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纲要上+纲要下前4单元)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7 浏览数:132

一、单选题

1.

《左传》记载:曹刿对鲁庄公说,要想战胜强大的齐国,不能靠对亲近的人施以小恩小惠,而应取信于民;鲁庄公三十二年,内史过对周惠王说,国家兴衰取决于君王的德行;虢国的史嚣议论时政时说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A.天子对地方控制的加强B.强化 君权神授 的意识C.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终结D.体现 以民为本 的观念

2.

在汉代张掖郡辖区内出土的《居延汉简》记载: 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闰月丙戌,甲渠(县级屯戍机构名)令史董子芳买鄣(要塞)卒口威裘一领,直(值)七百五十,约至春钱毕已(还清欠款)旁人(证人)杜君隽。 此简的史料价值是(  )

A.了解西汉管理西域的机构设置B.提供财物交易契约的实际例证C.明晰汉代地方官吏的行政职责D.研究东汉监察制度的具体案例

3.

794年,唐朝宰相陆贽在《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的 论兼并之家私敛重于公税 中指出: 土地王者之所有,耕稼农夫之所为,而兼并之徙,居然受利……(建议)凡所占田,约为条限,裁减租价,务利贫人。 材料反映陆贽主张(  )

A.削减地租以缓和阶级矛盾B.实行均田制抑制土地兼并C.改革赋税制度推行两税法D.休养生息以恢复社会生产

4.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美与清政府议定,外国商人在通商口岸 卸货后自投商贾,无论与何人交易,听从其便 与中国商民任便交易,不加限制,以杜包揽把持之弊 。以上规定表明(  )

A.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B.在长江沿线增设通商口岸C.十三行的贸易垄断被打破D.西方各国鸦片贸易合法化

5.

据上海外白渡桥两个年份各两到三天的交通通行情况统计(单位:人、次),数据如下表:

年份

步行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脚踏车

机器脚踏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11770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508231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城市近代公共交通实现从无到有B.传统交通方式退出城市生活舞台C.改变了中国汽车工业落后的局面D.国家的工业化推动交通工具变化

6.

京师同文馆曾翻译一则外国电讯:“(1883年12月29日)法京巴黎新闻纸内,议者催逼法军占据琼州、台湾、舟山三岛,以为将来赔补军需之用。 这反映出(  )

A.英法联军企图扩大战争规模B.中国知识界开始开眼看世界C.列强在瓜分中国时存在矛盾D.舆论有可能影响战争的进程

7.

1901年1月29日清廷发布改革上谕,提出 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非西政之本源也 ,要求高级官员 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各举所知,各抒己见 ,朝廷 斟酌尽善 后, 切实施行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清朝政府下诏实行维新变法B.超越了洋务运动学西方的领域C.允许官员和民间上书言国是D.导致了立宪派和旧官僚的分化

8.

武昌起义后,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安格联宣称: 采取某种方针确保关税不致为革命党用作军费,并留供偿还外债……关税暂时由总税务司或领事团保管。 后海关净存税款由上海税务司按期偿还各国外债,数额巨大,时人唯有叹息而已。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①首开中外协定关税的恶例 ②英国控制海关破坏辛亥革命
③保障列强资本输出的收益 ④国民政府完全实现关税自主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9.

1924年1月31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公布,孙中山在该宣言中强调: 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权,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利,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 对此解释准确的是(  )

A.孙中山对列强仍抱有幻想B.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C.明确提出反帝斗争的目标D.国民政府开始改订新约

10.

1928年,毛泽东向工农革命军宣布了三条纪律: 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要归公。 提出了六项注意: 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其历史意义是(  )
①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②严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纪律
③密切了人民军队与人民的鱼水关系 ④为革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群众基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

《红色中华》第84期发表漫画《整师整师的加入到红军中去》,表现了农民参加 兴国模范师 瑞金模范师 上前线的情形,还配文介绍了红军训练和歼敌的状况。此漫画能用于说明(  )

A.国共合作开展北伐战争B.工农革命军开辟井冈山根据地C.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D.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

12.

1933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在《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中指出,为使抗日游击运动及反日群众斗争取得胜利,满洲的党组织要 尽可能地造成全民族的反帝统一战线……党(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巩固和发展是满洲群众斗争胜利的保障 。这一指示有利于(  )

A.东北地区抗日力量的联合B.促成 联蒋抗日 方针实现C.牵制华北地区的日本军队D.延缓日本军队占领东北全境

13.

七七事变后,涌现出《保卫卢沟桥》《八百壮士》《台儿庄》《法西斯细菌战》《祖国在呼唤》等话剧作品,晋察冀文艺工作者也创作了《把眼光放远点》《子弟兵与老百姓》《儿女英雄》《团结就是力量》《十六条枪》等作品。这些剧作(  )
①激励了人民的抗战意志 ②反映了全国抗战的局面
③表达了停止内战的主张 ④控诉了日寇的残暴行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

1943年,中美、中英签订新约,明确废除两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国民政府在《告全国军民书》中称,中华民族的 抗战牺牲,乃使不平等条约百周年的沉痛历史,改变为不平等条约撤废的光荣记录 。但在谈判过程中,中国主张在中美新约中增加 以平等互惠之原则为基础 的表述,遭到美方拒绝。英国继续控制香港地区,以上史实表明(  )

A.列强在中国攫取的特权全部取消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终结C.中国英勇抗战赢得国际地位提升D.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15.

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全歼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取得孟良崮战役的胜利, 扭转了华东战局 。毛泽东说此战 意义极大 。蒋介石哀叹 孟良崮的失败真是空前的大损失,令人哀痛 。此战役(  )

A.进一步挫败了国民党军队发动的全面进攻B.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C.基本摧毁了国民党军队在长江以北的主力D.彻底结束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

16.

某学生阅读《周恩来画传》,了解新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情况,摘录了如下史料:
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④周恩来致函联合国秘书长赖伊指出,安理会的决议是 支持美国武装侵略、干涉朝鲜内政和破坏世界和平的,严重地破坏了联合国宪章
按时间先后排列以上史料,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②④①③

17.

1955年5月起,依据《关于人民代表到各地视察工作的通知》,全国人大代表分赴各地或就近在城市和乡村视察。在城市中视察重点是粮食供应和生产建设等,在乡村中重点是粮食统购统销、农业生产和互助合作等。代表们 深入到工厂、矿山和农户,收集了许多意见,并向政府进行了反馈。这一做法(  )
①推动了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 ②完善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③有利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开展 ④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践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8.

阅读 新中国基础教育数据统计简表(1949—1957)”

普通中学

在校中学生

万人

小学万所

在校小学生

万人

1949

4045

103.9

34.7

2439.1

1951

3994

156.8

50.1

4375.4

1953

4433

293.3

51.2

5116.4

1956

6715

516.5

52.9

6346.6

1957

11096

628.1

54.7

6428.3

依据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国家兴办了各类职业学校B.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C.基础教育的规模逐步扩大D.国家实行 科教兴国 战略

19.

《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死者的财产需要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第七表规定,如果私人土地遭受损失,土地所有者可依法提起诉讼,要求赔偿;第八表规定,月息不得超过百分之一,有钱人不可随意规定贷款的利率;第九表规定,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未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对《十二铜表法》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体现出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 ②法律意图缓和罗马社会矛盾
③法律应顾及所有公民的权益 ④立法适应罗马帝国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

拿破仑进入马德里,以 解放者 的姿态对居民说: 我取消了异端裁判所……我取消了封建权利……一切特殊的裁判权都是攫取的,是违背国民权利的。 而西班牙人则认为 法国人的皇帝 我们的幸福的敌人 。这段材料说明拿破仑战争(  )
①促成西班牙统一 ②打击了封建势力 ③传播了启蒙思想 ④激发了民族意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1.

1786—1790年间,英国棉纺织品输入印度年均120万英镑,至1809年增加到1840万英镑。1813年到1844年印度输往英国的原棉增加近10倍。 印度这个棉织品的祖国开始被大量外来棉织品充斥了 。印度的手工业者因失业而挣扎于死亡线上。当时的印度总督本丁克承认: 棉织工人的白骨,把印度平原的土地都漂白了。 造成19世纪上半期上述变化的原因有(  )
①工业革命使英国棉织品成本降低 ②印度手工棉纺织业生产效率低下
③英国输出商品破坏印度经济结构 ④苏伊士运河便利了英国掠夺原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2.

拉美国家独立后,形成以出口农产品和矿产资源等初级产品为主的外向型经济。19世纪,拉美的主要贸易活动掌握在英、法、德、美等国公司的手中。这一情况(  )
①导致了拉丁美洲国家的半殖民地化 ②导致工业化进程在拉美各国的完成
③体现西方国家对拉美的渗透和控制 ④制约了拉丁美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材料阅读

23.

印度洋:中国和西方。(12分)
材料一
明朝自认为对周边地区和国家负有保护、体恤、怀柔它们的责任,它们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明朝有责任来调解。明朝是经济大国,物产丰盈,在交往中常常是赐予多于贡物。明朝靠这种礼制朝贡关系,维持着在亚洲的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不含有恃强凌弱的霸道。朱元璋说: 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 这条祖训影响了有明一代,郑和下西洋也是这种祖训精神的延续,不存在对外掠夺,更没有占有殖民地的诉求,有的只是和平的理念,友好的举措。

——摘编自王天有《郑和下西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来到印度洋。葡萄牙人把海洋归所有人共有的习惯法说成仅仅适用于罗马法管辖的欧洲人;并认为,印度人和阿拉伯人在罗马法治之外,因而无权要求在亚洲水域航行。在葡萄牙人之前,没有人将海洋宣布为自己的世袭产业或征服的产业。葡萄牙人到来之后,印度洋就从数千年来的公海变为葡萄牙人专有的禁区。为了行使这种 权利 ,葡萄牙人采取恐怖主义手段。达·伽马在一次航行中,捕获了从麦加返航的非武装商船,在搬光船上货物后,烧死了船上所有的人。在经过最初的杀人放火的阶段以后,葡萄牙人获得了 大洋海的主宰 的特权。他们组织了一整套帝国统治机构来行使和利用其垄断权。

——摘编自【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
葡萄牙在印度的各个殖民据点里,构筑城堡,强征贡赋。葡萄牙垄断东西方贸易,进行不等价交换;掠夺印度的宝石、香料和丝、棉织品,运往里斯本,然后高价转卖到欧洲各国,牟取暴利。为了保持欧洲市场上香料的垄断价格,葡萄牙殖民者限制印度香料西运,甚至将大量 过剩 香料销毁。此外,葡萄牙还从事奴隶贸易,果阿是当时最大的奴隶市场之一。无怪乎印度人民谈到葡萄牙殖民者时说, 幸而葡萄牙人同狮虎一样少,否则他们会消灭整个人类

——摘编自艾周昌程纯《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1)阅读材料,比较明代中国与同时期西方国家对待印度洋地区的不同。(8分)
(2)简要分析西方国家在亚洲沿海地区早期殖民活动的背景和影响。(4分)

24.

新民·新人。(12分)
材料一
新民 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康诰》, 王应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大意是,周公告诉康叔,应帮助周王依天命保护和改造殷商的遗民,让他们去掉旧习成为 新民 。宋代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 明德而后能新民……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 ,强调通过革故鼎新、革旧更新而成为 新民 新民 思想广泛流布。
材料二

序号

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1895年,严复认为治国之根本在于治,理想中的新民血气体力聪明智虑德行仁义三方面都应强大,主张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以实现国家富强。

1903年,郑观应在南宁创设蒙养学堂,发布《告示》说:尝考泰西富强之国,皆学堂林立……盖学堂所以开民智,未有民智不开而能致富强者也。

19021906年,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提出,新民要有独立自主意识,民之自由焉,自治焉,则群治必蒸蒸日上;要有公德利群之品性,强调树立国家意识和群体观念,知有公德……而新民出焉矣;认为天下无中立之事,不猛进斯倒退矣,推崇进取和冒险精神。

19181919年,李大钊指出,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应创造一种劳工神圣的组织,改造掠夺主义的经济制度,认为经济组织没有改变,精神的改造很难成功;应以人道主义改造人类精神,同时以社会主义改造经济组织;认为向上的、进步的新人,应以社会主义互助、牺牲的精神来代替资本主义竞争、自利的观念。

——摘编自梁启超《新民说》、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古代 新民 的内涵。(3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评析近代以来 新民 新人 思想的变化。(9分)

三、开放性试题

25.

视角与解释。 (10分)

晚清时期重大历史事件(部分)示意图

结合地图中的信息和所学,任选3个视角,简述晚清时期中国历史的发展演变。(10分)

四、材料阅读

26.

货币和物价。(14分)
材料一

南京国民政府1937—1949年法币发行额简表

时间

发行额亿元

指数

19376

14.1法币

1

194012

78.7法币

5.58

194312

754法币

53.47

19458

5569法币

394.96

194612

37261法币

2642.83

194712

331886法币

23538.01

19488

6636946法币

470705.39

19491

208.2244(金圆券

折合法币624660000)

44302127.66

19495

679458(金圆券

折合法币2038374000000)

144565531914.89

——摘编自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等

材料二
100元法币的购买力,1937年是两头牛,1941年是一头猪,1943年是一只鸡,1946年是一个鸡蛋,1949年5月是0.245%粒大米!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严重的通货膨胀并没有消除。投机资本利用当时的财政经济困难,在城市中乘机哄抬物价,扰乱市场,从1949年4月到1950年2月,先后发生四次全国性的物价大波动。为了制止由于投机资本操纵而加剧的市场混乱,人民政府依靠国营经济的力量和老解放区人民的支持,采取有力的经济和行政手段,同投机资本进行了较量。首先是加强金融管理,进行 银元之战 。针对当时银元投机猖獗的情况,人民政府严禁金条、银元、外币在市场的流通,规定人民币为唯一合法货币。查封金融投机大本营上海 证券大楼 ,稳定了金融市场。其次是进行 米棉之战 ,全国各大城市同时按国家牌价敞开抛售粮食和棉制品,使物价大幅度下降。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法币发行额变化的原因和影响。(6分)
(2)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是如何稳定物价并最终解决物价问题的?(8分)

27.

干部教育。(8分)
材料一
1939年4月17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论干部的学习》,指出干部在职学习的几种方法是:“(一)在实际中学习;(二)读书;(三)向群众学习;(四)适当地给予干部独立负责工作的机会,来锻炼干部、教育干部。 1940年1月3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规定了学习课程的内容(如下图)。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简史》

材料二
学会管理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我们的同志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的方法,必须去学习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3月5日)

材料三
建国初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各省、市共开办干部学校和训练班347所,这些干校共培训科研、教育、工程技术、医药卫生、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专业干部127.5万人。到1954年,全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发展到14万人,比1949年增长近13倍。

——摘自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工作通讯》(1956年第7期)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评述20世纪30—50年代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历程。(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