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560

一、单选题

1.

1953年,考古学者在山西汾河两岸发现了多个地点遗址组成的遗址群。次年进行的集中发掘共发现石器及动物化石地点14个,获得2005件石制品、28种哺乳动物化石和3枚 丁村人 牙齿化石。下列与该遗址群发展水平最相近的考古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B.陶寺遗址C.二里头遗址D.良渚古城遗址

2.

图1是汉初藩封的历史变迁图。

图1

这一变迁(  )

A.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B.揭示了土地兼并严重C.反映了 推恩令 的成效D.表明了人口大量增加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纪传体史的本纪和列传往往成了传主人物的家谱家传,如《魏书》《宋书》等几乎在每个所记人物之下,附记其兄弟子孙达数十人,并充斥着对这些人物的家诫、门风、艺业、风度等的描述和颂扬。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书的撰写(  )

A.受到门阀政治的影响B.打破了传统的史著体例C.强调史学的资治功能D.以褒贬历史人物为目的

4.

图2为唐代两税法实施之后的中央与地方两税的分配情况。

图2

据此可知(  )

A.两税法增加了政府收入B.地方分权趋势日益明显C.中央财政负担逐渐减轻D.中央集权体制得到加强

5.

辽朝中央官制有 北面 南面 之分,北面官以契丹制度治理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用汉制治理汉人。在地方上,契丹等草原民族居住地实行部族制,按地域分成十部,设节度使管理;汉人和渤海人居住地设置州县。这一治理举措(  )

A.强化了兵农合一的制度B.拓展了农耕文明的范围C.巩固了政权的社会基础D.推动了羁縻政策的完善

6.

表1:明初关于北方学校教育的部分举措

时间

主要内容

1381

五经四书于北方学校

1387

命吏部迁南方学官之有学行者教之,增广生员,不拘额数,复其家。

1391

命礼部颁书籍于北方学校

据表1推知,当时的举措(  )

A.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B.普及了北方各地的儒学教育C.保证了南北科举选才的均衡D.化解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

7.

19世纪初,洋钱在中国普遍用于缴纳赋税、日常开支、书画金石交易、金融流通等领域。1822年,朝廷饬令广东督抚与海关监督严行查禁白银出洋。这一消息传到江南,被演变为官方禁用洋钱的谣言,洋钱价格随之大跌。这一现象说明(  )

A.民间贸易冲击清廷统治B.外来货币干扰中国商品市场C.中外民间贸易仍有发展D.闭关自守政策已被朝廷放弃

8.

1912年2月,为庆祝中华民国建立,爪哇泗水埠华侨上街燃炮升旗遭荷兰警察镇压。孙中山立即致电袁世凯,请转饬驻荷兰公使,经刘镜人等一众外交官员与荷兰当局多次严正交涉后,终取得部分成效。这一事件反映出临时政府(  )

A.获得了外交主导权B.扭转了外交被动局面C.外交处境比较艰难D.得到了国际社会承认

9.

中国近代始终未能建立起超越西方的特有的完整文化体系……但 向西方学习 不断递进,层层深入,从 器物 制度 ;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从照搬照抄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 特色道路 ……从中可以窥探 西学东渐 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由此可知(  )

A.近代救亡图存运动形成高潮B.政治革新助推西学东渐开始C.西学的引进冲击了传统学术D.中国近代民主制度日渐成熟

10.

表2 1949—1956年新中国上映的部分电影(  )

上映时间

电影名称

内容概要

1949

《桥》

讲述了东北某铁路工厂的工人们克服一系列困难完成抢修松花江铁桥的任务,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的故事

1950

《钢铁战士》

讲述了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排长张志坚、炊事员老王、通讯员小刘均在执行掩护主力部队转移的任务时受伤被俘后威武不屈、坚持斗争的故事

1956

《上甘岭》

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表2反映了建国初期

A.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双百方针 得到贯彻C.革命精神成为时代主题D.社会主义时代的新风貌

11.

20世纪80年代初期新中国修订法律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由主任和副主任、委员若干人组成;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改为人民政府,并相应地恢复省长、市长、自治区主席和州长、县长等称谓。这一规定(  )

A.落实了依法治国战略B.吸取了历史经验教训C.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D.推动了基层民主发展

12.

古埃及新王国时期,为了保证公平交易,人们会用黄金、白银或者黄铜来衡量交易物品的商业价值,但不用其直接交换,而是衡量后进行物物交换,且此现象还很普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埃及(  )

A.借贷形式日益普遍B.金属货币开始出现C.契约意识逐渐增强D.商业发展水平有限

13.

11世纪时,英国1/5的耕地属于国王,1/4属于教会。威廉一世将全国1/2的耕地给与大贵族,这些贵族的领地往往分散于各地,如彻斯特伯爵休的封地,除其伯爵领以外,被分置于19个郡中,此外约有20个贵族的领地分散在10个以上的郡里。这一举动(  )

A.挑战教会的绝对权威B.瓦解封君封臣制度C.分散地方贵族的权力D.保证了国王的优势

14.

表3 明治政府1873—1876年采取的重大举措(部分)

序号

措施

颁布士族废刀令,使土族身份与农工商平等

发行金祿,一次性买断士族的世袭俸祿,允许一纸无法即时兑现的金祿公债成为银行创业的原始资本

全面推行地税改革,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建立一地一主的土地私有制和以货吊为完税形式的近代农业税收体系

建立警察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这些措施 (  )

A.有利于助推日本向近代社会发展B.奠定了军国主义社会基础C.维护了天皇和统治集团根本利益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15.

1921年,一位苏俄老农民说, 一个人有两只手,一只为国家干活,一只为自己干活 。同时,他以正在召开会议的剧院为例,把农民比作墙,工人比喻为房盖,以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的比喻,强调了农民的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说明(  )

A.战时共产主义有利于政权巩固B.农业集体化的实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C.新经济政策得到了农民的认可D.苏联模式奠定了卫国战争胜利的基础

16.

据调查,在肯尼迪政府时期(1961—1963年)有大约70%的美国民众赞同增加军费,而尼克松就职之初(1969年),这一数字还不到10%。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滞胀危机的加剧B.美苏均势的结束C.国际局势的缓和D.越南战争的影响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户籍什伍与集乡聚为县两事,是秦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转折点。县既由基层的乡聚组成,乡聚以下又有什伍之组织,这样一来,就将过去血缘关系的氏族组织,改造成为从户开始经什伍到乡聚再到县的严密的地缘关系组织,形成了完全意义上的基层地方行政组织体系。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古代中国的严厉管控,主要针对官僚体系与地方政府,对于县以下的基层社会则是以自主自立自治的模式实现社会治理。图3为民间主体与基层自治关系示意图。

——据龙登高等《论传统中国的基层自治与国家能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基层组织的纵向结构,并分析这一组织结构确立的历史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予以论述。(10分,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20世纪20、30年代,一批当时中国知名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等参与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章士钊一战后曾游历欧洲,目睹其满目疮痍后,片面地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归因于工业化。因此,为了避免中国重蹈覆辙,时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的他于1923年8月发表《业治与农》一文,他宣称 吾国当确定国是,以农立国 。此文一出,争议不绝于耳。
梁漱溟鼓吹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中国发展的根本在农业,工业发展应摆到农村、农业发展之后, 乡村建设是中国工业化的唯一道路 。在董时进看来,世界工业国已有许多,竞争激烈,如果中国再加入其中,不会有太大发展空间;中国如以工立国,必然导致外资入侵,进行资源掠夺;相较而言,以农立国更适合中国国情,以农立国能保持社会稳定,无所谓失业和罢工。
吴景超对董时进的观点提出了批评,称其观点为 经济上的复古论 ,中国要摆脱经济上的落后面貌,必须采行西方 机械的生产方法 。他指出, 在目前这种外患严重的时期,我们对于如何使中国由弱而强一问题,一定看得比如何使中国由贫而富一问题更为重要 。张培刚指出, 只有政府实际负起责任来,加以社会人士的通力合作 ,才能实现农国的工业化。这是对梁漱溟、晏阳初等知识分子主导乡村建设派的一个善意提醒,也是对政府在乡村建设和农业工业化过程中作用发挥的呼吁。
最终, 以工立国 这一观点获得了政府更多政策支持,对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同样大有裨益,这两派对于近代中国发展的贡献都应予以肯定。

——摘编自李蕴哲、陈旭东《以农立国以工立国:近代中国发展道路之争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展道路所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白银以史无前例的数量流入欧洲,金钱的强大作用支撑起了一个虚拟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交易手段是贵金属,共同纽带是信贷与信托。欧洲建立了海外商业帝国,从白银流动中汲取了能量,他们的资源更加充沛,竞争心更加活跃,金钱成了基督教世界的腐蚀剂。随着贵金属的大量涌入,人们对信贷的态度有所放宽,西欧和中欧部分地区金融的复杂程度不断加深。更重要的是,商业的交易成本下降了,运输变得更容易,借款变得更简单,但通货膨胀成了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

——摘编自马克·格里格拉斯等著《企鹅欧洲史1517—1949》

材料二

图4

图5

——据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白银大量流入后欧洲社会发生的变化。(6分)
(2)提取材料二中有关非洲政治形势变化的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说明。(12分,要求:提取有效信息,逻辑清晰,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