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八年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甘肃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8 浏览数:102

一、选择题

1.

早在19世纪我国就有一位进步官员意识到毒品的危害,他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 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这位官员是(  )

A.林则徐B.魏源C.孙中山D.陈独秀

2.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A.新文化运动B.鸦片战争C.宣统帝退位D.辛亥革命

3.

龚书铎在《鸦片战争与中国半殖民地化》中说: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使中国历史发生了转折。 这里 转折 指的是(  )

A.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某校学生在表演近代中国历史剧时,有这样的旁白: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 该历史剧揭露的罪行是(  )

A.八国联军侵华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5.

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线索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面表格内容反映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

6.

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 万岁 ,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石达开的意气用事B.杨秀清的过错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D.扶清灭洋

7.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在狱中题写此诗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是(  )

A.谭嗣同B.梁启超C.严复D.黄兴

8.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A.英国B.沙俄C.美国D.法国

9.

清政府决定在台湾建立行省是在(  )

A.鸦片战争结束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C.中法战争结束后D.甲午中日战争结束

10.

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  )

A.《望厦条约》B.《黄埔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

11.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其最终失败的原因有(  )
①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②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③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④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2.

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焦点,为 开拓万里波涛 ,1894年,日本联合舰队突袭北洋舰队。随后双方在黄海海面上发生激战。此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

A.林则徐B.李鸿章C.邓世昌D.曾国藩

13.

19世纪七十年代,左宗棠率领军队采用 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策略,打败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成功收复的地区是(  )

A.新疆B.香港C.澳门D.台湾

14.

清政府为追求富强,花费巨额资金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然而,由于整个官场吏治腐败得不到肃清…使企业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导致走向失败。 文中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武昌起义D.新文化运动

15.

下图是某学生绘制的反映《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与列强关系的漫画。漫画旨在说明(  )

A.西方列强军事实力异常强大B.清政府沦为了 洋人的朝廷 C.中西礼仪文化存在巨大差异D.清政府开启了学习西方历程

16.

下列图示人物都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的典型代表,其中提出 德先生 赛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的是(  )


A
.李鸿章


B
.康有为


C
.孙中山


D
.陈独秀

17.

从专制到民主是政治发展的趋势,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人却倒行逆施。他镇压 二次革命 ,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 二十一条 的大部分内容,复辟帝制。这个人物是(  )

A.吴佩孚B.袁世凯C.段祺瑞D.张作霖

18.

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一批读书人逐渐认识到,唯有实行变法才能救亡图存。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推动下,颁布 明定国是 诏书,宣布实行变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又被称为(  )

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百日维新

19.

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李大钊的这篇《青春》最初应发表在(  )

A.《申报》B.《民报》C.《新青年》D.《解放日报》

20.

近代中国某社会团体宣称: 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 该团体是(  )

A.拜上帝会B.义和团C.兴中会D.同盟会

21.

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辛亥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幅黄兴撰写的对联: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该对联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萍浏醴起义B.二次革命C.黄花岗起义D.护国战争

22.

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有一座城市付出了重大的牺牲,钟南山院士称它为 英雄城市 ,在历史上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有 首义之城 的美誉。这座城市是(  )

A.南京B.北京C.武汉D.上海

23.

2011年3月,出于对日本核电站爆炸核辐射扩散影响的恐惧,包括遂宁在内的中国各地居民迷信碘盐可防辐射传言,出现抢盐风潮。这种狂热让我们更加体会到新文化运动中哪一思想主张的可贵(  )

A.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B.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4.

1915年后,各地拥护 德先生 赛先生 的刊物纷纷出版,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口号,使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日益广泛和深刻。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B.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C.鲁迅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D.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25.

五四运动中,各个阶级和阶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运动后期的主力军是(  )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青年学生

二、材料题

26.

【屈辱与探索】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自强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40年至1901年超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自强的中国人进行了近代化探索,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等历程……,道路艰难曲折。
(1)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什么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为寻找救国之路,中国在近代经历了哪几次近代化的探索?
(4)综上所述,近代中国人饱受屈辱、苦难的原因有哪些?

27.

【探索与实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同盟会决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党人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理衙门……武昌便为革命军所据……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有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四: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经过学生和工人阶级的不懈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揭开戊戌变法序幕的事件是什么。戊戌变法对当时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此历史事件产生了那些积极意义?
(3)材料三中新文化运动提出的两大口号是什么?新文化运动除陈独秀外还有哪些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在当时有什么积极影响?
(4)材料四提到的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发生在哪一年,开始于哪个城市?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是什么?五四运动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
(5)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

28.

【探索与实践】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抗争的历史,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结束不到十年,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它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前后持续14年之久,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戊戌变法的帷幕落下没多久,中国又掀起了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风暴——义和团运动。英国人赫德评价道: 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 这场农民起义 指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3)根据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谈谈其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