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图1
表1
年龄段
人数
出洋前职业
出洋地点
籍贯
1—10岁
-4
耕田
84
澳门
354
广东
382
11—20岁
142
做小生意
106
汕头
38
福建
49
21—30岁
216
做工
87
厦门
30
其它
28
31—40岁
71
26
14
41—50岁
20
未说明
156
23
51—60岁
1
5
图2
表2
著作
作者
出版时间
《屯堡乡民社会:九溪村》
孙兆霞等
2005年
《城市化中的石牌村》
郑孟煊等
《李集村:农民生产和生活的60年变迁》
林刚
2010年
《李罗侯村76年的变迁》
朱文强
2011年
《一个北方村落的百年变迁》
林聚任等
2013年
图3
二、开放性试题
三、材料阅读
——摘编自《旧唐书·舆服志》
图7
——摘编自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摘编自张惠评、韩丽枫《英国茶文化的形成及其本土化变迁》
时间
相关内容
20世纪五十年代
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全国范围的爱国卫生运动,坚持“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重点在农村各地深入发动群众,进行清除垃圾、改厕改水、消灭害出。县级卫生机构数量从1949年的1400余所增加到1952年的2123所,覆盖我国90%以上的地区;到1956年联合诊所、乡卫生所从1950年的803所增加到5100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毛泽东号召“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大批赤脚医生深入基层,开展农村的医疗卫生救治工作。到70年代末,我国医疗保障体系较为完善,农村基本医疗保健覆盖率达80%~90%。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健康卫生事业在经历改革开放初期的曲折发展后,进入21世纪获得稳步发展。我国财政支出开始向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倾斜,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卫生工作也逐步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过渡;拥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7万个,3.5万个乡镇卫生院,144万床位,30.7万个门诊部(所),59.9万个村卫生室;城乡基本医疗的参保覆盖面达95%以上;我国人均寿命比1949年增长了1.21倍。
——摘编自罗小燕《我国农村健康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