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惠州市河南岸中学九年级一模拟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月考试卷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31 浏览数:253

一、选择题

1.

目前已知的研究北京人的材料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还有10多万件石器,成批的骨器,大量的灰烬,据此可知,为我们了解北京人生活情况提供依据的是(  )

A.神话传说B.文字记载C.考古发现D.学术研究

2.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

 

 

 

 

 ①陶器上的稻穗纹

②鱼纹彩陶盆

③干栏式房屋

④半地穴式房屋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④②

3.

西周末年, 烽火戏诸侯 的闹剧中,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为了遵守(  )

A.郡县制的规定B.禅让制的规则C.世袭制的传统D.分封制的义务

4.

某出土墓殉葬品多达1400多件,仅青铜器一项就有400多件。其中有一方鼎高82厘米,仅次于同一朝代的司(后)母戊鼎。据此推断,该墓修筑于(  )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5.

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时期,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农业上深耕细作B.耕地面积不断扩大C.农产品种类增多D.铁农具和牛耕出现

6.

我国在许多战国时期墓的考古中发现了许多青铜器。观察图一和图二,可以推测与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信息是(  )


图一
铜胄战国时期)(作战时保护头部


图二
宴乐水陆攻战铜壶春秋战国时期

A.铜制农具在农业中普遍使用B.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图强C.战国时达官喜欢用铜器陪葬D.战国时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

7.

下表为商鞅变法内容节选。这些措施(  )

项目

内容

鼓励耕织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奖励军功

依据杀敌的多少,授给爵位,九级以上即是军官,最高爵赏可到二十级。宗室贵族没有军功的人,不能世袭特权。

A.提高了军队作战实力B.维护了社会等级秩序C.加速了社会阶层变动D.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8.

商鞅变法的推行,使秦国实现了从分封制国家向中央集权国家的过渡,以下改革措施最能说明这一重大转变的是(  )

A.建立县制B.废除井田制C.奖励耕织D.奖励军功

9.

胡适说: 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 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是(  )

A.仁者爱人B.因材施教C.有教无类D.为政以德

10.

湖北云梦出土《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一篇《封诊式》,记载了一个乡村里长发现麻风病疑似患者并向上报告的事例。通过此则材料可以了解秦代(  )

A.休养生息的政策B.分封制度的排行C.法律制度的严酷D.基层管理的状况

11.

如果在一部反映秦朝的电视剧中,有以下两个镜头,从史实来看(  )
①皇帝餐桌上的果盘里摆有石榴、葡萄等水果  ②皇帝在批阅竹木简奏折

A.①②都正确B.①②都错误C.①正确②错误D.①错误②正确

12.

西汉刚建立时,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为此西汉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颁布 推恩令 B.重用人才C.休养生息D.严刑峻法

13.

下面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纪年

汉高帝十二年

195

15

汉文帝十六年

164

24

汉景帝中六年

144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106

108郡、国

A.诸侯国与朝廷间矛盾日益激化B.王国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大C.中央行政机构进行较大的调整D.中央对地方控制大大加强

14.

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蔡伦排名第四。蔡伦排名靠前,是因为他(  )

A.发明了造纸术B.改进和推广造纸术C.出使西域归来D.完成历史巨著《史记》

15.

唐朝诗人李白曾作诗描绘中国古代某次战役: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这场战役的影响是(  )

A.有利于曹操统一北方B.推翻了秦朝残暴统治C.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D.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16.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如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


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商朝、东周、三国B.东周、秦朝、前秦C.商朝、秦朝、三国D.东周、秦朝、十六国

17.

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发给的专门许可证,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这个现象主要说明了(  )

A.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紧张B.民族政权忽视商业贸易C.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断D.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

18.

如下图,在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中出现了具有游牧民族饮食习惯的 手持烤肉串的宾客 ,这表明魏晋时期(  )

A.北方游牧民族内迁B.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C.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D.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交融

19.

如下图为两种不同形式的 金字塔 。对其蕴含的共同历史信息解读恰当的是(  )


埃及金字塔


古印度种姓制度示意图

A.体现建筑艺术高超B.代表大河文明最高成就C.反映王权至高无上D.是各自政治制度的缩影

20.

如下图。据此可知,《汉谟拉比法典》(  )

第一条: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

第二十二条: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第二十五条: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瞅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将它占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

A.宣扬君主专制统治B.维护奴隶主的利益C.是最早的成文法典D.具有社会规范功能

21.

有学者指出:公元前1500年,一群雅利安人成功入侵并统治印度后,为维护雅利安人的统治权以及确保各个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数,建立了种姓制度。最初的种姓制度并非要划分阶层及人的高低贵贱。该学者认为,种姓制度(  )

A.界限森严不可逾越B.造成社会混乱C.目的在于巩固统治D.划分依据明确

22.

如图是一幅古代 政治机构 示意图。请依据图例信息,判断该图内容展现的是(  )

A.印度种姓制度B.罗马共和制C.雅典民主政治D.西欧封建等级制

23.

如下表。屋大维官职和权力的变化反映了古罗马(  )

时间

屋大维官职和权力的变化

公元前27

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意为至圣至尊”尊号

公元前23

辞去执政官,但得到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和保民官权力

公元前12

担任宗教最高职务大祭司长

公元前2

重新担任执政官,并获得祖国之父称号

A.是典型的共和国B.奴隶制特征明显C.逐步向帝制过渡D.已进入黄金时期

24.

如下图。公元4—5世纪欧洲大陆不断遭受蛮族入侵。这些入侵(  )

A.宣告罗马帝国分裂B.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C.推动基督教的兴起D.加速大学的建立

25.

汉朝时豪强大族的庄园 有煮盐冶铁酿造纺织等作坊,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 中世纪西欧庄园内 有住房、冶铁等作坊,奶酪、火腿、鞋帽、衣服等自己制作。 由此可见(  )

A.大规模使用奴隶生产B.商品主要用来交换C.生产基本能自给自足D.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26.

这种从属关系逐渐普遍化,便开始以土地为根本……地方的领主或是首领只要投靠国王,并且誓死效忠,就可以成为封臣,而且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权力和领地。以上材料描述的是(  )

A.封君封臣制度B.欧洲庄园制度C.日本大化改新D.罗马帝国扩张

27.

公元1277年,法国巴黎主教谴责了巴黎大学一些学生与宗教信仰相反的观点,对凡是部分或全部讲授这类 谬论 的人处以开除教籍的惩罚。这反映了中世纪法国的大学(  )

A.仍受到教会的影响B.享有绝对的自主权C.宗教是唯一学习内容D.受封建君主控制

28.

罗马帝国西半部已一去而永不复返,东半部却仿佛是一家营业中的商行,商人们经由海陆两路从世界各地云集于此,查士丁尼下令以拉丁语重新汇编法律文件、补充新法。 由材料可知,查士丁尼汇编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

A.适应对外战争的需要B.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C.维护法律权威的需要D.保障人人平等的需要

二、材料题

29.

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西汉 大一统 政治格局为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文化环境和广阔的地理空间……其中汉武帝时期的功绩尤为卓著……各民族在日益增强的互动、交融中相互依赖,共同发展,逐渐加深了感情,加强了认同。

——《西汉大一统政治与多民族交融认同》

材料二  晋、南北朝之时,是向来被看做黑暗时代的,其实亦不尽然。这一时代,只政治上稍显黑暗,社会的文化,还是依然如故。……其中关系最大的,便是黄河流域文明程度最高的地方的民族,分向各方面迁移。……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 五胡 ,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混然无迹,良非偶然。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三  魏主曰: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收《魏书》

(1)据材料一,指出西汉民族交融的原因;结合所学,举一例汉武帝时期促进民族交往的史实。(4分)
(2)据材料二,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人口迁移的历史影响。(4分)
(3)材料三中 魏主 指的是谁?材料反映了 魏主 时期哪一重要举措?结合所学,说明魏主 移风易俗 的措施(列举两例)。(4分)
(4)综上材料,概括促进民族交融的方式。(2分)

3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绿洲之路,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丝绸之路。在绿洲之路的物品往来交往中,除了著名的丝绸向外传播,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东西,也是通过这条线路传播到中国的,它就是冬小麦。小麦并不是中国原生的东西。它是沿着绿洲之路,在很早的时候传到中国的。现在一半以上的中国人离不开小麦。

——摘编自唐小峰著《给孩子的历史地理》

材料三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再绵延至欧洲。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1)根据材料一,图中A处、B处分别是指当时的哪两个城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加强对西域管理,西汉政府设置什么机构?该机构设立有何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通过丝绸之路向外传播和传入中国的物品分别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汉政府开通西域的初衷,并概括丝绸之路的特点。(4分)
(4)综上,谈谈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意义。(2分)

三、不限题型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  古代文明梳理表(部分)

古代文明

强盛时期或统治者

文明成果

古代埃及文明

图特摩斯三世

象形文字

古巴比伦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

楔形文字

古代印度文明

孔雀王朝

佛教

古代中国文明

夏商周

甲骨文

古希腊

伯里克利

帕特农神庙

古罗马

罗马共和国

《十二铜表法》

请至少选择上表中的两个事例,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2分)
示例:
观点:人类文明的起源具有多源性。
论述:世界文明的起源是多源的,有来自黄河长江的中国文明,也有来自地中海的希腊文明;不同起源的文明创造了不同的文明成果,中国的甲骨文使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推溯到商朝;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的典型代表,对于现代欧洲的建筑风格影响至今。
结论:世界的文明起源是不同的,不同起源的文明创造的成就显现了各自的独特魅力,我们要承认差异,相互学习,加强文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