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山东省济宁市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3 浏览数:98

一、选择题

1.

济宁市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想去参观距今约170万年的某远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北京B.云南C.山西D.浙江

2.

下列对半坡人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距今约6000年,生活于今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B.他们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C.他们饲养猪、狗等动物D.他们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3.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自然灾害严重,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B.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C.爆发平民大起义D.少数民族入侵

4.

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C.水利工程的兴修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5.

据《华阳国志》记载: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 天府 也。 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B.灵渠C.都江堰D.长城

6.

此遗址堆积层厚40多米,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在遗址中发现3颗牙齿化石,1929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这就是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代表。此文字说明(  )

A.我国原始农业有了发展B.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C.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D.远古人类有爱美意识,会埋葬逝者

7.

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关于如图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准确的解说是(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A.表明贫富分化已出现B.说明已经出现早期国家C.可以定居且从事农业生产D.丰富了狩猎生活

8.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战乱不休。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的(  )

A.分封制B.郡县制C.禅让制D.世袭制

9.

古人常以 钟鸣鼎食 来形容贵族之家的奢华生活,由此可见鼎的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  )

A.装饰品B.食器C.乐器D.盛水器皿

10.

战国时期在商鞅进行变法的国家,农民想获得爵位最好的途径是(  )

A.在战争中立功B.买更多的土地C.努力耕织D.经商发财

11.

农业产生后人们筑屋定居。下面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两种房屋复原图,造成其样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不同地区人们的审美观念B.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不同地区的文化风俗D.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12.

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 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 在这一汇集和逐步融合的过程中,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和黄帝B.仓颉和螺祖C.尧和舜D.隶首和大禹

13.

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提及 有夏 ;20世纪50年代以来也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发掘出二里头等遗址。这表明研究夏初历史的途径主要是(  )

A.依据先秦文献B.借鉴出土的古文字材料C.通过考古发掘D.采用文献与实物的互补

14.

如图中所示的 古文字 是(  )

古文字

 

 

 

 

 

现代汉字

A.甲骨文B.小篆C.契丹文D.西夏文

15.

通过《分户令》,商鞅把大家庭细分到最小限度,形成了大批的个体小农,不但运作力强,且家庭成员都能 人尽所能 地发挥自己最大的才干。这表明商鞅变法(  )

A.加强了中央集权B.使秦国国富兵强C.推动秦完成统一D.重塑了社会结构

16.

半坡居民烧制的彩陶绘有人面、鱼、三角形等多种图案,他们还用骨、陶等制成装饰品。这表明半坡居民(  )

A.使用磨制石器B.具有审美意识C.能够种植水稻D.过着游牧生活

17.

迄今为止,云南、陕西、北京、广东等省区都发现了古人类化石及活动遗迹、遗物。数十万年前,先民们就在不同地方生存、发展。据此可知(  )

A.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样性B.古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C.我国早期人类结成群体生活D.古代先民交流交融程度较高

18.

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按照世纪纪年法,这一年是(  )

A.公元前11世纪B.公元前10世纪C.公元11世纪D.公元10世纪

19.

如图所示文物共同印证了商周时期(  )


商代礼器司母戊鼎


西周酒器凤鸟纹爵

A.社会经济繁荣B.中央权力集中C.社会局势稳定D.青铜工艺高超

20.

如果把 铁器牛耕的推广 争霸兼并战争 变法强国 作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早期国家产生B.奴隶制繁荣C.社会大变革D.统一国家建立

二、材料题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中国原始人主要遗址分布图
材料二 图2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猪纹陶钵
材料三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 本富 ,商为 末富 ,所谓 崇本抑末 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四
3 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


4 战国时期的牛尊

(1)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早期人类遗址。
(2)根据材料二,简述图2的史料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中的远古人类的生活流域和基本生活情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孟子到商鞅时经济思想的变化。
(4)根据材料四中图3和图4的考古发现,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2.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依据下列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秦之兴】
材料一 秦陆续灭了六国,并采用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的格局。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


图①


图②

(1)阅读材料一,秦灭六国是在哪一年?秦能统一的原因有哪些?秦朝哪一个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
(2)材料二中的图片信息体现的秦的统一措施有何作用?
【秦之亡】
材料三行者相伴于道,而死人日积于市 劓鼻盈蔂,断足盈车 腰斩 枭首 弃市 车裂 凌迟
②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
③在埋葬秦始皇时他下令将大量的宫女殉葬,把修建墓室的所有工匠闷死在墓里,凶残地杀死自己的兄弟姐妹,任意屠杀文武大臣,他恣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3)归纳概括材料三中的①—③三则材料分别体现了秦的什么暴政?
(4)材料四中的文字和图片,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此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影响?
(5)结合所学和以上问题的回答,写出秦的兴亡给我们留下哪些经验教训。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摘编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了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下表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法令相关的历史事件,并说明该历史事件最大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简述这位 新皇帝 将广阔国土划分行政区 实行的制度名称,并概括该制度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简述表格反映出西汉前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统一大一统王朝所采取的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