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9 浏览数:118

一、选择题

1.

14世纪晚期,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地新创办了一批学校,强调古典文学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并重。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这一教育理念(  )

A.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B.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C.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D.加速了近代科学发展

2.

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精神和教会的愚民政策不能再钳制广大民众的思想和行为,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长了人们的知识。这说明该运动(  )

A.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B.促进了文化的繁荣C.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D.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材料反映了开辟新航路的(  )

A.物质动力B.精神动力C.思想条件D.技术条件

4.

它(指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这表明(  )

A.欧洲社会开始关注东方B.欧洲人开始早期殖民掠夺C.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D.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5.

据记载:哥伦布曾到处寻找王室赞助他远航,1492年,他的船队绕着加勒比海航行了几乎三个月,此后他又三次横渡大西洋。哥伦布执着进行海外探险主要是为了(  )

A.绘制航海路线B.发现美洲大陆C.证明地圆学说D.获取海外财富

6.

从17世纪下半叶起,与荷兰、法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 日不落帝国 的国家是(  )

A.葡萄牙B.英国C.西班牙D.美国

7.

目录索引是阅读书籍的方法之一、下列标题最适合作下图第五单元标题的是(  )

第五单元

13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4  文艺复兴运动

15  探寻新航路

16  早期殖民掠夺

A.封建时代的欧洲B.走向近代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8.

英国国王原来有权以国家的名义借债。 光荣革命 后,由议会取代国王掌握了此项权力。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王权受到限制B.君主制度废除C.推崇 君权神授 D.实行联邦制度

9.

欧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建立新政治制度的第一次尝试。 第一次尝试 后确立的政治体制是(  )

A.民主集中制B.民主共和制C.联邦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

10.

今年是美国正式独立240周年。下列与美国独立战争有关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萨拉托加大捷  ②《独立宣言》发表  ③来克星顿枪声  ④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

11.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宪法设计的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

A.君主立宪B.三权分立C.中央集权D.地方分权

12.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按各州人口的比例分配国会众议员席位,各州人口则 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体现了美国(  )

A.民主政治的局限B.议会权力的丧失C.人人平等的实现D.种族歧视的消除

13.

国王顽固地拒绝了宣言的革命原则,而巴黎民众再一次战胜了王室的反对,以妇女为主的饥饿民众袭击了巴黎的面包铺,然后向凡尔赛的王宫进军。 宣言 指的是(  )

A.《独立宣言》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C.《人权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

14.

《拿破仑法典》颁布后,法国在其征服的欧洲国家强行推广。这一做法打击了(  )

A.德国的对外扩张B.俄国的农奴制度C.法国的启蒙运动D.欧洲的封建势力

15.

中华民国成立后,留欧的潮流首先涌向□□。近代中国人对它的向往,不仅是由于它有着闻名于世的灿烂文化,还因为它曾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源地之一。它通过大革命摧毁了君主统治,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吸引着全世界的热血青年。“□□”应是(  )

A.法国B.英国C.德国D.俄国

16.

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都不为过……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 突出表现在(  )

A.导致了西方的殖民扩张B.提供了新航路开辟的条件C.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17.

1821年,英国工业产值超过农业;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推动上述现象出现的科技因素是(  )

A.《权利法案》B.君主立宪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18.

巴黎公社成立时,一位在巴黎的俄国人说: 破天荒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的不是沽名钓誉者,不是空谈者,而是劳动的人,真正来自人民的人。 这段话主要阐述了巴黎公社的(  )

A.建立背景B.政权性质C.指导思想D.运行机制

19.

出版于19世纪中期,提出 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的著作是(  )

A.《人权宣言》B.《独立宣言》C.《资本论》D.《共产党宣言》

20.

在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的就职典礼上,南美 解放者 用过的佩剑被展示时,出席典礼的各国领导人均起立鼓掌。 解放者 备受尊崇,主要因为他推动了(  )

A.联邦共和体制的初创B.君主立宪的确立C.民族独立运动的发掘D.民主法治的进步

21.

1861年改革虽然是在农奴主主持下进行的,但就其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2100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材料中的 改革 (  )

A.宗旨是维护农民的利益B.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废除了俄国土地私有制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22.

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 这段话表明美国南北成争的主要目的是(  )

A.废除黑人奴隶制B.维护国家统一C.为缓和南北矛盾D.建立世界霸权

23.

19世纪中期,东西半球的俄国和美国分别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劳动力都获得了解放。这是(  )

A.种植园经济发展的需要B.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产物C.克里木战争失败的影响D.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24.

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社会生活上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这体现了明治维新的内容是(  )

A.文明开化B.废藩置县C.殖产兴业D.中央集权

25.

19世纪6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二、材料题

26.

近代史上欧洲出现了两次重要的思想文化运动,请阅读以下材料:(7分)
材料一  恩格斯对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一场思想文化大运动的评价: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
材料二  进步思想家猛烈抨击法国的封建制度,称之为 旧制度 。他们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和黑暗……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恩格斯说的是哪场思想文化运动?(1分)写出 巨人 们的两部代表作,(2分,任意两部即可)并分析这场运动有何影响?(1分)
(2)材料二所说 思想解放运动 是哪场运动?(1分)中心在哪里?(1分)分析该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1分)

27.

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的小李同学要参加 我来当小老师 活动,他领到的授课任务是引导复习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的相关内容。(7分)
在备课过程中,有些环节设计上他遇到了一些困难,想请你帮助一起解决。
环节一  单元主题我概括
(1)在环节一中,他不清楚该用一个怎样的明确主题进行概括。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主题来概括最适合?
环节二  革命原因我探究
(2)小李同学设计了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的探究环节。如果邀请你参加,你觉得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环节三  法律文献我梳理
(3)在本环节中,他设计了 这些法律文献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的思考题,但不清楚该如何准确解答。请你帮他写出这个问题的参考答案。(两点即可)
环节四  领袖功绩我归纳
克伦威尔在内战中领导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了共和国。他是英国历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新制度的探索者。
(4)上述表格中的内容是小李同学找到的一个范例,但他还是不能准确归纳华盛顿的功绩。请你仿照上述范例,简要归纳一下华盛顿的历史功绩。

28.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任务:(13分)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有利于人们追求个人目标,发挥创造力。在市场供求的实际问题面前,技术发明不断产生……建立以机器或以机器协作为基础的工厂,具有强大的生产率优势……进入19世纪中期,英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工场手工业发展为大机器生产,并成为以轻纺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明治政府参照赴欧美考察的使节团所报告的先进经验,进行近代化建设。政府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按照西方的样板,发展经济。1880年以前,主要采用国有企业主导和 示范 的工业化方针,国家投资兴办官营企业,引进西方的科技成就与设备,从而供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仿效。为加速工业化进程,1880年以后,政府实行 官业下放 ,将官营企业转让给私人资本家,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实现工业化的具体条件(4分),指出英国 工业国 的特征。(2分)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实现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和相应举措。(5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英国和日本实现工业化的共同因素。(2分)

29.

历史的困境往往需要强力的改革予以突破。阅读材料,问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当西欧资本主义已蓬勃发展时,俄国广阔的土地上到17世纪末一共只有30个手工工场,图拉是最先发展的地区,但到17世纪60年代,这里总共7个铁工场中只有119个工人。经济的落后也反映在文化方面,直到17世纪多数贵族还未受过教育,全国识字的人非常稀少。因循守旧的思想十分浓厚,人们对外部世界很少了解。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俄国1801年到1825年间爆发农奴起义281次;1826年到1854年间有712次;废除农奴制前的六年零四个月间则发生了474次。这些起义无论在时间长度、激烈程度还是人员和经济的损失方面以及为恢复秩序,军队所必须作的努力方面都在不断地增加。
最后,克里米亚战争为农奴制的缺陷和危险提供了另一个明证。不论是士兵的孱弱和懒散,还是国家全面的经济和科技的落后,都可看出农奴制的弊病。

——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俄罗斯史》

(1)概括材料一中17世纪俄国落后的主要表现。(2分)
(2)概括材料二中19世纪中期俄国统治者所面临的主要危机。(2分)
(3)俄国通过哪两场改革分别突破了上述危机?(2分)从俄国近代化的角度,分别概括两次改革的作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