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724

一、单选题

1.

先秦时期有 削木为鐻 (鐻,支撑钟的木制结构)的故事,描述了匠人从 斋以静心 到选材再到完成的制鐻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达到去功利、去智巧、去我的地步,然后才能入山林、观天性, 鐻成,见者惊犹鬼神 。该故事(  )

A.反映了佛家的心外无物B.映射了尊法敬天的社会理念C.体现了道家的天人合一D.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人本精神

2.

东汉前期,经过八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较西汉有了更大的发展,但官方统计的人口数字仍未恢复到西汉的水平。其主要原因是(  )

A.自耕农经济衰退B.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C.统治区域的缩小D.地方农民起义的频发

3.

《唐律疏议》确认了以下量刑原则。这些原则(  )

·尊长卑幼相犯,尊长犯卑幼者减免,卑幼犯尊长者加重

·夫、妻妾相犯,夫犯妻妾者减免,妻妾犯夫者加重……

·官僚贵族或系皇帝血亲、姻亲等,他们一旦犯罪,凡不在十恶之列,都享有议、请、减、赎、当、免的特权。

A.彰显了皇权B.体现了唐律的严密C.践行了礼制D.维护了家族的利益

4.

辽太祖立国后 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 ;金世宗令人译《五经》, 欲女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 ;西夏虽以佛教立国,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从辽、宋、金输入汉文典籍以满足阅读需求。上述现象反映了(  )

A.多元一体的格局B.儒学正统秩序的重建C.文化认同的理念D.崇文尚读风气的盛行

5.

1874年,王韬以 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 为宗旨创办《循环日报》,宣传 天下之治,以民为先 与众民共政事,并治天下 等主张。这表明王韬(  )

A.立足国际视角践行洋务新政B.已经认识到政治变革的重要性C.借助舆论宣传凝聚革命力量D.仍未突破传统民本思想的束缚

6.

图1为1887~1921年中国生产资料进口额在进出口贸易差额中的占比变化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图1

A.工业结构渐趋合理化B.中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C.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D.外部环境影响民族工业发展

7.

《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以下为1942年该报的改版方案(部分),这主要是为了(  )

·要深入地反映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苦难生活、要求和呼声

·只适合高级知识分子口味的学术性专刊停办

·摒弃半文半白的新闻体,从社论到新闻一律改用白话文写作

A.揭露国民党的专制独裁统治B.创新宣传方式扩大统一战线C.落实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D.动员群众投身民族民主革命

8.

1950年,国家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券(图2为样币),并规定公债的募集及还本付息均折成实物计算,以避免债券贬值。此举旨在(  )

图2

A.稳定经济秩序巩固新生政权B.尝试币制改革打击投机商人C.动员民众消费推进国家建设D.增加军事投入保卫国家安全

9.

据统计,从1970年到1976年,先后有61个国家同中国建交,比建国20年内建交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其中大部分为英国、日本、联邦德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革命外交开始转向务实外交B.实现了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C.不结盟外交政策的成果显著D.所处的国际环境得到逐步改善

10.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认为, 最完美最美丽的国家,就是能够维持人口数目使之不超过一定限度的国家 。为此,他提出了人口发展要适应国家政治管理需要的 适度 思想。这一思想立足于(  )

A.巩固城邦体制B.发展民主政治C.扩大统治基础D.提高公民素质

11.

16世纪中期,法国某小说家在其作品中写到: 修道院里一概不要时钟和日规一类的东西,所有的工作都依照能力和需要来分配……世上最荒谬的,莫过于不听从正确的理性和智慧,只让钟声来管制自己。 这体现了作者(  )

A.肯定社会进步B.追求自我个性解放C.强调民主自由D.主张摆脱神权统治

12.

以下为1804年《法国民法典》部分条款内容。这些条款(  )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所有权是一种绝对、永久和排他的权利
婚姻是世俗男女之间一种基于合意的关系

A.巩固了共和体制B.摒弃了罗马法的原则C.带有一定革命性D.推动了司法程序公正

13.

表1为20世纪非洲文学的发展历程。据此可知,20世纪非洲文学(  )

表1

时期

特点

最初20

收集整理民间文学并对宗主国文学进行模仿

2040年代

对民族历史进行回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黑人性运动

5060年代

控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暴行,讴歌独立精神

70年代以后

将对传统文化冲突的描写转移到殖民主义结束后新的社会问题的呈现

A.体现了族群文化的多元B.将传统文化作为创作的中心C.强化了区域文化的认同D.折射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历程

14.

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大货币集团,它们分别以英镑、美元、法郎作为储备货币和国际清偿力的主要来源。这说明当时(  )

A.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加快B.世界经济领域动荡加剧C.国际贸易逐步走向自由化D.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减弱

15.

图3为1947年的漫画《同志,你需要哪一只手》。画中马歇尔伸出两只手,左手上方文字为 马歇尔计划 ,右手下方文字为 杜鲁门主义 ;另外两人为苏联驻联合国代表维辛斯基和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据此可知,当时(  )

图3

A.苏联需要调整对外战略B.美国在对抗中优势明显C.美苏合作基础开始消失D.世界紧张局势日益加剧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某历史社团在研究 明代山东境内京杭大运河兴衰与文教发展的关系 这一课题时,搜集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
元朝末年,山东境内的会通河段基本废弃不用。明永乐时,该河段得到重修,通航条件大有改善,漕运恢复。明中期以后,政治日益腐败,运河因黄河泛滥时有淤堵或冲溃。嘉靖、万历年间开凿了新的运河河道,疏通了会通河。至此,会通河段基本稳定下来。明清之交,战事频繁,运河失修。

——摘编自邹逸麟《山东运河历史地理问题初探》

材料二
京杭大运河带动沿线城市发展,吸引了全国各地人口迁居于此,如临清州 绅士、商民近百万口 ,济宁州 其居民之鳞集而托处者不下数万家 。…… 水陆交通,泉货聚集,实京师要会之地 与京津江浙互通有无,可得风气之先 。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尚文尚礼之风更甚。临清州 文教聿兴,科第接踵,衣冠文物甲于东方 ,济宁州 士美秀有文,彬彬儒雅,……往来有亲睦之风,无暴戾恣睢之习 等。

——摘编自王瑞成《运河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材料三

明代山东运河区域书院增建、重建时间分布情况

朝代

洪武

建文

永乐

正统

成化

弘治

正德

数量

0

0

2

2

0

2

1

朝代

嘉靖

隆庆

万历

天启

崇祯

不详

总计

数量

15

1

8

0

0

11

42

注:明代山东新建、修复书院共96所,其中有42所分布在运河流经州县及辐射地区。

——摘编自赵承福主编《山东教育通史》

(1)综合上述材料,从 书院 的视角,对于该课题可以得出怎样的研究结论?请你对该结论展开说明。(11分)
(2)除 书院 外,请你为该课题再提供一个研究视角。(2分)
(3)对于该课题的研究,你还可以补充哪些一手史料?(2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901年,梁启超呼吁 过渡时代之英雄 ,认为此种英雄应具备冲破旧势力的 冒险性 、过人的 忍耐性 、为国民择一 最良合宜 政体并倡率国民以此途得幸福的 别择性 。1903年,留日学生极力宣扬岳飞精忠报国、至死不渝的精神,认为他 为种魂,为国魂,为中国民族之天神

——摘编自赖静萍《从揽驭到召唤:近代中国国家建设与英雄概念变迁》

材料二
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者和传播者,对英雄观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并对崇拜伟人英雄的西方英雄史观予以批判。李大钊指出, 离于众庶则无英雄 ,英雄也需要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发挥力量。陈独秀强调,英雄时代、圣人时代已经结束,国家 若不建立在广大群众的需要与同情的力量上面,不是难以持久,便是造成新的军阀

——摘编自黄倩倩《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百年演进的历史逻辑》

(1)20世纪初,随着社会发展, 英雄 一词的时代内涵不断丰富,对此予以说明。(8分)
(2)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从正反两个角度为材料二的观点寻找依据。(要求:各举一例)(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1996~2003年《人民日报》公益广告简表

时间

主题

内容关键词

1996

中华好风尚

爱土地 爱国家 尊师敬老

1997

自强创辉煌

交通文明 独生子女教育

1998

面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

坦然面对下岗 抗洪赈灾

1999

保护母亲河

坚持水土保持 绿色希望工程

2000

树立好风尚,迈向新挑战

振兴国企 热爱自然 创建西部绿谷

2001

救助孩子,保护消费者,保护母亲河

关注消费问题 保护生态环境

2002

中华环保世纪行

善待地球 可持续发展

2003

公民道德规范

爱心 诚信 奉献

——摘编自李雪枫《试论建国以来<人民日报>的广告发展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1996~2003年《人民日报》公益广告 写一则历史短文。(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工业遗产是指建筑群与机器、工场和工厂、矿山与处理提炼、能源、交通等具有历史、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遗址。它起源于1950年代英国的 工业考古 。1975年,欧美等国开始关注工业遗产的保护。1995年以来,工业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的高度关注。以下为截止到2010年世界工业遗产的统计情况。
材料一

世界工业遗产登录时间分布图

材料二

世界工业遗产各洲产业分布表

采矿业

制造业

交通运输业

农副业

建筑业

水利环境公共设施

总计

欧洲

12

9

9

1

4

35

北美洲

1

2

1

4

南美洲

4

1

亚洲

1

2

2

5

大洋洲

1

1

小计

18

11

11

2

1

7

50

——摘编自崔卫华《世界工业遗产的地理、产业分布及价值特征研究》

根据材料概括世界工业遗产的时空及产业分布特征,并分别分析其原因。(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