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河南省新乡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16+4)【纲要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86

一、单选题

1.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医生为自由民开刀或治愈了他的眼睛,可获得10舍克勒银子的报酬;如果病人是穆什根努(无公民权的人),医生可获得5舍克勒银子的报酬;如果病人是奴隶,那么医生获得的报酬仅为2舍克勒银子。这反映出古巴比伦王国(  )

A.自由民深受阶级压迫B.人道主义得到弘扬C.社会等级差异较鲜明D.君权神授思想盛行

2.

公元1世纪以来,在古代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地区,佛像的制作较多地吸收了希腊式雕像和浮雕的风格,强调自然的写实性。上述风格形成的历史原因是(  )

A.种姓制度的实施B.婆罗门教的盛行C.波斯帝国的统治D.亚历山大的东征

3.

某一古代帝国盘踞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处,掌握亚欧的陆上交通线约600年。其最高统治者使用伊斯兰教宗教领袖的尊号,同时又宣称自己是东罗马皇帝的正统继承者。这一帝国是(  )

A.德里苏丹国B.奥斯曼帝国C.阿拉伯帝国D.俄罗斯帝国

4.

1221年,日本后鸟羽上皇(天皇的父亲)号召各地封建主起来声讨幕府。同年5月22日,幕府一方的北条泰时率18骑从镰仓逃出,5月25日就集结起军士19万骑。不久,幕府军打败了后鸟羽上皇。由此可推知,当时日本(  )

A.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B.幕府体制下主从关系牢固C.大化改新导致皇权衰微D.封建庄园制经济陷入衰退

5.

在穆罕默德·杜尔(1493—1528年在位)统治时期,经营撒哈拉商路的穆斯林商人在桑海帝国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杜尔还前往麦加朝圣,把哈里发的称号带回桑海帝国。这可用于说明(  )

A.阿拉伯文明对西非的影响B.环印度洋贸易得到发展C.阿拉伯帝国对桑海的统治D.伊斯兰教在东非的传播

6.

新航路开辟后,从东方进口的奢侈品在英国掀起了奢侈消费浪潮,这些进口的具有异域风情的奢侈品,引发了政治家和经济政策制定者的焦虑,但也使得英国消费者对这些物品提供的更高级、更文明的生活方式着迷,新的家内物品和装饰品市场不断发展。据此推知,当时(  )

A.地理大发现推动思想解放B.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扩大C.欧洲社会孕育转型的力量D.商品流通推动生产创新

7.

英格兰学者约翰·雷(1627—1705)在其著作中批判了自然研究即使不与宗教崇拜对立,也是浪费时间的传统观念。他强调: 没有一个职业比研究自然的美丽的业绩和歌颂上帝的无限的智慧与善行更有价值、更有趣的了。 该观点(  )

A.倡导了理性的自然观B.推动了科学革命的兴起C.纠正了宗教改革偏差D.彻底否定了神学世界观

8.

美国宪法之父汉密尔顿认为: 在处理公共事务的某些时刻,人民也可能一时主张一些措施,而事后极为后悔并予以谴责。 因此需要某些公民组成的一个稳健可敬的机构加以干预。汉密尔顿在此强调(  )

A.联邦制需要与君主制相互融合B.民主共和能提高决策效率C.权力制衡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D.制度设计应充分考虑民意

9.

图1为马克思关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图解。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为延长工人生产时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马克思的这一理论(  )

图1

A.分析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B.剖析了资本家剥削的本质C.倡导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D.阐明了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10.

1898年,美国打着 门罗主义 旗号,发动美西战争占领古巴,从所谓的 援助者 摇身变成实际统治者。图2是反映当时美国欺凌占领古巴的西班牙的漫画。该漫画揭示出(  )

图2

A.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B.美国逐渐主导世界秩序C.世界的殖民地分割完毕D.新老殖民扩张性质相同

11.

一战前,法国官方估计会有5%~12%的逃兵,但1914年时只有1.5%的人躲避征募;1914年7月至1915年3月,英国志愿从军者从75万人增加到175万人;德国人 不曾萌生违抗命令的想法 。上述现象说明当时(  )

A.西欧国家增强战争动员力度B.协约国占据军事力量优势C.西欧激进民族主义氛围浓厚D.世界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

12.

1939年5月,艾登在英国下院外交辩论中指出, 一方面实行国民义务兵役制,另一方面同俄国缔结协定,这就是御敌力量 如果英法俄能够达成谅解,就是和平的大收获 。由此可知,艾登主张(  )

A.建立集体安全机制B.摆脱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C.参与国际军备竞赛D.发挥殖民地的战争潜力

13.

表1所示为卡德纳斯改革前后的农村状况。由此可推知,卡德纳斯改革(  )

表1

村社控制的可耕地占比

村社数量

无地农民

1930

15%

66.8万个

247.9万人

1940

47.7%

160.6万个

191.26万人

A.是一场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B.继承了1917年墨西哥宪法的精神C.造成农村社会生产力的破坏D.促进了资本主义庄园制经济的发展

14.

表2所示为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预算支出及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部分年份)表中数据的变化缘于美国(  )

表2

时间

财政预算支出

财政预算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

1939

89亿美元

9.7%

1947

369.31亿美元

18.9%

1979

5090亿美元

30%

A.不断扩大局部侵略战争规模B.国民生产总值稳步上升C.试图在军备竞赛上压倒苏联D.国家干预经济力度增大

15.

1972年,第一次 人类环境与发展大会 决定成立一个联合国附属的负责全球环境事务的机构。 七十七国集团 中的非洲国家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一份17页的声明,最终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落户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联合国附属机构总部设在南半球的先例。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A.新兴民族国家的崛起B.联合国权力的扩大化C.发达国家环境的恶化D.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16.

20世纪80年代,匈牙利领导人卡达尔表示: 民主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本质。它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希望在不改变基本社会结构的前提下,加强匈牙利民主的各个方面。 这表明卡达尔认识到要(  )

A.改革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B.巩固计划经济体制C.推动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D.实现国家独立自主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自11世纪起,商业进入复兴时期,罗马天主教教皇发动的宗教性军事行动最初是开拓宗教之路,结果却开拓了商业的道路, 黎凡特(The Levant,地中海东部)到处都建立起了拉丁商人的聚居区 ,整个西欧不久又恢复了活力,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都是在东征途中发展起来的。自11世纪以来, 家庭中人丁兴旺的现象似乎在贵族中和在农民中一样的普遍。年轻的小伙子到处皆是,他们感到自己的乡土人满为患,渴望到远方去碰碰运气。10世纪以来重犁的普及,不必纵横对翻,自然形成高垄和深沟,可以节省人力,非常便于种植作物和提高产量。三田制推广,使农村每个农民的农业生产量可以增加50%以上。

——摘编自李安敏《论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原因》

材料二
11世纪开始兴起的欧洲中世纪城市,城市市民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取得自治权成为他们的共同目标。当欧洲农村还处在封建制下、农奴对领主具有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时, 自由 的城市则成为逃亡农奴心中的圣地。所有想成为市民的人,是冲着能与他人享有平等机会而来的,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城市管理,实行民主制是十分自然的。12世纪,罗马法复兴后,城市法体系很快就形成了。随着城市工商业和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这支由城市市民集结成的新社会力量,最后成长为能与封建势力抗衡的强大政治力量。作为市民,他会借助城市共同体实现自己的利益,同时他也会努力维护这个共同体的利益、维系这个共同体的存在。

——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城市与欧洲文明成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欧洲城市兴起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城市孕育的政治文明要素。(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列宁认清了社会的基本矛盾产生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若集中一切物力财力搞建设,以共产主义的原则去调整当前国家的生产和分配,只会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脱节,带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加剧社会矛盾。列宁坚持利用商品、货币来发展社会主义,以 迁回 的方式,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经济贸易,打通欧洲市场,把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有条件地租让给外国资本家。

——摘编自齐枭博《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其当代意义》

材料二
九月全会(1965年)上,苏共正式推行 新体制 ,扩大企业权力,完善计划制度,缩减指令性指标,简化计划制定和监督方法。1973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广泛建立生产和科技联合公司,使管理者更接近生产,缩短从科研到生产的周期。 十五 计划期间,苏联通过了《关于改进计划工作和加强经济机制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作用》的决议,进一步把经济改革的目标指向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摘编自金挥《勃列日涅夫时期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列宁采用 迂回 方式的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勃列日涅夫 新体制 改革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简要评价。(8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在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人们对战争的恐惧还刻骨铭心之时,发动并无取胜把握的热战毕竟不是时机。在争夺东欧不断失败之后,美国统治阶级内部经过一番争执,最终选定了对苏发动 冷战 。美国冷战政策的制定者之一、原驻苏临时代办乔治·凯南曾注解说: 苏联听不进理智的逻辑,但对武力的逻辑却十分敏感,因此,如果对方拥有足够的武力,并清楚地表明它准备使用武力,这就几乎用不着真正动武。 在上述思想指导下,美国一方面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开始稳固西欧。

——摘编自刘笑盈《冷战的兴起与欧洲的重组》

材料二
美苏争霸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美攻苏守、70年代苏攻美守、80年代互有攻守而美攻多于守的3个时期。二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双方围绕着原子弹和氢弹展开争夺;1957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竞相研制和发展战略核武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军备竞赛进入了战略防御系统、宇宙空间军事化新时期。美国五角大楼每年近3000亿美元的军事预算中,有三分之二花在国外的防务上。苏联是以经济、军事援助为手段向第三世界渗透扩张的,每插入一国或地区都要耗费一定的代价。巨额军费开支,美国以前还可以通过贸易顺差来弥补,而后期贸易出现巨大逆差,财政赤字高,大国地位下降。

——摘编自司徒文《世界两极格局崩溃缘由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发动冷战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 稳固西欧 的举措。(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美苏争霸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争霸对国际局势的影响。(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3西方主要国家义务教育制度建立概况

国家

相关法案

主要规定

美国

《义务教育法》由马萨诸塞州颁布,1852

8~12岁儿童每年至少就学1219世纪末,美国超过三分之二的州颁布了实施义务教育的法令

英国

《初等教育法》(1870

5~12岁的儿童实施强迫教育,由财政拨款开办的公立初等学校每周的学费不得超过9便士

德国

《普通学校法》(1872

6~14岁的8年初等教育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基础学校(4年制和高等国民学校(4年制

法国

《费里教育法》(1881~1882

6~13岁的儿童必须接受强迫性的世俗化义务教育;学完全免费

——据文进荣《从历史的视角看西方义务教育的发展》整理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西方国家近代教育发展的某一共性特征,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体现材料信息,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合理。)