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87 浏览数:181

一、选择题

1.

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歌词 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 中的 寡人 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

A.寇准B.宋真宗C.宋高宗D.明太祖

2.

宋元时期农牧文化的交融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下列能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有(  )
①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②契丹族改进制度,吸收中原文明
③玄奘西游天竺,传播佛教文化  ④党项族仿照汉字,创制西夏文字

A.①B.①④C.②③D.②④

3.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骨无辜铸佞(nìng)臣 。对联中 忠骨 指的是谁(  )

A.郑成功B.岳飞C.戚继光D.左宗棠

4.

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勇于抗争。下列不属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是(  )

A.岳飞抗金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D.雅克萨之战

5.

一位南宋抗金名将认为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 ,这位名将是(  )

A.岳飞B.文天祥C.戚继光D.郑成功

6.

《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沙塘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  )

A.统一国家建立B.江南地区开发C.商品经济繁荣D.民族政权并立

7.

下列历史史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荣的是(  )

A.开始使用牛耕B.民间流传 苏湖熟,天下足 的谚语C.棉花在两广、福建开始种植D.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8.

宋代重庆地区社会安定,农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其重要标志是(  )

A.梯田的大量修建B.小麦的大量种植C.农村集镇的大批涌现D.蔬菜的大面积种植

9.

重庆得名至今已有800余年。下令改恭州为重庆的是(  )

A.唐玄宗B.宋徽宗C.宋孝宗D.宋光宗

10.

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如下图片资料。由此推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  )

 

A.政权并立B.艺术精湛C.民族融合D.商业繁荣

11.

有同学在阅读《可爱的菏泽》一书时发现:宋朝以前,菏泽曾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才辈出;两宋以后,经济落后,杰出人物寥若寒星。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菏泽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B.北方战乱较多,经济重心南移C.黄河改道频繁,对下游影响大D.菏泽位置重要,水陆交通发达

12.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

A.唐朝关中地区B.北宋四川地区C.南宋江南地区D.元朝中原地区

13.

宋人说: 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船次之,温、明船又次之。 材料反映宋代造船业十分发达,当时造船技术最为精良的是(  )

A.泉州B.广州C.温州D.明州

14.

当你去购买商品的时候,你一定会体会到人民币(纸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时期。请你指出它是(  )

A.会子B.瓦子C.关子D.交子

15.

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B.唐朝的开元通宝C.汉朝的五铢钱D.北宋的交子

16.

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B.政治统治开明C.城市经济活跃D.民族融合加强

17.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诗)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唐杜甫诗)
C.苏湖熟,天下足 (宋谚语)D.无徽不成镇 (明清谚语)

18.

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至(  )

A.海河流域B.淮河流域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

19.

《宋史》中记载: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这一现象说明了南宋(  )

A.重点支持东南沿海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东南沿海的农民负担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20.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方向南转移的过程,至__▲__最终完成。(  )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21.

李白的诗句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反映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时,中原人民纷纷南迁的境况。他的积极影响是(  )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B.使南北人口结构基本平衡C.北方人口急剧减少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2.

唐朝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最终形成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局面,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时代是(  )

A.汉朝B.宋朝C.元朝D.清朝

23.

唐宋时期,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等都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唐代上层妇女骑马、打马球;宋代妇女缠足、坐轿B.唐代长安城内坊、市分开;宋代城市瓦子、勾栏随处可见
C.唐代雕版印刷技术日渐成熟;宋代指南针、火药得到应用D.唐代海外贸易兴盛,设市舶司;宋代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

24.

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皇帝曾对大臣说:应派能干的官司员去管理市舶机构的事务,鼓励外商前来贸易,这样既可获利,又可减轻百姓负担。这表明(  )

A.秦国政府严格限制商业发展B.西晋政府顺应入口南迁浪潮C.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D.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5.

有学者指出: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 一般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三国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26.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在唐朝的(  )

A.唐太宗向魏征征询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B.开元全盛时,小邑犹藏万家室
C.江南地区农民使用曲辕犁耕作D.李白使用 交子 支付酒店老板的酒钱

27.

《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时)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 这则记载说明当时(  )

A.成立了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打破了住宅区与商业区的界线D.兴起了独立经营的纺织作坊

28.

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宋代南方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

A.推广种植籼型杂交水稻B.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C.棉花的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D.江南新辟许多茶园

二、材料题

29.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历史学家田余庆教授在论文《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中对中国历史上的三个统一时期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文章的第一部分阐述了国土开发和国家统一的关系。阅读以下相关摘要:(6分)
材料一 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材料二 秦汉以后到元是第二个阶段,这个时候中国北方,东部和西部结合在一起,要开发的地区是广大的中国南方。秦统一以后,对开发国土做过一件大事,就是迁徙50万身份低下的或犯了罪的人,到岭南去戍守,把中国南方的国土一直推进到南海边上。这对中国以后逐步开发南方起了很大作用。当然,南方处在落后状态,又有很多民族存在,跟北方交融不那么容易完成。历史为此付出了1000多年的时间。
材料三 到了元以后,中国的统一,从地域方面来说进入了第三个时期,理当是开发大西部。元以后,实际上在东部的南北,没有再出现分裂的可能性,问题在于西部。但是元以后中国缺少开发的条件,广大的西部长期处在一个待开发的落后状态。我们今天开发西部是对于中国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开启一个新的起点。美国在19世纪开发西部,以至于西部和东部走向平衡,维持了美国今天的国情局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周政权依靠什么政治制度开发了黄河流域的东部地区?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这个制度,在全国推行什么制度?(2分)
(2)材料二涉及了南方的开发过程。到宋代出现的什么谚语证明太湖流域已经成为重要的粮仓?(1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前期为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在西部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有哪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历史经验值得汲取?(1分)

30.

三农 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国家都很关注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唐太宗一即位就声明,要 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 ,并说: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1年)朝廷遣使至福建取占城稻种三万斛,分送给江南、淮南、两浙等路,并将种植法张榜公布,予以推广。到南宋时江南各地十之八九种占城稻,普及于淮南、江南东西、两浙、荆湖等路。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生产情况 

年份项目

1913

1921

1923

1925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

万公顷

9446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

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材料四 中国某地的农村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太宗在君民关系问题上有何认识?(2分)为此,他在位时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来使农民衣食有余?(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推动占城稻广泛种植的主要力量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指出1921年以后苏俄(联)粮食生产出现了什么趋势?(2分)并分析其主要原因。(2分)
(4)材料四的民谣歌颂的是中国哪项农村改革?(2分)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2分)

31.

(2014·山东潍坊21)沿着以丝绸命名的中外交往通道,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由此展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新全球史》

(1)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6分)
材料二 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海外丝绸贸易有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新变化的政策原因。(4分)
材料三 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蜩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3)据材料三,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6分)

32.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化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早期建筑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要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在交通要道和人口密集的地方,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逐渐繁荣起来……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材料二 工业革命将数以千计的人带到拥挤的城市与乡镇找工作。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在1780年建立起第一个大型机械化的棉纺织厂,不久便成为一个主要的纺织中心,人口由1750年的18000人增加到1851年人口普查时的30万人,大多数人口属于工人阶级和移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何成刚《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19世纪70年代以后,棉纺业、面粉、造纸、印刷、航运等各类民族工业,在上海、宁波、广州、天津等城市逐步发展起来。

——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

材料四 1949—2006年我国城市化人口增长率变化图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封建社会城市形成的原因。(2分)
(2)概述材料二中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的影响。(2分)
(3)材料三中,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分)
(4)观察材料四柱状图,说出我国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时间段,并简述理由。(2分)
(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城市化发展进程的认识。(2分)

33.

材料解析(9分)
材料一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经济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秦国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七下教材

材料二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两宋时期, 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丝、棉纺织业和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邓小平说: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材料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

——摘自《十八大报告》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的变法最能反映 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 的措施是什么?(1分)其变法为战国的发展有何影响?(1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1分)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1分)
(3)材料三中邓小平认为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列宁比较好的思路是什么?(1分)这种比较好的思路 在何处?(1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是什么?(1分)
(4)把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重新确立的会议是哪一次?(1分)我国改革从哪里开始?(1分)

三、选择题

34.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的繁荣景象,其作者是(  )

A.顾恺之B.吴道子C.张择端D.赵孟頫

35.

清明节、端午节等,都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如果要论证这一点,下列最具说服力的是(  )

A.神话传说B.历史书籍C.政府声明D.专家学者解释

36.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这句民谣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传统节日(  )

A.端午节B.中秋节C.重阳节D.春节

37.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国政府已将一些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下列法定假日中,既是传统节日,又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有关的是(  )

A.国庆节B.端午节C.元旦节D.中秋节

38.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时期,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而。生活在朱代东京的普通市民能做到(  )
①跟随高僧鉴真东渡口本  ②偶尔去吃一碗宋嫂做的名小吃馄饨
③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④去瓦舍欣赏各种表演节目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四、材料题

39.

人们生活和习俗的变化,从不同角度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的演进和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古代市民文化生活】
材料一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 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 勾栏 。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并指出其出现的原因。(4分)
【近代社会生活革新】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具体表现。(2分)辛亥革命后礼节、称呼等社会习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现代流行服饰变迁】
材料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 国防绿 海军蓝 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 国防绿 、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3)依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2分)

五、选择题

40.

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首领忽必烈建立的王朝是(  )

A.夏朝B.秦朝C.元朝D.清朝

41.

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西晋  ④元朝

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

42.

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 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国的历史人物是(  )

A.成吉思汗B.元世祖C.顺治帝D.渥巴锡

43.

今天的江苏、浙江等省级区划制度,开始于(  )

A.秦朝B.东汉C.隋朝D.元朝

44.

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下列四幅示意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图一、图三、图二、图四B.图四、图二、图一、图三C.图一、图三、图四、图二D.图四、图一、图二、图三

45.

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回族形成  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⑤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⑤D.①②③④

46.

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机构设置,是巩固统治的有效措施。下列制度或机构出现的顺序是(  )
①行省制度  ②八股取士  ③科举制  ④驻藏大臣  ⑤台湾府

A.③②①④⑤B.③①②⑤④C.③①②④⑤D.②③①④⑤

47.

元朝时,来扬州且在此为官三年的意大利著名旅行家是(  )

A.玄奘B.鉴真C.崔致远D.马可·波罗

48.

与图2人物有关的史实是(  )

①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
②创立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重视农业生产,鼓励人民开荒种粮,推广棉花种植技术
④建立元朝,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的政治局面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49.

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更换马匹和休息、住宿的地方。下图为元朝的乘驿金字圆牌。据《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按照市镇的位置,每条大路每隔大约25哩(英里)就有一座驿站。在元朝的疆域之内,驿站超过10000多所,驿马超过30万匹,各种物资都很齐备,不管来自何地的使臣都能得到供应。马可波罗作为忽必烈的使者,正是通过这些驿站在中国各处旅行的。上述材料反映了(  )
6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A.元朝战争频繁B.元朝交通便捷C.元朝商业繁荣D.元朝农业发展

50.

西藏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唐玄宗时,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B.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元朝行政区
C.清朝入关后,康熙帝册封了佛教首领 达赖喇嘛 班禅额尔德尼 。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D.雍正帝专门设立军机处,代表中央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51.

2013年11月3日,第九届中美电影节开幕式在洛杉矶举行。《忽必烈传奇》获优秀电视剧金天使奖。下列属于忽必烈功绩的是(  )

A.统一蒙古草原B.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C.建立蒙古国D.灭西夏、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52.

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专门设置哪一机构加强对它的管辖(  )

A.宣政院B.伊犁将军C.驻藏大臣D.军机处

53.

在元朝的广大疆域内,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并形成了一个新民族。这个新民族是(  )

A.回族B.维吾尔族C.藏族D.明朝

54.

他是一位蒙古族的杰出首领,于公元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他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下令开凿新运河,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他就是(  )

A.铁木真B.忽必烈C.阿骨打D.元昊

六、填空题

55.

______年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元朝建立后,在地方实行_____制,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七、改错题

56.

《大唐西域记》描述了13世纪的东方文明,对后来欧洲开辟新航路有所启示。

八、材料题

57.

一种制度(或政策)的创立、实施,都会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式的 机会均等 ……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科举制创立于哪一朝代?(2分)依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合理性。(2分)
材料二 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实际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2)依据材料二,指出元朝的行省有哪些职能?(2分)它的确立有何意义?(2分)
材料三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祝寿之名开始访华之旅,向乾隆皇帝提出此行的真实目的: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港口。乾隆皇帝一口回绝,认为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编自《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

(3)依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政策。(4分)

58.

根据下列材料,探究有关问题。(10分)
【中国经济引领世界】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到明朝前期的郑和下西洋,我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1)____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西亚地区的交往频繁,丝绸之路开通。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的加强管理的贸易机构叫市舶司。元朝时,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旅行家_____的著作《____》描述了元朝____(首都)的繁荣景象,引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4分)
【世界经济日趋密切】
材料二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

(2)材料中的 地理大发现 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从18世纪60年代起,先后到来的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 助推器 的作用。两次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3分)
(3)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持续繁荣,尤其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发展迅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1分)
【全球经济成为一体】
材料三 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日本品牌的汽车……
(4)根据材料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趋势,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2分)

5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频繁,西域各国也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领一千多名官兵,乘海船横渡某海峡,到达夷州。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两地之间的友好关系。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回答,确保汉朝和西域频繁交往的通道被称为什么?(2分) 西域都护 的设置标志着哪一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哪一部分?(2分)
(2)材料二中的 夷州 是指今天哪一地区?(2分)它曾被哪两个殖民者侵占过?(2分)今年距最后一次被侵占时的那场战争已有多少周年?(2分)
(3)材料三中的 主要是指今天的哪一地区?(2分)这一地区是指在哪个朝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2分)
(4)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我国对上述三个地区采取了什么政策?(4分)

九、识图题

60.

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10分)

(1)读图一,指出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简要说明其作用。(3分)
(2)读图二,指出当时主要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这一制度创立于何时?(1分)
(3)读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我国政府设什么机构管理新疆?(2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为对新疆地区进行有效管理实行了什么制度?(1分)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香港、澳门设特别行政区进行管理,这是哪一方针的初步实践?(1分)

十、问答题

61.

近年来,一小撮分裂分子在新疆和西藏等地制造了多起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以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让我们用史实来粉碎他们的痴心妄想吧!(9分)
(1)新疆在哪个朝代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
(2)清朝在乾隆年间平定了新疆哪一叛乱?之后设置的的管辖新疆的机构是什么?(2分)
(3)19世纪后期,清政府任命谁为钦差人臣收复了新疆?(1分)
(4)列举出唐朝时期汉藏密切往来的两例史实。(2分)
(5)西藏在哪个朝代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清朝前期设置哪一机构管辖西藏?(2分)
(6)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

十一、选择题

62.

成都出土的印刷品《陀罗尼经咒》是研究我国印刷技术史的珍贵文物,该文物的印刷采用的技术是(  )

A.雕版印刷B.活字印刷C.双色套印D.激光印刷

63.

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资治通鉴》编成  ②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③道教的兴起  ④《齐民要术》的问世

A.③④②①B.③①②④C.④③①②D.③②④①

64.

培根说 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这里所说的第三种 东西 是指我国古代的(  )

A.指南针B.火药C.印刷术D.造纸术

65.

下图人物是我国杰出的发明家毕升,他的重大发明是(  )
6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A.指南针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火药武器

66.

下列重大科技成就属于宋朝时期的有(  )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③火药的广泛应用   ④造纸术的发明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

67.

它传入欧洲后,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指(  )

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火药

68.

郭沫若曾赋诗一首: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诗中的 道艺 不可能包括(  )

A.儒家思想B.建筑艺术C.佛学经典D.活字印刷

69.

(2014·湖南邵阳3)从东汉末年到南宋,促进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并最终超过北方的原因有(  )
①北方人口南迁  ②民族交往  ③南方相对稳定  ④南方生产技术历来比北方先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十二、判断题

70.

【判断题】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活字印刷术的最大优势是节省了造字材料和时间。(  )

71.

【判断题】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进步,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十三、填空题

72.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______,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_______ ,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传播和人类的文明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十四、改错题

73.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我国古代 四大发明 。其中东汉时期蔡伦改进的活字印刷术引发了世界书写材料的巨大变革,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以上表述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十五、识图题

7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提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投入水平和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2012年底,该项支出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97%(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科技发明有怎样的变化特点?(2分)
(2)1501—1840年,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3)材料二及提示反映我国科技发展怎样的现状?说明我国正在实施哪些战略?(4分)

十六、选择题

75.

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资治通鉴》编成  ②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③道教的兴起  ④《齐民要术》的问世

A.③④②①B.③①②④C.④③①②D.③②④①

76.

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下列文化成就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
①《论语》  ②《史记》  ③《资治通鉴》  ④《天工开物》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7.

若归纳《史记》和《资治通鉴》的相同点,下列所述正确的是(  )
①都是司马氏家族的史著  ②都记载了战国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③都是体裁相同的通史  ④既是史书也是文学作品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78.

它是一部成书于北宋时期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在该书中,编者司马光等人总结了许多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它是(  )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资治通鉴》

十七、判断题

79.

【判断题】(2014·湖南怀化26)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      )

十八、填表题

80.

历史信息的载体与流传方式多种多样。根据提示完成填表。  (8分)

载体

案例

说明

诗歌

杜甫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后人称他的诗为 (1) 

我们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来感知历史,我们会发现历史并非枯燥的文字,它离我们并不遥远。

史著

司马光主持编写的历史巨著《(2)》记述了历代政治、军事等史实,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绘画

著名画家(3)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的社会风俗,为后人提供丰富的资料。

小说

曹雪芹的《(4)》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十九、选择题

81.

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

A.宋词的繁荣——涪陵易学的隆盛B.清朝对边疆治理的加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文艺复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D.农奴制的废除——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82.

下列历史知识可以修改的是(  )

A.李白的诗豪迈飘逸,清新瑰丽,他被称为 诗仙 B.杜甫的诗真实再现了时代的变化,风格 沉郁顿挫 ,他被称为 诗圣
C.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人们将他们并称为 苏辛 D.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

83.

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  )

A.《窦娥冤》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定军山》D.《念奴娇·赤壁怀古》

84.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文化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李春――赵州桥B.张择端――《清明上河图》C.宋应星――活字印刷术D.李时珍――《本草纲目》

85.

(2014·山东烟台7)每个时期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印迹。2013年9月,《北宋遗风,汴绣艺术精品展》在广东举行。在此次展览中,你能发现的是(  )
 

86.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的繁荣景象,其作者是(  )

A.顾恺之B.吴道子C.张择端D.赵孟頫

二十、改错题

87.

张择端的《天工开物》描绘了北宋的城市社会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