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八年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33 浏览数:84

一、选择题

1.

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 (等到)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

A.鸦片泛滥成灾B.西方传教士活动猖獗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D.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2.

观察下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通商口岸的开放B.小农经济的破产C.纺织工业的发展D.协定关税的影响

3.

有学者说: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其主要依据是两次战争(  )

A.都是由英国发动B.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C.两者相隔时间很短D.根源和性质基本相同

4.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头目额尔金说: 焚毁圆明园实际上是谈判前的一个步骤,使中国人记住我们给他们的教训。 据此可知,焚毁圆明园的主要目的是(  )

A.惩罚清政府的反抗行动B.试图掩盖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的罪行
C.衬托英、法两国的强大D.迫使清政府同意英、法两国提出的苛刻条件

5.

1841年林则徐有言: 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 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是(  )

A.逼迫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B.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C.割占中国领土150多片平方千米D.割占辽东半岛,索银二亿两

6.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消灭太平天国。当时新增的通商口岸包括九江、汉口、南京、镇江等地,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区域与此相当。由此可知,列强主动 助剿 的主要目的在(  )

A.划长江流域为势力范围B.保障在议定通商口岸投资设厂C.帮助清廷镇压农民反抗D.维护其在通商口岸的经济利益

7.

史学家范文澜说: 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 他所分析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

A.背景B.过程C.结果D.失败原因

8.

如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中国人为挽救国家颓势而进行的一场现代化的探索运动。这场运动追求的目标是(  )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福州船政局制造的军舰


中国派遣的第一批小留学生


轮船招商局

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

9.

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地筹建新式海军。到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近代海防意识增强B.经济迅速发展C.开始反抗外来侵略D.练军经验丰富

10.

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 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 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清军战斗力不强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11.

阅读下面的表格。据此可知,近代西方列强(  )

条约

内容

1842年《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东南沿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1858年《天津条约》

增开汉口、南京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1895年《马关条约》

开放沙市、重庆长江上游地区、苏州、杭州为商埠

A.侵略势力不断深入中国腹地B.逐渐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对华商品输出力度不断增加D.不断侵占中国的领土和主权

12.

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这表明(  )

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B.中国报刊销量位居全球第一C.洋务运动取得成效D.文学革命的影响持久且深远

13.

颜炳罡在《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提到:戊戌变法倡导博爱、平等、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材料主要强调了戊戌变法(  )

A.是近代化探索的起步B.仍然停留在学习器物层面C.客观上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4.

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 大毛子 。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则被称为 二毛子 。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 三毛子 ,以至 十毛子 等。由此可知,义和团(  )

A.反帝的意识不强B.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C.具有盲目排外性D.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15.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 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而可以 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材料表明(  )

A.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B.帝国主义最终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C.中国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外交思想D.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6.

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下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B.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与各阶层的自救C.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D.西方列强瓜分狂潮与清政府的妥协

17.

《中华民国史》写道: 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 这个 大团体 的成立,标志着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大团体 是指(  )

A.强学会B.兴中会C.同盟会D.国民党

18.

孙中山在最初开展革命活动时,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孙中山的形象由原来的 犯上作乱者 ,变为爱国志士。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

A.列强侵略的加剧B.革命思想不断传播C.清政府日益腐朽D.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

19.

1929年10月出版的漫画《画报汇刊》中的说明文字: 十八年前三月廿九日之役,虽被清廷的官吏镇压下去,牺牲了七十二烈士,但革命之火已爆发了,到辛亥十月十日这一颗 革命的炸弹 终于把清政府轰毁了。 其中 革命的炸弹 指的是(  )

A.金田起义B.义和团运动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

20.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 现在汉阳已有中国最大之铁厂,而汉口亦有多数新式工业,武昌则有大纱厂,而此外汉口更为中国中部、西部之贸易中心。 可见促成辛亥革命在武汉爆发的因素是(  )

A.最早接触西方文明B.工业化基础雄厚C.革命思想广泛传播D.清政府统治薄弱

21.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法令,规定禁止使用清政府学部颁行的教科书,新编教科书必须合乎 共和民国宗旨 ,废止 有碍民国精神及非各学校应授之科目 。这些法令反映了临时政府(  )

A.主张废除八股取士B.注重维护学生利益C.要求促进经济发展D.普及民主共和思想

22.

辛亥革命给长期黑暗无际的中国带来一线光明,但转瞬之间,中国又被重新投入黑暗的深渊。其原因是(  )

A.《辛丑条约》的签订B.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C.黄花岗起义失败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3.

它的签订是袁世凯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梦而以国家利益为代价争取日本支持的结果。条约 使我国丧失了大量权益,同时也为袁世凯的倒台埋下了伏笔。 是指(  )

A.《马关条约》B.《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D.二十一条

24.

1916年孙中山针对民国社会乱象,愤慨不已地说: 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 孙中山谴责的 强盗 是(  )

A.北洋军阀B.清政府C.西方列强D.资产阶级

25.

在历史知识竞赛中,某同学抽到这样一组关键词: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 二次革命 军阀割据 。综合这组词语能得出的认识是(  )

A.中国近代化正式开启B.列强侵略引发中国人民的反抗C.中国人民开始觉醒D.革命道路走得比较曲折与艰辛

26.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 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 。他把 启蒙之水 洒向那 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这里的 启蒙之水 是指(  )

A.自强 求富 B.民主共和C.民主科学D.变法维新

27.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伴随着传统下层文化的大力提倡和对封建正统文化的严厉批判。改变儒家独尊一统的旧格局,在于恢复先秦 百家争鸣 的繁荣局面。新文化人对儒家以外的诸子学说予以阐释,并充分肯定。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让中西文化交融日益加强B.传播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C.从崇拜西学回归传统文化D.对传统文化有选择地继承

28.

下列知识结构示意图的主题是(  )

A.侵略与抗争B.近代化探索C.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D.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9.

据亲历者杨晦回忆:“(这一事件发生前夜)各校代表和北大学生在北大的三院礼堂开大会,当时群情激昂,发言踊跃,有一位同学咬破了手指,血书 还我青岛 四个字,表示决心。 这一事件 是(  )

A.公车上书B.二次革命C.护国战争D.五四运动

30.

傅斯年在关于五四运动的反思中写道: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 一盘散沙 ,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开展社会调查,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活动。材料说明五四运动(  )

A.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B.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C.开启了近代民主革命运动D.激发了民众的责任感

二、材料题

31.

国弱遭人欺。近代中国,任人宰割,教训深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数量图表。
材料二 马克思说:这个国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
材料三 1895年1月23日,日本海军司令写信给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信中说: 今天我给你写信不为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心平气和地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你如能来日本,海军中将、枢密顾问随便你当……”(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四 德国漫画《在中国作战》。(注:八名穿不同服装的军人肆意殴打一中国老人)
(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英国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呈现出怎样的趋势?依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2)材料二中的 这个国家 是指哪个国家?它在中国获得的 好处 主要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海军司令给丁汝昌写信的目的是什么?丁汝昌的态度如何?指出日本海军司令认为中国失败的原因。
(4)材料四漫画反映的是哪一次侵华战争?这次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轮船招商局。
材料二  光绪七年(1881年)李鸿章旗奏称 该局船不时驶往东南两洋,今且骎骎(事业进展很快)开始赴西洋之先路……旱灾之时,该局船承运赈粮,源源接济,救活无数灾民……近日山海关、洋河口之役,该局船运送兵勇迅赴机宜,均无贻误,洵于时事大局有裨。
材料三  1877年7月9日,《申报》首页刊载消息称,轮船招商局将变更为官局。1885年,该局由亦官亦商而主要身份是官,同时又是李鸿章亲信的盛宣怀接掌。
(1)材料一中轮船招商局的诞生与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轮船招商局有益于时事大局的依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轮船招商局的积极影响。

33.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孙中山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894

成立兴中会

1905

成立中国同盟会

1907

筹划领导广西起义

1910

筹划黄花岗起义

1911

领导辛亥革命

1912

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

发动二次革命

1915

参与护国运动

1925

在北京逝世

(1)根据材料,指出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序幕的事件。
(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示例】
观点:孙中山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事件:创立中国同盟会、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论述:孙中山在上书李鸿章失败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894年,创办了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述为 三民主义 。1911年,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之后,孙中山先后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始终为维护共和而奔走努力。
结论:孙中山一生为革命奋斗,为维护共和奋斗,他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