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3 浏览数:87

一、选择题

1.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若用于研究古埃及历史,它属于(  )

A.文献史料B.实物史料C.口述史料D.图像史料

2.

理查德·迈尔斯指出,古埃及的国王在国家的日常运作中起决策作用,而且还为宇宙和地球的秩序提供保证。这反映了古埃及(  )

A.统治非洲大陆B.采用集权制度C.推行等级制度D.推崇封建专制

3.

大英博物馆收藏有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它们记载着人类历史上早期的文明。下列文物上承载着这种文字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B.长城C.帕特农神庙D.《圣经》

4.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 种姓制度 。这一制度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

A.社会成员分工不同B.等级之间权利义务不同C.严格的等级关系D.等级之间的种姓差别

5.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其教义宣扬的共同点是(  )

A.信仰宇宙间唯一的神—— 真主 安拉B.耶稣是人世间的救世主
C.要求人们忍受苦难,顺从命运安排D.宣扬人死后灵魂升入天堂

6.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使希腊城邦呈现出的基本特征是(  )

A.闭关锁国、重视农业B.人民主权、崇尚武力C.贵族政治、僭主当政D.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7.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 古希腊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其中的 一部分人 是指古希腊的(  )

A.成年男性公民B.贵族阶层C.工商业者阶层D.外来移民

8.

下列关于伯里克利主政时期民主政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公民大会具有立法和司法权B.元老院掌握国家的决策权C.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D.保民官有权维护平民利益

9.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请将下列帝国按诞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①亚历山大帝国②拜占庭帝国③罗马帝国④阿拉伯帝国(  )

A.④③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③②④

10.

德国一位法学家说: 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一次。 对这段话解读正确的是(  )

A.凯撒大帝对外扩张建立地跨欧亚非的罗马帝国B.罗马法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的立法提供了范本
C.伊斯兰教被确立为罗马国教,促进其广泛传播D.《查士丁尼法典》颁布是罗马法制建设第一步

11.

古希腊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下列不属于古希腊人文明成就的是(  )

A.《荷马史诗》B.大竞技场C.《掷铁饼者》D.宙斯像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条规定: 民法所称的期间按照公历年、月、日、小时计算。 文中所说 公历年 的基础是(  )

A.罗马人的儒略历B.古埃及的太阳历C.中国的农历D.苏美尔人的阴历

13.

世界文明可以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代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这两种文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东方文明都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B.东方文明没有宗教信仰,西方文明有宗教信仰
C.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D.东方文明都是专制政治,西方文明都是民主政治

14.

下面是某同学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相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序号对应国家正确的是(  )

A.①查理曼帝国②拜占庭帝国③威尔士B.①阿拉伯帝国②东罗马帝国③德意志C.①拜占庭帝国②波斯帝国③英格兰D.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德意志

15.

扑克牌中红桃K的原型是一位国王,他命令征收 什一税 ,教皇为他加冕,称他为 罗马人的皇帝 。他是(  )

A.查理曼B.克洛维C.凯撒D.屋大维

16.

有学者在描述欧洲的中世纪时说: 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的历史上写了 贫民的传记 ,一个新的社会集团出现了。 这个 新的社会集团 是指(  )

A.领主B.封建贵族C.市民阶层D.无产阶级

17.

他们有权利决定谁来教学,什么时候上课,使用什么课本。凡是反对这些规则的人,他们有权力驱逐。 材料中反映出的中世纪大学特点是(  )

A.实行分科教学B.拥有自治权力C.培养基督教士D.满足世俗需要

18.

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以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国家大权掌握在天皇手中B.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C.武士集团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D.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

19.

阿拉伯帝国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哈里发不仅是帝国的最高元首,也是全体穆斯林的宗教领袖。这说明阿拉伯帝国的性质是(  )

A.军事侵略性的帝国B.政教合一的帝国C.宗教色彩显著的帝国D.奴隶制君主帝国

20.

某班举办 阿拉伯文化 主题班会。下列素材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天方夜谭》B.阿拉伯数字C.《医学集成》D.《十二铜表法》

二、材料题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其中一个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

——摘自《千年一叹》

材料二  亚历山大和他的一万名士兵都娶了亚洲的妇女,亚历山大也开始穿起了细软的衣服,同时他要求进贡者吻他脚下的尘土,这些只是东方专制君王采用的方式。他还下令让三万名波斯男童学习希腊语文和马其顿兵法。

——乔治·威尔斯、卡尔顿·海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中国发明的火药已被伊斯兰教转变为战争武器,至此才第一次为西方所知。培根认为,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为西方掌握后,欧洲的文化和社会随之改变了。

——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四  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除了中国以外的其他三个文明都出现过断层,被野蛮文明取代、同化,然后灭绝。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邓敏《走读历史》

(1)材料一中的三位人物分别是谁?(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4分)
(3)材料三所述的 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 是由什么人传到西方?(2分)以指南针为例,说明它是如何引起欧洲社会变化的?(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文明延绵流传的因素有哪些?(4分)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西罗马帝国衰亡之后,欧洲坠入了文化凌夷、学术凋敝的境地。罗马帝国末年兴起的基督教迅速在各个蛮族王国里取得了思想上的统治权。

——摘自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从古希腊到现代》

材料二


1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


2 一个庄园的图解

材料三  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1)材料一中 基督教 创立的地点在哪里?(2分)请根据材料概括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地位。(2分)
(2)材料二中图1所示的制度中 大封建主 小封建主 之间以什么为纽带?(2分)该制度有何特点?(4分)
(3)材料二中图2所示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请说出其性质。(2分)在庄园里,享有司法权的机构是什么?(2分)其审判依据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三,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与同时期中国城市相比,有什么特点?(4分)
(5)综合以上材料,请从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概括中世纪西欧社会多元化的表现。(至少写两点)。(4分)

三、小论文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日本人民善于学习、善于创造,勤劳智慧、奋发向上。远在1400多年前,日本就先后20多次向中国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借鉴中国的制度、典章、律令,结合自己的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

——《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2008年5月8日)

材料二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写出材料一中 日本借鉴中国的制度、典章、律令 进行的改革是什么?(2分)这次改革具有什么性质?(2分)
(2)材料二中的 拜占庭 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面积达到了鼎盛?(2分)最终又是被哪个国家攻破走向了灭亡?(2分)
(3)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不得照抄材料,字数不小于180字)(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