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15+4)【选择性必修一】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9 浏览数:243

一、单选题

1.

春秋时期,孔子: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商君书》中《赏刑》有记载 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起居、饮食所歌谣者也 ;汉武帝重用儒生,但又实行 穷民犯法,酷吏击断 。这一变化反映出(  )

A.重视以德治国理念B.法治得到民众普遍拥护C.注重礼乐教化功能D.在治国策略中德法并用

2.

古代中国驿道系统机构的统称为邮驿,包括邮、亭、驿、传、置。图1为汉代敦煌邮驿设置分布情况,这(  )

A.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联系B.促进了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C.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解决了少数民族侵扰的边患危机

3.

元光元年(前134年),诏令郡国每岁向朝廷举荐孝者、廉吏各一人以备擢用,由此形成固定的 察举 之制。这反映了察举制的形成(  )

A.适应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B.提升朝廷百官的文化素质C.推动社会阶层的广泛流动D.强化中央政府的有效管理

4.

据《通典》记载,天宝十四年(755年)全国总人口为52918309人,其中不负担租庸调的竟有44700988人之多。建中元年(780年),德宗下令: 令黜陟观察使及州县长官,据旧征税数及人户土客定等第钱数多少,为夏、秋两税。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两税法取代租庸调B.唐朝商品经济繁荣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5.

如图所示,反映的主题是(  )

A.科举与社会流动B.察举与加强集权C.察举与社会流动D.科举与公平公正

6.

明朝时期,朝廷规定都察院监察御史 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并要求御史必从进士及监生中有学识并通达治体者选任。由此可知,明朝旨在(  )

A.提升社会道德修养B.保证监察规范有效C.完善地方行政制度D.提高官员选拔标准

7.

明后期为克服地方都、布、按三司分权过甚,无法应付处理地方突发或重大事件的缺陷,中央陆续向各地派遣巡抚、总督,将一地之行政、监察、军务诸政集中于督抚身上,使其成为统驭三司的地方最高官员。这一措施(  )

A.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力度B.保证了统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C.体现了行政效率的提高D.打破了山川形便为惯例的划分

8.

朝贡制度在明代达到顶峰。万历《大明会典》用了整整五卷的篇幅来谈朝贡,分别是东南夷(上)、东南夷(下)、北狄、东北夷、西戎(上)、西戎(下)等。由此可见(  )

A.明朝朝贡的范围主要是在少数民族地区B.朝贡体现了明朝 天朝上国 的优越感
C.明朝的朝贡制度形成了严密的管理体系D.明朝朝贡的目的主要是经济文化的交往

9.

下表为北洋政府在文官考试制度建设上做了一些调整,其公布的法令如下,由此可知,(  )

表1

1917

《司法官考试令》

1919

《修正司法官考试令各条》《文官高等考试法》《文官普通考试法》《文官高等考试法施行细则》《文官普通考试法实行细则》

1920

《征收官任用条例》《电报电话局长任用规则》

A.文官选拔趋于公平性B.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特点C.文官选拔程序更完善D.保证了官僚队伍高效廉洁

10.

1939年,朱德指出 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 。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 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 。这说明边区政府(  )

A.性质是工农民主的政权B.脱离了国民政府管辖C.适应了当时战争的需要D.仿行苏联的政治制度

11.

历史学家伯恩斯曾说: 君主们统治教会的野心最初是由罗马法的复活所挑起的,罗马法的原则是人们已经把他们的一切权利委托给世俗领袖。 这反映了(  )

A.强化王权是罗马法的核心精神B.罗马法的复兴推动西欧社会发展C.商业发展是复兴罗马法的根源D.教权和王权斗争推动罗马法复兴

12.

19世纪上半期,美国实行 政党分肥制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文官制度;1987年美国颁布 文官改革法案 ,文官呈现政治化倾向。这些变化(  )

A.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国家管理效能C.消除了官僚腐败现象D.规范了联邦政府职能

13.

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中论述: 根据一般规则,本人是处理自己事务的最佳裁断者,因而拥有发动战争之权力的人,乃是唯一拥有缔结和约之权力的人。由此推导,公战能够由各方主权者单独发动,在王权政治下这种权力理所当然属于君主。 其意在说明(  )

A.主权国家发动战争并只能由其缔约结束B.主权国家在国际关系之中具有主体地位C.只有君主才能代表主权国家发动战争D.战争是解决国际之间争端的主要方式

14.

1935年起,美国最高法院先后裁定多个新政法案违宪。为了推动新政,罗斯福提出总统可提名法官取代年龄超过70岁仍在职的法官的法案,尽管这一法案最终被否决,但迫使最高法院改变原有保守立场,由此扩大了美国总统对最高法院的影响。这反映了(  )

A.美国三权之间的平衡被打破B.新政遭到了美国司法界的反对C.行政权的强化顺应社会发展D.罗斯福违背了美国的民主精神

15.

1945年之后,英国工党政府推出以大规模国家干预为手段,支持充分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政策。80年代以后,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提出打破中央集权管理、官僚体制和干涉主义结合的政府风格,削减教育和科技在内的公共开支。这反映了(  )

A.福利国家政策退出历史的舞台B.国家干预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C.受到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影响D.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政府负担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代日常读物与国家统治

      宋代统治者提出 以文化成天下 ,这得到宋代士绅的积极响应,他们常常通过蒙学读物和家训读物等日常读物的传播,把上层人士的诸如等级伦理、社会道德等广泛地传递到民众之中。
      蒙学读物是日常读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些蒙学读物主要指在民间流传的训诲劝诫文献,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这些读物因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为基层民众接受教育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加强了社会教化的力度和广度。
      家训读物从某种意义上加速了儒学的社会化过程。宋代的家训读物,几乎篇篇都要提及到 孝悌忠信,敦宗睦族 ,因为在封建制度下, 联系紧密,密不可分。既然如此,调整两方面关系的道德规范 也就没有了本质差别。 的前提, 的结果。所以,比起国家严厉的行政命令,家训中这种亲情的感化和委婉说教,显得更有说服力,日常读物在宋代国家统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摘编自王有英《宋代日常读物与社会教化》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宋代日常读物繁盛的原因,并归纳其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对日常读物在宋代国家统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认识(4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无功名是指绿林、行伍、生意、学徒等出身的官员;旧功名是指拥有传统功名的官员;新功名是指具有新式教育背景的官员,包括国内新式学校毕业和有留学经历的官员。

表2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官员地域分布情况表

籍贯

任中央官员人数

占中央官员总数的百分比

名次

浙江

131

13.77%

1

广东

108

11.36%

2

江苏

81

8.51%

3

湖南

70

7.36%

4

福建

59

6.20%

5

湖北

46

4.84%

6

江西

39

4.10%

7

河北

37

3.89%

8

四川

37

3.89%

8

山西

31

3.26%

9

安徽

28

2.94%

10

广西

20

2.10%

11

上海

19

2.00%

12

山东

18

1.89%

13

陕西

18

1.89%

13

贵州

17

1.79%

14

辽宁

6

1.68%

5

云南

5

1.58%

16

河南

11

1.16%

17

甘肃

10

1.05%

18

内蒙

10

1.05%

18

天津

7

0.74%

19

吉林

9

0.63%

20

西藏

4

0.42%

21

黑龙江

4

0.42%

21

北京

2

0.21%

22

新疆

2

0.2196

22

青海

0.11%

23

未详

104

10.94%

——摘编自《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官僚构成之研究(1927—1937年)》

(1)提取图3中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官员结构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予以说明。(7分)
(2)提取表2的中央官员的地域分布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外交的新篇章,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表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大事简表

时间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新中国成立之初

与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19531956

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9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尼泊尔、柬埔寨、埃及、阿尔及利亚等10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

60年代初,又有加纳、老挝等14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

20世纪70年代

中国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1976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增加到111个。

——整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 新中国外交 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12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中世纪以来的西方基层治理经历过多次变化而逐渐走向完善,建立了良性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为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4

时间及事件

说明

1066年诺曼征服

征服者将英格兰1/5留给自己,认命郡长官进行管理;1/4给教会;其余纷纷给180个直属封臣领主任命庄园的管家与服务人员,村民则自己选举代表其利益的村头管理;并在之后出卖了许多城市的自治权。

1688年光荣革命后

王权的减弱及其枢密院的衰落,大大减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治能力。再加上强烈的地方主义影响,治安法官免于中央干预而成为地方事务的主宰。

1835年《市政法案》

调整了城市管理职能,政府积极发挥治理作用,从自由放任有限治理模式,对市议会的职权范围进行了初步规定。但是诸如公共卫生区教区委员会的一些组织执行人员仍由志愿者担任。现代地方自治的原则从此被正式确立下来。

1969年《社区发展项目》出台后

睦邻组织运动持续发展,在贫困地区,由当地牧师发动大学的学生帮助服务平民,以便实际了解平民的生活情形,在社区内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服务的浪潮快速兴起。地方政府致力于提出明确要求与设定项目,制定服务标准等方式,不再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中世纪西欧地方治理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4分)
(2)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基层治理的变化并予以说明。(13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