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1054

一、单选题

1.

2023年3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最新考古成果,距今约6000至4000年的石家河古城规模宏大、布局完整,由内城、城壕、外郭城构成,同时还有拦水坝、小型水库等古城水利系统,在古城西南水系附近有史前稻田遗存。这表明石家河文化时期(  )

A.奴隶制王朝已形成B.逐渐进入了文明社会C.氏族社会已经解体D.出现精耕细作的农业

2.

秦朝建立后,一方面对六国贵族实行杀戮、迁徙和流放,拆除各国间阻碍交通的关塞、堡垒;另一方面 悉纳六国礼仪 ,创建博士议政制度,吸收六国士人担任政府官员,让他们参议朝政。这些措施(  )

A.消除了地方割据隐患B.反映治国理念的矛盾C.服务于大一统的局面D.旨在加强对基层治理

3.

公元609年,隋炀帝诏令各地重新核定户籍, 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配。又许民相告,若纠得一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 这一措施(  )

A.减轻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B.加强了政府对社会的控制C.将乡里制与保甲制合二为一D.保障隋政府的租庸调收入

4.

安东都护府是唐朝设在东北边疆的军政管理机构。下表是部分安东都护情况表,据此推断,安东都护府(  )

 

 

之前经历

起用原因

薛仁贵

平民

征战东北

能征善战

高侃

中小地主

征战东北、担任边州长官

能征善战

泉男生

高句丽贵族

担任边州长官

位高权重、高句丽权贵

居突铨

望族勋贵

征战东北、担任边州长官

能征善战

A.实现了边疆和内地治理一体化B.有利于边疆的开放和丝路畅通C.满足多政权并立下的统治需求D.采用征抚相济的手段管理边疆

5.

《杨大眼造像记》刻于龙门石窑古阳洞北壁,为 龙门四品 之一,记载了北魏名将杨大眼南征凯旋,途经龙门时发愿为孝文帝刻记造像一事。下图为其拓本(局部)该石刻体现了(  )

A.南朝秀美与北朝雄健的交融B.儒佛道三教并行政策的盛行C.人文内涵与艺术审美的结合D.中原文化深受鲜卑习俗影响

6.

北宋 安定先生 胡瑗设经义斋,专授《六经》, 恳恳为诸生言,其所以治己而后治乎人者 ,让儒家修齐治平的理论,深植学生心中;又设治事斋, 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历以明数 。这些举措(  )

A.践行了 格物致知 的主张B.表明程朱理学获得官方推崇C.蕴含学术为现实服务的理念D.适应了宋代崇文抑武的方针

7.

1991年,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在考古中被发现,其印刷行距宽窄不一,出现墨色深浅有差的 隔行印痕 ,这是在木板上刻好阳文反字造成的。另外,有的字形笔锋、形态不一,标示页码的 等字倒置。这一发现表明(  )

A.我国古代印刷术领先于世界B.活字印刷术得到传播C.少数民族重视发展特色文化D.宋与西夏文化的互鉴

8.

下图是中央苏区的借谷票,下方写着 此票专为一九三四年向群众借谷充足红军给养之用 。在当年的秋收中,中央苏区用借谷票从群众手中借到谷物60万担。该事例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

A.苏维埃政权赢得民众认同B.中国革命主导力量发生变化C.革命统一战线得到了巩固D.三三制 调动群众积极性

9.

1919年5月以后,在《新青年》影响下,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少年中国》、《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劳动届》、《工学》、《湘江评论》等新刊物。它们以介绍新思潮和改造社会为 旨趣 ,提出各种各样拯救中国、改造社会的方案和措施。这些刊物的创办表明(  )

A.民主与科学观念深入人心B.青少年成为革命中流砥柱C.封建礼教地位被彻底动摇D.国人迫切探索救亡新道路

10.

下表是玉米在清代地方志中的相关记载。据此可知,玉米传入(  )

河南《嵩县志》

今嵩县日用,近城者以麦粟为主;其山民玉黍为主,麦粟辅之。稻虽产,非常需也。

广西《白山司志》

陕南山中多包谷之家,取包谷煮酒,其糟喂猪,一户中喂猪十余口,卖之客贩,或赶赴市集。

贵州《荔波县志》

荔邑山多田少,惟恃此苞谷以度荒月。

A.破坏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首先在北方平原地区得到推广C.给中国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D.反映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冲突

11.

2019年,中国与其他75个世贸组织成员国发表了《关于电子商务的联合声明》,确认在世贸组织现有协定和框架基础上,启动与贸易相关的电子商务议题谈判,鼓励所有成员参加谈判,以便使电子商务为企业、消费者和全球经济带来更大利益。这表明(  )

A.生产方式变革推动国际贸易发展B.金融全球化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C.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D.新兴发展中国家国际话语权增强

12.

1493年,西班牙与葡萄牙的矛盾日益尖锐,罗马教皇作出仲裁,划出两国势力范围的分界线。到17世纪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召开时,教皇使节仅听取了会议,各缔约国达成和约,规定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 自由行使领土权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

A.欧洲各大国间形成均势局面B.各国完成向民族国家转变C.大国主导的世界格局被打破D.国家主权意识的不断增强

13.

古希腊传统观念认为,在雅典人从大地出生后的1000年,埃及才得以建立。而希罗多德在《历史》中称埃及是 所有人类当中的最古老者 ,希腊与埃及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仪式,甚至希腊人崇拜的神的 名字 ,都被证明来自埃及。这说明希罗多德(  )

A.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B.具有理性求真的精神C.肯定埃及是欧洲文明源头D.否定希腊文明的价值

14.

18世纪中后期,英国库克船长在航海活动中掌握了南太平洋的水文、信风等信息和北太平洋的航海规律。与此同时,法国也派遣了船队前往太平洋深处进行航路探索、文明发掘和科学研究等活动。这些探险活动(  )

A.实现了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B.开阔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C.表明世界贸易多中心格局形成D.得益于现代交通工具的应用

15.

拿破仑从1802年起进行教育改革,建立帝国大学,作为全面负责整个帝国公共教育的机构,将全国划分为27个学区,学生必须身着统一制服,按军队编制进行严格操练。拿破仑的教育改革(  )

A.适应帝国统治和社会需要B.使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C.加快了军国主义扩张步伐D.推动教育世俗化和商业化

16.

二战前的 民族自决 反映的是欧洲民主主义者的价值观念。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非殖民地化大宪章》规定,民族自决权利主体为 政治上明确而文化上具有多样性的殖民地和发展中世界的前殖民地国家 。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

A.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B.新兴民族国家注重文化建设C.亚非拉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联合国委任统治原则的落实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汉代豪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阶层。起初,他们是民中之 ,首先强在其财势, 以末致财,用本守之 ,兼并大量田产, 与民争利天下 ;其次强在族势, 汉代豪强往往不只是一两个人,而是一个大宗族 雄张闾里 ,成为离心力量,他们还恃财 买复 ,享受免役特权。高祖刘邦与功臣列侯们推行 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等打击豪强的政策。汉武帝继续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一系列打击豪强的政策。
材料二
列侯是仅次于诸侯王的第二等贵族爵。西汉昭宣以后,非豪强出身的列侯及其后代通过兼并土地,经营工商业,以及宗族势力的壮大而成为豪强;一些豪强通过军功、裙带关系、世传经学而受封为列侯,成为豪强在 庙堂 中的代理人。在联合镇压了黄巾起义后,上层列侯纷纷抛弃中央的荣位虚职,积极攫取州郡牧守的职位,企图割据一方;地方豪强的军事力量得到迅猛发展,同时也积极投靠那些掌握地方实权的上层列侯。而后,曹操、孙权、刘备等分别联合不同的豪强地主武装壮大了自己的政治力量。

——以上均摘编自秦铁柱《汉代列侯与豪强关系刍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政府抑制豪强势力的原因及其主要措施。(8分)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汉代列侯与豪强之间关系的变化,分析东汉末年豪强势力发展的主要影响。(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宋元时期的明州(宁波)是重要海港城市,也是一个繁忙的国际贸易基地。下图是宋元明州(今宁波)市舶遗址示意图:

——摘编自薛风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世纪时期的西欧,教会法影响社会、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除了修道院内的神学法教育主渠道以外,神职人员的说教是最为广泛的神学法教育,神学法思想中的永恒法和自然法思想为人文主义法学派所汲取。而公开的法学问题争论和公共场所有关正义与自然法思想的辩论是最大范围的世俗普法教育。在中世纪西欧的大学中,讲授的是古代罗马法,而讲授法律的方法是源自古代希腊和罗马的辩证法。这些法律大学建立在西欧城市兴盛基础之上,针对当时社会教学市民法、罗马法、教会法等。

——摘编自马渭源《论中西传统法律教育的差异性及其影响》

材料二
明代朱元璋颁布 圣谕六言 ,通过乡约对圣谕的内容进行逐条细致解释,讲解与律令相关的内容及有关案例,提升圣谕讲解的深度;还颁布《教民榜文》,涉及治安、法律、赋税等多方内容,通过张挂晓谕、聚众讲读和木铎老人沿途宣讲等方式将榜文所体现的治理内容渗透给普通民众。朱元璋还首创申明亭,张贴朝廷律令、公示犯人犯罪行为,为民众所知晓。此外,明清私家律学广受瞩目,或旁引标注、或图表释注,提升了律令受众度。

——摘编自乔石《明清时期法律宣教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西欧法律教育发展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法律宣教的主要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819年新加坡开埠后,英国要将新加坡发展为英属殖民地的经济中心与东方贸易的主要海港,急需大量劳动力,大肆招揽华人。近代以来,列强加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国内经济极度恶化,再加上中国南方天灾频发,广大农民贫无立锥之地。《南京条约》明确规定开放五口后,《北京条约》规定 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但准与英立约为凭……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 。到19世纪末,新加坡岛上的华人人口已经突破10万。

——摘编自李志东《新加坡国家认同研究(1965—2000)》

材料二
新加坡华人组成宗乡社团有着很长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新加坡的各宗乡社团响应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的号召,共同支援中国抗战。新加坡福建会馆曾于20世纪50年代创办南洋大学,1980年与新加坡大学合并成立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建会馆还曾资助四百万元重修了天福宫,这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华源会为新加坡企业访华或投资海外创造机会,也帮助中国企业在新加坡开展业务或协助它们与新加坡的公司建立贸易关系。

——摘编自龚伟达《新加坡的中国移民:角色定位与社会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新加坡华人移民快速增加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加坡华人移民的历史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