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河南省青桐鸣高一第一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16+4)【纲要上1—6单元】【解释版】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80

一、单选题

1.

考古学家指出,内蒙古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年代为公元前2000—前1500年左右。依据学者们的研究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纹饰蕴含着甲骨文的影子。这可以用来说明,甲骨文是(  )

A.国家初始形态的表征B.原始手工业发展下的结果C.文化发展演进的产物D.草原部族图腾文化的体现

2.

西周时期,最重要的礼是诸侯册命礼。诸侯虽然可以世袭,但诸侯对周王的臣属关系需要通过特定的册命仪式来予以肯定,诸侯国在最初分封时要经过册封,每一位袭封的诸侯也要由周王重新册命。这表明(  )

A.权力分配与宗法制度相结合B.周制呈现原始民主遗存C.敬天保民观念成为社会共识D.礼制维护了周王的地位

3.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 郡县政令受制于中央,郡县守令不世袭,视实际服务成绩为任免进退。此为郡县制与宗法封建性质绝不同之点。自此,贵族特权阶级分割之封建,渐变而为官僚统治之政府 。据此推知,郡县制的设置(  )

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B.确立了贵族政治的权威性C.实现了国家的垂直管理D.证明了皇权来源的合法性

4.

汉武帝时尊崇儒术, 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成为天下学士的榜样;汉宣帝时,却宣称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这反映了西汉统治者(  )

A.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B.实行 儒表法里 的治国理念C.成功抑制地方分裂势力D.沿袭秦朝确立的统治政策

5.

魏晋时期(公元220—420年),在两汉时期农业高度繁荣的关中地区出现了 百姓不专农殖,乃无车牛 的情况。黄河下游地区,农业生产也遭到极大破坏,生产凋敝,田地荒芜。地处边疆的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等重要农业区,大部分都成为游牧区。这反映出(  )

A.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B.统治者注重保护生态环境C.区域经济差异性较明显D.游牧文明具有强大的活力

6.

开皇七年(587年)正月,隋文帝诏令诸州岁贡士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正式设立了每年举行的常贡之科。除此之外,隋文帝也采用官吏举荐用人之法。早在开皇三年(583年),就曾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598年),又命令以 志行修谨 清平干济 二科推举人才。这些举措(  )

A.使士族丧失了参政资格B.促进了南北方文化认同C.是对九品中正制的发展D.有助优化官员选拔制度

7.

下表为汉、唐各地水利工程数量表。这表明唐朝时(  )

陕西

河南

山西

河北

甘肃

四川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广东

湖北

湖南

云南

合计

18

19

4

5

1

1

1

4

1

1

1

56

32

11

32

24

4

15

18

12

44

20

29

4

7

1

253

A.南方经济全面超过北方B.藩镇割据影响水利兴修C.国家重视南方农业生产D.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

8.

王安石方田均税法的具体操作方式是:首先分地区清丈土地,并根据田地的形状、土质、地理位置、肥力将土地分为五个等级并登记在册。通过这种统一测度,使每块土地的所有权变得清晰,各等农户所负担的赋税也依照其所占的田亩数量和等级予以规定。这反映出(  )

A.变法措施失当脱离实际B.缓解财政危机的意图C.国家积贫积弱彻底改变D.土地兼并得到了控制

9.

宋金订立和议之后,金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也由北向南转移,越来越多的女真人定居于中原地区。金世宗时,有大臣指出: 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之临潢(今内蒙古东部地区)……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今北京地区)”这表明金朝(  )

A.土地经营方式改变B.保留女真民族特色C.实行因俗而治政策D.封建化程度的加深

10.

朱熹曾言: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朱熹意在强调(  )

A.会通佛老提升儒学地位B.儒家伦理道德具有合理性C.格物致知是求理的途径D.注重发挥理学的教化作用

11.

明朝初年,官员的俸禄由实物粮食支给,后来逐渐发展到由本色和折色构成,本色即粮食,折色即为钱钞,俸禄中折色白银的比例持续增加。正德七年(1512年)下令折色俸给以十分为率,一分折钱,九分折给银。到万历初年,官员的俸禄已经称为俸银。据此可知明朝(  )

A.纸币成为唯一货币B.农产品商品化提高C.白银成为主要货币D.官员俸禄的市场化

12.

《津门杂记》记载: 自西洋通款,各国来津贸易者既伙,议准于距城五里之紫竹林地方设立关榷,建造房屋,中外互市,华洋错处,轮船懋迁,别开生面,为北洋通商要地,由是益臻繁盛,焕然改观。 这一记载揭示的主题是近代中国(  )

A.列强租借势力的扩大B.沿海城市的半殖民地化C.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D.开埠后口岸商业的发展

13.

1867年,奕䜣等人鉴于 洋人制造机器、火器等件,以及行船、行军无一不自天文、算学中来 这一事实,商定在同文馆的外文各馆之外,再设一个天文算学馆,聘请西洋人担任教习。大学士倭仁反对科举出身的士子师从 夷人 ,认为这样会动摇国本,终至 变夏于夷 ,有亡国之患。这可以用来说明(  )

A.顽固派固守传统经济模式B.中体西用难以推动近代化C.华夷观念不利于西学传播D.洋务运动的社会基础薄弱

14.

1916年6月12日,马星驰在《新闻报》上发表了一幅漫画《当局今后之责任》。画面中,一列火车已脱离轨道,两组人员正齐心协力,将一面写有 中华民国 的大旗和两面五色旗插在火车头上。这一漫画的寓意是(  )

A.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B.对实施民主政治的期盼C.讽刺北洋军阀派系纷争D.抓住时机提高国际地位

15.

新文化运动时期,学者张耀翔在《论吾国父母之专横》中直言, 世之闻吾言而摇首切齿,骂我为忤逆不道,加我以冒天下大不韪之名者,则必仍属太古时代家天下之遗民,未足以语共和国民之精神者也 。该学者意在(  )

A.关注对民众革命宣传B.批判儒家封建伦理道德C.积极宣传进化论思想D.反思新文化运动弊端

16.

1922年5月23日,陈独秀在广东《群报》上刊登的《共产党在目前劳动运动中的态度》中写道: 在同一目的之下,共产党、无政府党、国民党及其他党派在劳动运动的工作上,应该互相提携,结成一个联合战线才免得互相冲突,才能够指导劳动界作有力地战斗。 这表明陈独秀主张(  )

A.明确反帝反封建任务B.实现国共党内合作C.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D.建立民主联合战线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并六国,统一西戎、百越、西南夷,建立起空前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被认为是天下的主宰,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秦在统治范围内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促进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统一,扩大了华夏文化的传播,加强了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与交融。汉承秦制,是秦统一王朝的继承与发展。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处在统一政权治理下的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发展,华夏民族吸收边疆民族成分,发展成为一个更大规模的民族共同体——汉族,以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凝聚的核心。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伦理等各方面的进一步统一, 华夷一统 观念得到加强。
材料二
宋统一黄河流域及以南地区,与北方的辽及后继的金、西北的西夏形成并立之势。宋虽无力恢复汉唐大一统之治,但以华夏正统自居。契丹建立辽朝,统一北方诸族,形成了草原游牧文化与汉文化相结合的辽文化。契丹统治者以中华正统自居,将当时的宋、辽政权并立局面比作南北朝。继辽而起的金朝是由地处东北的女真人建立的。金灭辽、北宋,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与交融。宋室南渡,大批汉人南迁,促进了江南的发展。而女真人南迁契丹、汉地,推动了北方民族的交融发展,并迅速走上了汉化道路。金朝统治者自居中华正统,奉行尊孔崇儒政策, 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 。在金朝的统治下,女真及北方各族进一步发展,民族交融与中华认同加强。

——摘编自刘正寅《从民族交融发展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时期中华文明发展的新变化,并说明其影响。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开元二十二年五月敕: 定户之时,百姓非商户郭外居宅及每丁一牛,不得将入货财数。其杂匠及幕士并诸色同类,有番役合免征行者,一户之内,四丁以上,任此色役不得过两人;三丁以上,不得过一人。 二十五年定令: 诸课户一丁租调,准武德二年之制。其调绢纯(粗绸)布,并随乡土所出。绢纯各二丈,布则二丈五尺。输绢絁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其绢纯为疋(同 ,用于整卷的布、绸等),布为端,绵为屯,麻为綟(丝麻的计量单位)。若当户不成疋端屯綟者,皆随近合成。其调麻每年支料有余,折一斤输粟一斗,与租同受。其江南诸州租,并回造纳布。(准令,布帛皆阔尺八寸、长四丈为足,布五丈为端,绵六两为屯,丝五两为绚,麻三斤为綟)诸丁匠不役者收庸,无绢之乡,絁布参麋(蚕食麋桑叶所吐的丝)。 (日别施、绢各三尺,布则三尺七寸五分)

——摘自杜佑《通典·食货典》

(1)材料反映了______(朝代)的______(赋税制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赋税制度的征收依据。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赋税制度的影响。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实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它的实施既显现出清政府无可奈何的境地,又折射出其试图绝处逢生的勇气。然而,由于清政府自身的矛盾性、财政的短缺以及中央权威的弱化,使得新政的推行步履维艰;加之内部营垒的反戈以及外部力量的冲击,导致新政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但是,这并不能抹杀新政的积极影响,它所构建的现代官僚机构,赋予的公民权利,开辟的公民政治参与途径,客观上开启了我国早期政治现代化的征程。

——摘编自刘存存《清末新政与我国早期政治现代化的启动》

材料二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孙中山为之奋斗了多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起来,这是他的政治近代化从思想理论到实践的重大发展和飞跃。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的政治近代化思想并没有停滞不前,南京临时政府在《临时约法》中提出的一系列的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纲领和原则,表明孙中山的近代化思想在政治方面的发展更趋成熟、完善。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他对苏俄和西方的政治进行比较、分析,各取所长。他的政治近代化思想和理论,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而向前发展了。在反帝反封建的前提下,孙中山进一步完善了他的三民主义,以新的民权主义为核心的政治近代化思想最终成熟和完善起来,成为具有完备理论形态的完整意义上的政治近代化的思想。这一思想和理论,直至孙中山的晚年,始终不变。

——摘编自王玉祥《孙中山政治近代化思想评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在政治近代化方面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政治近代化思想的历史意义。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晚清以来的中国文化近代化过程中,湖湘士大夫即意识到文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他们努力探索中国文化的主体性重建与近代性转型的双重文化建构。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推动近代化的主体力量和核心人物,就在于他们已经思考并希望解决中国文化建设的这个根本性问题。

湖湘士大夫的文化探索

人物

籍贯

文化观点

魏源

湖南邵阳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窃其所长,夺其所恃

左宗棠

湖南湘阴

中国以义理为本,艺事为末;外国以艺事为重,义理为轻……谓我之长不如外国,藉外国导其先,可也;谓我之长不如外国,让外国擅其长,不可也

谭嗣同

湖南浏阳

①地球之治也,以有天下而无国也。……君主废,则贵贱平;公理明,则贫富均。……若西书中《百年一觉》者,殆仿佛《礼运》大同之象焉

②数千年来,三纲五常之惨祸烈毒,由是酷焉矣

宋教仁

湖南常德

如果将国家与私有制废除,“真正之自由平等因以享得,人类社会乃成太平大同之景象,古人所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货物弃于地,不必藏于己者,夫然后实现于今日,这是各国社会主义学者所拟之理想的社会而求之不得者

杨度

湖南湘潭

共产主义有二义焉:一曰各取所需,所以定分配之制也;二曰各尽所能,所以定生产之制也。……举世之人,不必各私其财,各私其力,而无一不得所者,所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也

——摘编自朱汉民《中国文化的近代化与主体性重建——以近代湖湘文化转型为例》

根据材料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中国文化的近代化与主体性重建 自拟主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