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河南省(金太阳联考)南阳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热身摸底考试历史试题(16+4)【选择性必修一】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610

一、单选题

1.

春秋战国时期,忠于君主个人成为 忠君 思想的首义;但 忠君 是有条件的,君臣之间要讲究所谓的 君臣要义 ,即孔子所提倡的 君君臣臣 。这可用于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原始民主传统仍受到重视B.诸侯国变法以儒学为指引C.贵族分封等级制逐渐解体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

2.

图1所示为汉武帝时期少府所铸银币—— 龙币 。其以银锡合金为主,并掺杂少量的铅,每一枚约重8两,法定价值为3000钱(汉五铢钱)。同一时期发行的银币还有方形马币(法定价值为500钱)、椭圆形龟币(法定价值为300钱)。这些银币的发行(  )

图1

A.使铜钱逐渐退出市场流通领域B.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趋势出现C.说明少府垄断了货币的发行权D.便利了政府对大宗物资的采购

3.

唐朝时,科考前考生常托人将自己的习作上呈给主考官或朝中大员,以期自己的作品获得认可以及公开赞扬,这种比拼人脉的做法甚至可以提前锁定科考名次。宋朝则不看重考生在朝臣中已有的人脉,甚至要求主考官与朝中名臣必须避嫌。这一转变(  )

A.有助于维护科场竞争的公平B.削弱了富商豪绅的政治影响C.使实用性人才得以脱颖而出D.对儒学复兴产生了不利影响

4.

王阳明编制并颁行的《南赣乡约》除了以文告的形式澄清了乡约的目的及精神外,还将朱元璋的圣训 六谕 的内容融入其中。自此时起,宣讲 圣谕 便成为乡约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明朝后期的乡约制度(  )

A.逐步丧失儒学色彩B.与法律实现了合流C.推动了乡村的自治D.凸显出强制性特征

5.

(2023·河南南阳高二上期中(金太阳联考)5)1793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前,曾向两广总督郭世勋递交了一封正式信函,这封信在语气、词汇和行文方式等方面均是以双方关系平等为前提进行表述的。然而在郭世勋上呈朝廷时,却将信译成了下对上的禀帖,尽显英国态度之卑微和 慕顺之心 。郭世勋此举(  )

A.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提供了借口B.旨在引起统治阶级对外交的重视C.体现了传统外交思维的深刻影响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朝贡贸易转型

6.

中国古代的义庄是以宗族为单位的,自主设立赡济族人的田庄。据统计,宋代苏州共设立了4个义庄,明代苏州也只设立了8个义庄,而清代的苏州义庄共设立了128个,其中大部分设立于1840—1911年。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官方救济系统的失灵B.社会局势动荡的加剧C.传统宗法观念的复兴D.自然经济模式的解体

7.

1947年4月,蒋介石在 还政于民 的口号下,进行 多党政府 的组建,政府代表的候选人有聘、圈、指、派之分,选举亦有竞、包之别。国民政府这一举措(  )

A.努力缓和各党派矛盾B.扰乱了国统区经济秩序C.旨在维护其一党专制D.传播了自由民主的思想

8.

20世纪80年代,上海率先开展职工读书活动,后经过征名确定为 振兴中华 读书活动。在中共中央的肯定与号召下,各地区各单位积极举办 振兴中华 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等相关活动一时间风靡开来。这些做法(  )

A.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B.反映了市场经济时代的精神风貌C.体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D.得益于 双百 方针的提出与贯彻

9.

1981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 汉族干部离不开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也离不开汉族干部",并将其作为新时期民族工作的重要方针。1990年,中共中央将我国各民族关系概括为 三个离不开 ,具体表述为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这些方针和原则的提出(  )

A.为实现民族自治提供了理论先导B.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治理的法治化C.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D.加快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步伐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资源纷纷向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流动、汇聚。20世纪末21世纪初,党和国家相继提出 西部大开发战略 振兴东北战略 中部崛起战略 。图2所示为1978年、2002年和2012年四大区域生产总值对比情况。这些数据有助于我们认识(  )

A.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和基础B.改革开放取得的开创性成就C.对外开放对发展的引领作用D.脱贫攻坚与实现小康的关联

11.

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后,统治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君主和曾经的马其顿统帅一样,掌管政治、军事以及财务;他们在宫廷里讲希腊语,穿希腊服装,不与当地人通婚,但却自称上承埃及法老的统治,作为神在人间的代表;他们不再像东征时期一般鼓励建立新城,境内大多数希腊人聚居在数个高度希腊化的自治市中。这表明,托勒密王朝的统治(  )

A.客观上促进了希腊文化传播B.具有明显的集权化倾向C.彻底抛弃了希腊的政治传统D.借鉴了罗马帝国的经验

12.

表1所示为近代西方国家部分重要法律文献的序言首句或第一条内容的规定。这些内容的差别主要是基于各国(  )

表1

英国《权利法案》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1787年美国宪法

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以上仅为第一条第一款内容

《人权宣言》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除了依据公共利益而出现的社会差别外,其他社会差别,一概不能成立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

联邦领土由下列各邦组成: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符腾堡、巴登、黑森、梅克伦堡—什未林、萨克森—魏玛、梅克伦堡一斯特雷利茨、奥尔登堡、不伦瑞克、萨克森—迈宁根、萨克森一阿尔滕堡、萨克森—科堡—哥达、安哈尔特、施瓦茨堡一鲁多尔施塔特、施瓦茨堡一松德斯豪森、瓦尔德克、新旧洛斯、绍姆堡一利珀、利珀、吕贝克、不来梅和汉堡

A.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广度B.民主政体建立方式的差异C.民族国家形成的时间先后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水平

13.

英国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实施后,济贫院采取人们自愿进入的原则,但必须经过严格的财产审查及体检;一旦接受救济,整个家庭便将进入济贫院,丈夫与妻子孩子与父母都会被拆散;家庭私有财产也会被没收,但在执行时,会允许他们保有自己的劳动工具。这样的制度设计(  )

A.反映了工人运动对立法的影响B.导致英国的技术变革趋于停滞C.体现了资产阶级对民生的漠视D.具有鞭策民众勤恳劳动的动机

14.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此后,通过国际会议和谈判解决争端在欧洲国家间蔚然成风。1884年,15个欧洲国家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会议,这次会议是专门讨论非洲事务的,但却没有任何一个非洲国家参加。这反映了(  )

A.欧洲列强为减少战争所作的努力B.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的不平等性C.近代非洲国家对领土主权的漠视D.维也纳体系下外交关系的扩展

15.

从1993年到1998年,美国司法部把其雇员中妇女和少数族裔的比例从54%提高到55%,国防部、环境保护部和联邦通讯委员会等部门中少数族裔与妇女的比例也有所提高。黑人雇员和妇女雇员在联邦部门的技术职位上的比例也从1993年的31%上升到1998年的48%。美国政府的这些做法(  )

A.利于营造平等公正的政治氛围B.彻底消除了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C.有助于提升文官系统运行效率D.暴露出西方文官选拔标准的虚伪

16.

表2所示为某学者围绕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所作的历史解释。这些论述所要说明的结论最可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

表2

分论点

具体说明

石油交易的美元计价机制的形成

美国于19741975年联合沙特等国达成了石油交易用美元计价的不可动摇协议,其他国家若要进口石油必须用美元支付,因而必须储备美元

商品美元还流机制的延续

向美国出口商品与服务的国家在赚取美元以后,不得不将其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购买美国国债或公司债,尽量不让美元贬值,与此同时,美国则从顺差国回流的美元再次投资于这些国家

美国对外债务的本币计价机制的强势

截至2020年年底,美国80%以上的对外债务是用美元计价的,这意味着美国对自身的对外负债可以通过印刷美元解决

A.使石油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B.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扩大对美国的出口C.并未对美元的霸权地位造成根本冲击D.巩固了美国在世界金融业的领导地位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汉代时期,中国的财产继承制度第一次确立了诸子均分的原则。但是,汉朝的财产继承中女儿没有继承权。唐代的财产继承制度沿袭了汉代这种诸子均分财产的规定。唐代和宋代的法律都规定:在出现 身丧户绝 的情况下,即如果立遗嘱人没有儿子,可以依照其所立遗嘱分配遗产,这说明法定继承的效力大于遺嘱继承。女性的继承权在宋代有规定,宋 《名公书判清明集》规定: 在法:父母已亡,儿女分产,女合得男之半。
材料二
从罗马时代开始,西欧的继承制度就明确规定,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不得并用。如果遗嘱有效,法定继承就不再适用了。就同一项遗产而言,不得以遗嘱的方式处理其一部分,又按法定继承处理另外的一部分。所以按照一般的情况,如果被继承人将自己的一部分财产以遗嘱的方式指定了继承人,而对其另外的财产没有处理意见或者明确表示依照法定继承来处理的话,则视为被继承人的全部遗产归被继承人遗嘱所指定的继承其一部分遗产的继承人所有。扩大继承人的范围的规定,不只发生在(适用于)亲属之间,这体现出西方法律文化传统更加强调个人意志的表达,注重个人的自由。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夏婷婷《中西古代遗嘱继承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法律对中国财产继承制度的继承和发展。(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古代遗产继承制度的显著差异,并简析造成二者差异的因素。(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元朝时,政府征收 产钱 的基本思路与宋朝的 宅税 (也称 屋税 ,将各类房产分成10等进行征税,充分考虑不同房产的地段、价值、收益等因素,分别确定其纳税比率)相同,它们都是按照房屋面积开征的税收。明朝向城市和集镇商人开征的 房号税 ,以临街铺面作为征税对象,按铺面间数逐月征收。该税种具有营业税、房地产税的双重特征。万历十九年(1591年)巡视北城御史邵以仁奏: 夫京师之民,原无恒产,止以居房为业,衣食不足,即致变卖,有数年而一更者,有一年而再更者,甚至不能一月居者,在五城有房号之征,在府县有税契之课,良亦苦矣。 可见,其税率还是比较重的。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规定: 凡买卖田宅头匹赴务投税,除正课外,每契本一纸,纳工本铜钱四十文,余外不许多取。 后来改为按契约标示的价值征收,涉及房地产交易的 征其值百之三 。《大明律》规定,在房地产交易中不订立契约并按律纳税者,一经查实,其交易款项的一半要充公。《大清律例》则规定,典卖田宅而不缴税者,除将一半交易款收缴至官府外,还要对当事人处以 笞五十 的刑罚。

——摘编自陈忠海《中国古代的房地产税》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我国征收房地产税的相关宣传内容,如表3所示。

表3

相关宣传内容

出处

征收房产税,有利于运用税收经济杠杆促进房屋管理,提高房屋的使用效益,有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配合房产政策的改革,有利于调节收入,并且为实行按照税种划分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创造了条件

财政部税务总局《房产税宣传提纲》(19869

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为了合理利用城镇土地,调节土地级差收入,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加强土地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第一条(19889

开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促进合理、节约使用土地;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有利于理顺国家与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分配关系;有利于促进地方税体系的建立……

国家税务局《城镇土地使用税宣传提纲》(198811

1993年12月,国家税务总局在《工商税制改革实施方案》中设计了房地产税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适当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额标准,扩大征收范围,适当下放管理权限;对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对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实行统一的房产税标准;等等。但相关改革措施在1994年税制改革中并没有出台。

——摘编自刘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税改革的简要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明清时期房地产税征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80年代我国征收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的共同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94年我国统一房地产税改革未能落地的原因。(6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在13世纪的欧洲,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的思想已经存在,此时,国家主权的概念尚未出现,但民族国家已在孕育和形成之中,到了中世纪末期,欧洲出现了向民族国家过渡的大趋势,其标志则是专制王权的建立。从现代化的角度上说,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而最先从西欧兴起的民族主义思潮逐渐在其他地区传播开来,尤其是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形成的巨大推动力从根本上唤醒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民族意识,从而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普遍形成。

——摘编自刘成《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意义》

材料二
二战结束以来,由于殖民地独立后的人员 返流 、为战后重建招收 客工 、接收各类难民和欧洲共同体内人员自由流动等原因,欧洲各国的移民数量不断增加。欧洲原本相对单一的民族国家因此出现了变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治理形态上的变化在欧洲国家也体现得非常充分。欧盟已经建成统一市场和关税同盟,成员国使用统一货币;通过《申根协定》取消国境限制;在政治、外交、财政、社会等领域中,欧盟国家的合作也日益紧密。这样,原来属于民族国家控制的主权事务,很多都要在欧盟层面上进行合作与协调。

——摘编自田德文《国家转型视角下的欧洲民族国家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以后欧洲民族国家的变化及其影响。(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进入20世纪以后,广兴学堂以培育人才成为举国上下普遍的、强烈的呼声之一,清政府也采取了从 变通科学 废除科举 和倡办学堂、奖励留学等一系列措施。科举制的废除和新式学堂的推广,使教育摆脱了从属于科举的附庸地位,有利于教育的独立和教育的社会化、普及化。传统的私塾、书院采取授徒的方式,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儒家经典,其目的在于获取功名,登上仕途。新式学堂采用课堂讲授和分专业、分课程教学,内容除保留部分 读经 课程外,还增加了较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以及图画、音乐、体育、手工等课程。据统计,在清末的普通学堂(含初小、高小、中学和师范)里, 读经 课程平均只占27.1%。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了21种理、工、农、医专业,其中开设的西方自然科学课程有465种。文、法专业中,新设课程包括政治、法律、经济、财政、文学、历史、教育、商业、银行、哲学等。相对于八股诗赋、四书五经来说,这些真可说是琳琅满目,完全是一个新世界。

——摘编自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第四版)

阅读材料,围绕清末教育与科举关系的变革,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