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三四)【人民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7 浏览数:215

一、单选题

1.

敬畏天地,崇拜祖先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商人的信仰主要是 敬天 ,到了周代,祭天和祭祖成了同样重要的 国之大事 。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天下为家的出现B.礼乐制度的形成C.宗法制度的实行D.民族融合的发展

2.

汉唐时期,大部分中原王朝建都于长安和洛阳,其威胁多来自北方草原;因而,当时鼓励周边民族商人入中原贸易的主要目的,并非微不足道的关市之征和获取宫廷所需珍宝,而是显示王朝的强大富足,吸引各国臣服。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  )

A.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B.中华文化圈的最终形成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3.

德国历史学家迪特·库恩在一本书中写道 一个新阶级——士大夫阶级——出现了,他们决心承担起重塑中国传统的责任。 书中所述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

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

4.

清康熙以来,华夷之限逐渐模糊,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华夷之别逐渐为中外之别所替代。这一变化(  )

A.反映了民族危机的严重B.带有社会转型的特征C.表明封建制度已经腐朽D.体现综合国力的下降

5.

图5是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年)主要财政收入趋势表,其中19世纪五十年代财政收入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  )

图5

注:清政府在国内交通要遵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称为 厘金 。厘金中的商税完全出自华商,且在实际征收中税率不限于1%,有的高达20%以上。

A.社会局势动荡B.民族工业发展C.半殖民地深化D.封建剥削加重

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教育方针是 教育要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要为工农群众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37年,中国共产党将教育方针调整为 教育为长期抗战服务 。这一调整(  )

A.原因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B.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其目的是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D.反映出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

7.

1952年3月,政务院副总理陈云视察鞍钢时指出, 国营工业不发展,资本主义就发展,我们就没有办法建设社会主义了 。这可以用来说明(  )

A.一五 计划实施的必要性B.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威胁C.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势在必行D.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8.

图6是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发表的,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中心的论文数量变化趋势图。这一趋势表明(  )

图6

A.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的广泛传播B.新时期中国的外交取得重大突破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斐然D.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的分歧淡化

9.

古代雅典的议事会常设机构中,采取的是10个部落轮流当政的办法,议事会的负责人也由抽签决定,每天更换,任何人不得在一年中两次担任负责人。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公民的参政机会B.预防出现权力的集中C.维护雅典城邦的利益D.平衡城邦各部落权益

10.

图7是公元前2000年~19世纪,世界棉花生产和消费中心的空间分布变化情况。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
注:图中○代表棉花生产、消费中心

图7

A.欧洲消费能力迅速提升B.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C.世界市场已经完全形成D.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11.

1928年,苏联的工程师仅约占工人总数的0.25%,且大都不掌握先进技术。为此,苏联首先增加工厂艺徒学校,大力发展各种职业讲习所,以培养熟练工人和初等技术人才。这表明苏联当时(  )

A.努力夯实工业化基础B.新经济政策效果不佳C.文化教育事业的滞后D.国民经济结构不平衡

12.

冷战终结后,美国的一些派别认为,美国要聚集起足够的力量和意志来保持国内和国际和平,保持美国作为单极世界中无可争议的领导者,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反映了(  )

A.美国国内矛盾尖锐B.第三世界逐渐兴起C.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近代早期英国人口与物价均呈倍增态势,使英国的粮食安全面临极大挑战,影响社会稳定。1587年,中央政府颁布饥馑政令书,授权掌握地方行政和司法大权的治安法官调查各地粮食供应情况和管制谷物市场;面包制造商、酿酒商、麦芽制造商购买谷物时必须持有治安法官颁发的许可证,而且要在开市至少一小时之后才能购买,以首先保证穷人的粮食供应;大宗购买谷物之人,如若超出个人和家庭所需,则要求他们就近在市场出售;未经批准,严禁谷物出口……。1598年,沃里克郡的治安法官因未能对谷物商的投机倒把行为予以管制而受到枢密院的批评。1622年,在饥荒时期本应用来制作穷人面包的大麦被用来酿造啤酒,枢密院敦促治安法官关闭所有非民众急需的啤酒馆。到17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定出饥荒的阴影,当然这也与该时期英国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各地农业经济之间的高度整合有着密切关系。

——据初庆东《近代早期英国的粮食问题与政府应对》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形成了一整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理念、战略、政策和做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中国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 藏裱于地、藏粮于技 战略,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粮食供给结构不断优化,粮食产业经济稳步发展。中国不仅成功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实现了由 吃不饱 吃得饱 ,由 吃得饱 吃得好、吃得安全 的历史性转变,在保障粮食安全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据新华网《中国的粮食安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17世纪英国政府保障粮食安全措施的特点,分析英国率先走出饥荒阴影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障粮食安全所采取的重大举措。(8分)
(3)除了上述材料中的举措,请你结合现实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出更多的建议。(5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唐律疏议》是唐代最重要的法律文献,也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律,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在世界法制史上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唐律疏议》节选

篇目

条款

《名例》篇

十恶罪分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谓告言告发、詈言、诅詈辱骂诅咒祖父母、父母,绞: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徒三年;供养有缺,徒二年……

《户婚律》

诸里正,依令:授人田,课农桑户内永业田,每亩课植桑五十根以上,榆、枣各十根以上每丁,租二石,调丝、绢、绵三两……”;诸卖口分田者,一亩笞十,二十亩加一等,罪止杖一百,地还本主,财没不追。

《职制律》

诸州岁别贡人若别敕令举颁布敕令特别选拔及国子诸馆年常送省者,为举人。皆取方正清循,名行相副诸监临主司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疋
同匹加一等,十五疋绞

其它

毁伐树木、稼穑者,各计赃,准盗论;诸不修堤防及修而失时者,主司杖七十……水雨过常,非人力所防者,勿论。

根据材料的相关信息,指出《唐律疏议》的史料价值并运用其史料价值对唐代社会的某一特征或现象加以阐释。(要求:利用材料中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认识正确,史论结合,阐释清晰)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临时政府北迁后,第一届责任内阁对外交人员的聘任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改革由精通外文并且有着二十年外交经验的首任外交总长陆征祥主持,一改晚清权臣亲贵保荐的旧例,拒退未受专业训练、不懂外交、不习外语的被保荐者,驻外使馆和领事馆等机构外交人员一律由职业外交官充任。此次改革,外交部吸纳了大量法律出身、通晓国际法、拥有专业外交知识和技术、精通国际外交礼制、深谙西方社会与文化以及世界形势的职业外交人才。近代中国第一支职业化的外交队伍由此产生,外交部成为当时中国 官僚体制中心专业化程度最高的部门 。在这一原则主导下,民国时期外交舞台上涌现了一批具有近代意义上的外交官群体,如顾维钧、王正廷等。

——据林红玲《试论中国外交近代化与国民意识的觉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政府外交人员聘任制度改革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北洋政府外交人员聘任制度改革。(7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973年10月6日,埃及与叙利亚为夺回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失去的土地对以色列发动了突然袭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伊拉克、利比亚、沙特、阿尔及利亚、约旦等九个国家也相继对以色列宣战或派遣志愿军援助埃及和叙利亚。在这场战争中装甲部队被大量的应用于战争,仅仅在10月14日,埃及与以色列就投入了1800辆坦克进行大会战,这在战争史上是非常罕见的。电子技术和各种战术导弹也被广泛地用于战争,这使得战场情况更为复杂,作战损耗加大。双方飞机的损失约60%、舰艇的损失80%以上,大部分被毁坦克均被各种导弹所击毁。阿拉伯国家一开始占据优势,但是以色列军力强大,又有美国以及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援助,很快以色列就扭转了战局。为了抗衡西方国家,阿拉伯国家组成的石油组织欧佩克做出了惊人举动,将油价上调百分之七十,第一次石油危机就此爆发。在联合国的积极斡旋之下,双方最终停战。第四次中东战争震惊了整个以色列,让它认识到不能永远和所有的阿拉伯国家结怨,必须寻求在外交上有所突破。

——据格哈尔德·康策尔曼《第四次中东战争》等

(1)根据材料,概括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影响。(7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宋教仁,生于1882年,14岁考入武昌普通中学堂,在校期间受革命团体影响,走上了反清革命道路。i904年,宋教仁和黄兴、刘揆一等人创立了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为政治纲领的华兴会。同年,宋教仁前往日本研习西方的政治和法律。1905年,宋教仁支持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并将自创报刊《二十世纪之支那》改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1911年,宋教仁亲自筹款购买武器弹药,推动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革命进程。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宋教仁参与了南京临时政府筹建的全过程,被任命为法制院院长。1912年,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希望以多数党的地位,成立责任内阁,约束袁世凯专权。他亲自到长江流域各省宣传演说,为建立责任内阁,实现民主政治大造言论。在宋教仁的主持下,国民党在 中华民国 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取得重大胜利。就在宋教仁准备以国民党党首身份赴北京组阁之际,被刺杀于上海火车站,年仅31岁。 宋案 揭露后,孙中山从日本回到上海,主张立即 武力讨袁 ,进行第二次革命。

——据新华网《为国捐躯宋教仁》

(1)根据材料,概括并说明宋教仁在中华民国成立前后斗争方式的变化。(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教仁的革命活动。(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