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省台温联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4 浏览数:848

一、单选题

1.

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众多氏族部落,先后转化为父系氏族公社,在考古学上相当于新石器时代的后期,属于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已被大量发现,有的已经进行科学发掘。下列关于这一时期文化遗存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 ②开始从事原始农业
③出土精美的玉器 ④私有制产生得到实证

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③

2.

《国语·齐语》云: 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厮,试诸壤土。 孟子与许行辩论,曾质问: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据此可知,该时期(  )

A.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B.铁犁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步推广C.铁器制造出现并得到普遍使用D.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3.

《唐律疏议》分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12篇,共502条,有笞、杖、徙、流、死五种刑名,凡20等,分律、令、格、式四种体式。 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止邪,式以轨物程事。 据此可知,《唐律疏议》(  )

A.律令儒家化是重要的变化B.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C.律是行政制度与规则D.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4.

永不加赋 摊丁入亩 是明朝一条鞭法的继续和发展。取消人丁、地亩的双重征税标准,将税收合并为单一的土地税,标志着中国赋役史上人丁负担逐渐向土地转移的演变过程终告完成。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历代 人丁负担 的是(  )

A.魏晋时期的 B.唐朝中期的 地税 C.汉朝的 口赋 D.唐朝时期的 户税

5.

马克思在《波斯和中国》一文中谈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指时出:虽然你可以说,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愚蠢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下列选项中,对马克思观点理解恰当的是(  )
①承认中国抵抗英国侵略的正当性
②可以斥责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
③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可以不择手段
④起义民族斗争过程中能体现相应的文明程度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6.

学校、书籍、图书馆、博物馆等逐渐发展成为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主要载体。从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看,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国子监

西汉

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书院

宋代

书院制度的建立,更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京师大学堂

近代

创建于洋务运动中,采取分科教育的方式

北京大学

1915

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A.①B.②C.③D.④

7.

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作出的决议近三万字,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部队建设的基本经验,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重申了共产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强调在红军内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实行官兵平等的民主主义制度,同时要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在这次会议中,毛泽东被选为(  )

A.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B.中央特派员C.政治局常委D.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

8.

从1956年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1965年完成经济调整工作,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十年的艰难探索。这十年,在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上跨出了前所未有的一大步。下列会议,不属于发生在这十年的是(  )

A.中共八届九中全会B.七千人大会C.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D.中共九大

9.

高速铁路是20世纪铁路建设的新成就,中国自20世纪末开始建设高铁。下图是中国高速铁路分布示意图(截至2020年12月),下列选项中符合该图的相关史实是(  )

A.到2020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稳居世界第一B.中国高铁在核心上技术实现引进创新领先世界
C.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在2014年建成通车D.新一代高铁技术的代表 复兴号 已经被代替

10.

公元前1100年前后,强大的第二亚述帝国凭借其铁制武器、训练有素的军队、有效的官僚机构和架制在车轮上的铁制的破城槌,开始扩张。下列项中,属于亚述帝国的文明成就的有(  )
①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②最早使用战车作战
③修建了多座规模宏大的王宫 ④标志性雕刻人首飞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

伊斯兰文明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阿拉伯帝国地域辽阔,涵盖了诸多古文明地区,加之阿拉伯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历代哈里发的促进,阿拉伯文化成就灿烂辉煌。下列选项中,属于阿拉伯涵盖的 诸多古文明地区 的是(  )

A.小亚细亚B.巴尔干半岛C.伊朗D.非洲东部

12.

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大致在12世纪以后,随着国王逐步加强手中的权力,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司法、财政、军事制度,从通过封君进行间接统治转向对臣民的直接统治,欧洲国家初步形成。下列项中,体现 国王逐步加强手中的权力 的是(  )

A.腓力四世召开三级会议B.1215年6月15日签署《大宪章》C.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帝侯制度D.亨利二世给予林肯城之特许状

13.

英国从1553年到1680年间,组织了49个商业垄断公司,投资额由1558年的1万英镑增加到1695年的400万英镑以上;法国从1599年到1789年至少建立了75个商业垄断公司;荷兰最著名的垄断公司是1602年成立的 东印度公司 ,它在1606年拥有军舰41艘、商船约3000艘、雇员10万人。各国积极建立 商业垄断公司 的原因是(  )
①为了有效垄断对外贸易 ②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③海外殖民竞争激烈 ④全球海路的开辟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4.

据美国学者罗伯特·亨特在1904年《贫困》一书中的估计:在正常繁荣年景,美国约有不少于1000万人处于贫困之中,其中400万人公开乞讨,200万人一年中有4至6个月失业。约有170万学龄儿童沦为童工。每年约有100万人在劳动中因事故而伤亡。这一现象导致的浅层后果是(  )

A.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尖锐对立B.工人的反抗斗争转向争取政治权利C.资本主义工业迅猛发展D.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15.

下图是1953—1958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实现了工业化B.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C.废除了斯大林模式,促进了经济发展D.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6.

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宁静而安定的小农社会秩序已被打破,农民弃耕从商的事很常见。一些地方,由于 主户少而客户多,口尤难记 ,连户口登记都出现困难。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更多,任何人都可以流入,商人、佣工、流民,如建康府曾为 留都之地,四方失所流徙之民,往往多聚于此,皆无作业 。宋代社会因其显著的开放属性与商业属性,而呈现出远远强于前代的流动性与活力。据此材料,关于宋代变化,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A.实行主客户制B.传统社会秩序被打破C.理学向基层渗透D.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17.

代表国家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称为 关税 。1928年7月,中美签订整理关税条约,美国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原则。是年德国、英国、法国等10国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权。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签订新约,相关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1943年中华民族成功废旧约签新约的主要原因是(  )
①收回关税自主权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②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③国民政府明确要求实现关税自主权
④中国人民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地位的提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8.

雅典城外阿波罗神庙墙上,铭刻着古希腊哲人的一句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体育就是人类认识自我的一种方式。下表为古希腊体育思想,其内涵思想有(  )

苏格拉底

提醒雅典人要不懈地提高身体素质,体育教育…应该让他们从小就开始接受。而且,体育训练应该十分小心,并且要终其一生

柏拉图

提倡进行简单而朴素的身体锻炼,认为青年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严格地受到音乐与体育的教育,借以成为优秀的卫国者。

亚里士多德

认为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显然预先把儿童交给体育教师和角力教师,这些人分别能造就儿童的体质和教给他们身体方面的本领

①终身体育思想 ②平等的体育意识
③适度有规律的体育教育思想 ④竞技体育优先思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9.

新移民能够主动地驾驭 美国认同 原生国家认同 两种社会身份和社会网络。他们在其工作、交往、生活的很多方面是非常 美国化 的,也能够在社会网络和生活社区中继续保持原生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据此材料,可知 新移民 给美国社会带来了(  )

A.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B.多元文化认同C.其他国家与美国的差距拉大D.经济文化扩张

20.

政府间国际组织从国际法意义上而言,是指由若干个国家政府为特定的国际合作目的,依据国际条约而设立的国际常设机构,其是现代国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下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①是国际联盟,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B.②是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宣告了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互相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C.③是欧洲联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而建立
D.④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该协定的框架下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

21.

关于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史学家施展在《枢纽 3000年的中国》一书中,作了如下的分期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社会结构在古代曾经有过三次大的结构性变迁。分别是 一封建社会,在周代获得完善,终结于秦政。终结此一均衡的技术进步,在于铁制农具与牛耕的使用,以及竹简的应用,伴随着这个时代的自我瓦解,精神进入到自我反思阶段,东亚轴心文明在中原大地上展开,思想自由地奔流……二豪族社会,从汉武帝的时候开始出现,终结于唐末……三古代平民社会,从北宋开始,终结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此材料最能说明的是(  )

A.历史研究中的分期是一种人为主观的划分B.不同的史观、历史研究目的等造成分期的标准不同
C.历史分期标准的确定有助于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D.历史分期有其适用范围也体现了相应的史学视角

二、材料阅读

22.

中国的地理、地缘以及文化传统对于中国文明发展一直起着决定性作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秦之克并六国,其原因盖有数端。地势形便,攻人易而人之攻之也难,一也。春秋大国,时曰晋、楚、齐、秦,其后起者则吴、越。吴越文明程度大低,未足蹈涉中原,抗衡上国。四国风气,秦、晋本较齐、楚为强,兵亦然,二也。……惟秦地广而腴,且有山林之利。开辟较晚,侈靡之风未甚。观李斯谏逐客,历数侈靡之事,秦无一焉可知。其上又有重农之政。齐民生计之舒,盖莫秦若矣,三也。此皆秦之凭籍,优于六国者也。以人事论,则能用法家之说,实为其一大端。

——吕思勉《先秦史》

材料二
至唐朝,科举制渐趋规范化,不过,尚有欠缺。当时虽原则上规定平民阶层皆可应试,但仍讲究门第,名门望族子弟仍居优先地位。……士人考取进士后并不立即授以官职,还须再经吏部考试,合格者才可正式入仕;而且从官员总数看,非科举入仕者仍占很高比例,科举取士并未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上述状况直至宋代方有明显改观。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材料三
将来用什么方法进入社会主义,现在还不能说得很完整,但总的来说,就是和平转变的道路。中国经过了反帝、反封建的流血革命后,不会再流第二次血。和平转变,是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而且要转变得很自然, 水到渠成 。如经过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达到阶级消灭,个人愉快。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

(1)根据材料一,从地形、民风、人事三个方面概括 秦之克并六国 的原因。结合所学,简述 用法家之说 给秦国带来的新变化。(7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选拔官员的途径具有哪些特征。结合所学,从文化发展角度分析宋代官员选拔的途径 有明显改观 的原因。(7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实现社会主义 和平转变 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从历史进程角度分析 和平转变,是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的原因。(6分)

23.

探索与创新,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在这个现代化过程中,也有一个特例,就是北洋水师。整个洋务运动都是变物不变制,器物可以引进,大工厂的生产方式也可以学习,但一般的制度性变革是不被允许的。不过,筹建北洋水师却把制度也变了,要想练制一支新式的海军,不变制度是不行的,像当时买回来的定远号、镇远号这类大军舰,都类似于一个小工厂,如果不对制度进行变革,这些军舰根本没法操作。所以,北洋水师全面引进英国体制,把英国的军阶制度引进中国,只是把具体的称呼都改了;同时还把英国的军官请来,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训练中国的水兵;让从福州船政局毕业,又让从海外留洋归来的学生当管带或舰长,指挥军舰。所以说,北洋水师对传统的军事制度变革得比较彻底,但它也有自己的问题。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不断变化,各解放区也开始逐渐连成一片。根据地民众通过人民代表会议的选举,相继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革命根据地的政权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阶级基础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已然成为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要建构的新的政权结构模式。正如毛泽东所说: 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府都要加上 人民 二字,各种政权机关都要加上 人民 二字……以示和蒋介石政权不同。

——杨东《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与参与主体的近代嬗变》

材料三
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围绕建立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设立政策性银行,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以及正确引导非银行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新组建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已经投入运营。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正在增强,金融市场秩序有所改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行为有所规范,金融总体运行正常。

——曾培炎《关于当前经济形势》1995年4月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 北洋水师对传统的军事制度变革得比较彻底 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指出洋务运动引进器物的做法并对该做法加以客观评价。(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进步之处,并说明取得进步的主要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 金融体制改革 出现的政策性背景,并简述21世纪初中国作为迅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金融中所取得的成果。(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4.

人类有史以来,战争频繁、烽火不断,影响深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在亚历山大远征期间,希腊士兵驻守的众多要塞发展成希腊式的城市,在随后的200年间,有大约200多个城市在希腊帝国各地建立起来,其中许多城市的人口在10万人之上,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城更是发展迅速,拥有近50万人口。城市的建立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将希腊文化和生活方式直接介绍给当地人民,极大地扩大了希腊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徐新《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无数战争幸存者在身体或心理上遭受永久伤害。社会发生多种形式的变化,特别是欧洲。风俗习惯变得更为放纵;政府开始更多地干涉经济生活;政客变得更世俗化;福利国家迅速发展。残杀、破坏、无意义的战斗和显然毫无益处的战争让许多西方知识分子对文化产生质疑:对科学技术的追捧,关于进步的观念,西方人声称所具备的道德优势,人类对于自身命运的理性控制,欧洲人已经从 野蛮人 中脱胎出来的想法,以及西方文明总体的基石。

——【美】乔纳森·戴利《现代西方的兴起》

参考材料一、二,各用一句话概括两则材料的观点,自选一个观点,运用相关史实,围绕战争影响这一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