会促进法律的基督教化,教会人士参与法律的制定,教会法的约束力遍及整个社会。中世纪王权与教会的这种关系(  )

A.利于维护西欧的封建统治秩序B.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历史基础C.反映出教皇开始介入世俗权力D.改变了王权受限的不利局面

6.

1930年3月12日,印度民族运动领袖甘地发动 食盐进军 。他率领70多名崇拜者向海滨丹地进军,当他们的队伍经过时,村民潮水般加入他们的队伍。当他们到达海滨丹地时,远征的队伍达到几千人之多。各地人民纷纷以海水制盐,这种破坏食盐专卖法的狂热席卷了整个印度,食盐这种违禁品也在各村庄和城镇公开销售。据此可知,这一事件(  )

A.反映出英国在亚洲的殖民统治趋于崩溃B.意在配合印度国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C.促进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政策的实施D.推动了印度人民民族独立意识的增强

7.

资本账户 专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流动进行记录的国际收支账户。下图所示为1970~2010年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资本账户开放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判断(  )

A.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B.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间经济依赖程度加深
C.发展中国家经济优势明显D.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取决于政治的多极化

8.

《礼记·王制》云: 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 而到了春秋晚期,诸侯的卿士不再向周天子申报,不再接受周天子册命。命卿制度的变化表明(  )

A.周王的权力日趋衰落B.地方集权统治的弱化C.社会转型推动人才流动D.中枢权力机构的异化

9.

亚里士多德认为, 历任的执政官好像谄媚僭主那样谄媚平民,于是雅典的政体终于转成现世那种 极端民主 的形式。 亚里士多德在此(  )

A.揭示了雅典执政官权力弱小B.肯定了雅典民主的真实性C.批判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D.证实了平民掌握国家实权

10.

1883年,美国《文官改革法》规定:禁止以政治理由解雇政府工作人员,不强迫政府雇员参加政治活动和提供政治捐款,使他们对两党保持中立。1927年,英国《劳资争议与工会法》规定:文官协会不得以政治为目的与任何政党或工会组织建立联系,公务人员不可加入具有政治目的的团体或活动。西方国家的这些规定(  )

A.推动了文官的政治化趋向B.旨在保证政治运行的稳定性C.破坏了资产阶级政党政治D.迎合了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

11.

《法国民法典》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妻子有完全管理其动产与不动产的自由及享用其收益的权利;子女与其他直系卑亲属,不问性别与长幼,亦不问其是否出生于同一的婚姻,得继承其父母、祖父母或其他直系尊亲属血亲的遗产。这表明《法国民法典》(  )

A.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B.违背了启蒙运动的精神C.是英美法系的重要成果D.注重维护个人合法权利

12.

我国新闻人物评选活动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萌芽,在自纠自查以及他律的规范中,逐渐发展成型,如 首届齐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评选 聚焦于对教育事业做出较大贡献且产生较大影响的对象;凤凰卫视打造财经人物评选,挖掘经济领域中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人物等,弘扬了社会正能量。我国新闻人物评选活动(  )

A.全面提升了公民的道德素质B.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弘扬了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精神

13.

宋代建立了系统的商税制度,宋高宗时, 市舶之利,颇助国用 其于国计,诚非小补 。元代对舶货实行 双抽 ,元世祖时市舶司的勾当 是国家大得济的勾当 。这表明宋元时期(  )

A.海外贸易在国家财政中具有重要地位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朝廷准许外国商人在华各地进行贸易D.朝贡贸易体系开始建立

14.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神圣罗马帝国的所有选侯、诸侯和各邦永远享有其自古以来的宗教性和政治性的权力、特权和自由;各邦享有战争与媾和权、外交权、结盟权;确认荷兰和瑞士的独立地位。这表明该和约(  )

A.扩大了罗马帝国的统治疆域B.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理论基础C.有助于推动民族国家的发展D.清除了教会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15.

清承明制,实施 铺户应差 制度,即由工商业铺户直接向官府供办物料,承值应差。嘉、道年间,工商业者开始组织起来, 自行筹措经费以应办官府差徭 。如重庆皮铺组建 差皮会 ,并议每张皮抽厘金银一厘, 堆积生息,以备临差需用 。这一变化(  )

A.提高了官营手工业的生产技术B.表明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C.加强了政府对工匠的人身控制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16.

下表所示为1951~1971年英国社会服务领域公共支出情况(单位:百万英镑)。据此可知,英国(  )

年份

1951

1961

1966

1971

社会服务类别

支出

占总支出百分比

支出

占总支出百分比

支出

占总支出百分比

支出

占总支出百分比

社会保障

707

12.1

1628

15.8

2577

16.8

4309

17.8

社会福利服务

96

1.6

158

1.5

262

1.7

2784

11.4

国民保健服务

498

8.4

930

9.0

1395

9.1

教育

398

6.8

1013

9.8

1768

11.6

3023

12.4

住房

404

6.9

555

54

968

6.3

1240

5.2

其他环境服务

135

2.3

379

3.8

652

4.3

1179

4.8

A.社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B.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发展C.政府财政赤字问题加剧D.人民斗争取得显著成果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清政府向外国派遣公费留学生始于1872年。1871年,曾国藩、李鸿章的《挑选幼童前赴泰西肄业章程》规定,根据回国毕业生各人所长 分别奏赏顶带官阶差事 。1899年,总理衙门提出,对毕业回华得有文凭之各类学生,由总理衙门或各省督抚考试,以 评定优劣,量材委用 ,在此尚未规定授予科名。1901年,清廷要求对于学成得有优等凭照回国者,统一组织考试,并分别给予各项出身奖励。1904年,清廷学务处拟订第一份留学毕业生考试章程《奏定考验出洋毕业生章程》,并于1905年举办第一届考试。该考试将学成考试和入官考试分开,学部举办的是学成考试,只授科名(如进士出身、举人出身等),不授官职,须再通过廷试(入官考试),才能授予实官,廷试仿照旧式科举办法举行。学成考试均须先行预试(甄录试),预试平均成绩不满50分,不得参加正场考试。当时,学部针对留学生中的旁听生、插班生等现象,指出 存取巧,论其成绩,既与本科正班生有别,又非预备进入本科,似非国家遣生求学之意。

——摘编自荆月新《清末留学生选官制度的机制创新及其局限》

材料二

清末留学生考试的部分情况

预试

正场考试

廷试

年份

参加人数

合格人数

时间

合格人数

届数

录取人数

1908

178

127

1905~1911

1388

4

824

1909

383

235

1910

721

560

1911

587

526

——摘编自谢青《略论清末民初留学毕业生考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留学生选官制度形成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留学生选官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12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1913年9月,英国抢先宣布黄金禁运,其他国家也竞相限制黄金自由流动,并因财政支出陡然增大而无限制增发纸币,金本位制遭到破坏。1922年,国联在热那亚召开世界货币会议,英国提议欧洲回归金本位制,主要国家以黄金作为外汇储备,其他国家以黄金和外汇混合作为储备。这种以金本位为基础的金块本位制(即国内不再流通金币,只发行有一定含金量的银行券,银行券兑换金块有最低数额的限制)实际上是希望欧洲各国放弃与黄金挂钩,而与英镑挂钩。拥有大量黄金储备的美国强烈反对并重返高关税政策,逼迫欧洲国家将黄金储备持续移转美国。1925年,英国率先宣布恢复金块本位制,法国紧随其后,美国继续实行金本位制,其他国家则采用以英镑、美元、法郎为国际货币的金汇兑本位制。这种金本位制有着严重缺陷。各国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竞相窖藏黄金,提高本币黄金保证比率,国际信用关系瓦解,最终酿成1929年的经济危机。
材料二
1933年6月,为缓解金融危机,国联召开伦敦世界经济会议,稳定国际货币体系是核心议题之一。会议召开前后,美、英、法三国中央银行代表在场外进行非正式会谈。但是,因美国国内的经济民族主义,最终导致该次会议无果而终。及至1936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维护各自利益,纷纷成立排他性货币集团,国际货币体系分裂为 英镑集团 美元集团 黄金集团 (即 法郎集团 )等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竞争的同时也酝酿着协调,1936年,英、美、法先后达成 三国通货协定 三国黄金协定 ,三国同意维持各自货币的对外汇率水平,承诺共同合作,保持各国货币关系的稳定,并明确美元与黄金及其他通货的联系。然而随着 二战 的展开,各国竞相实行外汇和贸易管制,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整个国际货币体系行走于崩坏的边缘。

——以上材料均摘自宋佩玉《近代国际货币治理体系的建构——全球视角和中国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英国恢复国际金本位制的原因及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萧条时期国际货币关系的特点。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认识。(10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中国古代社会注重运用多样的治理策略——道德教化、科举引导、榜样激励、乡贤治理及宗族家训族法和乡规民约的规范,以实现淳风化俗,民德归厚的治理目标。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策略是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即以德治为主,礼法兼用。 士绅阶层 成为基层社会的治理力量,在经济上,他们带领乡邻搞地方建设,既是倡导者,又是组织者,还是监督者。在礼法上,制定或修订地方的乡规民约,是乡邻私怨和纠纷的仲裁者;还是违德败俗行为的判决人。中国古代社会基层治理策略于当今的基层社会治理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摘编自《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策略及目标探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