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577

一、单选题

1.

关于吴文明的起源,一曰 太伯奔吴说 ,即太伯、仲雍为让国于少弟季历(周文王之父)而奔走于荆蛮,建立勾吴之国;一曰 有虞氏南迁说 ,即舜部落从豫东地区,一迁江淮东部,再迁江南地区。前者有史书记载而无考古实证,后者则兼而有之。据材料可知(  )

A.太伯奔吴说 属于史家杜撰B.周部落分封子弟为诸侯C.有虞氏南迁说 可信度较高D.文明溯源工程遥不可及

2.

汉初大儒陆贾云: 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 陆贾的上述思想(  )

A.适应了汉初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B.成为汉代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C.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D.为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奠定基础

3.

唐律要求任何人出卖男女奴婢、牛、马、骆驼、骡、驴,都必须于出卖三日内向市司领取 市券 立券之后,有旧病者,三日内听悔 ,法律还要求对那些试图伪称所买奴婢或牲畜有旧病以相欺诈者,以及市司 不时过券 者给予惩罚。上述材料表明(  )

A.统治者奉行重农抑商政策B.国家严格限制私人交易的规模C.政府对市场贸易严格管理D.唐朝以法律手段调整人身关系

4.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张载主张的目的是(  )

A.肯定墨子 兼爱 的主张B.以儒家伦理来规范社会行为C.化解人性论上的矛盾冲突D.从理论上阐述宇宙本体问题

5.

表1摘自《明实录》中关于明朝一段时期的财政收入情况表,通过表中数据变化可知(  )

年份

米麦万石

万匹

万匹

宝钞万锭

万两

1430

3979

20.5

94.1

7388.9

32.9

1552

2659

13.3

32.0

2414.4

243.3

1621

2780

12.9

20.6

8.1

755.2

表1

A.赋役制度逐步让位于租税制度B.财政收入的税种来源比较丰富C.白银货币化冲击传统的义利观D.实物之征逐渐转变为货币之征

6.

道光咸丰之际,中国社会逐步出现了一个以绅董(指董理地方公务的绅士)为主体的地方社会治理权属体系。图1为绅董掌控地方事务重点变化情势图,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图1

A.民族危机的加剧B.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C.清末新政的影响D.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7.

1928年7月,中共六大在苏联召开,明确党的主要任务 仍旧是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土地革命,力争工农民权独裁制的苏维埃的政权,继续坚决的改造党 。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  )

A.谋求巩固革命统一战线B.出现左倾机会主义苗头C.实现了从幼稚走向成熟D.继续坚持民主革命纲领

8.

图2所示是民国二十七年《中国的空军》杂志上刊载的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的作品,画中打油诗写道: 中国空军歼敌机,敌机翻落稻田里。农夫上前捉敌人,缚住两人如缚鸡。 该作品意在(  )

图2

A.祝贺武汉会战的伟大胜利B.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C.展示国共合作的巨大成果D.表明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9.

图3为20世纪60年代我国建成的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这些工业中心的建设主要是为了(  )

图3

A.适应国家安全发展的需要B.调整国民经济结构C.加速中国式现代化的完成D.改善我国工业布局

10.

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 复关 申请,此后数年谈判没有实质性进展。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B.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重大的突破C.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

11.

图4所示历史事件(  )

图4

A.传播了中国的四大发明B.使波斯成为地跨亚非欧的帝国C.推动了希腊文化的扩张D.使罗马法的适用范围迅速扩大

12.

据英格兰王室保存的卷档和庄园账目显示:谷物、牲畜和其他商品的价格在1180~1220年间增加了1~2倍,1220年以后仍继续上升。这反映出中世纪后期英格兰(  )

A.商业革命推动物价上涨B.封建经济的商业化C.农业收入占据优势地位D.资本主义萌芽诞生

13.

据估计,1620~1642年,英国约有58万人越过大西洋,去往北美和加勒比地区。50年代至60年代,海外迁移达到高峰。迁移人群中不仅有清教徒,而且有天主教徒、罪犯等。据此推断,17世纪英国人口的外迁(  )

A.反映了工业革命时代的扩张要求B.实现了殖民地文化多样性的转型C.有利于英国海外殖民和贸易拓展D.缓和了英国新旧教派之间的矛盾

14.

1871年德意志统一,帝国议会由所有二十五岁及以上的男性公民普选产生,在选举方法和组成上,体现了远超同时期英法的 现代性 。德国议会更具 现代性 主要是因为(  )

A.政府对皇帝负责而非议会负责B.国家统一助推了民主政治发展C.工业化加速了德国政治民主化D.德国代议制度优越于英法两国

15.

1949年,美国驻苏大使说 美国 黑人问题 是苏联反美宣传的重要主题 。为此,美国制作了一系列诸如《美国黑人:一个进步的群体》等小册子,向国际社会讲述美国种族关系的故事。据此可知(  )

A.美苏由合作走向全面对抗B.黑人民权运动由此兴起C.舆论宣传成为冷战的工具D.国际沟通促进民权改善

16.

1960~1970年,发展中国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额从197.8亿美元增加到397.5亿美元,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进口额也从218亿美元增加到413.6亿美元。但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出口额比重从21.4%下降至17.6%。据此可知,该时期(  )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B.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C.南北国家的经济联系有所削弱D.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地位下降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茶叶贸易多数是由政府控制的商队或公司进行的,因此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俄罗斯的恰克图等港口都因为茶叶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俄国皇室和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荷兰鼓励妇女在家中举办茶会,联络亲期、加强社会交往。社会上建立的茶馆也面向女性开放,为女性提供了家庭之外的饮茶和交流的空间。英国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形成了 下午茶 ,茶馆成为 十八世纪早期伟大文学、音乐和艺术……碰面和交换意见 的重要场所。与此同时,茶馆也是社会下层人士休闲放松之地。

——摘编自车乒、蓝江湖《丝绸之路上中国荼文化的传播及其对欧洲的影响》等

材料二
1669年,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18世纪末,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达到了230万磅,与这个世纪的头一年相比,足足增长了200倍。1851年,英国人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茶叶在印度和锡兰被大面积种植。英国在印度阿萨姆种植园以机械化工序培育茶叶,成本和价格降低,茶叶质量也大大提高, 在湖北山边有着两三亩地的小农,是不能希望和它们竞争的 。欧洲红茶市场摆脱了对中国产地的依赖。

——摘编自(英)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

(1)据材料一,概述中国茶的传播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茶叶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唐宋之际,部曲制解体,部曲奴婢转化成农民,靠租佃为生。部曲奴婢等贱民身份的大量改变,使得中古良贱身份制度也无以为继。唐代及其以前,天子只能和世家大族分享权力,君权势弱,世家大族甚至可以罢黜天子。而宋代时,世家大族衰落,尽管天子与士大夫分享权力,但君权却不断强大。唐代乐于接受外来文化,其文化精神及动态是复杂而进取的。宋以后,佛、道、儒等诸家思想趋于融合,渐成一统之局,遂有民族本位文化——理学的产生,宋以后的文化精神及动态趋向单纯与收敛,渐显保守。

——摘编自李华瑞《唐宋变革论与唐宋之际的变革》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之际社会变革的表现。(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唐宋社会变革的原因。(7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图5

综合图5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楚。)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宏观调控领域,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了对经济的干预,将国家调控和国际协调结合起来,经济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各国适当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市场干预和政府调节之间寻求平衡。科学技术领域,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引发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社会结构领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连锁反应,中间阶层人数增加,社会结构出现多层次化现象。福利国家领域,政府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但是弊端明显;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政府公共开支,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平衡。社会运动领域,出现了黑人民权运动、妇女平权运动和学生反战运动,这些运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摘编自部编《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9课

(1)据材料,概括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表现。(5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