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湖北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15+4)【选择性必修一1—4单元】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9 浏览数:119

一、单选题

1.

战国竹简《子产》记载,郑国子产立法的理论依据是 天地、逆顺、强柔 ,提出要根据天地运行规律、事物发展形势来制定法律,并将体现当世统治者命令的 列在体现传统法度的 之上。这反映了(  )

A.君主集权体制的确立B.重法轻礼思想的形成C.国家治理理念的转变D.法律制定方式的改变

2.

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

文献记述

出处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史记·秦始皇本纪》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家国同构模式形成C.民族认同不断增强D.大一统国家的构建

3.

下表是唐宪宗到唐懿宗时期(805年-873年)宰相进士出身者的统计数据,表中宰相进士出身者的数量变化反映了(  )

宪宗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

懿宗

宰相总数

29

14

7

24

15

23

21

进士出身者

17

9

7

19

12

20

20

A.才学成为选任高官主要标准B.科举成为入仕升迁唯一途径C.官吏选拔方式日趋公平透明D.科举制影响宰相数量的变动

4.

北宋哲宗元佑年间《神宗实录》初编,批评变法诋毁王安石。绍圣年间根据王安石《日录》重新编修,与初修本观点明显对立。南宋绍兴四年再次重修, 唯是直书安石之罪 。这种变化的根源在于(  )

A.编撰宗旨的选择B.传统观念的影响C.秉笔直书的取向D.个人情感的倾向

5.

明太祖称 朕君主华夷,抚御之道,远迩无间 。西南苗、瑶、壮、彝等族生产技术比较落后,朝廷常根据实情宽减赋役,如洪武二十一年规定 蛮方僻远,来纳租赋,是能遵声教矣。逋负之故,必由水旱之灾,宜行蜀免。自今定其数以为常,从宽减焉。 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明朝(  )

A.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B.坚持推行因俗而治民族政策C.采用灵活政策加强边疆治理D.宽减赋役彻底减轻边民负担

6.

《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传统外交礼规被进一步打破。清政府1866年派斌椿赴英考察。1868年任命蒲安臣为中国首任全权使节出访各国。1875年任命郭嵩焘为驻英公使,对西方的遣使要求作出了对等性反应。这表明清政府(  )

A.主动遣使解决外交争端B.初步接纳西方外交体制C.彻底放弃传统外交惯例D.努力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7.

1895年至1898年,中国民族工业新设厂投资万元以上者55家,年均13.75家。而1904年至1910年间新设厂投资万元以上者276家,年平均39.4家,是前者的2.87倍。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列强放松经济侵略B.清末新政奖励实业C.维新变法救亡图存D.辛亥革命扫清障碍

8.

下图可以用于印证(  )

1939年陕甘宁边区人民投票选举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B.抗日民主根据地不断扩大C.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建立D.抗日根据地民主制度推行

9.

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中 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 的使用频率图。 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 使用频率的变化反映了新中国(  )

A.开创独立自主新型外交B.外交政策逐步走向成熟C.实现中西大国关系突破D.打破西方外交孤立局面

10.

1979年国家对稻谷、油料作物和棉花的定购价格提高了17.1%,对定购义务外的超购部分支付高于定购价30%―50%的奖励。在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下,当年农业总产值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反映出(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推行B.统购统销取消促进了农业发展C.价格制度改革激发农民积极性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1.

在古希腊城邦,通过演说表达建议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公元前427年,雅典公民大会在演说家克里昂的鼓动下,做出了一个极不理智的报复性决定:将密提林城邦男女老幼全部处死。这表明(  )

A.公民大会选举制度弊端B.公民责任意识不断衰落C.演说家享有特殊话语权D.城邦理性精神逐渐衰退

12.

14世纪诗人乔叟选用伦敦方言作为诗歌媒介,创作出卓越的诗篇,成为英语和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之后,经过诗人埃德蒙·斯潘塞、剧作家马洛到莎士比亚时代,英语臻于成熟,文学发展也达到高峰。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英语成熟促进文学水平提升B.文学兴盛体现民族意识觉醒C.王权强化导致文学形式革新D.伦敦方言成为文学创作媒介

13.

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兴办城市学院运动,一批由地方工业家和当地民众捐资的新大学陆续设立。这些城市大学注重 为工商业发展服务 ,大量地开设技术教育课程,采用灵活的走读制度。英国兴办城市学院运动(  )

A.推动现代教育体制建立B.加速了电气时代的到来C.实现科学与技术的结合D.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14.

下图是1913-1938年间世界主要国家制造业占世界总额的分布图。图表信息揭示出(  )

1913-1938年间世界制造业生产的分布(%)

时期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苏联

瑞典

日本

印度

其他

世界

1913

35.8

14.3

14.1

7.0

4.4

1.0

1.2

1.1

21.1

100

19261929

42.2

11.6

9.4

6.6

4.3

1.0

2.5

1.2

21.2

100

19361938

32.2

10.7

9.2

4.5

18.5

1.3

3.5

1.4

18.7

100

A.法西斯侵略引发世界工业危机B.美国制造业彻底摆脱经济危机C.苏联迅速完成工业化成就显著D.欧洲制造业中心地位急剧衰落

15.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联合推动联合国安理会召开联大第十一次特别紧急会议,投票通过了曾被俄罗斯一票否决掉的乌克兰局势决议草案。随后联合国大会又通过了西方国家提出的对 五常否决权 增加限制的决议。据此可知(  )

A.全球治理秩序面临严重挑战B.政治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速C.和平与发展仍旧是时代主题D.联合国安理会制度彻底崩溃

二、材料阅读

16.

【古代地方政府基本职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西汉初年,农村人口以自耕小农为主,基于这种情况,控制与保护小农是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户籍制与乡里制是当时国家控制小农的主要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把分散的小农纳入帝国官僚体系,负担国家的赋税、徭役和兵役。国家同时采取各种保护性措施,防止小农分化和农民流散逃亡,如假民公田、赋民公田、赈灾、防灾,加强水利建设等。而对土地兼并尽管从晁错到董仲舒都大声疾呼,从汉武帝到王莽都力图解决这个问题,但土地兼并仍势不可挡地向前发展。东汉初年度田失败以后,国家就放弃了这个方面的努力。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二
唐朝土地兼并加速发展,自耕农比重逐步下降,佃客比重上升。随着这种比重的变化,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转变为对农民进行控制和协调。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成为协调自耕农、佃客、地主、国家几个方面的关系。至于原来主要由政府直接负责亲自办理的赈灾、水利和修路等社会事务,往往是由政府出面号召而由民间操办。有些是官督民办,有些则径直由地方或宗族操办。地方政府成为纯粹的政务机关,解决民事、刑事纠纷成为重要的内容。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地方政府履行基本职能的成效。(6分)
(2)根据材料一、二,阐述汉唐时期地方政府基本职能的变化,概括其共同点。(8分)

17.

【多党派合作和民主协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晋察冀边区的妇女选民在投票

时间

内容

194036

中共中央要求华北各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上必须实行三三制,即中共党员、非党员进步分子和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1940710

晋察冀边区举行普遍的选举建政运动,参选人数达81%

19412

陕甘宁边区开展全区的三三制选举

1943

晋察冀边区在各级政权结构上基本实行三三制

——普通高中教材历史地图册《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扩大各界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2005年2月18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三三制 的实施特点,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推行 三三制 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一、二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 三三制 的共同之处,分析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多党派合作和民主协商的原因。(8分)

18.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为了肯定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维护私有财产制度,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消除以往因政局动荡和战乱所造成的法律不统一现象,拿破仑迫切需要法律的支持,因而十分重视立法工作,并亲自主持编纂了一系列主要法典。
拿破仑任命的4个法典起草委员都是长期从事司法工作的实践家,他们更多地从法官和律师的角度看待民法典,注重民法典的实际效用。法典以经验为基础,没有过多的抽象概念,措施简洁、明确,言语通俗易懂。法典很少用弹性概念,执法时自由裁量余地不大。

——何勤华、周伟文、李秀清、张寿民编著《外国法律制度史》

材料二

17—19世纪西方法律建设历程

罗马法经过改造和发展,奠定了欧洲近代共同的法律传统。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使西欧许多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形成,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及国家之间交往的需要。

——普通高中教材历史地图册《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归纳法国民法典的主要编纂特点,分析其编纂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不同之处,分析影响近代西方法律建设历程的主要因素。(9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社会治理体制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历史制度主义在分析制度变迁时强调宏观社会背景的重要性,关键节点的重大事件是制度变迁的重要契机,观念、权力结构、行为者之间的变化会影响新的制度选择。新制度则会维持初始路径不断自我强化保持均衡,直到下一个节点,呈现 均衡—断裂—均衡 的演变过程。下图为学者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绘制的制度变迁分析框架图。

——臧雷振、潘晨雨《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轨迹、逻辑与动阻力机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

请围绕 制度变迁 ,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中外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