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江苏省扬州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30+3)【纲要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33 浏览数:148

一、单选题

1.

有学者认为,文明的产生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有可能,最早的文明产生于旧大陆的大河流域,这不是偶然现象。该学者意在强调(  )

A.大河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源头B.文明的发展具有偶然性C.文明产生需要一定经济条件D.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类型

2.

观察图1和图2,两者在造型、纹饰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据此推断(  )

A.波斯帝国疆域辽阔B.波斯帝国的手工业技术领先C.文明存在交流交融D.中国与波斯帝国有直接联系

3.

图3为某一文献的部分信息,据此判断该文献是(  )

◆法典编纂遵循的原则是删繁就简,避免过时和矛盾的地方

◆受基督教的影响,表现出一种反对奴隶制度的倾向 

图3

A.《摩诃婆罗多》B.《查士丁尼法典》C.《吉尔伽美什》D.《汉谟拉比法典》

4.

发现于墨西哥南部的波南帕克壁画,创作于6—8世纪。该壁画所属的文明是(  )

A.古代印度文明B.印加文明C.阿兹特克文明D.玛雅文明

5.

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1180—1223)给王室直属领地内的许多城市颁发特许状,同时宣称自己也是王室直属领地以外所有城市的保护者。此举意在(  )

A.强化王权B.扩大王室领地C.打击贵族D.促进经济发展

6.

当达·伽马到达印度时,当地人问他想要什么,他回答: 基督徒和香料 。材料可佐证(  )

A.新航路开辟的动因B.工业革命的经济条件C.宗教影响商业需求D.香料推动市场的形成

7.

图4可以用来说明新航路开辟(  )

图4

A.扩大了欧亚非三角贸易B.改变了世界人文地理格局C.导致了美洲人流向欧洲D.促成了中国移民流向非洲

8.

欧洲人带来新的病菌,使美洲社会遭到灭顶之灾,很多活下来的土著人转而相信欧洲牧师,转而向欧洲人寻求保护。这一现象(  )

A.加快了美洲殖民地化的进程B.彻底改变美洲人对欧洲的看法C.有助于保存美洲原有的文明D.促进了美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9.

1509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16世纪60年代,西班牙占领马尼拉;161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雅加达。这些占领行为旨在(  )

A.抢占市场资本输出B.经营横跨太平洋的丝银贸易C.控制商路掠夺财富D.结束欧亚大陆彼此隔绝状态

10.

中世纪神学院是大学最主要的学院,启蒙运动时期法学院逐渐取代了神学院的地位。这一变化(  )

A.说明基督教神学彻底被颠覆B.推进了教育世俗化C.引导人们开始关注现实世界D.有利于科学的兴起

11.

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按资产阶级的方式组建行政机构,并在埃及历史上实行了第一次无记名投票选举。这表明拿破仑(  )

A.完全控制了埃及经济政治大权B.促进埃及民族独立运动发展C.客观上推动了埃及政治民主化D.领导埃及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12.

鹿鸣馆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在东京市修建的一所类似沙龙的会馆,专供当时西化的达官贵人聚会风雅。据此推知,明治政府实行了(  )

A.殖产兴业B.文明开化C.废藩置县D.富国强兵

13.

物理学和化学渗入到化学工业中改变了化学工业状况,有意识设计的化工厂,按照计算好了的方式把实验室的结果应用到规模完整的操作上去,用仪器而不是靠经验来控制。 这表明(  )

A.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B.专利技术的保护推动了技术革新C.发明注重经验的积累D.物理和化学的进步开启工业革命

14.

马克思深入分析了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思想。这一研究成果(  )

A.揭示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B.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充分揭示了资本主义政治变化规律

15.

据统计,全非洲59个国家和地区中,44%按经纬度划分边界,30%存在着直线或曲线等几何线条边界,只有26%属于自然边界。出现此现象主要原因是(  )

A.天然地形的限制B.各地区文化因素的差异性C.经济发展的需要D.有效占领 原则的实施

16.

表1是一战后亚洲部分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情况,其共同特征是(  )

表1

地区

事件

东亚

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东南亚

印度尼西亚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斗争

西亚

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南亚

印度甘地和国大党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A.采用和平斗争方式B.无产阶级领导C.得到国际社会支持D.追求民族独立

17.

波兰走廊 指的是一战后波兰从德国得到的西普鲁士以及西里西亚和东普鲁士的部分领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确立了列强在西亚的新秩序B.有利于缓和两国之间矛盾C.激起了德国的民族复仇心理D.彻底解决了两国领土纷争

18.

1917年4月,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报告中,着重阐明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该报告(  )

A.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表明无产阶级专政建立C.宣告了沙皇专制统治结束D.指明了革命斗争的方向

19.

表2数据的变化得益于(  )

表2:1921年—1925年苏俄(联)粮食生产的数据统计表

项目

1921

1923

1925

粮食耕种面积万公顷

6620

7860

8730

粮食产量亿普特

22.13

34.55

44.24

A.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推行C.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D.余粮收集制的开展

20.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空军出动数百架重型轰炸机,对某个国家主要机场、海军基地等重要目标进行了大规模袭击,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此事件表明(  )

A.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B.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C.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1.

《联合国宪章》规定,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此规定(  )

A.说明欧美大国主导联合国B.消除了各国间的矛盾C.体现 大国一致 的原则D.阻止了局部战争爆发

22.

两极格局形成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但也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由此说明两极格局(  )

A.使世界长期处于和平状态B.对峙中苏联一直处于劣势C.具有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D.将世界完全分成两个阵营

23.

有学者说,二战后 欧洲问题除了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外,还将对美国经济造成灾难性影响,美国的剩余产品将不再有市场,失业、衰退将接蹱而至。 为此,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A.实施马歇尔计划B.成立北约C.出台杜鲁门主义D.建立欧盟

24.

长期以来,苏联只注意重工业的增长,而忽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落后,既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也妨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赫鲁晓夫(  )

A.改革工业管理体制B.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突破原有经济模式D.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25.

从1950年起,南斯拉夫实行工人自治,下放权力;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提出的《行动纲领》,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独立制定对外政策。由此可知,东欧国家改革(  )

A.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影响B.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C.力图探索独立发展的道路D.完全放弃计划经济体制

26.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出现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危机,为此,各国调整的措施是(  )

A.大力发展科学技术B.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积极建立福利国家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27.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新攻势。开展攻心战,利用电台大肆进行宣扬,动摇人们的信仰,传播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等。这里的 新攻势 是指(  )

A.大搞军备竞赛B.放弃军事对抗C.强化经济渗透D.和平演变战略

28.

当代,90%的知识产权属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多为技术发明的使用者,而不是技术的创造者和掌控者。面对这样的状况,发展中国家应该(  )

A.加大科技创新力度B.抵制发达国家的技术C.严格控制人口增长D.探索适合国情的政体

29.

苏联解体后,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全方位占据绝对优势,随心所欲地控制世界。这表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显著增强B.美国经济霸权地位丧失C.资本主义阵营已完全瓦解D.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崛起

30.

反全球化人士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基本上只限于少数强国、大国,它从整体上加强了发达国家的优势,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据此判断,导致这些人士反全球化的根源是(  )

A.世界经济发展的风险性B.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C.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D.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二、材料阅读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姓名

亚历山大

屋大维

个人经历

16岁跟随其父参加希腊战争,20岁继承了马其顿王位。热衷于推行扩张政策,企图征服世界,最终建立亚历山大帝国。

 19岁登上了政治舞台,对外发动战争,但基本采取适可而止的战术。

统治措施

 效仿波斯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在征服地区袭用波斯行省制。鼓励马其顿人与波斯人通婚。

始终没有称帝,披着共和的外衣,实行君主专制政体,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授予行省居民公民权,实现行省居民的罗马化,出现罗马和意大利同行省上流社会融合。

文化贡献

在远征过程中建立了著名的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城,在城内建有剧场、花园、广场、体育场、神庙、宫殿、图书馆和博物馆等。

喜欢读希腊的文学作品,能用希腊和拉丁语写诗。他建成了大理石的罗马城。建造元老院会所、神庙、剧院和庞大的交通网。

——摘编自曹承杰《亚历山大和屋大维》

(1)据材料提取信息,从个人经历和统治措施两个角度归纳两位历史人物的相似之处。分别指出两人对战争的态度。(8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两者建立的帝国对世界的积极影响。(6分)

3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19世纪英国女子教育存在着性别不平等的现象。男性主导了全日制初等教育领域,社会和父母更重视男孩子的教育,高等教育就是男性的特权。与男生相比,女生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坚持女子教育目标要与 男主外女主内 的家庭模式相一致。女子教育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音乐、跳舞和绘画等课程。从事教师行业一般都是未婚女性的权宜之计,但是对于男性教师却没有这样的限制。
19世纪英国女子教育也呈现出大众化的特征。工业革命造就了大批妇女劳动力,政府也通过诸多立法保障女子教育的实施。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十小时工作法》以后,伯明翰地区又出现专门为女工开设的夜校;1869年,议会通过《捐款学校法》,明确指出女子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19世纪女子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发展都提高了妇女的文化素质,从而推动女权运动的发展。

——摘编自贺鹭《十九世纪英国女子教育的保守与革新》

(1)据材料,概括19世纪英国女子教育性别不平等的表现。(5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国女子教育呈现大众化的原因及影响。(8分)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不同的自然环境是形成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随着文化交往的更加频繁和深入,世界文化多样性也更为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保持人类文化自身的活力,并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地理大发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弱势文化的萎缩与倒退,甚至消亡。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文化多样性造成极大的破坏性影响。目前充分意识到世界文化多样性问题及其严重程度的人依然不是很多。

——摘编自周文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形成、意义及困境》

(1)据材料,概述世界文化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及意义。(7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文化多样性面临的困境及对策。(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