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浙江省温州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历史试题(24+2)【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6 浏览数:85

一、单选题

1.

在20世纪中国考古发掘的100项重要成就中,有近30项是关于新石器文化遗存的发掘。其中一项遗存的典型代表器物是蛋壳黑陶。该遗存位于(  )

A.黄河中下游B.辽河上游C.长江下游D.珠江流域

2.

清朝一机构在入关前业已建立,起初只是管理蒙古事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将新疆、西藏等地区的事务也纳入其内。这一机构是(  )

A.西域都护府B.宣政院C.军机处D.理藩院

3.

如图是某次战争期间外国联军携带的运兵地图。读图,推测这次战争最有可能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有学者认为,这是一场以救国为目的的政治运动,只不过,其救国手段不是采取过往的政治军事途径,而是采用独特的 学术救国 道德救国 方式。该学者评价的是(  )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护法运动D.国民革命

5.

歌曲是时代的声音。下图中的革命歌曲最有可能诞生于(  )

山歌越唱越开怀。刘文收集

山歌越唱越开怀呀,

东山唱到西山来,

大别山里闹革命,

工农群众都起来,

打倒豪绅和地主,

处处建立苏维埃政权,

英雄好汉当红军呀,

红旗滚滚过山来。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6.

1931—1945年,侵华日军实施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违反人道主义、违反国际法则的犯罪行为。这些犯罪行为有(  )
①对重庆进行无差别轰炸 ②杀害大量盟军战俘
③实施细菌战残杀中国军民 ④推行 慰安妇 制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

自上海解放起,为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党和政府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机资本展开激烈斗争。 6月银元风潮,中共是用政治力量压下去的,这次仅用经济力量就能压住,是上海工商界所料想不到的。 这次斗争(  )

A.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B.有利于结束物价暴涨的局面C.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D.实现了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

1978年8月,中国同日本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上述外交成果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外交方针政策的新调整。这一 新调整 是(  )

A.推行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D.首倡 求同存异 方针

9.

中共十八大召开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是(  )
①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③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指出: 查士丁尼的胜利所获致的虚衔早已化为尘土,然而他作为立法者的名声却镌刻在一个公正而又持久的纪念物之上。 公正而又持久的纪念物 是指(  )

A.《汉谟拉比法典》B.《吉尔伽美什》C.《罗马民法大全》D.《大宪章》

11.

在中古西欧,一个封主可以有众多的附庸,一个附庸也可以有好几个封主,这就使得封君封臣关系显得特别错综复杂且松散。附庸对封主的服从也往往要看封主力量的大小,附庸反抗封主的战争也是经常发生的。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国王成为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B.封君与封臣形成宗族血缘关系C.国王附庸的附庸是国王的附庸D.政治上分裂割据成为常态现象

12.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受中国影响至深。646年的大化改新模仿中国____的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___”处应填入的是(  )

A.秦汉B.魏晋C.隋唐D.宋元

13.

公元前112年,也就是汉军进攻南越的这一年,祭祀时间又到了,中央按惯例去检查诸侯们的酎金成色。随后,以成色不好和重量不足为由,一口气处罚了106个诸侯,剥夺了他们的爵位,把他们的封地收归国有。这就是著名的酎金夺爵事件。这一事件(  )

A.实现了思想的统一B.削弱了王国的势力C.加剧了地方财政危机D.导致铸币权收归中央

14.

西晋末年,五胡内迁,典午南渡, 戎墟 的典故被广泛提及,时人以 戎墟 指涉被 夷狄 等北方政权所据有的中原故土。随着北方政治格局的变动, 戎墟 已俨然成为拓跋皇室对周边割据政权的指斥。这表明(  )

A.西晋末年南北对峙明显B.北魏统治者有正统观念C.北齐学习汉族典章制度D.民族矛盾得到极大缓解

15.

学者钱穆指出: 就宋代而言,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下列史料能佐证 社会人生 之变的是(  )

A.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 B.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C.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 D.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16.

下图为1912年2月12日《时报》刊发的漫画《南北》。在第一格漫画中,中间一人往内用力,正将南北两者合拢。在第二格漫画中,分裂的南北双方终于合并为一人。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清王朝统治的结束有利于实现国家的统一B.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强调主权在民D.辛亥革命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17.

1920年,陈独秀在《共产党》创刊词中阐明了共产党的基本主张:经济的改造自然占人类改造之主要地位。吾人生产方法除资本主义及社会主义外,别无他途。资本主义在欧美已经由发达而倾于崩坏了……代他而起的自然是社会主义的生产方法,俄罗斯正是这种方法最大的最新的试验场。这表明,陈独秀(  )

A.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B.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C.明确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D.运用唯物史观认识中国社会发展问题

18.

一位战士在家信中提及 现南昌(江西省城)已克复,三、二日后,我将到江西省城去了!我们的军队由广州出发,我也由湖南,湖北,江西,将来不知能否到南京、上海。 家信背面绘制了进军线路简略图,地图旁边用小字标注: 南昌文物 滕王阁 被军阀所毁,实在可惜! 由此可知,家书所写之时(  )

A.南昌起义军全歼守敌,占领了南昌城B.国民革命军开展北伐,推至长江流域C.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中国军队取胜D.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突破长江防线

19.

有学者这样概述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在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后的强烈感受, 过去被人瞧不起的穿着 短衫 工装 的工人农民,现在能够同穿着 西服 长袍 的人坐在一起,平等地共商大事,这是整个社会大变革中富有象征性的一个缩影。该学者所概述的现象体现了新中国(  )

A.三三制 原则B.真正的人民民主C.国内各民族的团结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

毛泽东在1961年末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期间讲道:这十二年,恐怕还是做对了的是主要的,占第一位,错误占第二位。我们十二年,已经有了两方面的经验,这就更强了,而不是更弱了。下列项中,属于毛泽东所说的这十二年我们 做对了 的有(  )
①召开中共八大 ②提出 双百方针
③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掀起 大跃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1.

1979年7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80年中国恢复了世界银行的成员国席位,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项目不断获得成功。从1979年到1989年,中国向日本政府贷得8000多亿日元。这表明我国(  )

A.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B.采取不同形式吸引和利用外资C.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D.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22.

20世纪60年代,法国考古队在阿富汗东北部挖掘出一座公元前4世纪末的城市遗址,城中不仅有希腊风格的神庙、广场、宫殿与体育馆,还存在希腊文的戏剧与哲学方面的手稿。在距希腊本土5000公里之外的中亚地区出现希腊化城市,主要缘于(  )

A.雅典人的海外殖民活动B.波斯帝国的扩展C.亚历山大的东征D.罗马帝国的扩张

23.

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到4世纪末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基督教的诞生地位于下图中(  )

A.①B.②C.③D.④

24.

有学者认为,口述历史范畴中的 真实 ,可以分为四个层面:历史之真(客观的历史真实)、记忆之真(历史记忆中的真实)、叙述之真(音像文本真实)、口述文本之真(根据音像整理的口述文本真实)。从口述者亲历的历史真实,到口述文本呈现的历史真实之间,即从历史之真到口述文本之真中间,经历了三重帷幕的过滤和阻隔:一是从历史之真到记忆之真,二是从记忆之真到叙述之真,三是从叙述之真再到口述文本之真。 客观存在的历史真实经过了记忆、叙述、整理三重帷幕的筛选和阻隔之后,还剩下多少历史的真实?历史记忆穿过主观叙述和主观整理的多重帷幕之后,还剩下多少接近历史真相的 真实 该学者意在表达(  )

A.口述者呈现的历史真相等同于客观的历史真实B.口述历史的首要环节应该是辨别音像文本真伪
C.经过三重帷幕的过滤和阻隔,口述文本具有高度的历史真实性D.客观的历史真实与口述文本真实之间确实存在着相当远的距离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恩格斯曾说: 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这种按照居住地组织国民的办法,是一切国家共同的。 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除非版图特别狭小,必然要将国土分成有层级的区域——这些区域就是各级行政区划,并在相应各级区域中设置地方政府,才能对国民进行施政治理。除了极特殊的情况,很少有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国民之事。

——周振鹤《地方行政制度志》

材料二
材料三

明代

京师

山东

山西

河南

陕西

南京

湖广

浙江

福建

江西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清代

直隶

山东

山西

河南

陕西

甘肃

江苏

安徽

湖北

湖南

浙江

福建

江西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注:18省的区划从康熙年间一直维持到光绪时期,长达200年而无所更张。

——上述材料均整理自周振鹤《地方行政制度志》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旧的氏族组织相比,国家进行施政治理的不同之处。以秦朝为例,运用相关史实,对材料一中加着重号部分的内容加以简要阐释。(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行省的特点,概述其设置与调整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简述元朝行省制度创立的主要意义。(10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代在明代省级区划基础上做出的调整,结合所学,分析这种调整对国家疆域奠定的影响。(6分)

26.

翻译与西学传播。阅读材料,完成任务。(18分)
材料一
徐光启,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自利氏东来,得其天文、数学之传者,光启为最深。帝从光启言,诏西洋人龙华民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于是,《崇祯历书》得以修成。1631年,徐光启在上呈崇祯皇帝的奏折《历书总目表》中陈言: 臣等愚心认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

——整理自《明史·徐光启传》等

材料二
道光癸卯因公驻厦门,晤米利坚人雅裨理,西国多闻之士也,能作闽语,携有地图册子,绘刻极细,苦不识其字,因钩摹十余幅,就雅裨理询译之,粗知各国之名……。明年再至厦门……觅得泰西人汉字杂书数种……每晤泰西人,辄被册子考证之,采诸书之可信者,衍之为篇,久之积成卷帐。每得一书,或有新闻,辄窜改增补,稿凡数十易。……同人索观者多怂恿付梓,乃名之曰 瀛寰志略

——摘自徐继畬《瀛寰志略》自序

材料三
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文献翻译,曾出现过三次高潮:①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与中国上层知识分子合作翻译的科学翻译活动;②洋务运动时期,由洋务派倡导的科学翻译活动;③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前后(清末民初),中国知识界出现的科学的社会运动。

——摘自赵冬《近代科学与中国本土实践》

(1)根据材料一,指出徐光启认为中国历法可 超胜 西法的路径。结合所学,概述明朝后期西方科技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得以传播的主要推动因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徐继畬《瀛寰志略》一书的主要资料来源。结合所学,指出近代中国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围绕西学提出了怎样的主张?(4分)
(3)选择材料三中的任意一个时期,以 科学翻译与中国的本土化实践——以________时期为例 为题,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10分)(要求:标题完整,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