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嘉祥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纲要下前5单元)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9 浏览数:569

一、单选题

1.

《荀子·天论》认为: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聘能而化之;……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这一观点旨在(  )

A.歌颂人类的主体性作用B.否定人对天的盲目崇拜C.揭示自然运行的合理性D.强调人与天的本质区别

2.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朗家传》: 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旧祀秦始皇,刻木为像,与夏禹同庙。(王)朗到官,以为无德之君,不应见祀,于是除之。 古时将秦始皇与夏禹同庙祭祀的做法,反映了会稽人(  )

A.托古改制的政治夙愿B.仰慕秦代的丰功伟绩C.心向中原的文化态度D.官民文化的互通互鉴

3.

据唐朝释道宣的《广弘明集》载: 佛之所云业也,儒之所谓命也。盖言殊而理会,可得而同论焉。命系于业,业起于人,人禀命以穷通,命随业而厚薄,厚薄之命莫非由己。 这一观点(  )

A.彰显出伦理主体的地位B.奠定了三教合一的基础C.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排斥儒家天命论的精神

4.

某学者以 财政约束决定朝贡贸易规模 为主题,绘制了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示意图(图1)。图中朝贡贸易的净收入为AB两线之间的部分,两线相交于O点,此时朝廷收益达到最大。若要保证收入在O点之后不再继续减少,最为理想的做法是(  )

图1

A.扩大对民间贸易的征税力度B.取消政府对外赏赐数量限制C.限制朝贡贸易的规模与次数D.强化海禁断绝中外贸易往来

5.

乾隆年间,江苏松江府太仓、通州地区, 务本种稻者不过十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十之七八 ,珠江三角洲的 蔗田几与禾田等矣 ;乾隆以后,在福建地区也出现了 烟草之植,耕地十之六七 的局面。这种经济现象的发生(  )

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B.印证了明清生产关系的变革C.推动了传统社会结构的调整D.得益于政府的赋役制度改革

6.

表1 近代中国人笔下的美国形象

徐继

《瀛寰志略》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邹容

《革命军》

模拟美国革命独立之义,以美国《独立宣言》为蓝本,制订了在中国建立“中华共和国的方案

表1中近代中国人如此刻画对美国的形象,旨在(  )

A.迎合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B.弘扬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C.通过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D.丰富西学东渐的本质内涵

7.

孙中山曾经称赞李大钊是 真正的革命同志 ,劝告国民党员要以 以共产党人为榜样,像共产党人一样为革命辛勤工作,不怕牺牲 ,还表示 共产主义是民生主义的好朋友 。孙中山的这一论断(  )

A.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B.拓展了共产主义的伟大蓝图C.丰富了民主革命的理论内涵D.改变了三民主义的发展方向

8.

表2 新时代 内涵的变化

时间

内涵

20世纪初

君主立宪的“新时代

1911年前后

民主共和的“新时代

20世纪20年代

实现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1931

抗日救亡的“新时代

1949

进入“站起来新时代

近代以来,中国 新时代 内涵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

A.近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的变迁B.各阶层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诉求C.近代西学东渐的内容不断深化D.人们追求人民当家作主的趋势

9.

从土地革命时期的苏区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根据地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区域内,充满了诸多象征革命话语的符号和标识,如苏区内的红旗、红军的称谓;延安的宝塔山、延河水、秧歌、纺车。这些符号和标识反映出(  )

A.革命话语的生活化趋向B.中共革命领导力的增强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D.革命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10.

图2是20世纪50年代初创作的一幅《听毛主席的话,我自愿入社》宣传画,这一宣传作品(  )

图2

A.反映了土地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体现了农村生产关系重大变革C.彰显了合作经营取得显著成效D.激励了人们投身工业化的热情

11.

早期罗马帝国的 国家邮驿系统 是一个专为国家服务的庞大交通系统。
据图3可知,罗马 驿站马车 的设立(  )

A.具备了国家运输的经济职能B.确保了日常信件传递的效率C.保证了邮驿系统的有效运作D.巩固了罗马对各行省的统治

12.

15世纪末16世纪初,英国出现了提倡学习古典文化来重新认识和直接地阅读《圣经》,以回归基督教原始教义,实现对上帝的信仰,并认识天主教会对基督教原初信仰和教义的背离。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教育(  )

A.实现了人类主体的解放B.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C.受到了人文主义的影响D.传承了宗教改革的精神

13.

某历史学者指出: 建国初期,美国人占主流地位的自由主义观念有其早期特征……那时的美国人更加强调个人权利与地方权利至上。因此,他们……对强大的政府权力持恐惧和防范态度。 由此可知,这种早期自由观可行印证美国(  )

A.分权制衡理念的践行B.孤立主义政策的形成C.中央集权体制的式微D.政治体制建设的偏差

14.

19世纪初期,普鲁士的施泰因·哈登贝格颁布了农业立法与《城市规程》,实行废除农民封建义务的土地制度改革。德国统一后,又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了人们可以自由迁移的权力。以上现象说明德国城市化(  )

A.得益于国家制度变迁的推动B.打上了农奴制改革的烙印C.助推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D.消除了工人运动的可能性

15.

有人曾这样评价拿破仑: 他废除各省自主、特权和封建制度,代之以行政集权、公民平等和国内市场的统一,创造了发展政治民族主义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这个意义上他甚至可以算是几个现代民族的缔造者之一。 据此可知,拿破仑战争(  )

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B.揭开了欧洲民族觉醒的序幕C.深刻影响了欧洲的政治格局D.推动了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南宋为何将临安作为行都?

材料一
说明:严格意义上讲,临安仅是南宋的一个行在,即临时安置之地。南宋的法定首都依然是东京开封。
材料二
若乃四方之所聚,百货之所交,物盛人众,为一都会,而又能兼有山水之美以资富贵之娱者,惟金陵、钱塘,然二邦皆僭窃于乱世。及圣宋受命,海内为一,金陵以后服见诛,今其江山虽在,而颓垣废址,荒烟野草,过而览者,莫不为之踌躇而凄怆。独钱塘自五代时知尊中国,效臣顺;及其亡也,顿首请命,不烦干戈。今其民幸富完安乐,又其俗习工巧,邑屋华丽,盖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商海贾,风帆浪舶,出入于江涛浩渺、烟云杳霭之间,可谓盛矣!

——【北宋】欧阳修《有美堂记》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南宋政权将临安作为行都的战略考量进行合理说明。(1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末民初的家庭革命

材料一

表3

涉及领域

清末家庭革命内容举要

祖宗革命

通过舆论宣传,破除千万之迷信;以公理抗拒含有祖宗迷信性质的礼仪;平坟墓、火神牌,以为警示之钟和传布之法;身体力行,以科学之公理为务,不再施行祖宗崇拜

婚姻改良

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主张女性婚姻自由;反对买卖婚姻,主张女性追求有爱情婚姻和文明婚仪;反对早婚陋习,主张女性适时婚嫁等

女子权利

宣传妇女解放,争取女权,兴办女学;恢复女性营业权利,摆脱经济附庸地位;争取女子政治权利,倡导男女政治平等

纲纪革命

在家庭革命中,破父界之说,破夫界之说,破母界之说,破兄界之说,破妻界之说,破翁姑界之说,从而建立家庭成员之间平等的新型家庭关系

——据梁景和《论清末的家庭革命》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中国许多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冲破家庭的牢笼走向社会,在投身资产阶级革命的同时,还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了各种关于家庭革命的宣传和斗争。但是,家庭作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当然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但这一过程绝对不是以任何人的意志随意摆布和变幻的,而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想超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实去任意变革作为一种经济实体的家庭,那完全是一种幼稚的乌托邦。任何超越历史进程的社会变革理论,其结果只会导致社会一片混乱。

——据陈文联《论五四时期探求家庭变革的社会思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进行合理阐释。(要求:表述成文,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阐释充分,逻辑清晰。)(14分)

四、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经济是如何赢得未来的?

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国的发展一直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目光。 中国崛起 中国模式 中国式现代化 近几年以越来越高的频率出现在国际学术界和舆论界,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
材料一

图6 中国实际GDP增长率的变化

——据(日)关志雄《从GDP规模的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二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具实力的国家,而美国则落居第二。如今的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已经超越了欧美等老牌的发达国家。中国新兴经济已经在全球领先,欧美等老牌发达国家已经深陷泥潭。如今,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已经更为完善,甚至可能比美国的制度更具可持续性。

——据(美)伊恩·布雷默《中国经济是如何赢得未来的》

(1)材料一属于何种类型的史料,结合事实说明其证史价值。(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 中国经济赢得未来 的密码所在,并结合所学知识证明这一密码实施的可行性。(8分)

五、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一
经济民族主义的概念界定与其源头的 民族 民族主义 本身密不可分,与民族国家的形成、独立、发展密不可分。同时,经济民族主义的概念界定离不开国际体系的变化和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民族国家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经济民族主义的内涵也必须随着不断更新。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国家实现经济自主独立、增进国民福利的一种目标、一种战略,它应该视为一种动态结构,在不同阶段可以实行不同的政策,这决定于民族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实际需要,同时也是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互动的结果。

——摘编自【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

材料二

表4  18世纪前后英国经济民族主义

国家类型

英国民族国家

政策

民族主义目标下的重商主义,重视财富、鼓励商业、尊重商人

民族主义目标下的自由主义,主张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

结局

加速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国家迅速强盛;保护关税的重商主义逐渐转变为贸易自由主义

经济民族主义特征

先是重商主义,后是贸易自由主义,都是为了经济民族主义的大目标

——据王洪亮《从国家利益分析到民族认同建构》

依据材料信息,概括材料一作者的核心观点,并结合18世纪前后英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论证这一观点。(14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