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上1—4单元】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79

一、单选题

1.

2021年10月,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了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的年代分布统计。据此可用于说明(  )

时期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夏商时期

西周东周时期

秦汉至明清时期

数量

5

33

10

15

37

A.中华文明源远流长B.兼容并包自成体系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农耕文明领先世界

2.

夷夏之辨 是中国传统的民族观,曾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但在战国晚期兼并战争中基本被遗弃。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

A.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思想观念已逐渐趋同C.华夏文化的认同加强D.兼并战争具有残酷性

3.

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修建的由 亭障 、城墙等构成的军事防御体系,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除了保留燕、赵两国长城并加以连贯外,将内地长城与军事要塞全部拆毁。此举(  )

A.激化了与边境民族矛盾B.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C.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D.扩大了地方管理权力

4.

下图为西汉前期郡国变迁图。据此可知(  )

A.朝廷与诸侯矛盾渐趋激化B.王国威胁中央的形势发生转变C.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D.国家行政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

5.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佛教盛行。唐朝诗人杜牧写下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句应该是描写的哪一城市的景象(  )

A.洛阳B.扬州C.杭州D.建康

6.

画像砖(石)艺术是战国晚期至宋元时期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们不仅是美术作品,也是记录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下图关于中原人民坐姿变化的画像反映出(  )

A.绘画艺术逐渐走向成熟B.民族交融影响的双向性C.儒家伦理道德的世俗化D.佛教盛行影响中原生活

7.

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朝代。下列不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

A.开创科举制,推动选官制度走向成熟B.确立三省六部制,官僚体制日臻完备C.改革税制,征税时间和税负更加合理D.开凿大运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8.

据《登科记考》、新旧《唐书》等史籍对唐代官员之出身与科举实绩加以详细统计,详见下表:唐代士庶登科人数对比表。

科目

出身

618—649

650—683

684—709

710—732

733—755

756—779

780—805

806—826

827—846

847—873

874—906

合计

进士

3

14

34

32

23

37

45

72

131

128

70

589

2

5

21

19

7

11

15

21

18

4

9

132

明经

4

7

18

14

8

11

10

5

3

1

0

81

1

3

6

7

2

4

4

3

1

0

1

32

制科

13

9

15

15

7

6

8

5

7

3

0

88

2

3

5

7

4

4

6

4

0

0

1

36

据此可知(  )

A.科举制稳固并扩大了统治基础B.科举制成为唐代唯一选官途径C.科举制推行导致了士族制消亡D.士族与庶族间矛盾日益公开化

9.

下图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曾游览于南城县麻姑山一座古坛时,有感而发写下的《抚州南城麻姑山仙坛记》碑文,被誉为 天下第一楷书 ,其特点是(  )

A.结体飘逸,意趣酣畅B.飘若浮云,矫如惊龙C.庄重严厉,雄浑娟秀D.圆劲有力,奔放流畅

10.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 自平湖南,诸州皆置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多与长吏忿争,常曰: 我监州也,朝廷使我来监汝。 ……须与长吏联署,文移方许行下。 这说明宋代(  )

A.地方割据,相互争斗严重B.重文轻武,文官位高权重C.强干弱枝,行政效率低下D.分权制衡,中央集权加强

11.

一国两制 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而提出的基本国策,这是一种政治制度的创新性尝试。有学者认为,早在两宋时期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就已经出现了其雏形,它是(  )

A.猛安谋克制B.南北面官制C.四时捺钵制D.四等人制

12.

据统计,现存元杂剧中的包公戏多达11种,剧中包公不仅是公正法庭、廉明清官的代表,还赋予他沟通阴阳两界、日断阳、夜断阴的能力。这体现了元杂剧(  )

A.真实反映元朝社会黑暗B.承载着民众的愿望诉求C.呈现哲学化思辨化色彩D.吸收了京剧的表演风格

13.

被誉为 一条千年古道,半部中国历史 的蜀道,一直是秦汉到隋唐时期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隋唐之后,这些蜀道逐渐淹没在荒草之中,缺少优良条件的重庆却逐渐发展起来。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京杭大运河的开凿B.政治中心北移后果C.经济重心南移影响D.少数民族政权崛起

14.

蒙古帝国于中统元年(1260年)设立燕京行省,总领汉地政务,1262年该行省并入中书省。忽必烈设十路隶属中书省的宣抚司,由中书省官员出任其长官,于是复有行省的设置,先后有了西夏中兴、北京等行省。这时的行省多是为统一指挥军队作战而设的。可见,这一时期行省的特征是(  )

A.职权明确、军事控制B.中央外派、遇事而设C.分权制衡、效率甚高D.强干弱枝、羁縻地方

15.

人口的多少、人口和土地的比例关系、生产人口和非生产人口的结构等,是古代思想家在考察人口现象时主要关心的问题。对下图中人口变化的原因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动荡时期严重影响人口统计B.元朝疆域拓展大大促进人口增加C.高产农作物引种加速了人口激增D.清初税制改革减少人口隐匿现象

16.

岳麓书院有一副对联: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出自晚清名士王闿运在江浙一带游历讲学,有人故意探问他的学问流派渊源时的回应,其 是(  )

A.道家学说B.魏晋玄学C.二陆心学D.宋朝理学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自西汉建国以来,匈奴一直是北部边疆的一大问题。汉武帝凭借已经恢复和充实了的国力,于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三次派兵遣将出击匈奴,收复了河套一带(设朔方郡)、打通了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迫使匈奴向西北远迁,不再能成为汉北边的严重威胁。以后匈奴内部发生分裂。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后双方一直和睦相处。
汉武帝为了打击匈奴右翼,于打通河西走廊后又进军西域(古代 西域 一词主要指今新疆地区,但也包括了若干今国境外的地方),于轮台(今新疆轮台)驻兵屯田。公元前60年,汉宣帝又设西域都护府,府治乌垒(在轮台县东)。公元前112—前109年间,汉武帝向南方进军,设南海(郡治在今广州)、苍梧(郡治在广西梧州)、郁林(郡治在今广西桂平以西)、合浦(郡治在广西合浦西北)、儋耳(在今海南西北部)、珠崖(在今海南东北部)、交趾、九真、日南(以上三郡在今越南境内)等九郡,又向西南进军,设牂柯(郡治在今贵州黄平以西)、越嶲郡(郡治在今四川西昌东南)、沈黎(郡治在今四川汉源东北)、汶山(郡治在今四川茂汶以北)、益州(郡治在今云南晋宁)等郡。西汉中期在边疆方面有了新的拓展。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

材料二
汉武帝开发西南中国,所谓 开西南夷 ,把西南山林地区的整片土地和人口收入了汉帝国范围。受到汉帝国扩张影响的,是无数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因为经济文化水平比较低,基本上还只是山林地区的粗放农业,无法抵拒汉人的经济力量。汉人的开拓力量,第一步是贸易,接下去是垦殖,最后是汉人的军事和政治力量。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武帝开疆拓土的主要贡献。(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 开西南夷 的主要方式有哪些。(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汉武帝在开疆拓土方面的贡献对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影响。(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五代时期,黄河流域战乱频繁,社会生产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南方各割据政权一般却比较稳定,战争较少,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五代后,全国的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据北宋初年统计,当时北方人口只有100多万户,后陆续平定南方诸国,又得230多万户。南方人口已经是北方的两倍。这一方面是江南人民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果,另一方面,由于北方经常发生战乱,劳动人民为躲避战火大批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同时带来了北方的生产技术和经验。 绍兴和议 以后,北方移民大量涌入,使南方社会经济继续获得发展。1159到1179年,南宋全国丁口从1684万增加到2950多万,20年间丁口增加了近3/4。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显著进步,城市和商品经济十分繁荣。自唐朝安史之乱时候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农业生产技术以江浙一带最进步, 苏湖熟,天下足 的谚语由此产生。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人口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传统农业在这一时期(两宋时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新发展,中部和南部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相应增加。淤田、沙田、潮田、山田、圩田、围田、湖田等各类耕地的开垦;南方地区讲究精耕细作的集约化经营。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水稻,在这一时期不仅种植地区扩大,而且耕作技术与经营方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早稻优良品种占城稻,在宋初从越南引进以后,经过一百多年的推广,到南宋时江南各地十之八九普遍种植。有些地区,已有早稻、中稻、晚稻的区分。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把稻种在秧田上培育,然后移植(即插秧)到大田。陈旉《农书》专门记述了秧田的修治技术,不少地区还发明了插秧工具——秧马。秋收后的耕田,务求再三深耕,使土壤疏松细碎;春耕时再三耕、耙,使土细如泥。耕田用牛犁也用踏犁;耘田除草,有了耘爪、耘荡等工具;水利灌溉在原先的筒车、桔槔之外,出现了效率更大的龙骨车(翻车、踏车),可以把河水抽到一二丈高的稻田中。集约化经营的结果,是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当时人说,在两浙路一带,上等水稻田一亩,可以收获稻谷五六石,约为750斤到900斤之间,是相当高的产量。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南北经济重心开始转移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14分)
(2)依据材料,探究人口增长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4分)

19.

阅读材料(下图:图1、图2、图3),回答问题。(16分)
材料

图1秦朝中枢机构示意图

图2东汉前期中枢机构示意图

图3隋朝中枢机构示意图

(1)对比图1、图2,指出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的表现。(6分)
(2)对比图1、图2、图3,联系所学知识,从汉武帝时期的 尚书 到东汉的 尚书台 再到隋唐时期的 尚书省 反映了中央行政制度怎样的演变趋势?(4分)
(3)由图1、图2到图3的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对怎样的基本矛盾?反映出来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明朝是如何来解决这一对矛盾的?(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