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16)【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上海市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4 浏览数:60

一、材料阅读

1.

人民创造历史(24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上,先后涌现了许许多多值得称颂的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将下列历史人物进行排序。(填涂字母)(8分)
(2)在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上,不同领域呈现出了众多杰出人物。将下列人物根据提示完成表格。(填涂字母)(8分)
        A.徐光启 B.希罗多德 C.徐霞客 D.伊本·西那

农学家

地理学家

历史学家

医学家

贾思勰

王祯

裴秀

司马迁

塔西佗

葛洪

李时珍

(3)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下面这组拍摄于20世纪初期的照片中 华工 所做历史贡献是(填涂字母,双选)(4分)
        A. 为一战做出了巨大付出 B.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
        C. 为协约国胜利作出贡献 D.帮助中国政府收回山东主权
恩格斯强调认为: 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你对 人民创造历史 这一主题的理解。(4分)

2.

船只承载历史(26分)
船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工具,也成为人类文明的载体。
(1)请将以上船只按时序填入下图。(填涂字母)(10分)
(2)请将上述图片中序号为B、E、F的商船与其主要航行区域相匹配。(6分)
(3)由于某些重大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船甚至会成为一种精神象征。参考示例,对上述序号D代表的船只进行描述。(6分)
示例: 马尼拉大帆船 是新航路开辟后(16世纪),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它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运往墨西哥换回白银,再将白银运回马尼拉。这些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形成了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也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船只承载历史 的认识。(4分)

3.

叙事塑造历史(22分)
有历史学者认为,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往往具有 三重性 :作为历史学者眼中的历史事件本身,作为亲身经历者的切身感受,作为政治阶层的立场和价值诉求。

第一组:作为历史学者眼中的义和团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关于义和团兴起的表述有何不同?(6分)

第二组:作为亲身经历者眼中的义和团

材料三
义和拳的纪律:不打人不抢老百姓的东西,就是和在教的闹。

——杨顺堂、杨高堂(山东德州小杨庄村民)1960年代采访口述

材料四
大臣刚毅认为 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

——《中国近代史史料丛刊·义和团》

材料五
见人即杀,亦不分辨,见有礼拜堂即放火烧之。

——(英)普特南·威尔《庚子使馆被围记》

(2)分别概括材料三、四、五中亲历者眼中的义和团形象。(6分)

第三组:作为政治人物眼中的义和团

材料六
本年夏见,拳匪构乱,开衅友邦。……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上谕》(1901 年2月14日)

材料七
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3)材料六和材料七中对义和团的性质分别做了怎样的定位?(4分)
(4)综合以上三组材料,你如何认识义和团的 历史三重性 (6分)

4.

学校映照历史(28分)
学校教育不仅是文化交流、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其教育形式和内容等的不同,也因时而变、应时而动、推时而进。
材料一

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开办私学,教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行礼、演奏音乐、射箭、驾驭车马、书法、算数六种具体技艺的讲解和操练)。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

柏拉图创建学园,大门上镌刻着一句话:不谙几何者不得入内。在学园内探讨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

——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中外学校教育的特点。(4分)
材料二

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南宋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11世纪以来,西欧一些城市兴办大学,这些学校主要是宗教学校,也有一些世俗学校。学校主要讲授宗教内容,也教授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修辞和逻辑。

——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中外学校教育不同的原因。(6分)
材料三

1886年到1894年,上海格致书院设计的考课命题有:

华人讲求西学,用华文、用西文利弊若何论”;

中外各国刑律轻重宽严异同得失考”;

《墨子》经上及说上,已启西人所言历学、光学、重学之理,其条举疏证以闻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3)依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学校教育发生的变化。(3分)
材料四

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策源地……毛泽东同志曾经寓居岳麓书院,我相信他的实事求是思想就是来源于岳麓书院。……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习近平(2020

(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如何看待中西学校教育的发展变化这一历史现象?(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