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四川省南充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15+3)【纲要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8 浏览数:84

一、单选题

1.

西亚地区的腓尼基字母因方便易写不断向外传播。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后来又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等地的多种字母;它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这说明(  )

A.交流与传承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B.文字一体化消除了文明交流障碍C.腓尼基字母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D.人类早期文字的起源具有同源性

2.

11世纪随着生产力的普遍提高,西欧修道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各地大力修桥修路、广设驿站,并发起 上帝和平运动 。这可用来研究当时西欧(  )

A.专制王权的强化B.商品经济的发展C.民族国家的形成D.庄园经济的巩固

3.

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纽芬兰岛;16世纪,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航海图;1642—1643年,荷兰人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这些航线的开辟(  )

A.实现了西欧人的寻金梦B.建立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直接联系C.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D.导致欧洲贸易中心移到大西洋沿岸

4.

下表为15—19世纪世界及部分地区人口变化简表(单位:百万),由此可知(  )

   地区

时间

中国

欧洲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拉丁美洲

全球

1400

70

52

60

36

425

1600

110

89

104

10

545

1800

330

146

92

19

900

A.工业革命推动全球人口增长B.传染病的肆虐导致非洲人口急剧下降C.奴隶贸易导致拉美人口锐减D.新航路开辟改变了世界人口地理格局

5.

15世纪自画像在西欧作为一个独立门类发展起来,画家多在宗教、历史等场景中插入自己的形象,注重写实,强调画中人物的独立呈现。16、17世纪,西欧出现自画像创作热潮,伦勃朗共创作70余幅自画像。据此可知,当时西欧艺术创作(  )

A.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B.反映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C.注重展现追求理性科学D.折射出人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6.

中世纪英王在加冕誓词中要承诺遵守和维护 先王批准的法律和习惯 ,但1689年威廉和玛丽加冕为英王时,却宣誓 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 进行统治。这反映了英国(  )

A.加冕仪式赋予王权合法性B.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C.国家权力结构的调整变化D.有限王权的传统开始确立

7.

16世纪,西欧城市实行宵禁制度,行规也禁止工匠在夜间生产。至18世纪末,工厂劳动突破白天与黑夜的自然界限,轮班工作和 三班制 出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夜间生产制度化。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化推动社会变迁B.阶级剥削的渐趋加重C.行会生产管理的放宽D.城市宵禁制度的废除

8.

巴黎公社规定公职人员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工资,公社负责人多次强调 我们过去是劳动者,今天依然是劳动者,将来还是劳动者,……我们代表克己奉公反对滥用职权,代表廉洁清正反对腐化堕落 。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B.具有工人政权的鲜明特征C.回应法国民众的普遍诉求D.力图构建稳固的工农联盟

9.

19世纪后期,墨西哥国家建设急需资金,在铁路、矿业等领域引进美国的大量资金,经济主权受到美国威胁。为此,墨西哥政府实施 欧美制衡战略 ,英国资本迅速回到墨西哥市场,墨西哥对外国资本的依附性加强。这反映了(  )

A.墨西哥现代化的艰难B.美国大棒政策引发拉美反抗C.墨西哥民族意识觉醒D.英美在墨西哥博弈态势形成

10.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提到 现在我们开始勤奋、细心、刻苦地学习实行一种新的转变……无产阶级国家必须成为一个谨慎、勤勉、能干的 业主 ,成为一个精明的批发商,否则就不能使这个小农国家在经济上站稳脚跟 新的转变 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完成B.放弃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C.明确了建设工业国的任务D.实施适应国情的新经济政策

11.

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印度的斗争别具特色,有学者建构了甘地 坚持真理 哲学基础逻辑图。据此可知,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  )

A.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性B.瓦解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C.根植于印度历史文化土壤D.动摇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12.

下表是西方学者对世界近代政治格局发展变化的分析,据此可知(  )

经济与科技重大事件

战争或剧变

新世界格局

地理大发现

三十年战争(16181648)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第一次工业革命

拿破仑战争(1803—1815)

维也纳体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经济大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雅尔塔体系

第三次科技革命

苏联解体(1991)

多极化趋势加强

A.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的结束B.战争是推动新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源C.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战争爆发D.经济与科技革新推动国际格局演变

13.

1945年,英国外交官萨金特在《欧洲胜利后的估量》中指出:二战结束后欧洲的控制权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苏联和美国手中,但那种认为美国和苏联两个未来的世界强国的相互谅解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观念,是英国必须予以反对的。这表明(  )

A.美苏冷战引发英国强烈不满B.二战后美国与苏联的实力大增C.英国试图维系政治大国地位D.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14.

下表为1961—1975年苏联社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统计表,这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年份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社会总产值

6.5%

7.4%

6.3%

工业总产值

8.6%

8.5%

7.4%

A.经济政策的实施具有连续性B.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C.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被削弱D.工业始终是经济改革的重点

15.

1974年,美国颁布《贸易法》,第301条的核心内容是 当美国认定自己的贸易权利遭到外国侵犯时,美国可以立即采取行动消除这些侵犯 。自此以后,美国屡次启动针对中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的调查。这反映出(  )

A.美国构筑单极世界的意图实现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增强D.美国逆全球化思潮开始出现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近代英国的制度创新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指英国光荣革命后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政治改革,建立了比同时代其他国家先进的政治制度——现代意义的议会民主制度。英国的民主运动相对温和,一般不提特别激进的要求,仅对选举权进行改革,这样的改革可以预防革命。另一方面是光荣革命后的财政改革,以及缓步增税的财政手段。财政改革在为国家行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的同时,把国民利益同国家战略绑定,增加了国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论政府是开发殖民地还是对外战争都能得到民众的支持。

——摘编自常娜《英国应对近代大变局的经验和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国制度创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制度创新对英国崛起的作用。(10分)
材料二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调整内外政策推动本国发展。国内政策上,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被自由主义政策代替。同时,英国批准大量技术专利,18世纪中期每年大约不到300项专利获批,到19世纪中期上升到每年批准4500左右项专利。1802年议会通过《学徒健康与道德法》,1833年颁布《工厂法》,改善学徒和工人境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对外政策上,英国把殖民扩张奉为基本国策,同时运用国家力量保护工商企业并帮助他们拓展海外市场及原料产地。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推动本国发展的举措。(6分)
材料三
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凭借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主导产业纺织业上所取得的优势,长期居于世界工业垄断地位并占有广大的殖民地市场,据此可以获得规模报酬的利润。英国资本家由于丰厚的利润,不愿意另行耗资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追逐先进技术,从而造成各重要工业部门技术和设备的陈旧和落后。这种路径依赖事实上阻碍了英国企业家对新生主导产业的追求。在这些新的行业,英国发展迟缓非常明显就是明证。

——摘编自邓久根、曾根良《英国因何丧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地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展迟缓的原因。(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我国今天如何应对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谈谈你的认识。(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汲取古希腊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突破传统学徒制与经院哲学的育人框架,明确提出技术训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开始关注体力劳动与技能训练。
宗教改革时期,路德指出学校要关注职业教育,培养 长于治国的男子和善于理财的女子 ,只有这样,统治当局才能获得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臣民,以确保整个国家机器的顺利运转。
19世纪中后期,世界范围内工业革命完成之后,各主要国家先后建立大量职业学校,采用集中传授技术的班级授课方式,为大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至19世纪末期,现代学校职业教育已大规模发展起来。
在罗斯福新政期间,多个救济机构中都有涉及职业培训,并在联邦资金上给予支持通过开展职业培训,帮助失业者更好更快地获得工作,有尊严体面地拿到薪水。

——摘编自孔令锋《西方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演变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近现代西方职业教育的发展 自拟论题并加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到的世界诸国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唯独美国在这次战争中大发横财,一跃而成为全方位的世界性大国。战后的苏联在军事上与美国不相上下,它完全有能力与美国分庭抗礼,对战后的国际社会产生影响。这时全世界都已清楚地看到大英帝国 维多利亚时代的光荣 ,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和非洲迭次发生的动乱中永远消失。

——摘编自张璋《论两极格局形成与冷战爆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当时世界格局变化的原因。(8分)
材料二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产油国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盟国、收复失地,发动石油斗争,采取减产、禁运等措施。石油斗争显示了阿拉伯国家团结合作的力量,不仅直接导致能源危机,还触发、加深了西方的经济危机,引起了西方阵营的分化。阿拉伯产油国石油斗争给整个世界带来深远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第三世界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推动了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动。

——摘编自陈玉国《论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石油武器的运用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产油国发动石油斗争产生的影响。(8分)
材料三
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GDP占全球的40%,制造业产值占40%。近10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量中的80%是来自美国和中国。中美关系已经超过了双边的意义,具有全球性的溢出效应,中美关系的处理与走势,对于世界格局演化是最大的变量。

——摘编自陈文玲《影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格局演化的十大变量》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当前全球格局演化的具体变量有哪些?(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