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天一大联考高三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题(纲要上下)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8 浏览数:342

一、单选题

1.

表1

坑号

发掘器物

基本特征

3号坑、8号坑

铜尊、铜罍、铜瓿

与中原殷商文化的典型铜器相似

3号坑、4号坑

玉琮

文化因素来自甘青地区齐家文化

3号坑、7号坑、8号坑

发现的有领玉璧、玉璋、玉戈

在河南、陕西、山东以及广大的华南地区都有发现

表1是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公布的考古发掘成果。这可用于印证(  )

A.古蜀文明曾领先于全国B.青铜器的使用范围广泛C.早期区域文明间的联系D.多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步

2.

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记载,光武时期,锡光、任延为交趾、九真两郡太守, 教其耕稼,制为冠履,初设媒娉,始知姻娶,建立学校,导之礼义 。这些举措的实施有利于(  )

A.郡县制度在西南地区推行B.区域文化的发展与民族融合C.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确立D.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3.

北宋时,很多州县官为诉讼之务缠身,成群百姓聚于州县治所,呈牒投诉,或 狱讼尤多 ,或 诉者纷然 ,或 讼坌入 ,以至 讼牒日日堆几案,索裁决 。南宋时,官员难以应付的 滞讼如山 或继以烛,事犹不决者 。这反映出,两宋时期(  )

A.法制体系相当完善B.民众法律观念增强C.官民法律素养较高D.契约关系不断弱化

4.

明清时期,特别是实行班匠银制度后,投放市场的手工业产品数量迅速增加,但直到鸦片战争前夕,手工业的商品值只占当时国内市场上商品总值的10%以内。这反映出当时(  )

A.民营手工业发展迟缓B.小农经济逐步解体C.区域性商业活动减少D.农民赋役负担加重

5.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3年间,清政府把长达6420英里的铁路修筑权和管理权 拍卖 了,其中英国占2800英里,沙俄占1530英里,比利时(背后是俄法集团)占650英里。当时的外国人就说过 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 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之系之 。这表明,清政府 拍卖 的铁路权(  )

A.推动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B.激化了侵华列强间的矛盾C.密切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6.

表2

1941

1942

1943

1944

农业贷款

361

2780

10000

部队机关生产贷款

754

786

993

38739

工业贷款

1091

618

2622

65242

贸易投资

408

5442

37859

74851

合作社投资

24

123

358

8181

表2是陕甘宁边区银行成立后在1941—1944年对生产事业的投资和贷款情况(单位:万元)。据此可知,陕甘宁边区银行(  )

A.以恢复发展农业经济为重点B.实现了全国金融秩序的稳定C.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经济基础D.巩固并发展了革命统一战线

7.

1950年,周恩来说: 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大门的钥匙。 刘少奇说: 从今以后,中国工业就不致受到帝国主义的廉价商品的竞争,中国的原料将首先供给自己工业的需要。这就扫除了一百年来使中国工业不能发展的一个最大的障碍。 这说明,当时中共(  )

A.明确了工业是经济建设的重点B.坚持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C.坚定实行 一边倒 的外交方针D.认识到主动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8.

有学者研究得出,农民阶层的结构由八大群体组成:农业劳动者、农民工、私有私营者,这三类在1999年底分别占乡村从业人员总数的66.3%、25.6%、9.6%。此外还有雇工、乡镇企业管理者、乡村管理者、农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从业人员群体。这一结构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B.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吸引C.农业经营风险的消失D.国家户籍制度不断放松

9.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 士兵可从国王处领得一份服役份地,条件是随时应诏随国王出征。 并规定: 里都或巴衣鲁(指士兵)奉王命出征而不行,或雇人以自代,此里都或巴衣鲁应处死,代之者得其房屋。 这表明,古巴比伦(  )

A.强调军队的法制化建设B.建立了实现统一的基础C.重视国家军事力量稳定D.积极推行寓兵于民制度

10.

法国学者指出: 自从罗马的贵族夫人们身穿透明的罗纱以来,欧洲就已经非常向往中国了。 罗马帝国末期,戴克里先皇帝不得不强制性地把中国生丝的价格规定得高高的,以期遏制丝绸消费。这反映了(  )

A.丝绸贸易动摇了罗马国本B.古罗马与中国的贸易繁盛C.古罗马社会奢靡之风兴盛D.文明交流影响了社会生活

11.

103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意大利国王康拉德二世颁布《米兰敕令》,规定:任何领主(无论主教、修道院院长、侯爵、伯爵或其他任何领主)都不得被剥夺其领地;领主的领地应由儿子或孙子继承。这一敕令的出台(  )

A.促使国家进一步走向分裂B.提高了市民阶层政治地位C.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D.推动了国家政治体制改革

12.

桑海帝国皇帝穆罕默德·杜尔在位时期,确立伊斯兰教为国教,厚待伊斯兰学者和商人。1497—1498年,在1000名步兵和500名骑兵的护卫下,他穿越浩瀚的撒哈拉沙漠,到圣城麦加朝拜,并施舍了30万金币的经历,在伊斯兰教世界成为美谈。杜尔的行为有利于(  )

A.垄断地中海的商业贸易B.建立中央集权政治统治C.拓展帝国疆域跨欧亚非D.促进西非文化事业发展

13.

1519—1521年,赫兰多·科特兹完成了对阿兹特克帝国的征服,弗兰西斯科·皮扎罗于16世纪30年代征服了印加帝国。起初他们只是劫掠当地原住民的可动产,当这类资源枯竭后,就开始将欧洲先进的掘矿技术介绍到蕴藏丰富的征服地。这可用来探究(  )

A.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B.葡萄牙资本原始积累活动C.西班牙的殖民扩张行为D.新航路开辟助推美洲发展

14.

17世纪以前利物浦只是一个小渔村。到1730年,利物浦船舶进出口吨位达到37000吨以上,1750年为65000吨,1760年为100000吨。笛福描写道: 在我第二次和第三次游览之间它(利物浦)又大了一倍以上,它的财富、人口、商业、建筑物还在一天天地增加。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工业革命扩大了对外贸易规模B.利物浦成为世界商业的中心C.英国在世界积极推行自由贸易D.海外贸易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15.

图1绘画作品描述的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1740—1786年在位)与伏尔泰(桌前左三)在波茨坦的无忧宫共同进餐、有说有笑的场景。图中场景从侧面反映出(  )

图1

A.德国民主政治制度确立B.外援助推德国统一C.伏尔泰赞成开明君主制D.拿破仑战争受谴责

16.

表3

移民在制造业劳动力的占比

移民在建筑、运输两个行业劳动力的占比

移民在铜矿、成衣行业和铁矿业的劳动力占比

13以上

14

23或更多

1864年美国成立移民局,通过《鼓励移民法》,此后美国进入移民高潮。表3是1910年移民在美国的大致分布情况。据此可知(  )

A.欧洲列强对美洲侵略加剧B.美国掀起全球人口流动潮C.美国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D.移民促进了美国的工业化

17.

1871年4月,马克思曾如此论述巴黎起义: 这一次,起决定作用的不利的 偶然情况 ,决不应该到法国社会的一般条件中去寻找,而应该到普鲁士人盘踞法国并兵临巴黎城下这样一种情况中去寻找。 马克思意在强调(  )

A.法国工人的革命首创精神B.战争引起了巴黎公社革命C.巴黎公社政权的阶级性质D.政治动荡引发了民族危机

18.

1880年,著名的黑人学者布莱顿指出: 现在,欧洲正被生产过剩搞得精疲力尽,人们指望着非洲来提供新的市场。 这说明(  )

A.西方国家拓展世界市场的愿望强烈B.欧洲国家内部工业生产的竞争剧烈C.非洲大陆已经被西方国家瓜分完毕D.西方国家向殖民地输出先进的技术

19.

图2是一幅刊于1919年的英国漫画《账单》。该漫画德国: 太可怕了!那金额是若我们获胜的话,要他们付出的四分之一! (  )

图2

A.揭露了巴黎和会分赃掠夺的性质B.讽刺了德国比协约国更严苛无情C.体现了英国的欧洲大陆均势政策D.肯定了国联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20.

1917年8月,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写道: 无产阶级的专政,即不与任何人分掌而直接依靠群众武装力量的政权。 由此可知,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  )

A.阐述了未来的革命目标B.主张暴力推翻沙皇统治C.高估了革命群众的力量D.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

21.

甘地提出: 纺车和粗布是整个印度合而为一的符号;所以我当这两样东西是一种民族的符号 织粗布,穿粗布,应当是印度人的高贵的美德 进一尺外国布人印度,就是从饥饿的印度人嘴里抢走了一碗饭 ,于是大力推行手工纺织运动。甘地的这些言行(  )

A.有利于印度人民的团结B.阻止了英国商品的输入C.迟滞了印度的半殖民化D.阻碍了世界文明多元化

22.

1955年,诺曼·梅勒创作的长篇小说《鹿苑》,揭露和批判了美国国会 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 对有进步倾向的电影工作人员进行无端调查和迫害的事实,认为美国电影在二战后衰落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国内政治趋于保守和反动。这体现了当时美国(  )

A.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盛行B.冷战使得文化事业中断C.政治环境影响了文艺创作D.社会内部冲突日益剧烈

23.

1949年成立的北约一直是欧共体国家防卫安全的依赖。1987年,法国总统密特朗明确指出, 共同防务是欧洲最终成功的必要条件 只有防务自主,欧洲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同年,法德开始着手组建5000人的法德混合旅。法德两国的做法(  )

A.导致了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B.改变了世界政治发展的方向C.开启了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D.体现了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

24.

在新冠肺炎疫情被宣布为 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在2020年3月11日将疫情等级提升为 全球性流行病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3月底预计,疫情会使得2020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减少30%—40%,既有的投资项目会出现合同履行问题。应对这一严峻形势的合理对策是(  )

A.深化多边合作机制B.审慎地融入全球化C.发展国内循环经济D.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孔子说: 士必悫(què,恭谨)而后求智能者焉,不悫而多能,譬之豺狼不可迩。 告诫人们: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宋代司马光说: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东汉思想家王符著《潜夫论》,广论古今,提出选拔人才一定要 不弃疏远,不轻幼贱,又参而任之 。李世民出身于关陇地主集团,但贞观年间居相位者25人,非关陇集团占18人。李世民曾说: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 只有放宽眼界,才能得到较为理想的人才。

——摘编自韩丹、钟素芬《中国古代人才观探析》

材料二
与古代传统的人才观相比,洋务派更加倾向于在 西学 中,而不是在 经史 中寻找治世的实用知识和本领。早期维新派如冯桂芬、王韬等人,认为西方的实用技艺之学较之传统的经史之学是中国更急需的知识。维新变法失败后,康、梁等维新派人士拓宽了人才视野,如梁启超在撰成的《新民说》中,将 新民 应具备的素质概括为18种之多,诸如:国家思想、权利思想、政治能力、冒险精神、尽性主义以及公德、私德、自由、自治、自尊、尚武、合群、生利、民气等。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建立中华民国后,明确指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需要的是具有民主共和精神与健全人格的新型人才,并确立了 五育 并举的教育方针。

——摘编自祝彦《中国近代早期思想家的人才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才观体现的原则。(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相比,近代中国人才观出现的新变化,并谈谈对当今社会的启示。(8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表4 英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及实施概况

1834年《新济贫法》

废除了由教区征集济贫税赈济穷人的斯宾汉姆兰制度,设立劳动院。设立专门机构解决地方贫民救济问题,实行教区联合,改组地方机构,通过中央政府的济贫法,官员加强地方管理

1835年《市镇自治机关法》

宣布取消200多个陈旧过时的市镇自治团体,设立100多个有权选举议会的市镇。规定所有市镇自治机构的人员均应投票选举;地方政府可制定必要法规;裭夺地方教会的行政管理权

1848年《公众卫生法》

要求各地改善卫生条件,地方卫生管理机构纷纷建立。1856年,政府授权各郡组建警察队伍。允准地方机构检查食品饮料、建立公益设施、发放酒店饭馆和屠宰店营业执照

1870年《教育法》

教会和民间经管的教育事务移交地方政府。各地选举教育局,管理和募资举办学校;一些自治市或教区联合组成学区

1888年《地方政府法》

据此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建立了62个郡其中52个与原来的郡区划相同,其余是重新设立和划分的新郡61个人口在50000名以上的郡级自治市和伦敦郡。3种行政区政府均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1894年《地方政府法》

据此在全国62个郡议会管辖的区域建立了535个市区议会、472个乡村区议会和270个人口在50000人以下的非郡级自治市议会。乡村区议会下分为若干教区

1899年《伦敦政府法》

据此在1888年建立的伦敦郡区内,重新组建了28个自治市议会和一个伦敦城,取代原有的38个教区委员会和区议会。至此,建立全国统一的地方行政区划和自治性管理体系的任务完成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英国地方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6分)
(2)提取材料中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提炼英国地方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个特征,并说明其意义。(7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波峰、波谷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最大值、最小值,一般为正值、负值。落差是一个周期内波峰与波谷的差值,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幅度,通过综合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经济周期的波峰、波谷、落差可以明显看出经济波动的剧烈与平缓状况。总的来说,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比以前更加温和,有的学者称之为 被烫过了的曲线 (如图3)。

图3 1886—2002年美国GDP增长率波动

——摘编自【英】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等

材料二
1928—1937年,苏联经济发展速度年递增16%;1917—1940年,国民收入增长了814%,年均增长率高达9.6%,而同期美国GNP只增长了68%,年均增长率只为2.3%。1981—1985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工业产值、农业产值、投资额、社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3.2%、3.6%、1.0%、3.7%、2.7%,1986—1990年分别为1.8%、2.6%、0.5%、0.3%、2.0%,1990年分别为 -4%、-1.2%、-2.3%、-19%、-3%。

——摘编自杨荣、季正矩《经济建设的成败与苏联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1917—1940年苏美两国经济均出现增长的相似因素,并对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周期波动为 被烫过了的曲线 进行解读。(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1—1990年苏联经济发展的态势及其原因。(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照汤因比的说法,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有20多种文明已经消逝了,今天存在于世界上的几种古老文明,都是在长期历史中经过筛选淘汰而传衍下来的。那些已经 消逝 或衰落下去的文明,现在都不能独立存在,有的已经成为 化石 了。然而对于人类文明的繁衍和发展,都曾是有功之臣。文明,总是不停地运动着的,各个民族之间自有了接触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文明在接触中,有的渐渐隐遁了,留下了生命力比较强壮的文明;文明在融合中有些东西被淘汰了,有些东西被吸收进其他文明中去,原来的文明可能会因而增加了新的因素,甚至悄悄地起了变化。文明不是死物件,是人为了生活得更好而创造的,有人的能动性寓在其中。

——摘编自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根据材料,以 文明发展 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世界史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