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九年级(上)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月考试卷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7 浏览数:126

一、选择题

1.

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建于约公元前2600年,原塔高约146.5米,基底每边长230多米,用石200多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这一工程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

A.统治者胡夫很富有B.科学技术领先于世C.国家组织力量强大D.建筑材料非常丰富

2.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文明的地域范围大多有限,其文明发源地有来自于大河流域,也有来自于海洋,以下内容正确的是(  )

A.古埃及文明诞生于恒河B.古希腊文明诞生于爱琴海C.古罗马文明诞生于黑海D.古印度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

3.

古代苏美尔人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的传说并传到古希腊;他们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这说明(  )

A.古代亚非地区经常洪水泛滥B.文明的形成与环境存在联系C.古希腊文明来源于亚非文明D.古代西亚和埃及的文明同源

4.

如图,阿拉伯数字由0,1,2,3,4,5,6,7,8,9共10个计数符号组成,采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从左往右书写。这种数字的发明者是(  )

A.希腊人B.罗马人C.古印度人D.阿拉伯人

5.

吉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家财万贯,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你认为他的哪个愿望可能实现(  )

A.向神庙中的婆罗门上供B.向国家多纳税,寻求国王授予爵位C.娶一个美丽的公主做妻子D.雇佣一名武士,保护财物不受侵犯

6.

说: 我们的 政府形式 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面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材料中的 人民 应该指(  )

A.雅典成年男性公民B.雅典居民C.全体希腊人D.外邦人

7.

在亚历山大庞大的远征军队伍中 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 ,这一现象表明,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  )

A.推动希腊民主制度的扩展B.导致希腊罗马文明的消亡C.加速亚非自然经济的解体D.促进了欧亚非文化的交流

8.

古代希腊禁止妇女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有为妇女专设的运动会,城邦也很重视女子体育教育。这说明,古希腊(  )

A.妇女有权参与城邦社会文化生活B.妇女与男子拥有同样的政治权利C.奥运会导致城邦内部的阶级分裂D.奥运会缺乏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

9.

三名罗马人前往雅典考察希腊城邦的法律,重点考察了《梭伦法》,这些人回去后参与了《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据此可知(  )

A.罗马法完全照搬希腊的法典B.罗马人沟通了东西方文化C.《十二铜表法》是欧洲法学的渊源D.罗马文明与希腊文明具有继承性

10.

列宁在评价斯巴达克起义时指出: 在许多年间,完全建立在奴隶制上的仿佛万能的罗马,经常受到在斯巴达克领导下武装起来、集合起来并组成一支大军的奴隶的大规模起义的震撼和打击。 这表明斯巴达克起义(  )

A.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B.使罗马帝国开始陷入政治危机C.最终遭到罗马共和国血腥镇压D.给罗马帝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11.

研读历史教材是获取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列关于古代欧洲的说法与教材观点一致的是(  )

A.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B.屋大维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C.伊斯兰教被确立为罗马国教D.中世纪城市没有取得自治权

12.

东汉史书上记载的 大秦 在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其 内湖 。据此可知, 大秦 是(  )

A.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

13.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 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 他在这里说的宝贵遗产主要是指(  )

A.《天方夜谭》B.《荷马史诗》C.《马可·波罗行纪》D.《神曲》

14.

希腊神话中,神就是人的最完美体现,主神宙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等都与人的形象与性格相同,只不过天神更有智慧、更为健美而已。这表明希腊神话的特点是(  )

A.蕴含丰富哲理B.神权至上C.神人同形同性D.华丽宏伟

15.

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逻辑学的创始人,提出的演绎等方法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这一人物是(  )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利特

16.

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共和国颁布了适用于罗马公民的《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时期,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便实施于分散在帝国各处的各族人民。由此可见,罗马法律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区域不断扩大B.古希腊文化广泛传播C.民主制度达到鼎盛D.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17.

在古代,人民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 神的意志 ,并创造了许多宗教,一直流传到现在。下面关于基督教、佛教说法错误的是(  )

A.佛教、基督教都诞生在亚洲B.公元2世纪基督教兴起C.佛教宣扬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D.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18.

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是当今欧洲大陆上的三个独立国家,但他们在千多年前曾经是血浓于水的亲兄弟。 三国时代 的出现缘于历史上(  )

A.亚历山大帝国的分裂B.罗马帝国的分裂C.阿拉伯帝国的分裂D.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19.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学习 封建时代的欧洲 这一单元时的交流内容,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B.封君与封臣是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封建制度
C.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D.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谚语

20.

13世纪的西欧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下列对庄园法庭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庄园法庭主要维护领主的利益  ②庄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③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可以通过庄园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④庄园法庭的开庭时间及地点都是固定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1.

和同时期世界其他地区城市相比,欧洲中世纪城市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A.封闭和狭隘B.自由和自治C.衰败和落后D.割据和独立

22.

有学者说,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但也有些许光亮。这 些许光亮 就包括了欧洲中世纪教育 最美好的花朵 最美好的花朵 是指(  )

A.城市的自治B.庄园的流行C.大学的兴起D.教会的统治

23.

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吸收了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  ②该文化随着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而消亡  ③吸收了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  ④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

中世纪西欧城市中,富商巨贾投资乡村,置办田地,还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材料表明(  )

A.城市的封建势力受到较大冲击B.中央集权制度在西欧国家形成C.城市经济繁荣,市民生活富裕D.城市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改变

二、材料题

25.

中古时期西欧的乡村和城市都有了质的变化,庄园和城市的兴起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社会现象,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 西欧的乡村与城市 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
材料一


图一
中世纪西欧庄园略图


图二
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

材料二  昔日无关紧要的城镇如巴黎、伦敦和科隆等在1100年至1200年间规模大致增加了一倍,1200年至1300年间又增加了一倍……,中世纪的城镇并非现代城镇的缩微摹本;在我们自己眼中它们看上去仍是半乡村和不够开化的。街道往往未加铺砌,住宅里专有种菜的园子,圈里养着牛和猪。在经过一个大都会的街道时,你往往会碰上一群 咩咩 叫个不停的羊或一群伸着长脖叫唤的鹅……,虽然具有上述各种弊端,城市居民仍以其新的城市和生活方式为荣。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大学 一词的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大学最初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
(1)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土地分为哪几部分?西欧庄园经济的特点是什么?图二中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何特点?
(2)分析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世纪城市与庄园经济的不同之处?
(3)请列举两个中世纪西欧的著名大学。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庄园、城市兴起和大学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26.

人类社会,是一个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也是一个多种文明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亚非文明】
材料一  古代大河流域文明


图1


图2

(1)材料一中,图1所示地图中,数字①代表了哪一文明古国?图2所示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佛教的创始人在当时属于哪一等级?
【欧洲文明】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据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其中自由民为16.8万,外邦人为3.2万,奴隶为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之外。

——摘编自哈蒙徳《希腊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什么?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的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三  中世纪的社会评论家经常认为欧洲社会包括三个等级或阶级: 祈祷者、作战者和劳作者 。……到12世纪,劳作者阶层不仅包括农民,也包括数量日渐增加的商人、工匠、手工业者和医生、律师等充斥于中世纪欧洲日益兴盛的城市之中的职业人员。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3)材料三中的 祈祷者 与哪一宗教相关?该宗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日渐增加的商人、工匠、手工业者 反映了当时欧洲的哪一现象?
材料四  人类文明存在多元性,发展不平衡性的特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摘自《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删改

(4)根据材料四,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不同国家、地区的文明?

27.

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所示图片是古代哪国国王制定的哪部法典?该法典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摘自《十二铜表法》

(2)材料二中的法律颁布于哪年?根据材料概括该法律在促进该国公平正义方面所起的作用。
材料三  罗马法是古代欧洲最发达的法律体系,但是罗马法不是某一部法律文献的名称,而是指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全部法律。……它不仅包括从《十二铜表法》到《国法大全》(公元6世纪)间的所有法律,而且包括中世纪复兴以后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的罗马法。

——谢冬慧《罗马法的借鉴价值》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于 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法律名称。
材料四  《民法大全》(Corpus Juris Civilis),又称《查士丁尼法典》或《国法大全》,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摘自百度百科

(4)材料四中的《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是什么?该法典和后来编纂的另三部法律文献统称为什么?
(5)综上所述,请你谈谈对法制建设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