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39年11月,国民党召开五届六中全会,决定
“军事限共
”,并开始制造事端。陕甘宁边区处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的包围中,中共为了克服重重困难,巩固边区和鼓励各阶层人民抗战,提出了若干抗战政策,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政策即为
“三三制
”。
“三三制
”政权的特点表现在人员分配方面,规定了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以及中间派分别占三分之一,是抗日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的具体形式。
——摘编自杨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延属分区基层民主建设研究》
材料二
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十分重视农村基层的民主建设。他指出,
“在一切工作中,命令主义是错误的,违反了群众的自愿原则
”。他还提出了要由下而上地展开整党工作,要把党的正确制度、正确作风建立起来,提升党的形象和改变党的面貌,重点是净化基层党组织。他还发现
“有些领导机关,个人包办和个人解决重要问题的习气甚为浓厚。重要问题的解决不是由党委会议做决定,而是由个人做决定,党委委员形同虚设
”,这一现象对基层党组织的民主建设危害最大。在反奸清算的斗争中,他认为对人民并无好处且为广大群众所极端痛恨的恶霸分子应该予以严厉惩处,这样才能为解放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扫清障碍,建立良好的民主秩序。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他指出必须坚持贫雇农团的领导,这样才能赋予广大的贫农雇农以政治经济权利。
——摘编自赵新波《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农村基层民主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三三制
”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农村基层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全面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基层民主建设的历史经验。(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