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上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359

一、单选题

1.

在传统史学认识中,夏商周三代是纵向关系,即商代夏、周代商的改朝换代和继承关系;后来,有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见解,指出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展,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夏商周三代不仅是前赴后继的朝代继承关系,而且是一直同时的列国之间的关系,三代之间有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由此可知,对夏商周关系的认识(  )

A.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而趋于全面B.在对原有观点的批判中取得突破C.使得三代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D.受到史学研究者主观因素的支配

2.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提出实行 胡服骑射 时,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反对的理由是,中原 衣服有常 ,是 礼之制也 ,向来是 蛮夷 学习的榜样;实行 胡服骑射 变古之教,易古之道 。赵武灵王则指出: 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信事也。 必须 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 。于是自己带头 胡服骑射 。上述史实(  )

A.表明华夏认同观念受到冲击B.使赵国礼制率先走向瓦解C.体现了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D.说明游牧文明更具先进性

3.

下面为甘肃敦煌莫高窟323属的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及其简介。
据此判断,该壁画(  )

A.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B.说明佛教在初唐传入西域C.折射出唐代西北地区市民文化的独特性D.兼具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4.

南宋时期,南方士人在政府中占压倒性优势,与东晋南朝 侨人 掌权之格局大为不同。到元朝时,有南人抱怨 今世之士,生于南方者,为时所弃,恒不得为显官 ,甚至有人为求仕不得不 诡籍于北,而讳弃父母之邦 。这种变化说明元朝(  )

A.文化重心与政治中心重合B.士人价值观念的根本改变C.统治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D.南人被排斥在统治阶级外

5.

明朝中后期,北部边疆形势日益严峻,蒙古骑兵时常袭扰劫掠边地。1571年,明朝与鞑靼俺答汗终于达成和议,册封俺答汗等,恢复通贡关系,并同意蒙古人在大同、宣府等边镇与汉族互市贸易,听边民自相贸易。此后, 边境休息,……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戈 。这可用于说明(  )

A.经济交流是蒙汉关系和谐的重要基础B.明朝边患问题得到妥善解决C.蒙古草原地带首次纳入中原王朝版图D.明朝树立起中央政府的权威

6.

下表为18世纪末至1849年中国国内的银钱比价变化表。对该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时间

18世纪末

1838

1842

1849

白银

1

1

1

1

铜钱

1000文左右

1600

1700余文

2350余文

A.源于西方的工业品在华大量倾销B.为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C.清廷的对外战争赔款是主要原因D.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加剧

7.

1906年9月,清廷宣布实行 预备立宪 后,得到立宪派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他们成立立宪团体和组织,研究和宣传立宪政治,发起多次议政、请愿活动,同时继续抵制革命。但到辛亥革命前夕,立宪派中已有不少人逐步转向支持革命,或变成革命者。立宪派的态度发生转变主要是因为(  )

A.预备立宪未能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B.立宪派对清廷预备立宪的幻想破灭C.立宪派与革命派的矛盾得到了化解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扩大

8.

参加过巴黎和会的中国外交家顾维钧在回忆录中说: 代表团最后的一致意见和决定是自己作出的,并非北京训令的结果 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观点来看,它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这一转折点(  )

A.扭转了中国外交的被动局面B.促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C.引发了国内的五四爱国运动D.体现了中国外交代表团的抗争精神

9.

在1950年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批评了 认为可以提早消灭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 的错误思想,强调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仍然是既团结又斗争,以团结为主,是节制资本而不是挤走资本、消灭资本。这表明当时(  )

A.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机与条件不成熟B.党内在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上存在分歧C.民族资本主义是恢复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D.中共准备推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

10.

下表所示为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初中国在相关领域签署加入的国际多边条约数量(单位:个)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出新时期的中国(  )

时期

经济贸易

政治军事

环境

科教文卫

交通运输

194910—197812

2

9

0

2

10

20世纪70年代—21世纪初

23

16

15

13

19

A.积极引领全球化的发展B.不断发展与世界大国的关系C.深入参与全球多边治理D.强化了同同盟国之间的关系

11.

下表是某学者对古代拉丁美洲文明研究内容的节选。据此判断,该学者主要强调的是拉丁美洲(  )

农业

他们修筑的梯田和灌溉工程是举世无双的;自主栽培了许多农作物,如玉米、花生、殊椒、烟草等;没有马、牛等大牲畜,驯养了小型牲畜骆马,羊驼

宗教信仰

没有佛教、天主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印记,只崇拜自然神,如太阳神,雨神等

建筑

金字塔呈截面形,其上建有庙宇

交通

没有发明轮子和车,驮运物品使用人力或小型牲畜

A.文明的先进性B.文明的独特性C.文明的局限性D.文明的保守性

12.

在中古西欧后期,王室法逐渐成为王国统一适用的法律。庄园法是调整领主和农民内部关系及农业生产关系的法律。城市法是关于城市基本制度和市民生活的法律。商人法逐渐成为调整商人自治共同体内部关系和城市贸易、海外贸易等商事活动的法律。这些法律(  )

A.为西欧近代民主宪政提供了依据B.加剧了庄园经济与城市经济矛盾C.服务于西欧多元社会结构的需求D.增强了各民族国家内部统一力量

13.

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加尔文宣称,任何人的命运在其出生之前就已由上帝决定,人们可根据个人在世上的具体情况加以揣摩。如果一个人在对社会有益的事业中(如;经商办企业、发家致富、积蓄资产等)取得成功,这就证明他是上帝的 选民 。由此可知,该思想(  )

A.将人的宗教信仰与世俗生活对立起来B.迎合了近代早期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C.有利于新教获得当时西欧各国的认可D.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追求财富的正当性

14.

1775年4月, 莱克星顿的枪声 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但此后几个月,北美很少有人提出独立要求, 独立 在当时几乎成了危险的字眼,多数人仍幻想与英国和解。到1776年上半年,舆论陡然变化, 要求独立 成为北美人民的普遍呼声,并推动了后来《独立宣言》的通过。该变化反映了北美(  )

A.启蒙思想开始传入B.取得了军事上的优势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民族意识进一步增强

15.

苏俄政府原计划在1921年8月15日以前用工业品交换3200万普特粮食,但到10月1日只完成原计划的6.8%,这种非市场的交换因遭到农民的抵制而陷于失败,私人买卖日趋活跃。政府不得不改变方针,允许农民等将劳动产品拿到市场自由买卖,恢复国内自由贸易。这表明苏俄(  )

A.在逐步向新经济政策过渡B.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C.放弃了对社会经济的干预D.开始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16.

1935年5月,在法国共产党的倡议下,共产党、激进党……和其他左翼组织举行会议,建立了法国人民阵线。其誓词中写道: 我们宣誓:团结一致,保卫民主制度、解除骚乱集团的武装并解散他们,使我们的自由原则不受法西斯主义的侵害……。 在1936年大选中,人民阵线获胜。由此可知,当时法国(  )

A.劳资矛盾已解决B.反法西斯思潮的高涨C.放弃了绥靖政策D.避免了法西斯的侵害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902年,孙中山嘱咐刘成撰写《太平天国战史》,欲使 洪门诸君子手此一编 俾读者识……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 。1912年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后在同盟会会员饯别会上又说: 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 在阐扬三民主义理论时,孙中山对太平天国的失败教训又一次进行了总结。他认为,太平天国 不懂外交 不北伐 读书人不赞成 大家想做皇帝 ,并深刻地指出: 太平天国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摘编自金实秋《孙中山和毛泽东论太平天国》

材料二
毛泽东出身于农民家庭,自小就同情在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重压下的广大农民。他指出太平天国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农民起义,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是太平天国革命的继续与发展,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 他说,太平天国的 天国理想 ,是企图在落后的自然经济与个体生产的基础上实现财产公有、绝对平均的社会制度。毛泽东正是从对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的研究中,深刻而正确地认识了中国国情,为中国革命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与政策。

——摘编自经盛鸿《毛泽东对太平天国革命的认识与评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对太平天国评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变化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对太平天国的认识及其对中共开展民主革命的影响。(6分)

18.

【国际组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32年10月2日,国联在日内瓦、东京、南京三地同时公布了《国联调查团报告书》。面对事实,报告书一方面承认 东三省为中国之一部,此为中国及列国公认的事实 ,日军在 九·一八 事变中的军事行动 不能认为合法之自卫手段 ;另一方面为表示中立又替日本说了些 公道 话。一曰: 日本在东北的特殊利益 ,乃至对 满洲为日本的生命线 的说法 可表同情暂能谅解 ;二曰: 中国人之抵制日货为中日冲突之重要原因 ;三曰:日本因疑惧满洲 北有俄国之共产主义 ,故 预谋阻止满洲被利用为攻击日本之根据地 。鉴于以上情况报告书提出了 公正 地解决事变的方法即 国际合作为最善之解决 ,公然提出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

——摘编自崔义中、乔鹏《从三国干涉还辽和李顿调查团的比较看国际干涉》

材料二
联合国绝非国联的简单继续和翻版,它对国联的经验不是机械地照搬,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联合国宪章》提出的和平与安全的宗旨充分反映了惨遭两次大战涂炭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的意愿。……国联实权为英法所操纵,英法把国联当作自己战利品的保卫者。正因为国联缺乏一个世界范围的国际组织应具有的广泛性与普遍性,所以不能代表各国广大爱好和平人民的利益。联合国的筹建者中,除有反法西斯的西方大国外,还有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与东方大国中国和印度。联合国成立之初的51个创始会员国,遍布世界六大洲,代表着世界80%以上的人口

——摘编自高华《联合国与国际联盟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述国联调查团报告对日本侵华的主要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该报告书。(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与国际联盟之间的联系与区别。(6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斗争采取了破坏机器的斗争方式,这是因为当时工人觉悟很低,他们还没有认识到灾难的根源不是机器,而是资本主义制度。随着工人力量的增强,特别是工人觉悟的提高,工人开始认识到团结起来进行斗争的重要性。19世纪初,英国出现工人组织,而且工人争取到结社的权利,同时出现的还有工会组织。工人阶级还用武装斗争去反击资本家的剥削,如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材料二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代表大会,大会首先对正义者同盟进行了改组。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提议,大会决定将正义者同盟改名为 共产主义者同盟 ,并用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的革命战斗口号代替 人人皆兄弟 的口号。大会讨论并初步通过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章程草案。草案规定: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同盟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共产主义者同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雏形。

——摘编自彭树智《世界近代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工人阶级斗争的变化及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性质,并说明共产主义者同盟被认为是 无产阶级政党的雏形 的原因。(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世界大变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变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常态,存在着一个从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大变化,大变局的发生,则有赖于能引起全局变化的大事发生。因此,当我们观察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王少可以从五百多年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的长镜头回看中,去寻找导致或促成历史发展不断量变和质变的一些重要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

——摘自徐蓝《500年世界历史史迁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 世界大变化、大变局 ,任选一个角度,自报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