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河南省商丘市名校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16+4)【选择性必修一1—4单元】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217

一、单选题

1.

夏、商、周三代都是部族国家,本族人是 国人 ,外族人是 野人 国人 常常用歌谣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政治意见,《诗经》中有许多篇章就是 国人 讥讽朝政而作的诗篇。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原始的民主传统依然存在B.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初步出现C.国家对舆论管控有所放松D.政治决策具有民本主义特色

2.

春秋早期,对于出身于士的将相,国君仍给予相应的采邑,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君主们给予他们的不再是采邑,而是俸禄,并因此建立了相应的上计考核制度。上述变化(  )

A.瓦解了旧贵族的政治势力B.强化了君主的统治权威C.提高了新兴地主政治地位D.导致宗法分封制度崩溃

3.

下表是北魏至宋朝的基层社会行政编网,这一变化过程反映出(  )

朝代

行政区划设置户数

北魏

(5)

(25)

(125)

北齐

(10)

(50)

族党(100)

隋朝

(5)

(25)

(100)

(25)

(100)

唐朝

(4)

(20)

(100)

(500)

五代

(4)

(20)

(100)

(500)

宋朝

(10)

大保(50)

都保(500)

A.国家治理模式发生变革B.社会的秩序趋于稳定C.基层自治能力得以提升D.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4.

据统计,明代的进士,出身民籍的占了三分之二,出身官籍的还不到4%。到了清代,五代之内均无功名的布衣子弟,在科举录取总人数中,约占13%,而父辈一代无功名的布衣子弟,约占33%。这说明,科举制(  )

A.促进了官员文化素质的提升B.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形成了公平公正的社会风气D.动摇了士族统治的根基

5.

晚清以来,新式学堂不断发展壮大,留学生日益增多,许多士子通过新式选官模式跻身于仕途。上述变化(  )

A.优化了晚清的官僚队伍结构B.进一步奠定了近代文官制度的基础C.得益于晚清科举选官制废除D.标志着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6.

据统计从1911—1914年,全国约有312个 之类的政治性团体活跃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政治舞台,构成了中国近代政治史上一大纷繁复杂的政治景观。这(  )

A.表明政党政治日渐成熟B.促进了近代责任内阁制的形成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D.保证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实现

7.

1935年5月,国民党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该法列举了公民应享有权利,但除信仰与请愿两项之外,各项权利皆明确界定为 依法享有 非依法律不得停止或限制之 ,且法律的制定权、解释权皆属国民党所有。由材料可知,该《约法》(  )

A.背离了孙中山的民主宪政思想B.构建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政体C.加快了训政向宪政过渡的步伐D.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8.

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但各解放区当时流通的货币有300种之多,成为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的重大障碍,给野战军机动作战也带来很大困难。据此可知(  )

A.国民党滥发纸币导致金融混乱B.革命形势面临着重大挑战C.我党的工作重心即将发生转移D.统一发行货币具有紧迫性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集镇文化中心、文化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1981年湖南、江浙一带的农村办起了大量的农村图书馆,普及率超过了70%。据统计,1978年全国仅有文化站1729个,到1986年达到顶峰,建成53519个。上述文化现象(  )

A.促进了国家大政方针在农村广泛传播B.反映了国家治理体系逐步完善C.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D.推动了 扫盲运动 的深入开展

10.

国家机构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先后进行过多次政府机构改革,在此过程中,政府机构改革原则由 精简、统一、效能 逐步转向 优化、协同、高效 。这说明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  )

A.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根本保证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前提C.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已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

11.

下图为12到14世纪,法国王室领地扩张示意图。变化表明,该时期的法国(  )

A.封君封臣制开始解体B.近代民族国家的构建基本完成C.王权得以不断地强化D.城市的自治运动逐渐受到限制

12.

事务官与政务官两官分途是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主要特征,政务官有任期,而事务官则长任。这种政治行政二分的制度设计(  )

A.体现了文官中立的政治原则B.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和持续C.导致了行政权力的急剧扩展D.铲除了政治腐败滋生的温床

13.

美国法学家沃格林认为宗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人们逐步认识到,由基督教的人所组成的制度上的统一体,已经无可挽回地倒塌了,新的共同体代替基督教的统一体已成为历史的必然。沃格林意在强调,宗教改革(  )

A.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C.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形成D.重塑了欧洲统一的历史进程

14.

契约自由是法国民法典公认的原则之一。按照这一原则的规定,人们可以在不违反法律与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的情况下,自由订立契约,创立自己期望的各种关系,而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这一原则规定(  )

A.有利于法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B.体现了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C.彰显了欧洲大陆法系基本特征D.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15.

20世纪以来,英国议会动议大多数由内阁提出,对于内阁的动议和提案,议会只能表示 。因此,有学者认为现代的英国是内阁至上而不是议会至上。这表明英国(  )

A.议会失去对内阁的制约B.行政权力的进一步加强C.政治体制出现根本转变D.内阁有权决定国家大事

16.

二战结束以来,在汇率制度上,根据相关国际法律,实行 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各国货币按比价盯住美元,汇率波动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上下限为1%;当汇率极不合理时,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调整汇率,幅度在10%以内。这一规定(  )

A.确立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B.有利于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C.构建了公平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D.促进了浮动汇率制度的形成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法律具有高于政治权威的至高性,这一观念植根于欧洲历史传统之中。虽然直到美国革命时才贡献了 宪政 一词,但自12世纪起,所有西方国家,甚至在君主专制制度下,法律高于政治这种思想一直被广泛讲述和经常得到承认。人们常争辩说,君主可以制定法律,但他不能专断地制定它;他应受法律的约束,除非他合法地修改了它。中世纪所形成的司法管辖权与法律体系的多元性使法律的最高权威成为必要和变得可能。而西方法律的多元论,已经反映和强化了西方的政治和经济生活的多元论,它也一直是自由的一个源泉。在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时代,立法和判例远不像后来几个世纪那样多,大量的法律是来自根据衡平法(限定为理性和良心)予以检验的习惯。

——摘编自(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一卷: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

材料二
18世纪法国哲学家的自然神论,尤其是其中根本的理想主义,反映到尾随法国大革命而来的公法和私法领域的根本性变革中。法国革命的推动者强调民主与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大革命使最高权力机关被赋予一个民主选举产生的立法机构,它由中产阶级选举产生,并负责执行中产阶级公共舆论政策。一系列的成文宪法确立了严格的权力分立,根据这种分立原则,行政权力只能执行、司法权力只能在单独的案件中应用,由独自享有立法权力的立法机关所创建的法律。除了确立了一个新的宪法体系,法国革命还带来了一种新的法律科学和法律哲学,这套新的法律哲学在20世纪成为实际处于主导地位的西方法律哲学。

——摘编自(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二卷: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法律传统的主要特征,并简要分析影响西方法律传统形成的因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对西方法律传统产生的影响。(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有学者从政治形态、政治结构、政治机制和政治理念四方面入手,总结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如下表所示。

政治形态

总体适应性与具体时代性统一

政治结构

内在发展性与外部开放性并存

政治机制

内涵传承性与主体创新性互动

政治理念

一定理想性与浓厚致用性结合

——改编自赵炎才《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请你任选其中的一个特点,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相关史实予以证明。(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乡绅之治是中国古代国家权力在地方的延伸。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通过察举、科举等方式将文化权力转变为了政治权力。乡绅之治所代表的国家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文化权利政治化的结果,是附属于专制王权阶层的。另一方面,乡绅之治也是乡村平衡国家权力无限渗透的天然屏障。 社会中如果没有同国家权力抗衡的自治组织或团体,国家就会通过层层官僚机构将偏离于公共利益的强权意愿直接贯穿到社会底层。 中国古代乡绅,尤其是本籍乡绅,相近的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使其带有强烈的情感和身份认同,成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公共权力的主导者。纵观整个古代社会乡绅之治的发展,乡绅始终是乡村社会组织的基石,基层社会的治理结构变迁主要是来自国家与乡绅之间权力的转移变换。

——摘编自秦德君、毛光霞《中国古代乡绅之治:治理逻辑与现代意蕴》

材料二
早在中世纪,英国就形成了对地方采用司法主导管理的方式,连地方政府的名称都是用法院和法官这样的称谓,行政只是郡法院和治安法官的一种附属职能。这意味着英国地方自治一开始就行进在法治轨道上,并构成了国家法治体系的重要一环。除了郡长在极短时期内(10—13世纪)发挥过微不足道的作用外,英国地方自治始终以当地居民组成的郡法院和治安法官——季审法院为主体。治安法官形式上由国王任命,实质身份是民不是官,他们自称 是政府的合作者,而不是国王的官员 。这套法治加民治的地方治理制度,意味着地方自治不是源于中央政府的权力延伸,而是植根于地方共同体的权利本位。但是,那时的地方自治采用司法主导形式,行政管理处于附属地位。此外,早期的郡长是国王命官,后来的治安法官虽是民官,但每郡只有数十人,都是地方精英,普通民众还无权染指地方治理事务,只能充当被治理的对象。由国王委派郡长和由国王任命治安法官,也说明那时的地方政府还承担着一部分代表中央进行地方统治的功能。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地方自治:法治运行的三个阶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乡绅之治产生的社会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地方治理的异同。(8分)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华民族 概念在清末民初萌生,当时人们认识到应当发动并整合中国各民族抵抗列强的侵略, 中华民族 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萌生的。但对中国前途的不同模式的选择,导致了 中华民族 一词出现伊始,就其含义的界定就存在分化。在立宪派看来, 中华民族 是包含中国境内的所有民族的;而资产阶级革命派则认为 中华民族 就是汉族的代名词。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尤其在辛亥革命后,但资产阶级革命派还是逐渐地认同了大民族的概念,把 中华民族 视为中国各民族融合同化而成的一个民族。

——摘编自陈艳飞《关于中华民族的语境含义研究》

材料二
1934年,中国共产党提出: 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卫。 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中华民族 一词高频率出现。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中多次使用 中华民族 一词,该决议案明确了 中华民族 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统一指称,并提出把 团结中华各民族为统一的力量共同抗日图存 作为党在抗战时期的中心任务之一。毛泽东也明确指出: 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地方,当地政府须设置由当地少数民族的人员组成的委员会,作为省县政府的一部门,管理和他们有关事务,调节各民族间的关系,在省县政府中应有他们的位置 ,从而确定了抗战时期党对民族工作的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

——摘编自崔榕、赵智娜《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验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立宪派 革命派 关于 中华民族 含义的不同之处,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