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38

一、单选题

1.

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舞阳县考古发掘了距今9000—7500年的古笛,命名为 贾湖骨笛 。骨笛音阶有四声到七声及变化音等多种类型,是迄今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被称为 中华第一笛 。贾湖骨笛的出土(  )

A.证明新石器晚期中国器乐文化先进性B.诠释了中国远古音乐文明的活态面貌C.说明贾湖遗址出现了财产和阶级分化D.实证采集经济是贾湖先民的生计方式

2.

宋仁宗时,许多官员敢于大胆直言。谏官韩琦弹劾宰相王随、陈尧佐和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 疏凡十上 四人同日罢 。仁宗要提拔外戚张尧佐,御史中丞王举正、谏官包拯等人以 授受非当,则天下窃议 谏阻仁宗。这反映了(  )

A.宋代官员考核制度严密B.科举取士促进吏治清明C.御史与谏官的职能趋同D.宰相难以有效制约君主

3.

下面图文是现存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出自江西省永新县北田村贺页朵(1927年参加农民运动)之手。红军主力长征后,贺页朵因伤留在永新坚持斗争,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他将入党誓词藏在屋檐下,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取出来。这份珍贵文物(  )
①展现了国民革命的历史场景 ②誓词中的错别字削弱了史料价值
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是共产党员坚定信仰的历史见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历史上恢弘独特的理论实践创新,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下列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阐释准确的是(  )

进程

阐释

A

第一个五年计划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

三线建设

是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

C

中共十五大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5.

下图是《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

A.亚欧大陆两端农耕文明区交流互通B.两大帝国各自扩张实现了疆域连接C.海上商路是两国贸易的最主要途径D.两大帝国间建立起频繁的官方往来

6.

某学生在学习中古时期世界历史时,对不同地域文明特征概括如下。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

东欧

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融合美洲、北非文化

南亚

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成为东西文明的纽带

西欧

基督教成为文化符号,教权与王权竞争共存

东亚

融汇华夏文明的因子,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7.

有学者认为,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的变化,是影响人口大规模迁徙的重要原因。观察下图,下列人口迁徙中符合这一论点的是(  )

A.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B.中国沿海民众下南洋C.英国人移民澳大利亚D.犹太难民移民上海

8.

16—18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国家创造了各种扩张理论(见下表)。 二战 后,现代国际法否定了这些理论,但仍将自然界视为可占有、可商品化的资源。据此可知,这些理论(  )

发现论

完全否定土著的事实占有,以攫取殖民地的土地等自然资源

无主地论

无视土著的事实占有,以攫取尚未被有效占有的土地

无主领土论

承认土著的事实占有,却否定土著法律上的占有,以剥夺土著的财产权

优先权论

部分承认土著事实上和法律上对土地的占有,但欧洲殖民帝国将自身作为土著土地的唯一受让人

①根源于文明等级论和种族主义 ②服务于殖民者之间的利益争夺
③成为新兴民族国家的法律基础 ④对当代国际法仍存在一定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托克维尔认为, 法国革命的目的不仅是要变革旧政府,而且要废除旧社会结构 ,法国大革命 通过一番痉挛式的痛苦努力,直截了当、大刀阔斧、毫无顾忌地突然间便完成了需要自身一点一滴地、长时间才能成就的事业 。托克维尔意在说明,法国大革命(  )

A.用暴力手段构建了自由平等社会B.通过拿破仑战争传播了革命火种C.用革命方式猛烈打击了封建制度D.建成了启蒙思想描绘的理性王国

10.

下图为18世纪法国尚蒂伊城堡制成的中国古代人物艺术风格大型陶器,体现出(  )

A.中国瓷器在法国广受欢迎B.中西方陶瓷制作水平易位C.中国风格与西方想象杂糅D.工业革命带来技术性变革

11.

以下内容为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世界和平纲领》,即 十四点原则 的部分节选。据此可推断当时(  )

(1)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

(2)领海以外,无论平时或战时,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

(3)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

(4)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安全的最低限度;

(5)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A.美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B.战后世界贸易空前繁荣C.美国综合国力迅速上升D.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瓦解

12.

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阿尔及利亚国家对内对外将行使其充分和完全的主权……法阿合作将由一个撒哈拉技术合作机构予以保证。
②我必须指出,中国一崩溃,至少会使日军15个师团,也许会有20个师团腾出手来。其后,大举进犯印度,就确实有可能了。
③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
④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A.③②①④B.③①②④C.②①④③D.④②③①

13.

1961年6月,美国总统肯尼迪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维也纳进行会晤,肯尼迪谈到: 我主要关心的是如何确保我们这两个拥有众多盟友并坚持不同社会制度的强国处在这样的状态中,在世界不同地区相互竞争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不忽视确保我们各国安全的必要性。 这表明(  )

A.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束促使美苏双方开始对话B.不结盟运动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强烈的冲击
C.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成为美苏双方关注焦点D.冷战格局下美苏冲突对抗成为唯一竞争手段

14.

水俣病是指人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水银污染的鱼贝类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1953年首先在日本熊本县水俣镇发生。在1956年确认日本氮肥公司的排污为病源之后,日本政府毫无作为,以至于该公司肆无忌惮地继续排污12年,直到1968年停止。该事件说明(  )
①经济发展付出环境代价 ②政府治理无力导致恶果
③战后日本社会矛盾尖锐 ④发达国家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5.

下面为 世界极端贫困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图 ,据此可知 (  )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极端贫困人口的定义为每人收入少于1.9美元/天。
①世界极端贫困人口持续下降 ②中国的崛起对世界减贫贡献巨大
③经济全球化缩小了贫富差距 ④各国人民应携手解决全球性问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二、材料阅读

16.

历史与文明。(6分)
从数十个世纪以前的古代开始,尼罗河河谷的居民开始有了书面记载的历史以后,文明是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进行的。从尼罗河走到了美索不达米亚、两河之间的土地,然后是转向克里特岛、希腊和罗马。地中海,一个内陆海成为了贸易中心,而地中海沿岸城市是艺术、科学、哲学和知识的发源地。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深刻影响了地中海周边区域。依据材料,结合史实,多角度说明上述观点。(6分)

17.

中国视角·世界认知。(13分)
材料一
利玛窦在中国刊印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摹本),李之藻协助绘制
材料二

时间

中国视角·世界认知

16世纪末17世纪初

地如此其大也,而在天中一粟耳,吾州吾乡,又一粟中之毫末,吾更藐焉中处,而争名竞利于蛮触之角也欤哉……——光禄寺少卿李之藻

19世纪中期

编撰完成《海国图志》《瀛寰志略》《康輶纪行》《海国四说》等著作。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编译出版《埃及近世史》《亚细亚西部衰亡史卷》《波兰衰亡史》《西力东侵史》《俄国蚕食亚洲史》《英民史记》《法兰西革命史》《美国独立史》等著作。梁启超发表《新史学》等文,指出:今世之著世界史者,必以泰西各国为中心点……中国史在世界史中,当占一强有力之位置也。

20世纪20年代

《西洋史要》出版,封建社会、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宪章运动、工业革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民族解放运动、巴黎公社、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第一国际等概念支撑了全书的总体结构。

20世纪90年代

吴于、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六卷本出版,对世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着墨更多,并将中国史纳入世界史体系。

2023

《新世界史纲要》出版,主编钱乘旦在前言中写道:宗旨是探讨我国自己的世界史知识体系,为书写中国风格的世界史教科书搭建框架。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 中国视角 下对 世界认知 的历史变迁。(9分)
(2) 中国风格的世界史教科书 应该有何特色?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理解。(4分)

18.

咖啡与咖啡馆。(12分)
材料一

咖啡传播简表

时间

咖啡的传播

——

咖啡起源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68世纪

咖啡传入阿拉伯半岛,伊斯兰教禁止喝酒,于是咖啡迅速成为阿拉伯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

1516世纪

奥斯曼帝国强势崛起并不断向巴尔干半岛以及中欧地区进军,咖啡也随之传播到欧洲。被一些宗教人士视为魔鬼饮料的咖啡得到教皇克雷芒八世的喜爱和推崇,咖啡从此顺利在欧洲得到推广。

1607

咖啡被引入北美。

1652

第一家英国咖啡馆诞生,开启了咖啡饮用的风潮。

1690

荷兰成为第一个咖啡栽种和出口的国家,主要栽种地位于锡兰和爪哇。

1730

英国人把咖啡树移植到牙买加、古巴和中美洲,西班牙人把咖啡树移植到哥伦比亚。

18世纪

印度咖啡源源不断地销往欧洲,后来荷兰和法国在拉丁美洲殖民地先后种植咖啡,并逐渐向拉美赤道附近地区发展。

1773

波士顿爆发茶叶事件,当地人由喝茶转向喝咖啡,咖啡成为北美普遍的饮料。

材料二
17世纪的英国咖啡馆成为了人们聚会的首选场所,咖啡的支持者宣称咖啡是 文明的象征 ,可以使英国 成为一个自由而清醒的国家 。咖啡馆中对王室批评指责的言论引发了保皇派的强烈不满,他们将咖啡馆看作阴谋的策源地与异端分子的避难所。除了贵族等上层人士之外,包括商人、律师在内的大量中等阶层也是咖啡馆的常客,甚至小手工业者和贫民都流连其中。人们经常在咖啡馆中开展各项业务,商业买卖和金融活动便是其中最常见的一项,伦敦第一家咖啡馆就设在离皇家交易所不远的小巷中。咖啡馆同时为顾客提供报纸、手稿、书籍、小册子等各式各样的读物,不仅组织书籍和艺术品展览会和拍卖会,还创造 好奇心橱窗 ,吸引有识之士参与咖啡馆里的各种讨论。在这里,文学领域的话语自由得到了充分体现,咖啡馆被英国民众形象地称作是 一便士大学
(1)阅读材料一,概括表中所列咖啡传播所涉及的时代与社会的相关主题。(4分)
(2)结合上述材料和时代背景,阐释咖啡馆对近代英国社会的历史影响。(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危机与转型。(12分)
中世纪晚期危机 是对14—15世纪发生在西欧的饥荒、瘟疫、战争及其导致的人口减少、经济停滞、政治和社会秩序紊乱的概括。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 中世纪晚期危机 成为西欧中世纪史的重要研究主题,形成了两大主流解释模式。第一种是 衰落论 :通过探寻危机产生的原因,认为中世纪晚期危机是西欧社会相对于中世纪盛期的衰落;第二种是 转型论 :通过探讨危机的影响,认为中世纪晚期危机推动了西欧社会形态和国家形态从中世纪向近代的转型。
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是历史解释的基本要求。从上述角度,结合14—15世纪欧洲历史的重大史实,评析材料中的两种解释模式。(12分)

四、材料阅读

20.

货币治理。(12分)
材料一
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先后经历了 一战 前的金本位体系,两次世界大战间的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混合体系, 二战 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其瓦解。国际货币治理体系是针对跨境货币流动形成的由价值观、国际规则和国际组织构成的治理系统,近代以来也分为三个与之相对应的历史阶段,即帝国秩序阶段、国际联盟体系阶段、联合国体系阶段。
材料二
数字经济时代,各国探索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体系建设。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克服了传统代理银行支付模式下的低效、不透明等缺点,更切合多元支付需求,一定程度上实现支付系统 去中心化 ,让新兴经济体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全球金融秩序建设中,以谋求数字经济时代下国际贸易的主动权。中国掌握着先发优势,在保持技术独立的前提下,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体系建设,让更多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受益。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从上述国际货币治理体系的三个阶段中任选一个阶段予以说明。(6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 各国探索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体系建设 的原因和影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