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区)二十三校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16+4)【选择性必修一前五单元】】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15

一、单选题

1.

周人在灭商前,已经有了一套类似商朝的内外服制度。灭商后,周王统治的则是整个 天下四方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从法理上讲是有统治力的。材料旨在说明西周(  )

A.有一定的统一性B.是单一民族国家C.实行土地国有制D.实现了中央集权

2.

岳麓秦简《暨过误失坐官案》列举了暨(江陵县丞)职务 坐官(连坐)”, 凡八劾(追责)”,其中八月的一天中就有 二劾 。云梦秦简《为吏之道》要求官吏 严刚毋暴,廉而毋刖,毋复期胜,毋以忿怒夬(决)” 审智(知)民能,善度民力 宽以治之,有严不治 。这些记载(  )

A.说明两段史料存在冲突B.说明了秦法严密细致C.否定了秦朝暴政的说法D.体现出秦朝儒法并重

3.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初置丞相一人,改丞相为相国;后汉惠帝又改相国为丞相,且分左右,由两人分任;汉成帝、哀帝时期,丞相人数又有增加。这些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王国势力的直接挑战B.无为而治的错误指导C.巩固皇权的现实需要D.外戚干政的后果使然

4.

东汉末年,曹操打破察举制桎梏,施行 唯才是举 的选官制度。而魏文帝曹丕接受陈群的建议,确立兼重 的九品中正制,该制度沿用了近四百年之久。由此可见,九品中正制(  )

A.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B.蕴含着一定合理成分C.使选官实现公平公正D.巩固了曹魏政权统治

5.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正月,康熙皇帝谕令: 西藏事务不便令拉藏汗独理,应遣官一员前往西藏协同拉藏办理事务。 雍正五年(1727年)正月, 著令内阁学士僧格、副都统马喇差往达赖喇嘛处 。这些措施(  )

A.标志着驻藏大臣制度趋于完善B.完善了边疆地区的基层治理体系C.旨在推动西南地区的全面发展D.强化了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控制

6.

清末留学毕业生学成考试中将考试成绩与奖励功名出身相挂钩,具体关系如表1所示。据此可知,当时(  )

表1

评定等级

考试分数

奖励功名

最优等

80分及以上

进士出身

优等

70分及以上

举人出身

中等

60分及以上

举人出身

A.留学生授功名是时代产物B.留学成为学子获得功名的主要途径C.科举制度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D.清末教育无任何实质性变化

7.

表2所示为1941年太行山各区村参选公民社会身份的统计情况。由此推知,这一选举(  )
表2

项目

村别

参选公民数/

参选公民比例/%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上虎峪村

33

19

63.5

36.5

下虎峪村

2

14

34

4

28

68

京上

2

17

72

36

1.6

13.4

56.7

28.3

西马全

2

29

9

5

72.5

22.5

下白岩

5

30

82

4.3

25.6

70

A.巩固了土地革命的社会基础B.消除了封建剥削基础C.推动了民主联合政府的成立D.有利于团结抗日力量

8.

图1所示是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部分法律法规。这可用于说明(  )

19499月,《共同纲领》阐明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19528月,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19549月,我国第一部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19845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图1

A.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起步B.民族政策随时代变化而改变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起源D.党和政府重视民族地区发展

9.

表3所示为当代中国不同时期的劳模评选情况。我国劳模评选的变化(  )

表3

时期

劳模精神

典型特征

代表人物

20世纪50—60年代

不畏困难、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不怕牺牲、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多作贡献

生产型

技术革新型

时传祥、王进喜、李四

光、钱学森、华罗庚、焦裕禄、郭凤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奋力开拓、争创一流、建功立业、改革创新、创造价值、与时俱进

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管理型

徐虎、许振超、宋鱼水、姚明

A.顺应了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B.转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符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D.是更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现

10.

据表4可知,当时我国(  )

表4

年份

文件

1979

《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

1981

《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

1983

《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

1984

《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

1988

《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A.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C.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D.现代企业制度得以确立

11.

但丁在《神曲》中称赞亨利七世为上帝派来拯救意大利的使者。与此同时,但丁开始了《论世界帝国》的创作,书中用拉丁语详细阐述了其关于国家、政治的观点,比如政教分离等。这反映了(  )

A.人文主义者对建立民族国家的探求B.人文主义者对民主政治的追求C.世俗统治者对强化政治权力的渴望D.改革家强调 与上帝直接对话

12.

图2所示是创作于17世纪的版画《奥格斯堡和平之车》,画中一车驾正向前行驶,驾车的是以女性为形象的 和平 ,车驾经过刻着和谈核心概念的立柱,越过手持武器的战神玛尔斯。据此可推知,当时(  )

A.战后欧洲均势局面开始形成B.欧洲正在形成新的国际体系C.集体安全机制得到发展完善D.大国一致 原则得到了落实

13.

面对一个案件时,法官首先考虑的是,是否存在相关的案例,也就是法院此前是否已经针对同类案件作出过判决,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可以依该判例来决定本案所适用的法律,即法官决定案件的重要依据是从案例到案件。由此可知,该法官最可能适用的是(  )

A.英美法系B.日耳曼法C.中华法系D.大陆法系

14.

美国国会实行两院制,参议员由各州直接选举产生,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众议员固定为435名,依据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数据,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名额,分选区由选民直接选举,任期两年,每两年选举一次。这说明美国(  )

A.国家结构为联邦制B.实现了公民权利的平等C.实行国会集权统治D.议员名额注重地域平衡

15.

日本1947年《国家文官法》规定: 文官的任用,依照本法和人事院规则的规定,根据考试成绩、工作成绩或者其他能力的考核结果进行 政府机关首长必须对所属文官的工作进行定期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采取适当措施 。这体现出日本文官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

A.论绩升黜B.平等竞争C.职务常任D.政治中立

16.

1971年春天,大量资金由美元兑换成德国马克。对此,联邦德国政府担心通货膨胀而停止了干预,允许马克汇率向上浮动,荷兰也加入了该行列,其他欧洲货币都进行了重估。此后将美元换成非美元资产,便一发不可收。这表明(  )

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B.国际贸易逐步走向自由化C.世界经济新秩序开始确立D.布雷顿森林体系趋向瓦解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但自开元以后, 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其后国家侈费无节,而大盗起,兵兴,财用益屈,而租庸调法弊坏

——摘编自欧阳修《新唐书·食货志》

材料二
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 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赠耗

——摘编自〔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七十八)·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租庸调制 弊坏 的原因及应对措施。(6分)
(2)与唐朝相比,材料二中的赋税制度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作用。(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中国共产党愿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基础上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等各方面对外交往。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新中国的外交 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罗马法虽然是以代表贵族利益的《十二铜表法》为成文法开端的,但却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从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时期的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社会的公民,其内容主要规范的是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很少规定公民个人财产关系。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罗马社会矛盾呈现出新的变化,万民法应运而生。万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公民与来自罗马社会之外的外来人,以及外来人之间的商贸关系,即主要规范人与人之间的所有权和债权关系,程序方面主要是规范贸易纠纷与财产纠纷等民商事纠纷,有关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内容涉及较少。具有悠远历史的罗马法形成了较为全面、成熟、深刻的思想与体系,因而其成型的法律理论为其他国家所称道并延续,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也理所当然地为其他国家所借鉴并改进。可以说,罗马法是当今现代民法的历史渊源,不仅有具体的法学理论、法律规则延续至今,一些总括性的原则、法理精神也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对许多国家均有深刻影响。

——摘编自李笑玥等《〈民法典〉对罗马法的借鉴与回应》

材料二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编纂民法典,就是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这是一项系统的、重大的立法工程。

——摘编自《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内容彰显了对过去在特殊立法中作出的精确立法抉择的尊重,加强了中国法和罗马法之间的纽带,并为中国法律制度的发展作出了兼具现实性和未来性的贡献。这一切都没有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法律特征和基础。

——摘编自【瑞士】Martino Emanuele Cozzi(陶然,翻译)《〈民法典〉中的罗马法轨迹》

(1)根据材料一,概述罗马法的历史地位和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编撰《民法典》的意义。(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法治文明建设的启示。(2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早在11世纪,一些思想家提出了封建社会等级制的理论。他们将社会的全体成员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其职责是为人类的拯救而祈祷;第二等级是贵族,其职责是用刀剑保护其他社会成员;第三等级是普通民众,其职责是劳动,从事物质生产及养活前面两个等级。这是封建社会初期政治格局的理论反映。然而,随着市民经济力量和政治影响的增长,随着领土的逐渐统一和封建国家机器的发展,财政问题日益成为封建政权存亡悠关的大事,王权对市民的依赖日趋严重。社会现实需要赋予市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一定的席位。

——摘编自沈炼之主编《法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三级会议是腓力四世和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为了争取法国各阶层的支持于1302年首次召开的。会议召开时,国王的发言人首先解释了大会召开的目的,由各等级分别讨论,各自起草一份符合国王意愿的文件。一般没有大会讨论,会议一天就结束。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批准新税,对王权没有起多大的限制作用,国王往往利用第一、二等级和第三等级之间的矛盾分化三级会议,以到自己的目的。

——摘编自张芝联《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三级会议诞生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法国中世纪的三级会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