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黑龙江省龙东五地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黑龙江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153

一、单选题

1.

据相关考古发现,商周时期以殷遗民为代表的东方族群与以姬姓周人为核心的西土集团,在青铜礼器器用上虽然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殷、周族群对鼎、簋等礼器都存在高度的共同重视。材料主要反映出商周时期(  )

A.族群交融与等级社会发展B.国家政治权力趋向集中C.神权与王权之间紧密结合D.分封制推动了文化认同

2.

下面为里耶秦简记录的一则有关洞庭郡迁陵县启陵乡十七户居民迁徙至都乡(同属迁陵县)后,因户籍产生争议的案例。这一记录可用于说明秦朝 (  )
注:图中的“□”,表示文字因模糊、残缺而难以识读。

A.法律制度严酷B.国家组织能力强大C.基层管理严密D.地方行政体系混乱

3.

《齐民要术》的序言中引用了《淮南子》的话: 圣人不耻身之贱也,愧道之不行也;不忧命之长短,而忧百姓之穷 田者不强,困仓不盈;将相不强,功烈不成 。这表明《齐民要术》(  )

A.代表了古代农业技术的最高水平B.恪守求真务实编写精神C.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结合的特点D.渗透着浓厚的民本思想

4.

宋朝时,兖州人邹师孟 徙居徐州萧县之北白土镇,为白器窑户总首。凡三十余窑,陶匠数百 。潼州白龙谷陶人梁氏,世世以陶冶为业,其家极丰腴。乃立十窑,皆烧瓦器。材料反映出当时(  )

A.瓷器生产准入与户籍相挂钩B.民营制瓷业有一定的发展C.手工工场普遍采用雇佣劳动D.瓷器生产分工的日益细化

5.

《元史》中载: 远方蛮夷顽犷难制,必任土人,可以集事。今或阙员宜从本俗职权以行。 据龚荫《全国土司总表》中记载,元代云南行省的土官共有587家,他们必须有朝廷正式授职,赐予诰敕、印章、虎符等。据此可知,元代(  )

A.天下一统,疆域空前辽阔B.实行民族差别对待政策C.延续羁縻,实行民族平等D.加强对边远地区的统治

6.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阐释说: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顾炎武这一主张(  )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B.体现了经世致用的学术宗旨C.改变了明清学术发展的方向D.激发了广大民众社会责任感

7.

太平天国时期, 苏浙占领当局颁布严令禁止佃农抗租,违者本人处斩,田亩充公 长发蟠辫,赭衣花覆,窄袖宽裆,首有银篦,领有银链,腰有银牌 ,这样的太平军士兵充斥于街头巷尾和田垄阡陌之间。这(  )

A.预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必然结果B.说明太平天国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C.表明太平天国放弃了原有的革命理论D.反映出土地私有制激化了阶级矛盾

8.

李鸿章与曾国藩商议 华商领官船 问题,提议采煤炼铁, 公凑本银三十万,公举总商承揽,由官稽查 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此等日用必需之物,采炼得法,销路必畅,利源自开,榷其余利,且可养船练兵,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 这一提议(  )

A.表明近代中国国防转型异常艰难B.加剧了外国资本的大量输入C.体现了洋务企业官督商办的色彩D.改变了国人守旧的经商观念

9.

1913年3月,袁世凯镇压 二次革命 之后,大肆屠杀革命党人,制造震惊中外的 宋教仁案 。1914年袁世凯发布《中华民国约法》,废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变责任内阁制为总统负责制。1916年12月袁世凯最终背叛革命,宣布废止共和。这体现出(  )

A.资产阶级各派别达成了妥协B.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具有曲折性C.社会转型缺乏广泛群众基础D.辛亥革命推动了历史的新旧递嬗

10.

陈独秀认为: 妇人参政运动,亦现代文明妇人生活之一端 其投身政党生活者,莫不发挥个人独立信仰之精神,各行其是,子不必同于父,妻不必同于夫 。李大钊指出: 中产阶级妇人的利害,不能说是妇人全体的利害;中产阶级妇人的权力伸张,不能说是妇人全体的解放。 这些思想(  )

A.体现出思想解放促进了社会习俗变迁B.表明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C.反映出女性的政治地位得到普遍提升D.有助于推动新旧思想观念的更替

11.

20世纪30年代,描绘福建龙岩县一位老婆婆拿到政府颁发的 耕田证书 后喜悦心情的民谣广为流传。其内容为: 阿婆苦了几十年,军队来后分了田……香糯酿酒美又甜,酒甜难比有了田;酒甜只能甜一时,有田就能甜年年。 这一民谣的传播(  )

A.有利于中共土地革命的开展B.反映了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体现了革命统一战线逐渐壮大D.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12.

下图为1937年10月10日《救亡漫画》刊载的蔡若虹漫画作品《今年的双十节》。该漫画反映出当时(  )

A.抗日战争态势发生了逆转B.国民政府全面抗战的决心C.团结抗战受到时人的关注D.中日战争胜负的前景明朗

13.

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北京的北大、清华、辅仁等大学的理工科被合并重组为北京地质学院、航空学院等8个专业理工科高校;与此同时,政府还筹建了北京俄专,北大、人大等综合性大学也普设了俄文系。这些举措(  )

A.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B.推动了国家教育体系的完善C.反映了国家外交政策的调整D.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14.

1962年,徐州市在农村地区开展了退赔工作,为在 共产风 中被拆毁住房的移民解决住房45038间,划拨土地9601亩,退赔集体和个人财产4191.70万元;此外,还规定在以生产队为基础核算单位的基础上,实施社员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私有,坚持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的原则。这反映了(  )

A.严峻形势下对政策的局部调整B.农村中的 左倾 思想得到纠正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开始启动D.农民获得了农业生产的自主权

15.

下面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这一变化可用于说明这一时期(  )

A.改革开放激发了社会活力B.市场的资源配置主导性作用增强C.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削弱D.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已基本实现

16.

面对近期的巴以冲突,王毅部长指出:中方反对和谴责一切伤害平民的行为,并指出以色列的行为已超越自卫范围,应停止对加沙民众的集体惩罚。同时强调,中方愿同沙特等阿拉伯国家一道,继续支持巴勒斯坦恢复民族权利的事业,推动巴勒斯坦问题重回 两国方案 正确轨道,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这一言论反映出中国(  )

A.倡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B.致力于落后国家的民族复兴C.注重维护国际正义与和平D.积极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先秦时期, 对于 都具有朴素的本原意义,认为 设立君主的目的是解除 无主之乱 实际上是 治理 天之民 的手段和工具。正如《尚书·泰誓》所言: 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 这就意味着君主统治合理性间接来源于民, 无民而能逞其志者,未之有也 。而上天之所以让君主治理乱世,就在于君主能体会 ,即遵循民意与天意的法则。因此天子必趋向于民意,行仁政。正如孟子所言: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也,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摘编自丛文文《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两种形态》

材料二
民本 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其思想理念与内涵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实践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贯彻。政在养民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根本目的,历代统治者通过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推广农技、赈灾济贫等方式发展生产,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治吏安民是 民本 思想政治实践的重要手段,针对治吏安民,历代统治者采取了许多为政措施。治心教民是中国传统 民本 思想的最高目标,统治者提倡道德教化,用礼仪忠信和制度刑罚来引导约束百姓。在中国古代, 民本 思想在统治机制的调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传统 民本 思想的推行多是依赖统治者个人的道德品行,即要靠所谓的明君贤臣、清官廉吏,从根本上说 民本 思想是服务于君主的立场。

——摘编自杨艳秋《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的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 民本思想 的内涵,并简述其形成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国古代 民本思想 在国家治理中的实践。(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民初政治制度的变革,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的发展,帝制的倾覆,共和制度的诞生,宪法的制定,国会的召开,选举的进行,政党政治的尝试,都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是一场民主宪政的真正试验。这场试验虽然结局不成功,但依旧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民国初期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之中,且中国的封建专制持续很长时间,这种背景下效仿西方的政治制度,甚至是 拿来主义 ,使得受封建统治多年的民众缺乏心理准备,有些麻木不仁,国内的资产阶级力量也薄弱,不可能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彻底的决裂。辛亥革命的胜利具有特殊性,它不是具有共和理念的革命党人一方取得的彻底胜利,而是以暴力加谈判取得了成分复杂的胜利,由于各种目的而与清政府决绝的政治派别,拥兵武人挟革命大潮而来,为后面的政局动荡埋下了伏笔。

——摘编自刘英涛《民国初期政治制度分析》

材料二
1940年,毛泽东指出,抗日民主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抗日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权。根据地规定无论是抗日根据地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还是民族资产阶级、富农和一般地主,均可参加抗日政权。各地按照 三三制 的人员结构比例进行选举, 三三制 政权所体现的是以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为基础,成为抗日根据地具有自己独创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抗日民主政权的产生 经过人民选举 ,年满十八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和性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精神在各抗日根据地都得到了认真实行,并且制定了相应的选举制度。1944年美国观察团成员赴延安考察时也深刻感受到边区政治的特色,这里 人民积极向上,与重庆相比是另一个世界

——摘编自谢双明《论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的特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期政治变革失败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的特色,并简析其影响。(8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近代民主政治发展中得到的启示。(2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面对建国初经济混乱和基础薄弱的国情,陈云奉行计划经济的原则,对财政经济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又根据当时的实际国情制定了与我国当时国力相适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 ;大跃进时期,坚决反对脱离实际的钢产量指标,提出了关注民生的主张。在稳定物价时,他并没有主张直接动用政治手段,对投机资本家进行管制,而是通过调运粮食、物资的手段,利用经济规律的本身来实现对物价的稳定。在推行统购统销时,努力缩小 剪刀差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敏锐地发现人民群众的各种不满意现象,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后陈云经济思想探析》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陈云提出了 鸟笼 问题,即捏在手里的鸟会死,只有让鸟飞,它才能一直活着,但是没有笼子鸟会飞走,要让鸟在笼子里飞。在参与撰写 六五 计划稿时,陈云指出: 打破 铁饭碗 是一场革命,其意义不下于公私合营……各个方面都搞活了,内在动力也就可以发挥出来了。 同时他还指出: 无论是工资、奖金还是补贴,必须遵照一定限度 ,否则国家将 无法集中资金办大事 。在环境问题上,陈云强调环境污染必须以预防为主,不可先污染后治理,并提出三大举措: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建立环保节约工程项目;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各部门严格落实责任。在农村生产责任制推广后,陈云反复强调: 郊区要计划种菜,养猪要派任务,烟草种植面积不能增加,粮食种植面积不能减少。 此外,陈云还指出:对外开放的目的是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设,并强调在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交流时,中国不能依附于他们。

——摘编自刘洋《改革开放后陈云经济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陈云经济思想的特征。(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后陈云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当代意义。(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旅美学者魏特夫说中国是东方专制主义,属于治水文明,因此中国发展是循环缓慢的。其后伊懋提出了 高水平平衡陷阱论 ,认为中国宋代社会经济已经达到高度发达水平,宋以后就停滞不前了;明清时期只有量变没有质变,陷入了高水平的陷阱,一方面高度的农业集约化要求增加资本,另一方面人口过度增长阻碍了资本积累,因此中国只能高水平停滞。西方学者又相继提出了中国明清时期 有增长无发展论 ,从而把 停滞论 提升到更高的理论形态。特别是美国学者黄宗智,提出明清社会经济 过密化与内卷化理论 ,认为明清社会商品经济虽有发展,但无质变,如果没有西方入侵中国根本无力产生近代性变化。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张显清先生指,中国历史 停滞论 的表述多种多样,但共同点都是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稳定不变没有发展,自身不可能产生近代性因素。

——摘编自余同元《明清社会近代转型述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的整体或部分的观点进行评析。(要求:提出自己看法,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