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36 浏览数:51

一、选择题

1.

距今70—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

2.

我国最早栽培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

3.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据考古发现,下列远古人类或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的是(  )

A.河姆渡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4.

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被尊称为 人文初祖 的是(  )

A.炎帝和黄帝B.汉武帝C.唐太宗D.秦始皇

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中国 第一个王朝 的: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 第一个王朝 应是(  )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6.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奴隶制开始瓦解B.封建制度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

7.

某一历史人物 对内整顿朝政,对外 尊王攘夷 ,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第一霸 ,这位历史人物是(  )

A.楚庄王B.晋文公C.齐桓公D.周武王

8.

战国中后期,诸侯国之间出现了 合众弱以攻一强 事一强以攻众弱 的历史现象, 一强 是指(  )

A.秦B.吴C.楚D.越

9.

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

A.促进生产力发展B.实现富国强兵C.缓和社会矛盾D.保卫东周王室

10.

下表为商鞅变法内容节选。这些措施(  )

项目

内容

鼓励耕织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奖励军功

依据杀敌的多少,授给爵位,九级以上即是军官,最高爵赏可到二十级。宗室贵族没有军功的人,不能世袭特权。

依据杀敌的多少,授给爵位,九级以上即是军官,最高爵赏可到二十级。宗室贵族没有军功的人,不能世袭特权。

A.提高了军队作战实力B.维护了社会等级秩序C.加速了社会阶层变动D.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11.

有位学者称:孔子之道不是他个人的道,而是上承两千多年,下启两千多年的中华文化精神。 孔子之道 应是(  )

A.的思想B.兼爱 的思想C.非攻 的思想D.无为 的思想

12.

梁冀是汉顺帝皇后的弟弟,他独揽朝政,先后立了三个皇帝,毒杀了一个皇帝。这一现象体现了东汉政治的特点之一是(  )

A.重文轻武B.宦官乱政C.大臣无能D.外戚专权

13.

公元前237年,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秦)穆公求士……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至今强国;惠王用张仪之计……逐散六国之从;昭王得范雎……使秦成帝业。 李斯意在强调(  )

A.人才为秦国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B.历代秦王都励精图治C.商鞅变法是秦国强大的主要原因D.秦灭六国是大势所趋

14.

《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中提到:丝绸之路……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西亚,再绵延至欧洲。在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通(  )

A.标志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B.促进了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C.推动了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D.建立了中国与欧洲的直接往来

15.

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  )

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

16.

诸葛亮指出曹操大军南下,远道而来,犹如强弩之末,又不习水战,孙权刘备合作定能取胜;曹操败后势必北撤,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验证诸葛亮观点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B.官渡之战C.淝水之战D.赤壁之战

17.

成语 乱七八糟 源于两个历史典故。 乱七 和西汉景帝时的 七国之乱 有关,而 八糟 和西晋晋惠帝时的 八王之乱 有关。两次变乱的共同原因是(  )

A.地方诸侯王势力强大B.推恩令的实行C.君主的腐朽统治D.民族矛盾激化

18.

他进一步推进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文中的他是(  )

A.冯太后B.汉武帝C.光武帝D.孝文帝

19.

《齐民要术》中明确提出从事农业生产必须因时、因地、因作物品种而异,不能整齐划一。这强调了农业生产(  )

A.创造经济效益B.遵循自然规律C.改进生产工具D.追求品种齐全

20.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材料意在说明(  )

A.中华文明丰富多彩B.诸夏并存邦国林立C.华夏民族逐渐交融D.炎黄部落分布广泛

21.

如表是汉字 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  )

甲骨文

周代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A.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B.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D.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

22.

这场战役充分显示了他(曹操)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他采取声东击西、诱敌深入、后发制人等战术,消灭了袁军的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该战役是(  )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漠北战役D.阪泉之战

23.

西周用鼎制度明确规定: 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 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冶铜业落后B.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社会等级森严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24.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下面哪一幅图能直观的反映三国鼎立的形势(  )


A


B


C


D

25.

两晋时期,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材料反映了两晋时期(  )

A.对外交往频繁B.民族交融现象C.社会生活丰富D.政治局势动荡

26.

谢安在一次战役中指挥晋军将 投鞭断流 的前秦军队打得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这次战役是指(  )

A.牧野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淝水之战

27.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青瓷制造迅速发展的阶段,产地主要在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常见器物有碗、盘、盆、壶、灯、香炉等日用品。其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技术进步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D.自然条件很优越

28.

(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言: 今欲断诸北语,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题。 这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条措施(  )

A.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B.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C.改鲜卑姓为汉姓D.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29.

贾思勰在总结写《齐民要术》的体会时曾说 今采捃(收集)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 皆余目所亲见,非信传疑 。这体现了贾思勰(  )

A.敢于创新的精神B.积极乐观的品质C.百折不挠的毅力D.求真务实的态度

30.

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一个过程,以农业产生为上限。 有助于印证和推测 上限 的是(  )

A.北京人的发现B.半坡遗址发掘C.青铜工艺成就D.铁制农具出现

31.

百家争鸣 中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  )

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墨家思想D.道家思想

32.

通过分封制度, 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强大国家 ,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据此可知(  )

A.强化了诸侯权力B.扩大了统治范围C.加速了西周灭亡D.确立了君主专制

33.

岷江出山口弯道处的分水堤将岷江分为两条江;内江直接通向成都平原,主要用于航运和灌溉;外江通往长江,主要用于泄洪和排沙。都江堰结合弯道环流原理,实现了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材料强调了都江堰的修建(  )

A.不违农时,尊重规律B.人定胜天,天顺人愿C.乘势利导,因地制宜D.听天由命,逆天无功

34.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提到了很多多面体体积的算法,主要是有关筑堤、造台、开河、掘窖的体积问题,以及谷仓、米囤、粮窖的容量问题。由此可知中国古代(  )

A.数学家多出生于农民家庭B.数学知识与农业生产相关C.数学普及促进农业的发展D.科举制促进了数学的进步

35.

一组打卡山西夏县西阴村。这里长期流传着 先蚕娘娘 的传说, 黄帝之妻嫘祖是西陵部落里有智慧的姑娘。一天在桑树下烧水,蚕茧落锅里,嫘祖用树枝去捞,没想到却捞起一根洁白透明的长丝线,她尝试用这种丝线代替植物编织,就此发明了缫丝织绸。 2019年考古学者在该村发现了6枚新石器时代的蚕蛹。据此可知(  )

A.传说蕴含一定的历史价值B.考古发掘是了解历史的唯一途径C.传说能真实反映历史原貌D.考古发掘也需要依赖于传说印证

二、材料题

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分封制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控制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广大地区是一种有效的统治方式;同时,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季氏》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判断分封制主要封什么人为诸侯?(2分)西周实行这一制度有何作用?(2分)结合所学说明诸侯享受哪些权利和义务?(2分)
(2)材料二中从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方面出现了什么变化?(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材料三的示意图进行简要介绍(要求:说清楚该示意图的名称,创立的朝代,内容、作用等。)(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