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纲要上第四至十一单元+纲要下前2单元)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94

一、单选题

1.

下表为《明史地理志》所载明代部分省区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情况表(部分)材料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省份

1393

1542

人口增减数

增减比%

北直隶

1926595

4568259

2641644

137.1

山东

5255876

7187202

2462326

46.8

福建

3916869

2111027

1805779

46.1

广东

3007932

2052343

995589

31.8

A.经济重心的南移遭遇到阻碍B.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高C.南北方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动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已废弛

2.

明末清初思想家颜元认为,自汉晋章句泛滥以来,清谈虚浮日盛,尤其是宋儒 著述讲论之功多,而实学实教之力少 ;为学之要旨是 习行于身者多,劳枯于心者少……为做事故求学问,做事即是学问 。颜元的观点(  )

A.倡导 脚踏实地 B.宣扬 格物致知 C.强调 克己复礼 D.主张 心即理也

3.

下表为发生在1888年中国的一些史事(部分)。这说明当时中国(  )

时间

1888年中国的一些史事部分

北洋大臣李鸿章委派神机营机器局总办恩佑,向丹麦祁罗弗洋行订购了发电设备。第一盏电灯被安装在慈禧太后的西苑寝宫仪銮殿

两广总督张之洞委派专使从美国订购了发电机和电灯,并在总督府衙门附近建造厂房

台湾巡抚刘铭传招揽江浙商人筹集股款,在台北府东门创设兴市公司并从国外购进发电机,建设电灯厂,为巡抚衙门、布政司各官署以及附近街道提供照明用电

A.政府满足了民众对现代生活的追求B.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大为减少C.洋务军事工业服务于民用工业需要D.正在进行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中国民间资本创办经营的出版机构兴盛。其中,文明书局以开通民智为主旨,以出版教科书著称;广智书局志在维新,所出图书多属变法、变政之类;教育世界志在振兴教育;湖北法政编辑社所出皆为法学书籍等。这反映了清末(  )

A.文化出版业实现私有化经营B.社会危机加快思想觉醒C.文化领域形成自由争鸣局面D.维新变法观念日益强化

5.

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出面筹建中华银行作为 振兴实业之总机关 。黄兴与其他革命党人一起,先后开办了国民银行、中华汽船公司,并带头组织拓殖协会以开发西北地区的资源。据统计,1912年和1913年,全国新办企业分别为2001家和1249家。这些做法(  )

A.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拓展了空间B.表明革命派的阶级立场已经改变C.巩固了民主共和制度的经济基础D.反映出中国已形成独立工业体系

6.

某一时期,在各级苏维埃政府中,贫雇农占绝大多数,也有一定数量的中农。鄂豫皖边区规定在各级苏维埃政权中, 农民占五分之三至五分之四,工人占五分之一至五分之二 。这一时期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

A.为根据地建设提供了一定保障B.调动工农抗日的积极性C.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潮到来D.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7.

《文汇报》于1938年1月25日在上海创刊,其发表的第一篇社论是《淞沪之役六周年纪念》,对十九路军将士英勇抗战的业绩进行缅怀与赞颂。由此可见,《文汇报》的创刊(  )

A.表明敌后战场成为了抗日主战场B.有利于扩大全民族抗战局面C.反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适应了相持阶段抗日的需要

8.

毛泽东指出:经过一年多的战略防御,中国共产党歼灭了大量敌人的有生力量,开始把战线引到国民党统治区,也就是开始占领国民党统治区的乡村和城市,这就是开始由以农村为中心到农村包围城市的转变。可见,材料所述事件(  )

A.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B.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C.使战争态势发生了一定变化D.吸取了革命统一战线的经验教训

9.

1949年10月3日,中苏正式建交,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在此之前,开国大典时,时任 苏联驻北京总领事 的齐赫文受邀参加,但齐赫文参加大典的身份却不是 总领事 ,而是国际友人。这体现的新中国外交方针是(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D.一边倒

10.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信息如下表:

事件

会议或法律文件

意义

194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19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城自治法》

民族区城自治制度的发展

200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写人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该小组研究的方向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B.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完善

11.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历史进程。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

A.城镇化呈持续稳定增长趋势B.综合国力提升有利于城镇化C.对外开放直接推动了城镇化D.城镇化发展离不开体制创新

12.

下图是1993年中国画报出版社收录出版的一幅传统的吉祥年画,这反映了当时(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B.中美外交关系取得了重大突破C.深化改革开放已成为了社会共识D.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13.

在古代雅典,议事会、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都成为了雄辩术广阔的用武之地,雄辩甚至可以使一个普通的公民成为民众的领袖。这主要是由于古代雅典(  )

A.公民素质普遍低下B.形成了三权分立的政治结构C.民众从政积极性高D.实行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制

14.

屋大维并没有取缔罗马共和国的三大要素——元老院、行政官员、公民大会,而是与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合作,在共和政治的框架内获得了立法者和最高法官的权益,并且获得了带有宗教色彩的新尊号 奥古斯都 。可见,当时屋大维(  )

A.捍卫了古罗马的共和制度B.实际上掌握了罗马国家大权C.推动了古罗马帝国的崩溃D.成为了政教合一的专制君主

15.

公元8—9世纪,阿拉伯人大规模地将其他文明的古代文献翻译成阿拉伯语。到了14世纪,其中的一些文献已陆续传到欧洲。这表明当时阿拉伯(  )

A.翻译事业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B.较重视实用性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C.推动了欧洲和亚洲的社会转型D.是文明交流与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16.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附近有很多广场,是开展贸易的集市场所。城北有一个大集市,每天参与交易的有6000多人,贸易大都是以物换物,交易货物有金银珠宝、石器、贝壳、羽毛、粮食、蔬菜、水果、酒、糖、木炭、陶罐、陶壶、花瓶、鸟皮等。这可以用于说明阿兹特克人国家(  )

A.农业和手工业商品化生产具有一定规模B.都城是全国经济和交通中心C.耕地面积的扩大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收益D.广场兼具政治与经济的职能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时期

里程公里

投资主体和方式

18761912

9100

1800

清政府拨款、赎回、商办

7300

列强贷款直接投资

19121927

4000

北洋军阀政府利用列强贷款

19281937

3700

中外合办官僚资本和西方垄断资本

19281931

900

省商合营

19371945

1900

国民政府采用征用民工、拆用旧轨和滥发货币的办法

19311945

5700

日本利用掠夺中国的财富和中国劳工修建

900

18761949

建成铁路26200公里,期间拆毁3600公里,至1949年大陆剩余铁路仅22600公里

——摘编自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1876—1949)》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便首先决定 填补西部地区的铁路空白 。从1952年建成成渝铁路算起,我国以沟通西南、西北为重点,修建了大量铁路干线、支线和枢纽;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完成,先后建成铁路干支线6100公里;到1978年铁路总里程增加到5万多公里,全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成。改革开放后,铁路建设步伐加快,上世纪80年代 南攻衡广、北战大秦、中取华东 ;90年代 强攻京九、兰新,速战宝中、侯月,再取华东、西南 ;到世纪之交,先后建成了大秦、京九等铁路干线,衡广、兰新等铁路复线,以及一大批铁路干线电气化改造项目。至2019年1月,中国高铁通车里程达2.9万公里,高铁技术跨入世界领先行列。

——摘编自杨红岩等《新中国成立70周年铁路交通发展成就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铁路发展成就取得的主要因素。(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抗日战争时,国民党军队中曾涌现出许多抗日名将,如孙立人、薛岳、杜聿明、张灵甫、宋希濂、黄维等,仅仅过了几年,在解放战争中这些人要么阵亡,要么随蒋介石败退到台湾,要么被俘获。这是为什么呢?在抗日战场,是在为民族利益而战,在解放战场,为什么而战呢?为三民主义而战吗?三民主义已经被他们抛弃了;为政府而战吗?这个政府已腐朽不堪了。到解放战争中后期,许多国民党的将士都开始疑惑,自己究竟是为什么而战?

——摘编自李瑞芳《关于解放战争国共强弱胜负转化的三重透视》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 国民党抗日名将在战争中的表现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需有史实依据)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53年11月19日,政务院第一百九十四次政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命令》规定: 生产粮食的农民应该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购粮种、收购价格和计划收购的分配数量将余粮售给国家,农民在缴纳公粮和计划收购以外的余粮,可以自由存储和自由使用 在城市对机关、团体、学校、企业等的人员,可通过其组织进行供应;对一般市民,可发给购粮证,凭证购买或暂凭户口薄购买。 这个命令第一次把粮食供应与户口联系在一起。1955年8月,国务院在总结两年来统购统销的经验的基础上,又发布了《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规定:城镇 居民口粮、工商行业用粮和牲畜饲料用粮,均按核定的供应数量发给供应凭证。供应凭证分为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工商行业用粮供应证、市镇饲料供应证、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全国通用粮票、地方粮票、地方料票七种

——摘编自赵文远《1958年中国改变户口自由迁移制度的历史原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国家对粮食采取计划收购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初期国家对粮食采取计划收购的影响。(6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在欧洲(特别是西欧),国王将土地分配给他的封臣,以换取对方的军役义务。而且土地分封可逐级地分下去,大封建主封给比他小的封建主,最后及于农民,这样的土地分封制形成一种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结构。在典型的封建社会中,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一定是我的附庸 ,高一层的封建主只对他的直接受封人发号施令。反过来,低一层的封建主(或农奴)只对他的直接封主有服从义务。因此,国王不一定能号令所有贵族(或全国 子民 ),大贵族也不能号令全体小贵族。封主与封臣的关系用契约形式确定,彼此间都有权利和义务。这种契约是一种双向契约,任何一方不履行义务,就违反了封建契约。当国王逆法律而行时,该国臣民可以抗拒国王,甚至可以参与发动对他的战争,并不由此而违背其效忠义务。

——摘编自刘成《欧洲中世纪三大特性与现代化起源》

材料二
大小土地贵族为了各自的利益逐渐结合起来,达成了一种被称为 封君封臣 制的契约。大地主作为封君把自己的土地作为 采邑 恩赐给投奔自己的下级地主贵族,使之成为自己的封臣。作为报偿,封臣要为封君提供武装支持。这种 采邑 或恩赐地,起初是可以废除或以其他名义取消的,但不久就成为世袭的 封土 了。这些 封土 成了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它是西欧当时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

——摘编自王文杰、左学德《论中世纪日本与西欧庄园制的异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封君封臣制度的基本内涵。(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欧洲封君和封臣间的关系。(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