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274

一、单选题

1.

唐代河东薛元超,出身名门望族,却称: 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当时单纯靠门荫者逐渐减少,即使由荫入仕者,也常通过应试及第来改变身份。这反映了(  )

A.科举制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B.科举制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C.世家大族社会影响逐渐下降D.科举制有利于寒门子弟入仕

2.

西周时,统治者教导人们要勤于农事和贸易,用丰厚的物质来孝养父母。而违反这一德行规范的行为,《尚书》就有 元恶大憨,知惟不孝不友 的说法。西周时期对 的重视(  )

A.体现了法律体系内容严密B.奠定了儒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C.反映了礼崩乐坏王室衰微D.适应了维持宗族关系稳定的需要

3.

1947年夏季,解放区各地区之间的贸易联系和物资交流日益增多,但各解放区当时流通的货币有300种之多,成为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的重大障碍,给野战军机动作战也带来很大困难。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国民党滥发货币导致币制混乱B.人民币成为法定货币的原因C.解放区货币统一工作的紧迫性D.经济发展有赖于货币的稳定

4.

牛、山羊、猪和马是引入美洲的最重要的动物物种,它们为美洲印第安人提供了皮革和羊毛以及新的动物蛋白质来源;马和牛提供了重要的畜力,使人们第一次可以在美洲土地上开垦耕种;更多种类的驮畜也提高了交通运输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  )

A.改变了美洲地区的饮食习惯B.是以动物物种交流为主C.影响了美洲地区的社会生活D.导致美洲自然经济解体

5.

工业革命初期,英国兴起一种班长制学校,就是设置班长和标准化的练习,教师利用数名年长且学习能力优秀的学生担任班长来指导其他学生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效率非常高,成本相当节省, 一块钱足以教500名学生 。这一做法(  )

A.降低了学生的综合素质B.适应了机器化大生产的需求C.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D.促进了英国高等教育的普及

6.

据考证,古代北方城镇平面形制与内部空间布局都较为规整,县衙一般布置在整个城镇中轴线上的中心位置,以官署建筑为中心,沿主要道路布置文教、居住和商业等建筑区,形成整个城镇的平面轴线。这体现出古代北方城镇(  )

A.依礼筑城B.建筑风格多样C.坊市分离D.顺应自然地理

7.

下面是1950—1970年美国城市人口增长率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美国城市化进程(  )

A.深受国家政策的影响B.移民是最大动力C.使城乡人口渐趋均衡D.郊区化现象明显

8.

元朝前期,以关汉卿为代表的杂剧作家大都是北方人,形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杂剧作家群。到了元中后期,杭州异军突起,成为新的杂剧中心。推动这一转变的因素最有可能是(  )

A.政治中心的转移B.京杭大运河的贯通C.文化专制的加强D.北方军事威胁严重

9.

下面是民国二十一年津浦铁路线(天津—浦口)的时刻表。据此可知,近代的铁路运营(  )

A.强化了人们的时间观念B.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C.提高了人们的公共素养D.加强了对外经济交流

10.

近代中国西医教育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清政府开设的仿效西方的官办医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都设有医学实业馆;二是各个教会募资开办医学校或医学院招收学生,培养医学人才。西医教育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

A.逐渐取代了传统中医的地位B.消除了国民的疾病威胁C.推动了近代中国医学的发展D.旨在加强西方殖民统治

11.

罗马史学家塔西佗在他的作品中, 收集体现美德和恶习的非凡事实 ,以针砭时局为已任,无情地揭露了皇权专制的黑暗,因而得到了 暴君的鞭子 的美誉。这表明塔西佗的史学研究(  )

A.充满民主理性色彩B.以恢复传统的政治体制为核心C.注重探究历史事实D.具有道德训诫和政治批判作用

12.

明清时期,下南洋的民众大部分都是下层民众,许多普通手工业者依靠技术在南洋谋生,他们把中国先进的手工业技术带到南洋各个国家;一些国家还通过这些华人学习到了栽种白菜、韭菜、荔枝等蔬菜水果技术。由此可见,下南洋(  )

A.缓解了中国国内的人口压力B.推动了全球市场的形成C.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的变化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3.

在13世纪以后,中东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宫廷画中均能在显要位置看到中国瓷器的地位。同样,从16世纪开始,在欧洲许多油画作品中也能看到瓷器的影子。这说明以瓷器为载体的海外贸易(  )

A.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B.使中国成为近代世界贸易中心C.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习惯D.开启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先河

14.

有学者认为,希腊化时代是地中海文明中的一个完整时代,是伴随亚历山大征服而来的希腊文化的 全球化 。这说明希腊化时代是(  )

A.东西方文明大交流的时代B.亚历山大统治的时代C.人类第一个全球化的时代D.经济空前繁荣的时代

15.

1922年,英国枢密院议长贝尔弗无可奈何地表示:我们不是不愿如我们的先辈们一样来维持帝国统治,这项任务在今天已经的确非常困难。这反映出(  )

A.世界殖民体系在一战后瓦解B.英国两党斗争影响帝国走向C.一战极大地冲击了欧洲地位D.一战削弱了英国的全球实力

16.

明朝正德元年(1506年),王守仁因忤宦官刘瑾而遭贬谪贵州龙场驿,从此开始了他20余年的书院讲学实践活动。王守仁逝世后,各地王门弟子或建书院,或立祠宇,或办讲舍,都以传播、弘扬师说为己任。王阳明及弟子的活动(  )

A.呼应了三教合一的趋势B.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保存C.促进了儒学世俗化进程D.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时期,我国与日本的海上贸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宋日海上贸易交易的物品种类繁多,中国出口日本的主要有丝绸、铜钱、书籍、药材等。宋朝商船频繁往返于中日两国间,将搭乘船只的中国商人、僧侣、工匠、医者等送入日本,更有部分人士选择定居日本,为日本的社会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平安时代的权臣平清盛掌权时期,采取积极的对外政策,亲自会见宋商,整饬濑户内海航路,使宋日贸易中心由博多移至京都,而宋日贸易也成为了其内政外交的基石。

——编自邵艳平《宋日贸易与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自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率庞大的商贸舰队,满载丝绸锦缎、四书五经、名家绘画、茶叶、瓷器、纸张等中国物产,先后七次下西洋,进行了史无前例的远洋航行,先后到达南洋、印度洋等30多个国家,远达波斯湾、红海及非洲东海岸。秉持儒家 以德服人";的仁政原则和 厚往薄来 不欺寡,不凌弱 的和平外交宗旨,交好东南亚、印度洋诸国,共同推进社会的和平安定。郑和下西洋体现明王朝 四海一家广示无外 的中华人文情怀与 和顺万邦;共事天下 的远大政治理想,开启了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新征程。

——摘编自朱丽霞《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华文明早期传播》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日贸易对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作用。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6月,毛泽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他在文中明确指出,历史经验表明,未来的中国在外交方面只能实行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边倒 的方针,新中国争取国际承认,争取国际支持,只能面向社会主义国家,其他道路是没有的。

——摘编自于洪君《新中国是如何另起炉灶搞外交的》

材料二
自美国总统尼克松成功访华以来,包括美国总统福特、美国国务卿万斯等多名美国高官也顺利访华,美国政府一再邀请中国领导人访美,然而由于中美没有建交, 台湾当局 在华盛顿依然保有官方的外交机构,中国政府拒绝了美方的邀请。经过中美双方多年的努力,美台断交,中美建交,这为中国领导人访美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种背景下,邓小平受邀访美,成为第一位正式访问美国的中国领导人,中美关系揭开了新的篇章。中美建交改变了过去双方相对隐秘的交往方式,中美之间在政治、经贸、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展开了全面合作,中美关系得到全面发展。

——摘编自向东洋《论1972到1982年的中美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在外交上只能实行 一边倒 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中美关系揭开了新的篇章 的影响。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促使每个国家打开国门接纳彼此,世界市场的开拓让许多国家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提高,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多的国家渴望彼此进行文化间的交流。但一些西方大国凭借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地位,对外推行文化侵略与文化霸权,它以否定原有文化的核心思想与价值观念、鼓吹自身文化的先进优秀作为主要手段,并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一系列方式来伪装侵略的本质,以达到把整个世界 西方化 的目的。

——摘编自李培森《论当前文化侵略及应对策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文化侵略 ,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是流传于东北与山东地区的共同民间故事。这一故事的出现和内容体现了山东人在 闯关东 过程中的感受和情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山东胶州湾一带)李妹无夫而孕,期满产下黑龙,李哥(黑龙之舅)以为妖异,以斧偷袭黑龙,断其龙尾,龙亡走东北,化身黑小伙,自称姓李,经过一番打工磨难,在山东人的帮助下,战败白龙,夺得 白龙江 ,改 ,成为黑龙江神主——人称秃尾巴老李。

——选自《民间文学作品选》

材料二
移民群体借助地方风物传说的改造、传播,注入的是移民的强烈现实需求,即 合法 移民当地,进而开发当地的需求。……黑龙江因为黑龙、黑蛇、移民群体的到来而获得了新的地方文化内涵,实现了对当地文化文化覆盖或重新解释。在此意义上,黑龙江不但成了移民的故乡,也从清朝满族的 龙兴之地 成为清朝版图上的有机组成部分。

——王雪、柴玲《移民合法性与地方文化重构——以秃尾巴老李传说为讨论中心》

(1)指出材料一的史料类型。从材料一中你能得到山东人 闯关东 的历史信息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秃尾巴老李 传说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