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八年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33 浏览数:83

一、选择题

1.

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这个 重大转变 是(  )

A.《尼布楚条约》签订B.《马关条约》签订C.《辛丑条约》签订D.《南京条约》签订

2.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材料主要是揭示(  )

A.鸦片输入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B.列强入侵使中国无数家庭破败不堪C.《南京条约》签订后,个体农户纷纷破产D.英国的鸦片贸易获得巨额利润

3.

外国列强为了达到侵略的目的,往往会找一些发动战争的借口。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

A.虎门销烟危害其利益B.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C.占领中国首都D.柳条湖事件

4.

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 这首民歌中的 红头军 指的是(  )

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B.宁波的黑水党C.徐骧组织的义军D.刘永福的黄旗军

5.

下列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金田起义  ②天京事变  ③定都天京  ④天京陷落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③②D.②③①④

6.

李鸿章认为: 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创办了(  )

A.轮船招商局B.福州船政局C.汉阳铁厂D.江南制造总局

7.

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 甲午中日战争 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B.小李:同日军英勇作战的北洋舰队筹建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小林: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8.

有学者这样评述: 维新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的首次登台表演,虽然结局惨烈,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堪称划时代的意义, 这里的划时代的意义 主要是指(  )

A.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C.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条件D.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9.

光绪帝的变法诏令中,不包含下列哪一项?(  )

A.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B.裁撤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C.训练新式军队D.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学堂

10.

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C.中国近代化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1.

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到:“……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分?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中国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统治中国的工具D.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12.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以下他没有直接参加的革命活动是(  )

A.建立中华民国B.成立兴中会C.组建同盟会D.发动武昌起义

13.

下列不属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是(  )

A.民族B.民生C.民主D.民权

14.

时至今日,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都有大量以 孙中山 的名字命名的公共设施和纪念场馆。如:中山路、中山大学、中山陵、中山公园、中山纪念堂、南极洲的中山站等,下列属于孙中山的历史功绩的有 (  )
①创立中国同盟会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领导新文化运动  ④建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其核心目标是(  )

A.反对袁世凯独裁复辟帝制B.维护共和体制和《临时约法》C.传播民主、科学思想D.反对段祺瑞的独裁统治

16.

为了重新组织责任内阁限定袁世凯权利,革命党人将同盟会改组为(  )

A.兴中会B.国民党C.强学会D.共进会

17.

1912年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主要目的是(  )

A.组织新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B.联合各党派扩大同盟会的力量C.克服同盟会力量分散的特点D.取代孙中山在同盟会中的领导地位

18.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 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指的是(  )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19.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C.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在湖北武昌D.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20.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这意味着(  )

A.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東C.中华民国建立D.封建统治的结束

21.

下面是中华民国成立的基本史实。请按发生的先后排列它们,正确的顺序是(  )
①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②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③辛亥革命后,各省纷纷独立  ④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④③②D.③④②①

22.

下列宣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报刊著作有(  )
①邹容的《革命军》  ②严复主编的《国闻报》  ③陈天华的《警世钟》  ④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3.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此对联写的是(  )

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

24.

他临死前挥笔直书: 蓄志排满已十余年矣,今日始达目的。本拟杀恩铭后,再杀端方、铁良、良弼,为汉人复仇。 在安庆发动起义 拟杀恩铭 的是(  )

A.秋瑾B.徐锡麟C.黎元洪D.黃兴

25.

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杰出人物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国制度。此人是(  )

A.梁启超B.蔡锷C.孙中山D.黄兴

26.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实行独裁统治。下列属于反对袁世凯独裁斗争的是 (  )
①武昌起义  ②辛亥革命  ③二次革命  ④护国运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7.

在近代,为了救亡图存,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如图这位伟人的主要事迹是(  )

A.创办《新青年》,高举 民主 科学 的旗帜B.写下《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C.发表《庶民的胜利》,讴歌十月革命D.发表《狂人日记》,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28.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B.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C.是辛亥革命的开端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9.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主要是因为(  )

A.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已经走到了尽头B.它在反帝反封建上比辛亥革命具有彻底性
C.它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D.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30.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指出,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魂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 结合北京大学的历史贡献,能够佐证这一重要表述的论据是(  )

A.公车上书B.《青年杂志》的创办C.五四运动的爆发D.中共一大的召开

二、材料题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至恭亲王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 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南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基,此为嚆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15万匹。

——《中国近代史》

(1)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奏请开办的是什么类型的工业?怎样看待洋务派的 求富 之路?(6分)
(3)从材料三看,洋务运动有什么积极作用?(2分)

32.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 北京 六三 大逮捕消息传到上海后,经上海学联的联络,实现了商店罢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的 三罢 斗争,……罢工斗争不断扩大……进入最高潮,以致上海市外市内、海上陆上、交通和电话通讯等均告断绝。与此同时,全国30多个城市,也卷入到斗争中来,五四爱国运动已成燎原之势。……在这种种巨大压力下,北京政府开始动摇,终于恐慌……五四运动取得史无前例的胜利。

——摘编自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五四 胜利以后,反帝斗争与反军阀斗争结合在一起,一浪接着一浪,表明全国反帝爱国运动在继续发展。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进步社团也在各地大量涌现。……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出现了一个介绍和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

——摘编自王桧林、郭大钧主编《中国现代史》

(1)材料一图片反映了 五四运动 的哪一斗争目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五四运动 的爆发城市。(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9年6月5日起, 五四运动 发生了哪些新变化?(4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五四运动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4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五四运动的认识。(2分)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大旗, 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的皇冠落地,整个社会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
材料二 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1)材料一中的 人们举起大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
(2)某中学举办了以 弘扬辛亥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为主题的宣传专栏。专栏中所配图片和内容与主题不相符的是?(2分)


A


B


C


D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 两个主义 是指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